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8家环保上市公司预亏55亿背后,环保行业规模时代的终结

来源:
时间:2024-03-18 20:11:05
热度:

28家环保上市公司预亏55亿背后,环保行业规模时代的终结导读近两年,行业中有相当比例的环保企业遭遇了历史重创,很多企业由于经营管理中的薄弱点,在这场变革中被无情毒打,一些企业甚至就

导读

近两年,行业中有相当比例的环保企业遭遇了历史重创,很多企业由于经营管理中的薄弱点,在这场变革中被无情毒打,一些企业甚至就此销声匿迹。

栏目|趋势洞察

作者|青山研究院

视觉|山上小青

环保行业的转折期,环保企业究竟面临怎样的处境和挑战?我们继续结合上市公司2023年业绩预告展开系列解读。

上一篇《72家环保上市公司发布业绩预告,这4件事大家都在拼命做》是「增长篇」,文章从“营收”、“回款”、“成本”、“定位”四个方面分析了环保企业逆势增长的底层逻辑。

本篇是「亏损篇」,将结合上市公司业绩预告对业绩下滑和亏损的背后原因展开系统分析。

近两年,行业中有相当比例的环保企业遭遇了历史重创,很多企业因为经营管理中的薄弱点,在这场变革中被无情毒打,一些企业甚至就此销声匿迹。

最近青山研究院对72家环保上市公司2023年业绩预告进行了深度分析,其中有28 家企业预告存在大幅业绩下滑或亏损情况,合计亏损金额超55亿。

这些企业的业绩预告中既体现了很多企业的共同困境,也包含极具参考价值的经验教训,本文对此进行了系统分析和整理,希望给环保领域的读者朋友们带来有益参考。

01

市场下行的荆棘

挣扎、怀疑、接纳、应对

市场的盛衰起伏是客观规律,但是在过去的两年间,行业对于市场下行这一现实的认知形成,经历了挣扎、怀疑、接纳、应对的艰难过程。

市场下行已经成为环保行业现阶段最突出的客观情况,在业绩亏损的上市公司业绩预告中,“大环境”是首当其冲的因素,比如:

京源环保业绩预告显示,2023年度实现营业收入47,664.79万元,较上年同期下降7.32%;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2,754.64万元,较上年同期下降152.33%。业绩亏损主要系受宏观经济环境影响,环保行业需求释放滞缓,公司工业水处理业务下游投资需求低迷,叠加市场竞争加剧,公司业务拓展、生产制造、项目交付进度与收入确认周期均受到影响,导致公司营业收入规模出现一定幅度下降,业绩下滑,由盈转亏。

危废领域龙头企业东江环保同样面临市场下行压力,其2023业绩预告显示,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72,000万元-66,000万元,比上年同期下降43.49%-31.53%。业绩变动原因是,危废处置业务竞争态势进一步加剧,资源化原料收运成本持续提高、无害化危废处置量价齐跌,公司经营亏损状况仍在延续。

产品型公司清水源2023年业绩预告显示,报告期内公司水处理剂产品销量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但受市场环境等多方面因素影响,产品销售价格下降导致收入和毛利有所下降;水处理剂衍生品的销量、单价及毛利较去年同期出现大幅下降。

丛麟科技2023年业绩预告显示,报告期内公司实现总营业收入63,392.61万元,较上年同期减少13.53%;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8,153.97万元,较上年同期减少53.40%。影响经营业绩的主要因素:中国经济在复杂严峻的国内外环境压力下增速阶段性放缓,宏观经济下行,近年来我国核准危废经营资质快速增长,导致大量区域省份出现产能供大于求的局面,竞争愈发激烈,报告期内新建项目处于产能爬升期,收入增长不及预期。

市场的下行,一方面造成了业绩的下降,另一方面导致企业利润空间降低。结合经济复苏急迫、环保投资锐减等情况综合分析,环保市场进一步下行的可能性仍然存在。

在连续数年的下行趋势下,行业对这一事实的共识逐渐扩大,也在做出相应对策,这同样体现在一些企业的业绩下降中。

02

规模时代的终结

发掘新质增长驱动

在残酷的现实面前,规模成为一条难以保全的指标。「放弃规模、力保生存」成为很多企业当前的纲领性目标。

在连跌不休的下滑数据中,市场变革的底色显而易见,除此之外也暗含企业的转型之举,一些企业在借机主动调整业务模式,比如:

金达莱2023年业绩预告显示,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 512,287,207.46 元、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 185,085,394.75 元,分别较上年同期下降 35.23%、39.06%。主要原因为,报告期内受市场环境等因素影响,结合公司应收账款情况,公司采取了更加谨慎的经营策略,尤其是对于投资类项目、回款周期预期较长的工程项目承接十分慎重,导致报告期内公司经营业绩下降。

兴源环保在2023年业绩预告中写到,公司近年来在支持装备制造业务稳步发展之外,逐步减少工程项目资源投入,增加储能设备投资及销售业务、碳资产开发及咨询服务、软件开发服务等业务的资源投入,报告期内装备制造业务利润有所增加,但工程业务营业收入及利润贡献较以前年度下降较多,同时储能设备投资及销售业务、碳资产开发及咨询服务尚未形成规模效益。

市场增减是客观规律,从企业的角度除了需要有认知,更要形成对策。上述金达莱和兴源环保的案例,既是客观环境使然,也是企业应变的表现。

从大量的商业案例中不难看到,企业能提前预判市场走向并能主动应对,总是能够立于不败之地。

在前面的「增长篇」中,分析到一部分企业逆势增长得益于较早地从工程驱动切换至新的模式中,以路德环境为例,公司2023年预计实现营业收入34,974.28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2.24%;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2,779.16 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 7.20%。业绩保持增长的原因是,受环保行业变化的影响,叠加公司处于业务转型关键期,路德环境主动放弃承接回款预期较长的环保工程类新项目,公司河湖淤泥处理服务板块新增订单量减少,而公司的白酒糟生物发酵饲料产能、产量持续提升,形成了新的增长极。

从企业的长久发展来看,没有哪个发展阶段是不重要的,市场上升阶段充分做大业绩,市场下行低迷阶段则厉兵秣马,以待时机。

企业面对的情况不只增长,还有衰减;企业要做的事不止追求增长,还有休养生息、做久做强。

03

优化资产的必要

加法之后做好减法

除上述两种情况,商誉减值是出现在多家亏损企业中的关键一条。

环保上半场是工程主导的规模时代,企业增长的逻辑是疯狂做加法。目前来看,过度的规模化发展带来的问题正在爆发。

启迪环境2023年业绩预告显示,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112,000万元-159,000万元,比上年同期下降16.22%-64.99%。业绩变动原因是,公司业务重心向运营服务和技术服务转型,市政施工与环保设备安装业务收入规模大幅减少以及部分环卫服务项目因合同到期,或因盈利能力较差且欠款过多而战略退出,致使业务营业收入有所减少;公司对政府拟收回项目、拟退出项目计提较大金额的资产减值损失;公司财务费用整体下降,但母公司利息支出负担仍然较重。

中创环保2023年业绩预告显示,报告期内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9,000万元-13,000万元,亏损较上一年进一步加大,营业收入45,000万元-58,000万元,较上一年下降42%-55%。业绩变动原因说明,1、报告期内,由于2022年处置子公司江苏中创进取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导致营业收入出现大幅下降。2、报告期内,公司危废板块重要子公司因技改停产等原因,报告期内产能受到限制,开工率不足,导致危废板块亏损。

维尔利2023年业绩预告显示,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13,000万元-20,000万元,业绩变动主要原因除了受行业竞争等因素影响项目毛利有所下滑之外,报告期内公司应收账款回款及部分子公司经营业绩不及预期,根据企业会计准则及相关会计政策规定,基于谨慎性原则,公司对商誉、应收账款等资产进行了减值测试,经公司初步测算,预计对应收款项、合同资产、商誉等计提资产减值准备合计约17,000万元。

同类情况中,金圆股份、百川畅银、德创环保、先河环保等环保上市公司均有大额商誉减值和资产减值,减值因素均构成上市公司业绩亏损的主要因素。

若对此类因素进一步追溯,问题的根源都来自工程时代过度的规模化发展。

为了做高业绩,不少环保公司采取并购手段,但并购之后的融合协同动作较为缺失,因此容易在市场波动或者受到其他因素影响时,使得并购资产成为负担。

大规模的减值现象也在一定程度上说明,就现阶段行业的客观环境以及企业的主观能力而言,均难以支撑较大的规模化发展模式。

上半场是拼命做加法,下半场随着一些问题的爆发,「做好减法、优化资产」变得格外重要。

04

政府化债的影响

以真服务聚焦真需求

由于政府资金紧张、环保预算安排受限、补贴退坡以及政府化债等情况,一些环保企业不得不面对相应的压力。

万邦达2023年业绩预告显示,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15,000.00万元-20,000.00万元。业绩变动原因说明中提到,按照国家和内蒙古自治区一揽子化债政策要求,内蒙古国源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就还款事宜与公司商定,免除公司2,200万元债权后支付公司1亿元款项,此事项减少公司利润2,200万元,同时公司对其剩余欠款及乌兰察布市集宁区政府对公司的欠款参照上述减免比例计提了减值损失,合并将导致公司2023年度利润减少约10,097万元。

百川畅银2023业绩预告显示,根据公司会计收入确认政策,部分新投产项目需要在纳入国家公布的可再生能源补贴清单后再确认营业收入,此项政策导致公司累计有约1.02亿元的电价补贴没有确认营业收入,其中影响2023年未确认的营业收入约为3,800万元,但对应的营业成本已经入账,影响当年净收益约为3,800万元。

中环环保2023年业绩预告显示,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9,094.35万元-12,304.13万元,比上年同期(追溯调整后)下降:28%-46%。报告期内公司经营业绩同比下滑,主要原因如下:1、受市场环境因素影响,本期环境工程业务收入和利润较上年度大幅下滑。2、受地方财政资金较为紧张影响,本报告期末应收账款较期初增加2.2亿元,本期计提信用减值损失较上年同期增加约3,060万元。

这一类导致环保企业业绩亏损的因素,同样不容忽视。

众所周知,受政策驱动和政府支付能力影响是环保行业的第一属性,财政吃紧会影响企业的营收,但行业的增长乃至狂欢也来自财政的充沛。

环保企业服务政府和企业类客户,能出业绩的企业,基本上都擅长搞关系,这是企业能掌控的部分,不能掌控的部分是客户的回款能力。

在环保行业上半场的粗放发展中,不排除行业内一些项目存在过度开发的情况,随着形势的转变,这部分项目需要花费时间和资金成本来消化。

当然,关于地方支付能力也不能一概而论,这一类因素也是波动变化的,只是当前要面临一段时间的紧缩。若要在此间总结经验教训,就是青山研究院早前提出的「打造真服务,解决真问题」,那些建立在伪需求、假服务的项目终将反噬企业。

结语

革故鼎新的时代

要么自我革新,要么被革

高峰的狂欢无法缓解低谷的黯淡,在市场下行的共识不断扩大的过程中,求变图存成为摆在几乎所有环保企业面前的挑战。

从环保上市公司2023年的业绩预告不难看出,环保企业在极力寻求从工程主导的规模时代脱身和蜕变,这是环保行业进入运营时代的表现。

今年两会,行业的关注度发生了很大改变,企业似乎已经不再寄望从中寻觅商机,这是因为环保行业告别了规模时代,也告别了政策红利时代。

所以,当前的低迷是行业的转折,是狂欢后的休整,也是重新出发的前夜。

数据支持|青山研究院

       原文标题 : 28家环保上市公司预亏55亿背后,环保行业规模时代的终结|青山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