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电池级碳酸锂跌破8万 电池降本迎转机

来源:中国汽车报
时间:2024-08-27 12:00:27
热度:

8月20日,上海钢联数据显示,电池级碳酸锂价格均价报7.55万元/吨,这是8月16日以来连续3个交易日保持在这一价位。从2022年11月最高点60万元/吨一路下行至此,上演了一波“过山车”行情。今年上半年,锂价整体均

8月20日,上海钢联数据显示,电池级碳酸锂价格均价报7.55万元/吨,这是8月16日以来连续3个交易日保持在这一价位。从2022年11月最高点60万元/吨一路下行至此,上演了一波“过山车”行情。今年上半年,锂价整体均价报10.37万元/吨,同比2023年上半年的32.87万元/吨,下跌22.5万元/吨,跌幅达68.45%,下跌的速度令人有些猝不及防。

锂价下行,部分锂企近期发布的上半年财报预告也出现亏损。而在锂价跌跌不休的情况下,能否带动新能源汽车价格再降同样备受关注。

价格暴跌 锂企预亏

“城门失火,殃及池鱼。”在世界范围内电池级碳酸锂价格持续下行下,就连全球最大锂企美国雅保公司近日也宣布停建一条新的生产线。而在国内,相关锂企的效益也出现了分化,包括“锂业双雄”等一些头部企业由盈转亏。其中,赣锋锂业上半年预亏7.6亿~12.5亿元,其去年同期实现净利润58.5亿元。天齐锂业的业绩预告显示,上半年净利润亏损55.3亿~48.8亿元,相比2023年上半年同期盈利64.5亿元的情况出现大幅逆转。多家锂企今年以来的盈利状况,与前两年碳酸锂价格暴涨的行情相比,已经不可同日而语。

“锂企上半年预亏,在很大程度上是行业现状的真实反映。”长三角研究院新能源应用技术研究中心研究员梁筱磊向《中国汽车报》记者分析,一方面,锂价持续下行,而锂企的生产成本和相关生产经营费用却并未变化,在这种情况下,出现亏损甚至由盈转亏并不意外,特别是主业或者主要产品为碳酸锂等相关产品的企业,在锂价下行压力下几乎没有腾挪的空间;另一方面,“锂业双雄”由盈转亏幅度较大,除了行业基本面情况之外,这两家锂企在海外的投资均出现了较为重大的不利因素,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盈利。其中,天齐锂业此前付出巨额资金入股的智利SQM锂矿公司,由于出现了该公司股权变更及相关的税务诉讼等一系列不利因素,由此导致净利润减少约11亿美元。而由于当地政策变化,赣锋锂业旗下子公司在墨西哥的锂矿特许开采权被取消,也导致赣锋锂业蒙受了较大损失。

除此之外,其他部分锂企的情况也不容乐观。即使是预计上半年盈利的锂企,盈利幅度也较去年同期出现较大幅度的下降。其中,融捷股份上半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预计盈利1.52亿~1.85亿元,同比下降38.79%~49.71%;永兴材料上半年预计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在7.1亿~8.2亿元左右,相比去年同期的19.04亿元下降56.93%~62.70%。盐湖股份预计上半年净利润17亿~23亿元,同比下降54.88%~66.65%。

值得关注的是,尽管锂价近期一直下行,部分锂企也出现预亏,但国内并没有锂企出现停产或大幅减产的情况。“这是因为国内新能源汽车在新赛道上表现良好,对锂的需求依然保持稳健增长。”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新能源创新技术中心研究员胡丰林表示,从国外看,近期欧美部分地区的电动汽车市场遇冷,导致当地的锂需求减少,可能带来当地锂企减产的情况。但是,国内新能源汽车产销尽管有短暂小幅波动,但总体仍处于稳健增长区间,而且由于政策、市场都有良好支撑,预估未来一定阶段内仍会保持相对较高的增速,这必然也给动力电池及锂材料提供良好预期及市场空间。如果未来数年动力电池技术没有革命性突破,对锂的需求也不会减少。

目前,国内多数锂企即使盈利水平下降,但每吨产品的利润仍可达到4000~8000元。特别是一些头部企业在2022年锂价冲高之时赚到了丰厚的“家底”,短期内锂价波动带来的盈利下滑对其影响有限,而且行业未来发展对锂的需求仍有较大空间,所以,锂企仍然在紧盯市场走向,没有出现停产或大幅减产的情况。

锂价将低位稳定运行

在产业链上,从动力电池到下游新能源汽车,都与锂价有着密切的关系。“从未来走势看,估计锂价还会蛹动式上升。”在胡丰林看来,一方面,新能源汽车已经成为全球汽车产业变革转型的大方向,特别是我国在全球产销量中的占比较高,而且一直处于持续增长之中。在其他替代产品尚未出现之前,目前无论是已经占据优势的磷酸铁锂电池还是三元锂电池,都离不开对锂的刚性需求,但由于全球锂矿开采周期较长,所以锂供应也不会出现较多富余,一旦新能源汽车产销增长加速,锂供应或许还会出现阶段性的紧平衡甚至短缺。而且,目前的锂价已经逼近成本线,基本已经降无可降了。另一方面,从全球市场看,锂矿开采的周期较长、资源分布不均,基本都远离电动汽车生产制造较为集中的地区,既存在产业链保供问题,也存在需要长途运输的问题,海运价格和诸多不确定性因素变化都有可能提高运输成本,也为价格提升埋下了伏笔。因此,基于上述因素,锂价仍有上涨空间。

但是,也有与此相反的意见。“如果没有其他因素冲击,近几年锂价可能仍将缓慢下行并在较低价位区间徘徊。”梁筱磊认为,目前锂价低迷的根本原因,除了上游锂矿、锂盐供应较为充分之外,更多是在2022年锂价高企之时,许多锂企和资本纷纷抢入扩产或新建产能,至今这些扩建和新建产能正在进入释放期,电池级碳酸锂的产能和产量基本趋于平衡,如果继续释放这些产能,有可能出现一定程度的过剩,所以锂价下行或将成为趋势。但是,由于锂资源并不是无限的,而且下游新能源汽车的需求依然存在,因此,锂价也不会过低或形成直线型走势,而是会呈现一定的波动起伏。尽管由于关联因素较多,长期价格走势很难预料,但估计近一两年内碳酸锂市场价格或维持在6万~12万元的低位。

“结合现阶段新能源汽车行业全产业链的情况看,目前的锂价基本不会出现大的起伏。”华东汽车新材料技术研究院研究员林澍文分析,当前,碳酸锂市场价格处于相对较为稳定的区间,波动也是正常的,这与锂期货走势基本相符,而期货是未来一段时间市场锂价的风向标。同时,从动力电池行业发展看,尽管有多种技术路线正在并行推进,但眼下行业议论和推进较快者之中,固态电池的关注度较高。理论上,商业化的全固态电池的锂用量是磷酸铁锂电池的2倍左右,但固态电池的寿命比磷酸铁锂电池要长得多,所以,即使固态电池走向商业化,对锂价的影响现在也难以预料。而且,将来全固态电池的商业化,以及锂矿供应、甚至国际贸易与地区局势等因素,都有可能会影响到锂价,但近期尚未出现对锂价形成较大影响或冲击的显著因素,锂价或在7万~10万元波动。

而今年下半年的新能源汽车市场发展,也会影响到锂价。在山东省电池工业协会顾问谢瑜忠看来,今年的新能源汽车受到“以旧换新”等一系列利好政策的刺激,下半年部委或地方还可能继续出台促汽车消费政策,驱动新能源汽车保持增势,这也是从动力电池到碳酸锂需求增长的内在动力,所以,近期锂价仍将保持总体稳定、常态波动的走势。

电池降本迎转机

目前,随着锂价一路下行,动力电池成本也随之下降。今年7月,动力电池需求端整体平稳,但由于正极材料价格持续走低,以及钴、镍、铜等电池金属价格下跌,导致电池材料成本继续下降。7月动力电池电芯价格环比微降2%,其中方形三元锂电芯、方形磷酸铁锂电芯和软包型三元锂电芯的7月均价分别为0.48元/Wh、0.41元/Wh和0.50元/Wh。而2023年同期,这3种电芯的均价分别为0.73元/Wh、0.65元/Wh和0.78元/Wh,同比分别下降0.25元/Wh、0.24元/Wh、0.28元/Wh。

从数据对比看,3种主流电芯的价格已经下降超过1/3。“电芯价格的下降,除了与锂价下行直接相关,还与多种现实因素存在关联。”谢瑜忠认为,动力电池价格下降的原因,主要与上游原材料价格下降,电池技术及生产工艺的进步、生产规模的扩大等因素有关。其中,在电池技术方面,近年来国内技术创新提速,市场出现了高镍电池、钠离子电池、硅基负极电池、石墨烯电池、半固态电池等新品种,在优化电池性能的同时,也通过优化材料配比,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电池成本。同时,头部企业具备规模优势,使得单位产品的成本降低。还有通过工艺优化,提高产品良品率及生产效率,也能降低生产成本。上述因素叠加,特别是原材料价格下行,使动力电池成本逐步降低。

“新能源汽车行业市场竞争的加剧,也对动力电池市场及价格带来影响。”在梁筱磊看来,在竞争背景下,无论是一线品牌还是二线品牌的动力电池企业都会采取一定的降价措施,来争夺市场份额,这也间接推动了动力电池价格的下降。就动力电池市场及产能而言,中高端电池产品由于性能和品质更具优势,很容易进入下游知名品牌新能源车企;而中低端电池产品几乎没有可能进入大牌新能源车企的供应链,从而存在一定的过剩,但这些会逐渐被淘汰。因此,所谓的“产能过剩”指的是低端产能。

此前,零跑汽车副总裁曹力透露,通过采购策略,零跑汽车已实现磷酸铁锂电芯采购价低于0.4元/Wh,预计未来价格可降至0.32元/Wh。当时,很多企业还深陷于2022年末锂价每吨60万元的阴影之中,不愿相信这一预言。但时至今日,这一低价目标日益临近。

“客观上看,动力电池价格下行,有利于帮助新能源整车企业降低成本。”胡丰林表示,一般情况下,碳酸锂价格每下降10万元/吨,每度电可减少50元的成本,如果一款新能源汽车使用的是70度的电池包,就能够节省3500元。值得注意的是,一些头部动力电池企业已经利用自己在上游资源、规模化生产等方面的优势,使市场电池价格进一步下降,可能会迫使一些落后产能冗余的电池企业加速被淘汰,这也有利于动力电池市场的发展。此外,在锂价下跌等因素的共同推动下,国内动力电池正在加速进入0.3元/Wh时代,对行业发展也是利好。

电池不再主导车价

从行业整体看,锂价与动力电池、新能源整车的关联,一直存在于市场的博弈之中。2022年到2023年初,碳酸锂价格正值高峰的时候,众多新能源品牌纷纷官宣涨价,头部品牌也不例外。在涨价理由中直截了当地表示,因为受到动力电池原材料价格大幅上涨的影响。

如今,面对目前锂价曲线下行的态势,新能源车企是否会因锂价下行而降价,则是从行业到消费者都颇为关注的问题。“锂价下行,或将进一步加剧新能源车市‘价格战’。”谢瑜忠谈到,既然锂价节节下行,动力电池也在降价,新能源汽车在很大程度上也会降价。2022年由于锂价处于历史高点,新能源整车涨价无可厚非。其实,去年以来伴随着锂价的下行,新能源整车也在“价格战”中开始轮番降价,但一些头部车企仍然实现了盈利。

“目前的新能源汽车市场‘内卷’严重,车辆售价已经很低,甚至不少新能源汽车企业是赔本卖车,所以整车价格几乎已经难以再降。”林澍文认为,即使现阶段锂价较低,可能有部分新能源车企也不会再跟进降价。通常情况下,动力电池成本在电动汽车总成本中占比40%~60%,而如今随着电动汽车的智能化、辅助驾驶等技术不断发展,相比较而言,电池采购成本下降,在整车中的成本占比也在下降,而智能化技术成本及在整车中的成本占比呈现上升趋势。因此,车企及供应商应该把主要精力放在汽车智能化技术研发上,进一步加速技术进步,努力降低智能化技术配置的相关成本,才能提升产品溢价,而不是只盯着动力电池的行情来决定整车价格。

在对新能源整车价格是否会因锂价走低而下降的热议中,多数意见认为还是要遵守市场规律和行业规则。在梁筱磊看来,新能源整车价格还要综合供应链成本、产品品质、车企实际以及消费者接受度等多个方面去考虑,而不能像无序的价格战中为降价而降价。一味降价有可能造成部分车企陷于连续亏损,也可能导致个别车企偷工减料,所以,整车价格不仅与锂价相关,而且与多方面因素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在符合产业发展规律、遵守市场竞争规则、兼顾企业利益的基础上谈价格,才有实际意义。

据悉,今年8月以来,包括起亚EV5、领克07EM-P、风云T10、芭蕾猫、闪电猫等新能源车型相继更新销售政策,最高优惠达6万元。“理论上看,新能源汽车‘价格战’目前仍不会停止,但会有阶段性变化,目前正处于‘价格战’较为激烈的阶段。”中国汽车流通协会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分会秘书长崔东树认为,在新能源汽车的市场竞争中,不能仅仅依靠以价换量,要靠科技创新、产品升级和营销策略才能赢得可持续发展。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