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关于印发《2024—2025年节能降碳行动方案》的通知
众创空间——煤企的救命稻草
众创空间——煤企的救命稻草煤炭行业的严峻形势,各类媒体已经连篇累牍地报道,这个问题目前身处煤炭行业中的每一个人以及依附于煤炭产业生存的各类人群都能够达成共识,无需多言。而现在的形势
煤炭行业的严峻形势,各类媒体已经连篇累牍地报道,这个问题目前身处煤炭行业中的每一个人以及依附于煤炭产业生存的各类人群都能够达成共识,无需多言。而现在的形势严峻到什么程度?可能很多的人还不够了解。
一、严峻形势
说说最近的一则新闻,随着2015年进入尾声,“十二五”规划即将收官,“十三五”规划成为最近各行各业的热议话题,继续控制煤炭消费总量,已成为业内共识。中国政府在向巴黎第21次气候变化谈判大会做出碳排放承诺,2020年煤炭消费总量要控制在38亿吨以下。这将迫使很多的煤炭企业退出市场。
11月4日,在建言“十三五”——中国煤控规划研究国际研讨会上,“中国煤炭消费总量控制和政策研究”课题组(下称中国煤控项目组),发布了《中国煤炭消费总量控制规划研究报告》。该报告指出,2020年中国煤炭消费总量的目标应约束在27.2亿吨标煤,即38亿吨实物量以内,总能耗控制在47.4亿吨标煤。
上述报告指出,在“十三五”期间,煤矿开采和洗选企业数量要从2015年的6390家压减到3000家以内,到2020年,煤炭开采、洗选行业的失业人数估计分别为67.1万人和19.1万人。
这就是我们面临的大形势,何等严峻!不知道大家在看完上面这则新闻之后作何感想?仅仅关注一下这几个数字,6390家到3000家以内,67.1万人,19.1万人。这关停掉的煤炭企业和失业人群,我们是否包含在内呢?对于煤炭行业,可以很肯定地说:回暖,在近几年是不可能的!因为如果要达到上述煤炭控制目标,国家必须花大力气去整治和关停一大部分盈利能力差,环保压力大,管理混乱的煤矿和洗选企业,通过兼并和重组实现煤炭行业的“净化”和“瘦身”。在这样的前提下,回暖,似乎是一个遥不可及的话题。
二、谁是企业的包袱?
那么面对上面如此严峻的形势,煤炭企业应该如何应对,如何选择?煤炭行业颓势渐渐明晰之后,很多人给煤企开出药方,各大煤企也在积极探索应对措施。但是大部分煤炭企业还是延续了二三十年前的老套路,减员增效、停薪留职、买断工龄、下岗分流等,这些措施不能说没用,但是都治标不治本,仅仅能够延迟企业破产倒闭的命运,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为企业找到一条生路。
上述的办法就好像一个本来很富裕的家庭,突然有一天男主人开始吸毒,女主人开始赌博,家里的进项越来越少,开支却越来越大。时间长了生活状况远不如前。面对这样的状况,家庭开会决定,两个孩子贵族学校不能念了,改念平民学校,而且开始勤工俭学为家里创收。家里的保姆、清洁工、管家通通辞退,就连女主人最心爱的泰迪犬也送人了!通过上述措施,降本增效,改变一下家里的经济状况。大家想想,这样可能么?这个家出现经济问题的原因不是孩子们上的学校好或者家里的佣人多,而是男主人吸毒,女主人赌博,只要这两个问题不解决,金山银山也很快就化为流水。我们现在煤炭企业所谓的那些对策与上面这个小故事中讲的对策何异?
三、众创空间是必然选择
煤炭行业现在面临的问题不是光减掉人就能解决的,现在面临的问题是如何在国家大的方针政策之下找到一条全新的煤企生存之路。国家大的方针政策怎么把握?很简单,两个方面,看看国家反对什么,我们就少做什么!看看国家倡导什么?我们就多做什么!
国家反对什么?国家现在很明确,煤炭市场要规范,要节能减排,要减少煤炭在国家能源体系中的占比。我们不能和国家政策对着干,这个时候扩大生产不是找死么?只有减产、减员、规范、转型和清洁生产一条路走。
国家倡导什么?答案很简单:“互联网+”和“双创”,即基于互联网的传统产业升级和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我们煤炭企业真的就看不出来这是个机会么?这是个我们煤炭企业生存和转型发展的最好出路么?
李克强总理在11月4日的常务会上再一次强调:“中国装备要改造升级,同样需要汇集众智。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互联网+’改造传统产业。这不仅是小微企业的选择,更是大企业的紧迫任务。”
现阶段,尤其是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大面积铺开之后,我们面临的时代是继机械化、电气化和信息化三次工业革命后的第四次工业革命——信息网络化。所有的传统行业,都会被改造和颠覆,从研发到生产到营销都会产生巨大的变化。我们的煤炭行业难道能置身事外么?
煤企想要生存,想要再次发展,答案只有一个!跟着国家的形势走,用“互联网+”的思维去改造煤炭行业,在企业内部建立“创客空间”,给企业内部的职工尤其是广大的年轻职工一个创业创新的平台。这是必然选择,也是唯一正确的出路!
记得我在年初4月份的时候写过一个系列文章《平朔困局》,在说到企业出路的时候提出过一个方案,即:企业平台化、员工创客化和管理碎片化。当时在平朔的很多人根本都没有听过这些词,想都没想就开始指责,说我的想法太理想,不切合实际,可操作性不强。记得好像只有当时中煤分管财务的副总马刚在宇辰公司的一次讲话中引用过我的这段话,后来好像也没有落地实施,我估计当时的马刚能够引用说明他是能看懂的。
经过了好几个月,不知道现在平朔及中煤的领导层是否反应了过来,能否明白我当时提出的这三句话?现阶段最好的办法就是停掉企业不赚钱和亏损的板块,把那些板块的人员进行重组,在企业内部成立若干个大大小小的众创空间和工作室,让员工变为创客,在企业这个大的平台上进行创新、创业和创富,把企业身上的“吸血者”变为“造血者”!
目前,我听到平朔传出的消息,煤炭板块和非煤板块要分家,部分煤炭板块明显亏损的要关停,有些板块的人员已经全部分流,这是正确的!我在4月份的时候就说过,像一些明显没有盈利能力的单位,早关一天,企业就少损失一天,投资那么大,又没有充足的煤供应,机器还要转?也只有国企不心疼那些费用才会坚持开着!现在关了,说明领导认识到了这个问题,也说明企业现在真的是太困难了。
既然开始按照上面的思路停掉亏损的板块,我估计如果高层领导决策正确的话,下一步要做的就是在企业内部成立众创空间,鼓励员工创新创业。是否是这样,我们大家可以拭目以待,我不敢说我有十足的把握,但九成以上,他们会这么做!我不禁在想,如果当时4月份企业就开始往这方面转型会怎么样?现在企业已经错过了最好的时机,短短几个月,平朔有大量的人才流失,而那部分人恰恰才是众创空间需要的人!亡羊补牢还不晚,希望能够如我所想,如我所愿吧!
四、煤企做众创空间,可能会这样!
李克强总理从最早的政府工作报告到后来的中关村创业大街3W咖啡店做客,一直在向全国传达一个信息,这一届政府就是鼓励人们创业创新,玩“互联网+”。尤其是9、10月份总理在河南、安徽的考察以及会见德国总理、出访韩国的外事活动中,一再强调“互联网+”和“双创”的重要性。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不仅是小微企业的生存之路,也是中央企业的繁荣兴盛之道,只有按照国家指出的大方向去走,才能保证企业走出困境,实现盈利,产业转型发展。
今天闲着也没事,我想大概推测一下现在的煤企会如何去做众创空间。虽然下面这些事不一定会发生,但是如果我们企业高层的思维方式不变,只是想迎合国家的政策去做做样子的话,下面的情况十有八九会发生。
第一步,肯定是要按照国家的有关创新创业的红头文件下发一个企业内部的版本,鼓励大家创新创业,成立企业内部的众创平台,然后下达一系列的高大上的KPI,如创造利润几个亿,解决员工就业岗位几千个,成立创业团队几十个等等。做事先造势,发红头是第一步,国企的老套路肯定也不会变;
第二步,肯定要植根于企业原有的创新和小改小革项目,把这些项目作为创新点发掘和宣传。记得以前在单位的时候搞过什么“五小科技”还是“五小改革”之类的东西,因为迫于上级的压力和宣传的需要,首先肯定会把这些东西翻出来作为创业和创新的成果装点门面。但这些都不叫真正的创新,只是小改造而已。
第三步,上面的东西是交不了差也是创造不了效益的,必须实实在在去弄众创空间。怎么办?国企的套路一般是先成立一个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一个办公室,这些职位一般都由公司层面的领导担任,然后就是下面各个二级单位的一把手担任本单位众创空间负责人,接着是各级的副处长和主管具体牵头。这些人,这么庞大的机构下来,众创空间变成了原来煤企管理组织架构的克隆版,等到真正的创业者和有想法的职工加入的时候发现,他们能做的事情很有限,还是要受到和以前一样的束缚和等级限制,根本和以前一样:说了不算,算了不说!
第四步,企业的众创空间虽然似乎在运作,其实根本没有解决职工的出路问题,也不可能产生效益。原有的权力体系没有被打破,新的思想和构架如何建立?但是不要小瞧我们央企和国企的智慧,我们还有党支部,还有班组,众创空间不盈利不怕,我们可以以班组和党支部的名义成立创新工作室,把创新和创业的压力传递到基层传递到一线,反正到最后到年底和基层要答案,要效益,没有效益,是你们无能!
第五步,玩了一圈,看起来轰轰烈烈,紧扣国家政策,而且也挂上了“众创空间”、“创新工作室”和“创客”的牌子,其实产生不了什么效益,也解决不了任何问题,煤炭企业效益还是会一路下滑直到破产倒闭。可能高层的初始意愿是好的,但是到了基层就一定会是这个样子,为什么?我在下一节给大家分析!
五、为什么煤企众创空间容易流于形式?
上面的预测并不是危言耸听也不是空穴来风,因为在煤企工作5年多,见惯了这样的事情,也做过很多类似的表面工作,给大家讲个发生在我身上的真实故事轻松一下。
记得有一年,集团公司下来检查工作,我们单位在那方面根本什么都没有准备,领导拿着集团公司下发的检查通知扔给我们,让我们连夜突击准备材料。还和我说,如果你把这件事办好,一定给你嘉奖。我当时也是年轻幼稚有执行力,带了几个人,把领导的嘉奖承诺传达给他们,许诺了一张大饼。花了一个晚上的时间,准备了40多个文件盒,连夜编资料,编现场的签字记录,编各种检查表格,总结报告……最好玩的是,为了让签字表格看起来真实,我把表格放在地上用脚蹭,把角落里的煤灰涂到表格上,表格变得又黑又皱,简直和从现场拿回来的一模一样!
到了第二天,集团公司领导来检查,居然我们单位评分排名第二,还得到了公司领导的一致好评。最搞笑的是,后来还有别的二级单位过来找我学习经验,我当时也不好意思说实话,假装给别人传授经验,告诉他们我们日常工作搞得如何高大上,如何细致扎实。这些工作做完,当我和那几个兄弟高高兴兴等待我们的嘉奖的时候,领导却当什么事都没发生,公司当时嘉奖的10万元下来后平均分配给了中心的每一个人,人均50.06元!
讲这个故事让大家轻松一下,也是让大家思考,我们做那些假大空的工作有什么用?现在可不是玩套路的时候了,是实实在在要做点事的时候。后来我也渐渐明白当时领导为什么不给我承诺好的嘉奖了,不是领导不给我,是老天不给我!因为我帮着领导在骗人,虽然集团公司领导不知道,但老天知道!
现在我们煤炭企业遇到了这么大的困难和危机,如果说企业的高层不去想对策来改变这种现状,那是不可能的!而且我也相信他们会选择在企业内部鼓励职工创业创新,开展“众创空间”和“创新工作室”这类的建设,但是我们一定要想明白几个问题。什么叫创业?什么叫创新?哪些人才是最有动力去创业和创新的?国家所谓的“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到底是什么意思?
创新和创业,首先是一种思维上的革命,其次是一种体制上的革命。创新者和创业者往往不会是企业的高层和中层,甚至不会是企业的管理人员,因为这些人他们享受着旧权力体系中的便利和既得利益,创新意味着打破原有的平衡,他们是不会积极响应的。
这就好像当年毛泽东同志论述中国革命的问题,地主阶级、买办阶级、民族资产阶级和官僚阶级是不会真心革命的,而只有劳苦大众、无产阶级才是最有革命愿望也是最有革命动力的。
那些没有生存压力,没有想法的人是不会去创新,更不会创业的!真正想要创新和创业的人,肯定是来自企业的基层和底层,因为这些人中有才华者,有能力者,有过人抱负者不会甘愿屈居人下,不会甘愿将生命浪费在日复一日简单枯燥的工作中,如果企业给这些人机会,他们既懂技术又懂现场,很容易创造出价值,而且也会珍惜创业和创新的机会。国家所谓的“大众创新万众创业”说的也是这部分人,有生存压力者才有动力!
如果煤企真的想搞众创空间去给自己找一条生路和转型发展之路,那必须打破原有的权力体系,让出足够的权限给创业者,不要再玩什么领导组,下设办公室,让原有权力体系中的那些人继续指手划脚。如果这么干,不如不干!就算企业在牙缝中省出来一部分资金做创业投资,很容易就被这些管理人员的裙带关系消耗完了。真正的创业者根本无法染指,如果连众创空间这最后一根救命稻草都抓不住,会有更多的人,更多的人才选择离开企业!到那个时候,企业真的就剩下等死了!
六、正确的入水姿势
我们的企业面临困境,煤价跳水式地下跌,我们的企业在无奈中必然选择跳水,而正确的跳水姿势很重要,跳不好,容易直接摔死。
说了上面这么多,很多人看下来肯定会在心里骂我:“你一直在说不好的事情,说这个不行,那个难做,那你说怎么办?你拿个方案!别总是站着说话不腰疼!”
您还真想错了!我就是带着方案才敢写上面这些东西。
目前我们的煤企该怎么办?我就以我比较熟悉的平朔举个例子,供同行参考:
首先,还是继续关停和整合目前盈利能力差和亏损的单位,先把企业的失血口堵上;
其次,精简领导层,公司高管不动,各二级单位处长和党委书记保持不变,副处长以下统一下调一级,至于助理岗位,全部取消,省部级干部现在都快不让配私人助理了,一个企业,还是小小的处级要什么助理?机关单位副处长和助理变主管,主管变副主管,副主管变职员,职员数量根据部门需要和业务综合评估,进一步精简,精简下来的人员划入人力储备办;生产单位,可以适当保留几个主要板块的副处长,其它管理人员比照机关执行。这样首先从人工费上就可以省出来一大块,多不敢说,平朔公司人工费至少降低30个百分点。
第三,煤炭主体板块和非煤板块剥离,各自独立核算。目前平朔公司正在做这一项,除了劣质煤那边还没有具体确定之外,其它基本定了,我个人觉得劣质煤那个项目是目前看来非主体板块中唯一可能会盈利的单位,所以,让劣质煤既不归属于主体板块,也不归属于非煤板块是较为合理的选择,下一步国家会增加LNG的使用量,还有各类化工产品,市场前景还是不错的。没有必要把这个能在未来赚钱的板块强行并到非煤板块或煤炭主体板块相互影响。把他们放到市场上让他们独立运作,这就好像一个家庭实在太穷了,肯定把看着最有出息的孩子先推出去,让他自寻出路,活则活得更好,死则死得其所!
第四,煤炭主体板块按照大区域,安太堡、安家岭和东露天,把现在的洗选中心、露天维修中心、井工维修中心等单位全部打散,按照区域统一到露天矿管理,三个区域独立核算,自负盈亏。煤炭主题板块本身具有着行业特性和壁垒,不建议前期搞众创空间,目前需要的是稳住主业,减轻主业压力,保证主业能够存活。
第五,非煤产业板块,目前涉及的项目多,人员杂,这部分人员中恰恰有很多人是最容易发展成为创客的人。
对于这部分人要实行“散养”和“圈养”相结合,“散养”就是让一部分有停薪留职意愿的人申请停薪留职,公司负责缴纳个人的五险一金及发放最低的生活保障,让这部分有意愿到社会上自寻出路的人走出去;“圈养”就是通过众创空间给剩下的人一个平台让他们在企业内部创新创业。
众创空间和创新工作室要从这部分“圈养”的人开始入手,而想要专业去做众创空间,必须找专业的人和专业的团队,不能光靠平朔公司或中煤集团自己的人员,而是要借助一定的外力去开展创新。
李克强总理在前几天出访韩国,以及出席第六次中日韩领导人会议的密集行程中,专门抽时间考察了距离首尔30公里的京畿道创造经济革新中心。这一中心由韩国中央和地方两级政府与大型企业合作设立,共同扶持创新和初创的中小企业。
“我在这里了解到,大企业不仅仅和政府一起为中小企业和创业提供平台和一站式服务,还通过互联网和他们直接对接。”在4日的常务会上,李克强说:“大企业可以直接购买小企业和创客们的‘点子’,还可以与本企业的创新中心相结合加以改造,这就是借助外力开展的创新。”
所以,平朔如果要做众创空间,首先要大胆起用年轻人,尤其是敢想敢干有闯劲的年轻人。平朔公司从企业角度出发要做的就是打造平台,提供服务,不要还想着自己要当官,要管人管事,玩众创空间,公司的角色就是项目评估机构和投资机构,尽量不要去干涉项目本身运营。引入市场的天使投资和风险投资机制,借鉴目前社会上较为流行的众筹机制,由员工中的创客和创业团队发起项目,现在市场上这方面的成熟经验很多,在这里不予赘述。一定要做大平台,不要再把众创空间框到二级单位里面,一旦这么做,从开始就失败了!
第六,除了众创空间之外,平朔公司还有一个优势可以挖掘,那就是各个单位的核心技术人才和核心技术,平朔公司从80年代开始运营到现在,培养了大量的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同时近几年还引入了大量的高学历人才,这些人才有些走入了领导层但大部分还在一线挣扎,目前企业的状况不景气,可以让员工主动申请,由技术骨干组成高技能创客团队,进行技术输出和劳务输出。不仅可以创收,减轻企业压力,而且可以充分发挥这部分人的能力。
第七,平朔再大也还是一个企业,必须立足于朔州,和朔州本土的创业团队及政府进行有效对接。远水不解近渴,可能北上广等一线城市的创业团队及创业理念较为先进,但是我们的企业在朔州,我们不能不考虑当地的经济发展状况和风土人情,盲目邀请“洋和尚”来念经,不一定是好的!
创业更重要的是要接地气,我带着几个年轻人出来做牛人堂众创空间,虽然很多平朔人和平朔领导觉得我们几个年轻人疯了,但是恰恰就是我们这些年轻人捕捉到了这个时代和这个城市的脉搏,仅仅上线一个多月,已经聚集了朔州本土400多个创业者和几十个创业团队,而且整体的运营模式和盈利模式越来越清晰,同时还得到了朔州市政府的关注和支持。来到我们牛人堂的年轻人,有很大一部分都是在平朔工作的,为什么他们放着好端端的工作会来找我们?为什么他们在企业得不到价值体现?为什么我们有吸引力?这就是我们企业需要思考和解决的问题!
平朔,不是没有人才,而是缺少发掘和使用人才的良好土壤。平朔的那些年轻人来到我们牛人堂之后,可能并不能得到什么物质上的东西,但是他们精神上都很满足,因为他们觉得只有在牛人堂自己才能想清楚活着到底为什么?下一步的路该怎么走?还有更极端的例子,上次去内蒙伊泰认识一个老家是朔州的兄弟,他现在辞掉了伊泰月薪7000+的工作回到朔州找到牛人堂,在牛人堂选择了一个创业项目然后开始创业,目前已经开工。这样的例子还有不少,可能我们几个是疯了,难道他们也都疯了么?
文章的最后,我真心希望煤企,不仅仅是平朔和中煤,都能够顺应国家的政策导向,抓住众创空间这个最后让煤企存活的救命稻草,自我革命,自我颠覆,自我成长,自我超越!
最近重读毛泽东的著作,真的感慨当年只有毛泽东思想才可以救中国,只有中国共产党才可以救中国!而我现在要说的是,只有互联网思维才能救煤企,只有植根于大众,植根于企业基层职工诉求而建立的众创空间才能救煤企!
后记
为什么想要写这样一篇文章?真的是因为对企业还有感情,毕竟从大学毕业之后就进入了企业,摸爬滚打,苦苦挣扎找不到自己价值体现的途径,最后被逼无奈出来创业。下一步,肯定大部分的国企和央企要走创业平台这条路,现在煤炭行业前路渺茫,真的不希望这最后的救命稻草再像以前的那些项目或者改革一样流于形式。如果那样,倒闭的3000多家企业,我们就会是其中的一家,下岗的那几十万人,就有我之前的兄弟姐妹,同事和朋友!我觉得,我们还没有到那一步,我们还有最后的机会!
记得我在几个月前写《平朔困局》的时候,当时引起了极大的反响,很多人都说我在危言耸听,就连我说应该关掉某些业务板块都骂声一片,现在几个月下来,基本都在被我不幸言中,而且企业的高层思想也在转变,也在逐步认可我当时提出的“散养”和“圈养”战略,提出的“企业平台化、员工创客化和管理碎片化”,人们当时对管理碎片化争议最大,觉得不可能实现,但是下一步,不仅仅是煤炭行业,连制造业包括服务业等各行各业,都会变成碎片化管理,消灭中层是碎片化管理的第一步。这个不是没有成功案例,而且我们同行业的煤企也有,内蒙的伊泰集团就是一个例子。
为什么我离开后还常常回望
因为那里有我曾经奋斗的身影
为何我总是苛责怒骂
因为我曾经爱得深沉
2015年11月6日
中国非常规油气产业联盟与中国能源网研究中心将于2015年12月10日在北京举办“2015非常规油气合作伙伴峰会暨非常规油气产业联盟年会”,详情请点击
http://www..com/subject/show_9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