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关于印发《2024—2025年节能降碳行动方案》的通知
核电关键设备国产化进入“快进”模式
核电关键设备国产化进入“快进”模式伴随核电大幕重启,我国核电装备国产化进入到“快进”模式。近日,核电关键设备国产化再传利好消息,决定核电站工作效率的重要部件
伴随核电大幕重启,我国核电装备国产化进入到“快进”模式。近日,核电关键设备国产化再传利好消息,决定核电站工作效率的重要部件“翅片换热管”,由位于杭州市桐庐县横村镇的浙江润祁节能科技有限公司历时3年多自主研发成功,并通过了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组织的专家评审会,即将在东方 电气、国核集团等核电相关企业投入使用。据了解,该部件不仅打破了国外垄断,而且安全等级更高,换热效率在原有的基础上提高了10%。
核电装备国产化再获突破
“翅片换热管”是核电站用汽水分离再热器的核心部件,而核电汽水分离再热器是核电站常规岛的重要组成部分,关系到核电站的工作效率,号称“核电之肾”。汽水分离再热器是水冷堆核电站蒸汽轮机中用以降低蒸汽湿度、提高蒸汽温度的设备,它由汽水分离器和再热器组成,其作用是减少低压缸内蒸汽的水分,以免损害汽轮机的叶片并提高汽轮机的效率,“翅片换热管”则主要是把第一次做功完的蒸汽用核热量转换成优质的蒸汽进行再次做功。
在横村镇主管工业的副镇长王青眼中,润祁公司董事长祁同刚是“对企业经营不大有雄心的那么一个人”,“研发上舍得花钱,每年都投个上千万,就是不想着扩大企业规模”。为这,王青曾把祁同刚叫到镇政府专门聊过。
经过3年多的努力,浙江润祁已经具备了整套汽水分离再热器的换热芯体的制造能力,产品相关零部件采用自供自给。3年3200万元的投入,无论从企业自身发展,还是对地方经济的贡献看,王青现在认为,企业当初的投入是值得的。
此前,我国所有核电站使用的常规型号是每英寸27片翅片换热管(MSR-TP439翅片换热管),均从国外进口,交货时间长、成本高。根据东方 电气采购法国相关产品数据测算,我国核电站每个机组采购国外各种换热管大约1亿元左右,目前我国有23个机组在运行,此项费用大约23亿元。
“几年前,在参观三门核电站时,我发现翅片换热管全部依赖进口,我本人又是专门研究该产品的。”祁同刚董事长告诉中国经济导报记者。尽管当时福岛核电站事故后,国内核电发展处于观望中,但他认为核电重启只是时间问题。“所以我们立志要实现该产品的国产化。”
核电装备国产化带来的最直观的感受就是对同类产品的国际价格产生降价压力,降低采购成本。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顾问、原总工程师隋永滨介绍说,每当我们的相关装备实现国产化,国际卖家的要价都要掉下一截。
事实也的确如此,上世纪90年代初期,我国进口一套压力容器需要2.3亿~2.4亿元人民币,现在国产压力容器的价格只有1.2亿~1.5亿元人民币左右。再比如说,当年大亚湾核电站进口一台海水循环泵需要3400万元,国产设备只有1000万元左右。
核电装备国产化战略为企业提供发展良机
“国产化的翅片管昨天通过中国机械联合会认证,产品还优于国外产品。”9月23日,记者清早一打开手机就收到了祁同刚发来的信息。
据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专家评审组专家介绍,目前全球能够生产翅片换热管的只有法国、美国各一家公司,浙江润祁公司是第三家。润祁公司所研制成功的翅片换热管在多项技术方面实现创新,并拥有相关专利。如采用了激光焊接技术,大大降低了该种材料热处理容易出现的脆化现象和应力消除不彻底;开发了一种核用不锈钢高翅化比换热管,材料采用一种ASME一TP439铁素体不锈钢,提高了换热管的耐腐蚀性和稳定性。目前,在现有27片翅片换热管基础之上,润祁公司又开发了新型高效翅片换热管,在换热面积上比国外同类产品多出15%,换热效率提高10%以上,产品具有较强的质量优势。
评审组的专家们关注的焦点是什么?祁同刚一并通过短信给中国经济导报记者做出了解答:“本次评审专家组讨论最多的就是在精细化加工上,设备升级和对管理再上一个层次,全面进行生产提升,检测手段要更先进等方面。”
祁同刚的技术构想由远及近,由蓝图转化成产品本身,离不开不断推进的核电装备国产化战略。
我国核电装备国产化自上世纪80年代末期开始。“在国家层面全面、系统推进核电设备国产化,应该说是近十年的事情。”隋永滨在接受中国经济导报记者采访时说,2006年4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在广州召开了红沿河核电项目设备国产化工作会议,决定提高核电设备的国产化率。目前,我国在建核电机组综合国产化率已达到80%左右,三代核电技术“华龙一号”首堆的设备国产化率可达85%以上。
核电国产化战略的不断深入推进,为我国装备制造业提供了重要的实践机会,其制造能力和技术水平得到大幅提升。从核岛压力容器、蒸汽发生器、核级泵阀到常规岛的汽轮发电机组等都具备了批量化的供货条件。
在“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核电产业将成为继高铁后国家“走出去”的又一张名片。“十三五”期间将新开工建设3600万千瓦装机容量,目前已有十多个省份提出要发展核电,已完成初步可行性研究报告审查的厂址有31个。专家认为,在核电大发展的背景下,实现核电关键设备国产化比例85%以上意义重大,不仅关系到能源安全,更是实现中国制造产业升级的重要一极。
民企自主创新能力获专家点赞
随着技术的成熟,祁同刚的公司也吸引来了“国家队”。“翅片换热管”鉴定委员会成员不只有来自材料、工程机械等领域的专家,还有来自国家核电、中广核、哈电、上海电气等核电企业的代表。“我们与国核的合作已经完成前期的调研考察工作并签了框架协议,下一步将进入实际投资合作。”祁同刚告诉中国经济导报记者。据透露,国核入股润祁30%股份的工作正在进行中。
信息显示,近年民企在核电用阀门、管材、焊材、电缆、密封件等领域均填补了国内空白,更打破了国外企业的长期垄断。而这些企业不仅成为民企涉入核电领域的典型案例,也成为大型国企合作的对象。
上海发电设备成套设计研究院副总工程师、国核核电设备与材料鉴定咨询中心副主任林富生告诉中国经济导报记者,民营企业已经成为核电领域自主创新的主要力量。“民营企业的自主创新精神比一些国企还要强。”民营企业凭借着经营的灵活性、机制上的优势和更大的科研投入力度,依靠自身的资金投入,已在核电设备制造的某些领城做出突出成绩。
林富生举例说,江苏银环精密钢管股份有限公司与宝钢集团合资成立的“宝银特种钢管有限公司”所生产的核电蒸汽发生器用Inconel-690U形管,已经打破国外长期垄断,其成功研发的岭澳二期RCC-M2级安喷换热器管、核电站反应堆压力容器用堆内构件用管均已替代进口。此外,浙江久立特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先后研制的核电蒸汽发生器用800合金U形传热管和核电站凝汽器用焊接钛管均填补了国内空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