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关于印发《2024—2025年节能降碳行动方案》的通知
埃及核电站建设为何选择俄罗斯?
埃及核电站建设为何选择俄罗斯?近日,埃及电力部长顾问、前国际原子能机构高管易卜拉欣宣布,埃及将会同俄罗斯签订核能开发合作协议,由俄罗斯国家原子能公司(Rosatom)在埃及西北部的
近日,埃及电力部长顾问、前国际原子能机构高管易卜拉欣宣布,埃及将会同俄罗斯签订核能开发合作协议,由俄罗斯国家原子能公司(Rosatom)在埃及西北部的马特鲁省建造两座核电站。马特鲁省省长透露,埃及总统塞西将会在今年10月份造访马特鲁省,并且出席该核电站的奠基仪式。
核电站的建设将会极大提升埃及发电量,给其未来经济发展提供能源保障。两座核电站的造价约为50亿美元。按照合同,俄罗斯将出资建设项目,而埃及应在核电站开工起两年内偿清债务。埃及电力部门代表表示,埃及计划用当前发电原料天然气、煤炭和重油的大量节余来弥补核电站的建设费用。此外,合同还规定,埃及公司参建第一阶段的20%、第二阶段的35%。按计划,俄罗斯将每年为两个核电站各供给32吨的核燃料。
历史上,埃及和平利用核能的努力可以追述到纳赛尔时期。1960年,埃及建造了国内第一个“安沙斯”核反应堆,由于第三次中东战争的爆发(1967年),核电站的建设不得不暂停;上世纪70年代,随着和以色列关系的缓和、同美国关系趋近,埃及发展核能的外部压力越来越大,不得不中止;80年代,埃及一度恢复了对于核电站建设的热情,但是切尔诺贝利事故给其发展核能蒙上阴影; 90年代,埃及发现油气资源,而且当时能源使用量不高,因此发展核能的脚步再度放缓。
进入21世纪,埃及能源供需关系逐渐紧张,发展核能又重新提上了国家日程。2006年,埃及委托澳大利亚沃利帕森斯集团向国际原子能机构提交了关于埃及发展核能的可行性报告。然而,2011年“阿拉伯之春”波及埃及,动荡的局势使得任何发展核能的努力都无法实现;2013年7月,塞西上台执政后为了提振埃及经济,核能建设再次提上日程。
俄罗斯总统普京今年2月访问埃及,目的之一就是同塞西签订关于在马特鲁省修建核电站的备忘录。随后,俄罗斯的核能技术人员多次到访埃及,对核电站选址和建造可行性进行实地考察。8月,塞西访问俄罗斯时,还专程同俄罗斯国家原子能公司的负责人和技术人员进行了交流。
此次俄罗斯国家原子能公司能够击败来自韩、日、法等竞争对手,不仅在于其国内各界对该项目的鼎力支持,在更大程度上是因为俄罗斯企业能够百分百依靠自身技术完成核电站建设,避免由于技术转让等问题影响工程进度;并且,俄罗斯企业的报价也较低,在埃及可以接受的范围以内;此外,俄罗斯企业同埃及之间的“生意关系”并不包含其他“政治条件”,更容易为埃及政府所接受。
当然,埃及选择俄罗斯企业,不乏出于自身核能发展历史和当前政治因素的考虑。从历史上看,1957年,纳赛尔政府就是在苏联的帮助下开始核反应堆的研究工作,并在开罗东北60公里处的印查斯动工修建一座试验用核反应堆;就现实情况而言,塞西政府努力摆脱埃及过去“为美国马首是瞻”的窘境,积极发展同俄罗斯和中国的关系,选择俄罗斯企业也反射了埃及-俄罗斯的政治互信在不断加强。
在马特鲁省建造核设施也存在反对声音,当地居民担心核能项目建设造成污染和辐射,影响其旅游业发展。不过,埃及专家则认为,当今的核电站技术已经日臻完善,不会对当地环境造成影响。
笔者认为,埃及发展核电站,是缓解国内能源供求压力的一大举措,也是塞西政府提振埃及经济的重要措施之一。核电站建成之后,将能够保障周边地区的能源供应并带动经济发展,从而助力埃及经济起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