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山西阳泉:加快华储光电智能化改造,打造光伏组件智能生产基地

来源:
时间:2024-03-25 12:01:08
热度:

山西阳泉:加快华储光电智能化改造,打造光伏组件智能生产基地3月20日,在阳泉市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山西省阳泉市人民政府市长 刘文华作2024年阳泉市政府工作报告。报告

3月20日,在阳泉市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山西省阳泉市人民政府市长 刘文华作2024年阳泉市政府工作报告。报告显示,2023年,平定中能建投风电、盂县粤电风电、盂县国能光伏等并网发电,高新区青于蓝储能电站建成投运,阳泉市新能源清洁能源装机规模达到254万千瓦,新型能源体系雏形初现。

报告提出,2024年要完成能源保供任务。加快构建新型电力系统,争取裕光等火电企业进入省级智慧电厂试点,推动阳光电厂2×100万千瓦项目取得实质进展。坚持新能源项目集约化、规模化发展,推进国投、华润等项目并网发电,11个分布式和10个集中式新能源项目做好前期、尽早开工。大力发展多元储能,全面开工盂县上社抽水蓄能电站项目,加快弘盛通独立储能电站等项目建设,提高新能源电力消纳能力和系统调节功能。全力推进忻州北—阳泉500千伏线路等10项重点电网工程建设,打造城区配电自动化示范区,全市外送电量力争达到64%。

加快推动新兴产业发展壮大。大力培育“链主+链核+专精特新”企业,推动串珠成链、集链成群、集群成势,整合优化九条重点产业链,营收规模达到220亿元。新能源电池产业聚焦产业链缺失环节,加快太行世纪10GWh动力储能两用高端固态锂(钠)离子电池生产线项目建设,推进中冀投、中烜、贝特瑞负极材料一体化、多氟多六氟磷酸锂二期等项目投产。推动钠离子电池相关标准制定,华钠芯能1GWh钠离子电池生产线达产达效,促进钠离子电池在电动车、储能电站等方面商业化应用。加快华储光电智能化改造,打造光伏组件智能生产基地。

全文如下:

政府工作报告

——2024年3月20日在阳泉市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

阳泉市人民政府市长 刘文华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市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23年工作回顾

2023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三年新冠疫情防控转段后经济恢复发展的一年。一年来,面对错综复杂的风险挑战、艰巨繁重的发展任务,我们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对山西工作的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坚决落实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在市委坚强领导下,迎难而上、聚力攻坚,全方位转型不断深化,社会大局保持稳定,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效,现代化建设迈出新步伐。

——我们顶压前行、克难奋进,发展的质效更加突显。以政策靠前发力对冲经济下行压力,全力稳增长、稳预期,全市经济稳定恢复,地区生产总值在应对多难局面下保持在千亿以上,增长3.2%;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1.3%,实现正增长。在稳的基础上,新旧动能加快转换,非煤工业增加值增长3.9%,快于煤炭工业4.3个百分点;制造业增加值增长9%,占规上工业比重高于上年3.5个百分点;战新产业增加值增长7.1%,快于传统产业7.5个百分点,进一步奠定了发展基础,积蓄了发展动能。

——我们精准发力、锻长补短,发展的支撑更加稳固。坚持抓项目就是抓发展,谋项目就是谋未来,滚动推进一批投资规模大、带动能力强、发展质效优的重大标志性项目,国道307、207线阳泉市绕城改线工程全线通车,龙华口调水工程土建主体已基本完工,中电数字产业园投入运营,西上庄电厂双机并网,盂县上社抽水蓄能电站、太旧高速改扩建两个百亿元项目获批,16个亿元以上工业项目投产,为全市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新动力。

——我们夯基垒台、塑造优势,发展的特色更加鲜明。以数智新城建设为牵引,实施“六大工程”,加快构筑差异化转型优势,每万人拥有5G基站数进入全国第一方阵,服务器装机能力达到30万台,算力水平全省领先。成功创建全国“千兆城市”。举办数智新城产业发展大会,中电数字产业园、智创城NO.7累计签约入驻企业150余家。入选第一批省级区域型数字化转型促进中心、省级数字经济示范型园区,“城市大脑”获评全省数字经济领域十大优秀成果。全市数字经济经营主体超过3000家,核心产业增加值增长11.7%,排全省第二。

——我们综合施策、靶向发力,发展的环境更加优化。实施营商环境创新提升行动,市级行政许可事项全程可网办率达97.3%,全市实有各类经营主体15.3万户,增长17.8%,排全省第一。政务服务国家级标准化试点入选中国改革典型案例。大力开展空气质量突出问题整治、秋冬季大气治理等专项行动,空气质量综合指数在全国168个重点城市中排名前移13位,改善率全省第一。PM2.5浓度降至38微克/立方米,创有记录以来最好水平,优良天数比例连续三年稳定在70%以上,国考断面100%达到优良水体。

——我们坚守初心、用情用力,发展的成果更加普惠。财政民生支出占比近八成,市政府承诺的15件民生实事和17项民生政策提标扩面全部兑现。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均快于经济增长。城乡居民养老、医保补助标准分别提高到158元、640元;新建改造综合公园2个、口袋公园11个;城镇幸福养老工程、公办托育机构、公益性零工市场实现县县全覆盖。特别是有效应对历史罕见极端强降雨、低温雨雪冰冻灾害,广大基层干部坚守一线、奋勇担当,最大限度保护了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过去一年,我们扎实开展了以下八方面工作。

(一)牢记嘱托担使命,纵深推进能源革命。坚决扛起能源保供政治责任,科学统筹产能释放、生产调度、运力保障,全市原煤产量6762万吨,其中,地方煤矿产量1252万吨,超额完成省定目标任务。累计建成5座智能化矿井、131处智能化采掘工作面,煤炭先进产能占比94.5%、居全省第二。电煤中长期合同足额签约履约,全年发电量276.9亿千瓦时、增长5.5%;外送电量175.3亿千瓦时、增长7.3%。平定中能建投风电、盂县粤电风电、盂县国能光伏等并网发电,高新区青于蓝储能电站建成投运,新能源和清洁能源装机规模达到254万千瓦,新型能源体系雏形初现。

(二)精准施策稳增长,全力稳住经济大盘。出台推动经济持续回升向好38条、激活民间投资26条、促进服务业迅速复苏20条等政策措施,强化政策精准滴灌、直达快享。争取中央转移支付资金69.99亿元,新增减税降费及退税缓费15.3亿元。累计发放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147.7亿元、惠及企业1.3万户。涉农贷款余额573.6亿元,增长8.4%。全市一产增加值增长8%,居全省第一;服务业增加值增长4.1%,高于上年2.9个百分点,对GDP增长的贡献率达65.5%。全生命周期抓好项目建设,滚动开展“三个一批”“看述评”活动,争取国省项目补助资金6.3亿元,发行新增政府专项债券19.8亿元,130个省市重点工程项目完成投资200.7亿元,高技术产业投资增长45.8%,新基建投资增长104.6%,工业投资、房地产投资增速均居全省第二。开展“晋情消费·泉民乐购2023消费提振年”系列活动,石油制品类、家电类零售额分别增长13.2%、27.9%,商品房销售面积增速居全省第二,交通运输业、文体娱乐业营收分别增长18.5%、160.6%。

(三)坚定不移抓转型,增强产业发展后劲。围绕制造业振兴升级主攻方向,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举办8次产业链专业镇主题招商推介活动,华越机械、兆丰铝电入选省级重点产业链链核企业,26户企业纳入省级链上企业,市级九条重点产业链营业收入137亿元。郊区耐火材料专业镇入选第二批省级重点专业镇,市级六个专业镇经营主体达504户,实现营业收入59.6亿元。阳泉高新区、平定经开区获批全省特色产业集聚区试点。实施新一轮企业技术改造,华越机械、华鑫电气、阀门股份入选省级百项关键共性技术和百项技术创新项目库。多氟多六氟磷酸锂一期、华瑞纳米超净滤材、康搏特钨钼合金等一批项目竣工投产,华储光电、兆丰铝电生产稳步提升,废弃资源综合利用、装备制造、节能环保等产业增加值分别增长51.1%、25%、11.7%。打造“一城阳光·泉漾太行”旅游品牌,阳泉记忆·1947、小河古村评梅景区、华北奕丰生态园成功创建国家4A级景区,盂县入选全省文旅康养集聚区,举办首届文旅发展大会、“相约阳泉”2023长城主题文化和旅游推广活动、娘子关女子半程马拉松赛,重点监测景区旅游接待人数增长4倍,经营收入增长2.1倍,均超过疫情前水平。

(四)改革开放求突破,持续激发活力潜能。深化国资国企改革,华龙商贸集团重组挂牌。市属国有企业资产总额同比增长6.3%,同比减亏54.9%,上缴税金增长38.4%。财税、金融、农业农村等各项改革有序推进,市本级列入财政部隐性债务风险化解试点。深入实施开放格局重塑战略,主动承接京津冀、长三角、大湾区等地区产业转移,招商引资全年签约项目111个,总投资657.7亿元,当年开工项目90个。帮助外贸企业开拓国际市场,吸引外商企业来我市投资合作,新增外贸企业16家、外商企业6家,均创历史新高,全市外贸进出口总额增长53.5%,居全省第一。

(五)创新驱动强引擎,加速集聚发展动能。国家创新型城市加快创建,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52家,总数达到164家,连续4年保持全省前列。培育入库科技型中小企业255家,增长17.5%。新创建省级创新平台8家,华阳新能“钠离子电池储能技术”获批省重点实验室,日加材料“矿物活化及节能材料研发”获批省级中试基地。实施重大科技项目22项,争取省级科技项目11项,智能矿山5G+北斗融合定位、多功能生态陶瓷等一批关键技术取得突破。全市技术合同交易总额达到13.35亿元。“科创贷”为21家科技企业提供融资4872万元。打造“重大装备基础传动技术”等市级创新人才技术团队13个,开展科技创新奖评选,全社会尊重人才、尊重创新的氛围更加浓厚。

(六)统筹城乡促融合,不断拓展发展空间。编制完成市县国土空间规划,建立了全市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一张图”。积极融入中部城市群建设,100项高频事项跨市通办,医保服务实现一体化。阳涉铁路电气化改造完成,客运服务工程加快推进,盂县航空飞行营地投入运营。以“一城一带”为重点推动中心城区北拓南融,化义路南延、中环快速路西南环东段道路建成通车。加快城市更新,新开工老旧小区改造工程49个,改造老旧供水、供热、燃气管网57公里,完成排水管网雨污分流改造23公里。交通强国试点建设和公交都市创建全面推进。货运源头科技治超成为全省试点。完成太行一号旅游公路162公里、“四好农村路”241公里建设。建成高标准农田5.77万亩,粮食播种面积83.1万亩,总产量4.76亿斤,再获丰收。富硒产业实现“五个翻番”,“阳泉硒品”区域公用品牌影响力不断扩大。农村人居环境进一步改善,改造农村户厕1.7万户,农村生活垃圾收运处置体系覆盖95%的自然村。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脱贫人口人均纯收入达14329元,增长16.1%。

(七)保障民生增福祉,提升群众幸福指数。建成人社服务“就近办”基层站点827个,实现市域全覆盖。省大数据产教融合实训基地和市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投入运营。为1.86万人提供职业技能提升培训,全市技能人才占比均高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城镇新增就业1.84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3.12%,“阳泉数智工”成为全省唯一数字类省级劳务品牌。新建改扩建11所中小学、幼儿园,新建改造25所寄宿制学校。组建阳泉市综合性职教集团。市中心医院新建、市三院改扩建工程顺利推进,省级重点专科达到17个,医保服务全城通办,职工医保普通门诊实现统筹,电子健康卡全省首发上线。住房保障工作专项考核排名全省第一。文体事业繁荣发展,晋剧《铸城》、广播剧《矿山华佗》、歌曲《这一片土地》荣获省第十三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优秀作品奖,免费送戏下乡演出715场。我市运动健儿在省运会、亚运会上勇创佳绩。扎实推进重大事故隐患专项排查整治行动,连续163个月杜绝重特大事故。完成保交楼年度任务。矛盾纠纷排查化解率保持100%。严厉打击各领域违法犯罪活动,高水平平安阳泉加快建设,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进一步增强!

(八)担当作为抓落实,全面加强政府建设。始终以政治建设为统领,扎实开展主题教育,市政府领导带头“四下基层”,领题调研8项重大课题,专项整治取得明显成效。自觉接受人大法律监督、工作监督和政协民主监督,严格执行市人大及其常委会决议决定,办理市人大建议166件、市政协提案388件。依法提请审议地方性法规2部。率先在全省推进机关内部“最多跑一次”改革试点,打造“阳泉政务服务会客厅”。12345热线受理群众诉求28.8万件,全力解决群众“揪心事”“烦心事”。出台全省首个市级层面的府院联动工作机制,全面加强行政行为事前事中事后监督。清廉政府深入推进,加大对权力集中、资金密集、资源富集等领域和群众身边腐败问题惩治力度,持续纠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深化审计成果运用,促进依法用权、廉洁用权,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加强对政府工作报告279项重点任务和104项重点事项跟踪督办,推动各项工作落地见效!

一年来,国防动员、双拥共建、人民防空、退役军人服务保障等工作扎实推进,工会、老龄、妇女、儿童、青少年、残疾人、红十字等事业全面发展,民族宗教、外事、侨务、港澳台、科普、史志、档案、气象、地震等工作取得新进展,对口援疆等工作取得新成效。

各位代表,一年来,我们坚持工作一天连着一天干、事情一件接着一件办,努力把目标付诸行动,让蓝图变为现实。这些成绩的取得,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指引的结果,是省委、省政府和市委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市人大、市政协监督支持的结果,是全市干部群众团结奋斗、努力拼搏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全市人民,向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向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和各人民团体,向驻地部队、公安干警和中央、省驻地单位,向所有关心、支持、参与阳泉现代化建设的各界人士,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同时,我们清醒认识到,我市经济社会发展还存在一些问题。经济总量不大、结构不优,科技创新牵引能力不强,摆脱“两个过多依赖”任务艰巨。一些企业面临经营压力,一些行业领域投资意愿不强,民间投资有所下滑。污染防治、生态修复任务还很重,公共服务供给能力与群众期盼还有一定差距。一些行业领域生产安全事故时有发生,本质安全水平有待提高。有的部门和干部担当意识、攻坚能力、斗争精神不强。我们一定直面问题,采取有力举措,努力把政府工作做得更好。

二、2024年工作安排

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纵观大势、审视现实,我市发展进入困难挑战和战略机遇并存的重要窗口期,既要看到外部环境依然复杂严峻,发展面临较大压力,更要看到经济回升向好、长期向好的基本趋势没有改变,机遇大于挑战,有利条件强于不利因素,我们必须把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作为最大的政治,把坚持高质量发展作为新时代的硬道理,增强信心底气,保持战略定力,集中精力办好自己的事情,牢牢把握发展主动权。

做好今年政府工作,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山西工作的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落实中央和省委、市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按照市委“14510”总体思路和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主动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以推动高质量转型发展为主题,统筹扩大内需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统筹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统筹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以改革增活力,以创新增动能,巩固和增强经济回升向好态势,持续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改善社会预期,增进民生福祉,有效防范化解风险,保持社会稳定,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阳泉篇章。

今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5%左右,尽可能争取更好结果;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4%左右,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0%左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5.5%左右,进出口总额增长5%左右;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高于经济增长水平;城镇新增就业1.8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4%左右;居民消费价格涨幅3%左右。各项约束性指标不折不扣完成国、省下达的目标任务。

要实现上述目标,务必深刻领会“五个必须”的规律性认识,抓住关键、发挥优势、突破瓶颈、筑牢底板,在实际工作中努力做到“五个更加”:一是更加注重政策落实。把稳增长摆到更加突出的位置,学深学透、用足用活国省政策,抓住一切有利时机,利用一切有利条件,夯实稳的基础,激发进的动能,提升立的实效,以阳泉的“稳”“进”“立”为大局多做贡献。二是更加注重产业转型。坚定不移走好新型工业化道路,统筹推进优势产业改造提升、新兴产业发展壮大、未来产业布局培育“三大任务”,精准招引一批延链补链、带动性强的大企业、好项目,构建“4+N”现代产业体系,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三是更加注重统筹兼顾。树牢系统思维,注重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谋划、战略性布局、整体性推进,既要“面”上发力,又要“点”上突破,牢牢抓住事关全局和长远的大事要事,努力以自身确定性工作应对不确定性变化,尽最大努力争取更好的结果。四是更加注重改善民生。始终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着力解决好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兜住兜准兜牢民生底线,让人民群众的获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续、安全感更有保障。五是更加注重风险防范。坚持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良性互动,把困难估计得更充分一些,把风险思考得更深入一些,审慎稳妥处理好每一件事情,努力把各种风险隐患消除在未发之时、萌芽状态,确保不出纰漏、不留瑕疵、不埋隐患。

今年重点抓好九个方面的工作。

(一)聚力扩大内需优化供给,巩固增强经济回升向好态势

坚持供需两端同时发力、协调配合,推动经济结构持续优化、增长动能持续增强、发展态势持续向好。

扩大有效益的投资。坚持把项目建设作为经济工作的主抓手,落实“四全工作法”,强化政策引导支持,放大政府投资带动效应,进一步扩大民间投资,加快释放内需潜能。做好谋划争取,围绕“四新”产业、“四网”建设,建立常态化项目谋划储备工作机制,聚焦中央新发万亿国债、中央预算内资金、专项债等支持方向,积极谋划符合政策要求的投资项目,争取更多项目进入国省盘子。抓好重点工程,发挥好重点工程的牵引作用,落实指挥部调度、重大项目包联、问题疏解闭环管理等工作机制,确保省市重点工程一季度续建项目全部复工、新建项目开工率达到35%、上半年达到80%以上,以优质增量带动结构调整、动能转换。强化要素保障,下好项目前期手续办理“百日攻坚”先手棋,全力保障资金、用地、用能、环境容量等要素供给,积极做好资金拨付、过程控制等工作,确保项目早开工、快建设。发挥省市技改资金撬动作用,引导企业加大新型工业化投资力度。精准招商引资,深入开展“破局行动”,坚持产业转移与转型同步、招商引资与引智同步、产业建设与税源建设同步,聚焦重点产业链,谋划好中国产业转移发展对接活动,办好“央企入泉”及各类专题招商推介,用好招商中介、投资基金、行业协会合作等市场化手段,实行“专班+专员”全流程服务机制,既招支撑牵引的大项目,又引配套成群的小项目,把更多项目抓成企业、抓成产业。

激发有潜能的消费。稳定扩大传统消费,落实国省恢复扩大消费系列政策,提振新能源汽车、家电、电子产品等大宗消费,提质升级住宿餐饮,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培育壮大新型消费,积极发展数字消费、绿色消费、健康消费,推广智慧零售、智慧社区、智能看护等新模式,培育智能家居、养老服务、文娱旅游、体育赛事等新增长点。打造多层级消费中心,推进天桥、滨河、“阳泉记忆·1947”文化园、万达—奥莱等核心商圈建设,奥特莱斯尽快开业运营,持续建设“星级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发展夜经济,提升烟火气。完善县域商业流通体系,建成平定、盂县、郊区3个乡村e镇,建设一批乡镇商贸中心、集贸市场、农村新型便民商店,推进农村电商和寄递物流贯通发展,提升特优农产品流通销售组织化程度。全面开展放心消费行动。

提升有质量的供给。深入实施农业“特”“优”“精”战略,统筹抓好农林牧渔发展,第一产业增加值增长5%左右。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依法合规释放煤炭先进产能,全力稳定煤炭产量。推动非煤矿山实现整合后的投运升规。对建材、有色、装备制造、金属废料回收加工等企业精准帮扶,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7%。鼓励本地建筑企业向工业化、数字化、绿色化发展,发展装配式建筑和绿色建筑,建筑业总产值增长10%以上。开展服务业提质增效十大行动,大力发展养老、托育、家政等生活性服务业,加快发展现代物流、现代金融、科技服务等生产性服务业,服务业增加值增长6%左右。加强标准引领、质量支撑、品牌塑造,大力培育“阳泉精品”“阳泉制造”,促进三次产业高质量发展。

(二)聚力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全面推进新型工业化

坚持能源革命和制造业振兴升级“双轮驱动”,走出一条产业优、质量高、效益好、可持续的发展新路。

加快推动能源革命综合改革试点。推动煤炭产业绿色智能安全发展,加快西上庄煤矿建设进度,丰泰、坤宁煤业转入联合试运转,玉泉、同意煤业尽快投产达效。开工18座120万吨以上和灾害严重煤矿智能化改造,上社、程庄、荫营等9座煤矿完成智能化矿井建设,推进和谐等煤矿绿色开采试点建设,煤炭先进产能占比达到95%左右,先进洗选产能占比稳定在28%以上。完成能源保供任务。加快构建新型电力系统,争取裕光等火电企业进入省级智慧电厂试点,推动阳光电厂2×100万千瓦项目取得实质进展。坚持新能源项目集约化、规模化发展,推进国投、华润等项目并网发电,11个分布式和10个集中式新能源项目做好前期、尽早开工。大力发展多元储能,全面开工盂县上社抽水蓄能电站项目,加快弘盛通独立储能电站等项目建设,提高新能源电力消纳能力和系统调节功能。全力推进忻州北—阳泉500千伏线路等10项重点电网工程建设,打造城区配电自动化示范区,全市外送电量力争达到64%。

加快推动传统优势产业提标升级。坚持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方向,加大技术改造力度,推动传统优势产业高端高值发展。煤机装备产业着力提高生产过程智能化和产品服务化水平,推动华鑫电气煤机标准化生产再制造工业园区项目投产达效。有色产业加快整合有效利用电解铝产能指标,实施节能降碳改造,推进新型稳流保温节能电解槽技术应用。耐火产业以发展高端耐材、绿色耐材为方向,充分运用政策支持,高标准建设郊区耐火材料专业镇,提高产业集中度,打造新型耐材基地。建材产业加快低碳化生产,建设智能工厂、绿色工厂,全面完成水泥行业超低排放改造。钙基产业抓好煅烧企业节能降耗改造和环保排放达标,延伸下游产业链条,推进星火弘源活性氧化钙等项目建设。围绕拓市场、塑品牌,不断提升饮料、陶瓷、家具等消费品行业影响力和竞争力。完善专业镇梯度培育体系,打造“平定砂陶”“阳泉硒品”等区域公用品牌,争取再创建1个省级重点专业镇,专业镇营业收入增长10%以上。

加快推动新兴产业发展壮大。大力培育“链主+链核+专精特新”企业,推动串珠成链、集链成群、集群成势,整合优化九条重点产业链,营收规模达到220亿元。新能源电池产业聚焦产业链缺失环节,加快太行世纪10GWh动力储能两用高端固态锂(钠)离子电池生产线项目建设,推进中冀投、中烜、贝特瑞负极材料一体化、多氟多六氟磷酸锂二期等项目投产。推动钠离子电池相关标准制定,华钠芯能1GWh钠离子电池生产线达产达效,促进钠离子电池在电动车、储能电站等方面商业化应用。加快华储光电智能化改造,打造光伏组件智能生产基地。废弃资源综合利用产业用好国家大宗固废综合利用基地政策支持,扩大工业固废利用规模,加强再生资源综合利用行业规范管理,提高废弃资源利用水平,加快欧冶链金、大地海科等固废利用项目建设,推动弘盛益通废催化剂综合处理、中科泓源资源循环利用研发示范基地项目投产。高端装备制造产业以中信重工高端特种金属材料数字智造产业园项目落地为契机,高点谋划实施“园区化布局、集群式发展”,打造“灯塔工厂”。精细化工产业发挥平定龙川、高新区新材料产业园两个化工园区平台优势,加快湖大特塑聚砜系列产品、中际诚航钛酸锂等项目建设。推动晋东公司烟火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开工建设。节能环保产业重点推进中天智慧节能环保产业园开园运行。同时,在人工智能、商用航天、低空经济、绿色氢能等未来产业上前瞻布局,不断开辟产业发展新赛道。

上一页12下一页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