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关于印发《2024—2025年节能降碳行动方案》的通知
市场观察:煤企联手稳价格非长远之策
市场观察:煤企联手稳价格非长远之策近日,有媒体报道称,在经历了10月份激烈的价格战以后,神华、中煤、同煤、伊泰等4大煤炭企业已经“握手言和”,开始联合稳定煤
近日,有媒体报道称,在经历了10月份激烈的价格战以后,神华、中煤、同煤、伊泰等4大煤炭企业已经“握手言和”,开始联合稳定煤炭价格。
对于市场价格“跌跌不休”的煤炭企业而言,这确实称得上是个好消息。不过,联手稳煤价恐怕也只是处于产业“隆冬季”的煤炭企业的无奈之举、短期之策。
众所周知,最近两三年来,煤炭企业的日子并不好过。最新一期发布的中经煤炭产业景气指数报告显示,今年三季度,煤炭产业生产者出厂价格同比下跌15.6%,跌幅比上季度扩大1.5个百分点,已连续4个季度呈跌幅扩大趋势;全产业实现利润同比下降60.2%,连续14个季度呈现同比下降趋势。
煤炭价格继续再降,煤炭企业的处境必然会更加困难。因此,煤炭企业确实有必要采取相应措施,避免煤炭价格出现非理性的惯性下跌。不过,这种人为干预煤炭价格的行为,既无法改变煤炭产业全行业亏损的大趋势,也无法从根本上解决煤炭市场供需严重失衡的大格局。
造成煤炭产业困局的直接原因,在于价格持续下跌。而从本质上看,是煤炭产业供求矛盾激化的外在表现。当前,全球经济复苏缓慢,我国化解产能过剩、优化升级产业结构、创新驱动发展的实现还需要一定的时间和空间,经济发展对煤炭的需求正在减缓。与此同时,我国却进入了煤炭产能集中释放的时期,全国现有煤矿产能40亿吨左右,在建规模超过10亿吨。从这个角度看,煤炭价格的下跌,也是市场调节的必然结果。
解决煤炭产业的困局,需要着眼于当前,严厉打击违法违规生产、超能力生产和不安全生产,控制煤炭供给总量,缓解供需矛盾,防止煤炭价格持续非理性下跌。而从长远看,则必须从全球能源结构调整和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的大格局来重新审视和定位煤炭产业的发展。
当前,我国煤炭消费年均2亿吨增长的时期已经结束,煤炭需求增速放缓或阶段性下降成为行业发展的重要表征。这也意味着,煤炭产业依靠数量、速度、粗放型发展的模式难以为继,依靠上项目、铺摊子、增加投资、扩大规模发展的路子已经走到了尽头。如果不加快转型,必然会走进产业发展的“死胡同”。
联手稳煤价,给企业带来的无非是“蝇头小利”。煤炭企业要想熬过寒冬,必须依靠科技进步,推动行业向质量、效益、集约型增长转变,由煤炭生产向生产服务型转变,由供给燃料向供给原料与燃料并重转变,加快培育新产业、发展新业态、积聚新动力。
中国非常规油气产业联盟与中国能源网研究中心将于2015年12月10日在北京举办“2015非常规油气合作伙伴峰会暨非常规油气产业联盟年会”,详情请点击
http://www..com/subject/show_9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