首页 > 

国际油价“跌”成常态

来源:
时间:2015-12-11 12:10:23
热度:

国际油价“跌”成常态
portant; font: 12px/26px 宋体; white-space: normal; float: none; letter-spacing:


国际油价“熊途”未了 东方IC供图

不减产,不限产

12月7日,纽约原油期货价格大幅滑落,创下自2009年2月以来的最低水平。截至当日收盘,纽约商品交易所明年1月交货的轻质原油期货价格下跌至每桶37.65美元,跌幅5.8%。次日,油价非但未能收复此前丢掉的“失地”,反而继续一路下探,甚至一度跌破每桶37美元,将此前被市场视为一个重要支撑位的40美元甩在了身后。同样在8日,作为亚洲市场指标的迪拜原油也下跌至每桶36美元,创下7年来的最低值。

至少从去年下半年开始,油价的“跌跌不休”似乎就已经成了“不是新闻的新闻”。而2015年年尾的这最新一轮强势下探,最直接的动因无疑源于12月4日结束的石油输出国组织(“欧佩克”)会议。

12月4日,维也纳,在经过长达7个小时的讨论后,欧佩克第168届部长级会议在一片争吵声中落下帷幕——这已经是自2014年下半年以来欧佩克举行的第3次大会,与前两次一样,欧佩克仍未做出减产决定。更加令市场浮想联翩的是,此次会议甚至没有对欧佩克成员国2016年上半年产量配额作出限制,这在多年来的欧佩克部长级会议上较为罕见。

在本月5日的新闻发布会上,欧佩克大会主席卡其库表示,成员国达成了继续观望的共识,但却只字未提市场最为关心的数字:石油产量目标。而各成员国达成的唯一协议,是在明年6月再次开会。

欧佩克秘书长巴德里在会后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透露,由于不能确定伊朗明年将增加多少原油产量,欧佩克将在明年的下一次会议上讨论产量限额问题。此外,印度尼西亚时隔7年后在本次会议上重新回归欧佩克,再次成为其成员国,这意味着印尼近100万桶/天的产能也将计算在欧佩克总体配额当中。正是这两个不确定因素,致使欧佩克目前还无法有效协调未来半年配额增减与新增产能之间的关系。

值得注意的是,还在本次会议举行之前,欧佩克的实际原油日产量就已突破了原定3000万桶的限制,达到3150万桶/天。从这个意义上讲,欧佩克此番的“无为而治”,与其说是给成员国产油量“松绑”,不如说是在为“松绑”的既成事实背书——此举堪称是对“拯救油价”呼声的双重背离。

事实上,在本次会议上,委内瑞拉、阿尔及利亚、厄瓜多尔、安哥拉等欧佩克中相对弱小的成员国强烈要求该组织减产或限产,以防止油价进一步下滑。但从会议结果来看,他们的呼声并未得到沙特等海湾国家的响应。

窝里争,窝外斗

油价步步下跌伤害到的绝不仅仅是欧佩克内部“小兄弟”。欧佩克此刻紧咬牙关不减产救市,一方面是源于该组织内部对国际石油市场份额的争夺。沙特有关官员在会前谈及是否减产问题时表示,沙特及海湾国家联盟愿意减产拉回油价——如果其他产油国,例如伊朗、伊拉克和俄罗斯也加入减产行列的话。

但这样的言论,随即遭到了伊朗的反驳。伊朗石油部长赞加内在会前呼吁,欧佩克成员国应削减它们在伊朗遭制裁期间增加的石油出口。赞加内说:“等伊朗将自己的石油日产量增至400万桶时,会支持削减欧佩克生产配额的提议。”他还表示,对伊朗的经济制裁一旦解除,伊朗能够立即将原油日产量增加100万桶。

除伊朗外,伊拉克的产量也在恢复。今年,该国成为世界上原油产量增长最快的国家。上月,伊拉克每天生产400多万桶原油,成为欧佩克所有国家中月产量增长最大的国家。

另一方面,虽然欧佩克的原油产量约占世界石油市场的三分之一,但毕竟还是存在俄罗斯、美国等强劲竞争对手。伊拉克石油部长迈赫迪的发言就很有代表性:“大部分市场没有任何上限,美国根本没有,俄罗斯也是,为什么欧佩克就应该有?”

今年10月,俄罗斯石油产量创下了苏联解体以来的最高水平,达到每天1078万桶。而就在本月3日,俄罗斯能源部长亚历山大·诺瓦克表示,俄罗斯不会有减产行为。

如果说俄罗斯是欧佩克的“老对手”,那么美国则是从一个原来的大市场忽然转变而成的“新对手”。由于页岩油技术的不断成熟,美国石油日产量在短短几年间从500万桶上升至900万桶。即使在去年油价腰斩后,美国石油产量仍然从每天850万桶上升至今年7月的最高点950万桶。

有数据显示,沙特等海湾国家的原油开采成本很低,平均每桶低于10美元;而加拿大、美国的开采成本分别为41美元、36美元。在此背景下,利用自身的低成本优势扛过油价“寒冬”,并利用后者尽量打压甚至扼杀一个未来的竞争者,便未必不是沙特等国的深谋远虑了。

不过,美国康菲石油公司曾表示,只要油价不跌破每桶40美元,该公司在美国的页岩井仍然有利可图。依欧格资源公司也表示,即便每桶石油价格仅为40美元,该公司仍然可以赚取10%的利润。如此看来,此次美国受低油价影响关闭或停产的,仅是部分小型高成本、低效率的原油开采公司,大型原油开采公司反而借助低成本优势,成功存活并不断提高产量。

紧日子,促消费

尽管对油价下跌的前景与原因尚有不同认识,但其造成的影响则确已清晰可见。

受原油价格下跌影响,在8日的外汇市场上,产油国的货币大举下跌。对美元汇率方面,加拿大元创出11年半以来的最低值,哥伦比亚的货币比索也刷新了历史最低值,此外挪威克朗和俄罗斯卢布也于近日大幅贬值。而面对沙特因油价大跌出现的货币贬值,美国美银美林银行称,该国政府明年将面临一个艰难的选择——要么削减产量提振油价,要么让本币里亚尔与美元脱钩以阻止外汇储备下滑。

该行在11月19日的一份研究报告当中写道,“沙特里亚尔与美元脱钩将成为2016年全球原油市场的头号黑天鹅,尽管可能性很小,但确实又包含着极大的风险。”

由于石油收益的降低,一向“富得流油”的海湾产油国也开始收紧开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此前预测,沙特阿拉伯2015年的财政赤字将占到其国内生产总值(GDP)的22%。IMF警告称,沙特阿拉伯的储备资产将在5年内枯竭。

同样预计将陷入财政赤字的还有阿拉伯联合酋长国,该国取消了面向国内的汽油、石脑油的补贴。相关讨论在沙特阿拉伯等国也正在浮出水面。

为了平衡国内经济压力,包括阿联酋和沙特在内的数个海湾国家正在动用主权基金中的资金,回援国内,用于稳定经济和填补财政赤字。以全球第四大主权财富基金、拥有6720亿美元资产的沙特阿拉伯货币局为例,有消息称,该基金今年已从外部管理机构撤回约700亿美元,以支持本国经济。

除了对产油国造成的直接影响,油价持续下跌导致的通缩压力对各国央行的冲击同样是巨大的。从微观层面看,由于油价不振,全球相关企业已进入行业“寒冬”。欧美的股票市场方面,本月8日英国石油公司与美国雪佛龙的股价明显下跌,当日美国道琼斯30种工业股平均价格指数以大跌开盘,日本股市的资源关联股也遭到抛售。

不过,原油价格下跌也有刺激消费的一面。美国11月的新车销量从单月来看,创下2001年以来的最高水平。年度新车销量也有望创历史新高。汽油等燃料价格下跌刺激了消费者的购买意愿。日本SMBC日兴证券的首席经济学家牧野润一表示,“从2014年9月到今年夏季,资源价格下跌将全球的GDP推高了0.13%”,对经济起到积极作用。

在欧佩克的会议决定披露后,高盛集团在其最新发布的报告中指出,油价仍将“在更长时间内下跌”,预计供过于求的状况将持续到2016年末,最坏的情况下,明年油价甚至有可能下探至20美元/桶。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