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从单一制造向环境服务业模式转变 “环境医院”引领产业升级

来源:
时间:2015-09-21 16:01:36
热度:

从单一制造向环境服务业模式转变 “环境医院”引领产业升级经济新常态下,宜兴环保科技工业园引来八方目光。9月上旬,10多批各地政府和环保组织来这里考察,环保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等4家

经济新常态下,宜兴环保科技工业园引来八方目光。9月上旬,10多批各地政府和环保组织来这里考察,环保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等4家单位签约加盟;今年上半年,有16个省、36批次组团前来对接合作区域治理事项。吸引他们的,是占地10万平方米、刚刚开业4个多月的“中宜环境医院”。

“顾名思义,‘环境医院’就是给环境看病。”宜兴市委常委、环科园管委会主任朱旭峰介绍,在“环境医院”里,环境政府和排污企业是“患者”,具体的环境问题是“疾病”,环保企业是“医生”,各种环保设备是“药品”。环境生病了,“环境医院”能够提供一站式综合服务。

作为我国唯一以环保产业为主题的国家级高新技术开发区,宜兴环科园已形成1700多家环保企业、3000多家配套企业、10万从业大军的环保产业集群,构建了以环保设备制造为重点,以原辅材料及零部件配套为支撑的完整的产业链条。上半年,园区实现业务总收入622亿元,工业应税销售、规模以上工业产值等主要经济指标增幅均达到10%。

然而,产业布局不合理、低小散、竞争力不强等瓶颈,倒逼环科园必须重构产业生态。朱旭峰表示,“‘环境医院’是一种机制和模式的创新,通过把优秀企业、技术、资金、人才等整合到一个平台上,把环保产业从单一制造转变为系统解决方案、工程建设和运营服务的环境服务业模式。”

从“大制造”升级到“大服务”,人才和技术是驱动力。8月底,国内首台采用物联网技术的“环境120”急救车在哈工大宜兴环保研究院诞生。哈宜环保研究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庞长泷介绍,以前接到水污染等情况的举报,通常要到现场采集样本,带回化验,找专家会诊,制定解决方案,走完这套流程起码花费两三天时间。现在急救车直接开到现场,所有环节在车内解决,时间大大缩短。

目前,“环境医院”设立了污水处理、固废资源化、污泥处理、土壤修复、流域生态治理等11个“专科门诊”。哈宜研究院有3位院士、100多名博士硕士组成的技术团队,在水环境处理方面独树一帜。环科园还与清华大学、南京大学、同济大学等共建产学研合作平台,建设了科技创业服务中心、留学人员创业园、宜兴创业园等一批省与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和“加速器”,在技术库、项目库、专家人才库等“三库”建设上集聚了200多项先进环保技术、50多位国内外环保领域的专家、20多个信息项目。

“环境医院”实践的核心内容,是从环保制造企业中分离出环保科技研发、环保工业设计、环保物流配送、环保售后服务、环保信息咨询等生产性环保服务业,使其走向独立化、社会化和产业化。

成立一年多的宜正环保电商是国内首家通过阿里巴巴认证的环保产业网上采购平台,提供100多个品类、2000多种规格的产品,其中超过一半来自宜兴本土企业,今年销售可突破1亿元。“我们承诺100%正品货源,价格比线下便宜20%至40%,现在客户分布在13个省份。”公司副总经理廖鹏介绍,公开透明的交易方式,改变了传统环保产品靠供销员跑单、互相压价模式。附加的售后服务功能,实现了像卖电器、汽车一样销售环保产品。

“我们在构建两个池,一个是企业池,一个是资金池。”朱旭峰说,一方面,环科园集成宜兴及国内国际优质环保企业,共同为环境“专科医院”服务。另一方面,和知名金融机构开展合作,搭建了一个总额为400亿元的资本平台,为区域环境治理提供资金保障。

在战略布局上,“环境医院”已启动国内外合作。国内将在哈尔滨、成都等8座城市开设“环境分院”,国外透过与上合组织、中非中心、东盟中心三大国际平台,实现中国环保向全球推进的战略构想。

在“环境医院”模式下,环科园已经成为国际环保技术转移和国际合作的第一跳板。目前,园区与德国、丹麦、芬兰等10个国家建立了清洁技术对接中心,与20多个国家在新能源、环保技术等领域进行了交流和对接。朱旭峰表示,“宜兴环科园将依靠改革释放环保产业发展潜力,坚持以科技创新推动转型升级,力争打造‘中国环保第一园’,争当‘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排头兵’。”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