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京冀碳排跨区交易近一年 北京企业向承德“买碳”获利

来源:
时间:2015-11-03 12:03:50
热度:

京冀碳排跨区交易近一年 北京企业向承德“买碳”获利作为全国首个跨区碳交易市场,北京与承德跨区域碳排交易试点经过近一年的试点运行,两地碳交易目前有了实质性进展。北京青年报记者昨日了解

作为全国首个跨区碳交易市场,北京与承德跨区域碳排交易试点经过近一年的试点运行,两地碳交易目前有了实质性进展。北京青年报记者昨日了解到,本市东方石化、眉州东坡等重点碳排企业,通过购买承德的碳汇项目,不仅实现碳排“履约”任务,还有企业已开始在碳市场上实现盈利。

京冀碳汇交易7万吨

2013年11月,本市开启碳交易市场,要求百余家重点碳排单位必须严格“履约”。所谓的“履约”指的是,重点排放单位每年会获得由政府下发的一定数量的碳排放配额,各家必须按照这一数额控制自己的碳排放总量,如果超额排放则需在碳交易市场花钱向别家购买配额。未履约者,将以碳交易市场3-5倍的价格进行惩处。

为了拓宽企业的履约渠道,降低履约成本,北京又在全国率先出台了“碳排放权抵消”的管理办法,其中有一个抵消方式是,企业通过购买投资节能减排的碳汇造林项目,从而置换到新的碳排配额,这些配额可以用于“履约”,也可以用于交易。

去年年底,京冀两地启动了跨区的碳排交易试点,这也是全国首个跨区碳市,北京、河北两地在碳配额的管理、交易方式等方面,完全实现无差异的“一体化”。自跨区市场开放以来,河北承德市开始利用自身优势,优先开发了林业碳汇项目,其中丰宁千松坝林场碳汇造林一期项目,被核定为可用于抵消16万吨以上的碳排放量。这些可以用来抵消的碳排量,意味着碳排企业可以来“买碳”,林业碳汇项目业主通过“卖碳”实现创收。

据了解,这一碳汇项目在北京市环交所挂牌交易当天,就有北京企业购买了3450吨,成交额达13万余元,成为首单成交的京冀跨区域碳汇项目。市环交所的数据显示,截至10月20日,北京碳市场已累计实现京冀碳汇交易7万吨,碳汇项目的业主创收超过250万元。

东方石化“卖碳”赚了50万元

购买承德碳汇的企业中,北京东方石化有限公司算是一大“买家”,今年他们通过购买5万吨的林业碳汇,实现了50万元左右的盈利。

“我们从2012年开始,进行了4轮的生产调整,不断地停掉很多高耗能的设备。2013年碳交易开市以来,我们又开始进行碳资源管理,让‘碳资源’转换成‘碳资产’,以出售富裕的碳配额,为企业创造效益。”东方石化财务部主任周专政介绍了东方石化如何在碳交易市场中获利的“秘诀”。

周专政表示,由于东方石化一直严格控制着碳排放量,因此企业的碳排放量与“履约”配额基本一致,而之所以考虑购买碳汇,则是经过严格的论证和商业计算,他们通过购买5万吨碳汇,用于抵消相应的碳排量后,从而将富裕出的碳配额出售,以实现碳收益。据透露,东方石化购入碳汇的均价为36元/吨,而售出碳配额的均价则达46元/吨,因此实现了50万元左右的盈利。

北京碳均价跌至40元

与2013年开市价每吨50元相比,近来北京碳价有所下跌。据环交所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碳均价维持在40元/吨左右。“这还是在反映一个供求关系问题。头一年很多企业还在适应碳交易市场,像去年有一段时间价格涨得比较厉害,因为大家都集中到履约期才购买碳配额,因此短时间容易‘爆发’。但今年企业都更熟悉履约内容,以及碳交易市场运作,所以有些就提前来买碳配额了。”据市环交所相关负责人分析,目前北京碳市场的价格为全国七个试点城市中最高,但市场一直较为稳定、健康。

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同样表示,碳交易市场经过两年的运转,目前碳排企业的“履约”情况以及交易市场越来越稳定。去年曾有10余家企业因为未“履约”,被开了高额罚单,但今年所有企业都履行了各自碳排控制的任务,“履约”率达100%。

 


中国非常规油气产业联盟与中国能源网研究中心将于2015年12月10日在北京举办“2015非常规油气合作伙伴峰会暨非常规油气产业联盟年会”,详情请点击
http://www..com/subject/show_940.html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