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丝路经济带与欧亚经济联盟的对接:构建能源共同体

来源:
时间:2015-08-24 20:01:50
热度:

丝路经济带与欧亚经济联盟的对接:构建能源共同体2015年5月8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和俄罗斯总统普京在莫斯科共同签署并发表了《关于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与欧亚经济联盟建设对接合作的联合

2015年5月8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和俄罗斯总统普京在莫斯科共同签署并发表了《关于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与欧亚经济联盟建设对接合作的联合声明》。依照该声明,“俄方支持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愿与中方密切合作,推动落实该倡议。中方支持俄方积极推进欧亚经济联盟框架内一体化进程,并将启动与欧亚经济联盟经贸合作方面的协议谈判。双方将共同协商,努力将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和欧亚经济联盟建设相对接,确保地区经济持续稳定增长,加强区域经济一体化,维护地区和平与发展”。该联合声明进一步明确了两大机制对接的原则,即“双方将秉持透明、相互尊重、平等、各种一体化机制相互补充、向亚洲和欧洲各有关方开放等原则,通过双边和多边机制,特别是上海合作组织平台开展合作”。 该联合声明的签署意味着中国首倡的“丝绸之路经济带”与俄罗斯主导的欧亚经济联盟正式启动了战略对接的进程。结合联合声明中所提出的双方优先合作领域,本文尝试从中俄双方构建丝路能源共同体的角度,探讨丝路经济带与欧亚经济联盟对接应优先启动的基础性工作。 一、构建丝路经济带能源共同体的迫切性 始于2014年的国际油价下跌再次暴露了当今能源政治领域迫切的现实问题,即作为世界级的能源生产和出口国的俄罗斯、中亚国家和伊朗,作为世界级的能源进口和消费国的中国和印度,缺乏世界油气的话语权,即国际能源价格(特别是油气价格)仍然受制于美国和欧佩克国家。换言之,世界油气价格市场的指挥棒依然掌握在美国的手中。 乌克兰危机的爆发使欧洲对俄罗斯能源需求发生转变,大批俄罗斯金融能源公司无法在西方市场获得融资和金融服务,很多至关重要的开发项目陷入困境,加上美欧对俄罗斯的制裁逐步升级,美国通过外交、军事、经济等多种途径操控油气价格,削弱俄罗斯对国际油气市场的影响力,这对以能源行业为支柱的俄罗斯经济产生了巨大冲击。俄联邦海关署数据显示,2014年俄罗斯天然气出口收入总额为547亿美元,同比下降18.6%;天然气出口量为1726亿立方米,同比下降12.1%。2014年俄石油出口收入总额为1539亿美元,同比下降11.4%;石油出口量为2.23亿吨,同比下降5.6%。这些困境客观上将长期存在,俄罗斯在世界油气市场所占份额将随时面临着美国与欧佩克国家的联手冲击。 尽管石油价格的下跌暂时有利于中国的能源进口,但是作为中国原油主要进口地区的中东和非洲并不太平,这两个地区的动荡无疑会威胁中国的石油安全。不争的事实是,中国石油的地理边界将长期处于中东和非洲的“动荡弧”上。更为关键的是,在目前的世界能源运行体制的框架下,作为世界最大的能源进口国,中国在世界能源市场“靠天吃饭”的弱势话语权地位很难迅速得到改善。据中国石油大学国际石油政治研究中心预测,2020年前中国经济保持7%—7.5%的增速,进口原油日均830万桶,自产原油420万桶(年均2.1亿吨),2020年年均消费石油6.25亿吨,对外依存度将达到66%。 另一个石油天然气资源相对贫乏的大国印度和中国面临着同样不堪的境遇。印度的石油天然气储量分别仅占世界储量的0.3%和0.7%。由于国内能源资源储存和产量严重不足,印度油气对外依存度不断走高。印度权威机构预测,到2030年,印度90%的石油和天然气将来源于国外,确保能源安全成为印度对外战略的重中之重。向北获取俄罗斯油田开采权;向西建立伊朗到印度的能源安全通道是印度能源战略的重要体现。因此,中亚、俄罗斯、伊朗丰富的油气资源是中国和印度寻求能源进口多元化,确保能源供应安全的重要基础,是这一地区打造能源共同体的现实依据。 摆脱这样被动局面的可行性选择就是建立丝绸之路经济带能源共同体,即在丝路经济带沿线国家已有的双边和多边能源合作的基础上,构建包括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观察员国、对话伙伴国和欧亚经济联盟成员国,涵盖能源上游、中游和下游合作领域的多边战略协调机制,进而在此基础上打造北美、欧洲、亚洲三大市场之外的第四大原油交易市场——欧亚市场,并在西德克萨斯原油、北海布伦特原油、中东产迪拜原油之后推出自己的价格指标原油——欧亚原油。 二、丝路经济带沿线国家的不同的能源禀赋优势和现有的油气合作是建立能源共同体的基础 在丝路经济带的沿线上,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和伊朗是世界级的油气生产和出口大国,有中亚“水塔”之称的塔吉克斯坦是颇具潜力的水电大国,中国和印度则是世界级的能源消费大国。上述国家理应获得与其能源身份相符合的国际话语权,而这种国际能源话语权的获得显然需要上述相关国家的共同努力——建立丝路经济带能源共同体恰逢其时。这同时将使大欧亚地区各国能源储量丰富的优势,以及油气管道和电力传输管网的潜力得以充分发挥,并进一步密切相关国家间的经济互利合作。 在打造丝路经济带能源共同体的过程中可以借助构建中的上海合作组织能源俱乐部机制。2007年8月,上合组织元首峰会提出“能源机制”的概念,确定了合作的开放性原则。2011年9月,中国、俄罗斯、塔吉克斯坦和吉尔吉斯斯坦四国发表《西安倡议》,建议成立上合组织能源俱乐部。2012年6月,上合组织北京峰会强调,成员国将努力“加强本组织的能源合作”、“保障本地区能源安全”。2013年9月,习近平主席在上合组织第十三次峰会提出了“成立能源俱乐部,建立稳定供求关系,确保能源安全”的政策主张。 事实上,能源合作始终是上海合作组织重要的合作领域,其历年元首峰会都强调能源合作的重要性,并将其置于优先发展的地位。这说明,虽然上合组织能源俱乐部常设机制并未启动,但是能源俱乐部已经实际开始运作。2006年,上合组织决定成立的能源合作的国家间专门工作组承担着能源俱乐部的角色,并不断推动成员国能源合作的深入发展。2012年5月,俄罗斯外交部长拉夫罗夫在上合组织成员国外交部长会议上表示,通过各成员国能源部门的努力,在上合组织框架内实际已建立“能源俱乐部”,成为就能源合作重大问题进行对话的开放平台。该“能源俱乐部”对于上合组织观察员国和对话伙伴国也具有很大吸引力。同时,俄方也期待乌兹别克斯坦能尽快加入。如果作为上合观察员国的印度和对话伙伴国的土耳其也能够加入上合能源俱乐部,无疑将增进该合作机制的覆盖区域和国际影响力,并最终成为丝路经济带能源共同体的启动平台。 中俄近年来能源合作的实质性进展为丝路经济带能源共同体的构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2013年3月,中俄两国政府签署了《关于扩大原油贸易合作的协议》,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简称中国石油)与俄罗斯石油公司签署了《扩大原油贸易的框架协议》及有关预付款的条款。2013年6月,在第十七届圣彼得堡国际经济论坛全体会议上,俄罗斯总统普京宣布,未来25年俄罗斯每年将向中国供应原油4600万吨,总价值高达2700亿美元。在论坛开幕前,中国石油与俄罗斯石油签署了长期增供原油合同。根据增供协议,俄罗斯将在现有中俄原油管道(东线)1500万吨/年输送量的基础上逐年增加出口供应量,到2018年达到3000万吨/年,增供合同期25年,可延长5年;通过中哈原油管道(西线)从2014年1月1日开始向中方增供原油700万吨/年,合同期25年,可延长5年。 中俄的天然气合作的谈判在2014年5月也取得重大突破。根据2014年5月中俄签署的4000亿美元的《中俄东线管道供气购销合同》,30年内每年从中俄“东线”管道对华供应380亿立方米天然气。2014年11月,俄罗斯天然气工业公司和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签署了《关于沿西线管道从俄罗斯向中国供应天然气的框架协议》,协议规定未来俄罗斯通过中俄西线天然气管道向中国供气的基本技术经济条款,确定供气规模300亿立方米/年、供气量渐增期为4—6年、供气期限30年的合作框架以及下步工作计划等。 中国同中亚国家的油气合作也在不断扩大。中哈原油管道是中国第一条陆路进口跨国原油的管道,也是哈萨克斯坦唯一不经过第三国直接输送到终端消费市场的原油外输通道。自2006年5月中哈石油管道正式通油以来,中哈原油管道进口原油量以年均20%的速度递增,截至2015年3月11日,累计向中国输油超过7700万吨。中国中亚天然气管道于2009年12月正式向中国输气。2015年1月3日09时58分,中亚天然气管道霍尔果斯计量站在线计量仪表显示,中亚天然气向国内“西气东输”二、三线管道输气达到1000亿立方米、7131.53万吨。中国中亚天然气管道D线也于2014年9月13日动工。这条管道在线路上首次途经塔吉克斯坦和吉尔吉斯斯坦两个国家,与已建成的连接土库曼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哈萨克斯坦的A、B、C线一道,将形成中国—中亚天然气管道网,把中亚五国与中国紧密相联,进一步加深了中国与中亚国家的能源合作,是落实丝路经济带“五通”的具体实践。 三、丝绸之路的资金融通机制可为丝路经济带能源共同体的构建提供资本支撑 2015年3月,中国政府发布《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倡议指出,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是“一带一路”建设的优先领域。它包括“加强能源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合作,共同维护输油、输气管道等运输通道安全,推进跨境电力与输电通道建设,积极开展区域电网升级改造合作”。 2014年11月,习近平主席在APEC会议上宣布,中国将出资400亿美元成立丝路基金;2014年12月,丝路基金有限责任公司完成工商注册,目前中国丝路基金注册资本已经超过600亿元。2013年习近平主席提出筹建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亚投行)倡议,并得到世界各国的响应。亚投行主要服务于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建设,其中也包括油气管道和电力管网的建设。《筹建亚投行备忘录》规定,亚投行的法定资本为1000亿美元,初始认缴资本目标为500亿美元左右,中国出资50%。也就是说,初期,中国将会认缴250亿美元。此外,2014年9月,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峰会发表的《杜尚别宣言》指出,将加快成立上合组织发展基金(专门账户)和上合组织开发银行的工作。上述资金融通机制的组建可以为丝路经济带能源共同体的建设提供资金融通的重要平台。 我们也应清醒地看到,打造丝路经济带能源共同体也面临一些障碍性因素。例如美国、中东、欧洲等国家和地区对世界能源交易平台的垄断局面一时难以打破;俄罗斯在欧亚经济联盟当中一直想占据主导地位,力图控制中亚能源富集国家,不愿意这些国家实现能源独立;该区域目前尚缺少现成的能源交易经验;印度对待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态度不够积极,并在能源投资和贸易上同中国存在竞争等。但正视障碍,我们才能找到更加客观的合作可能。 综上所述,建立丝路经济带能源共同体是大欧亚地区相关国家发挥各自能源禀赋优势、维护自身能源战略利益、促进彼此间互利经济合作的现实需求。上海合作组织能源俱乐部机制的启动和丝路基金、亚投行及上合发展基金(专门账户)和上合开发银行的建立将为“丝路经济带”能源共同体的建设提供重要的基础平台和资金支撑。尽管打造丝路经济带能源共同体会遇到诸多障碍,但是只要未来丝路经济带沿线国家始终秉承“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丝路精神,坚持以上海合作组织和欧亚经济联盟的合作为核心,丝路经济带能源共同体的构建并非遥不可及,并将推动丝绸之路经济带与欧亚经济联盟的战略对接。 (第一作者:吴大辉清华大学国际关系学系教授,中俄全面战略协作协同创新中心首席专家;第二作者:祝辉中共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委员会党校政治学教研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