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关于印发《2024—2025年节能降碳行动方案》的通知
安徽六安:鼓励各地因地制宜开展“光伏+农业”模式 推进中广核霍邱农光互补等项目建设
安徽六安:鼓励各地因地制宜开展“光伏+农业”模式 推进中广核霍邱农光互补等项目建设12月22日,六安市大气污染防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印发六安市“十四五”应对气候变化规划的通知
12月22日,六安市大气污染防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印发六安市“十四五”应对气候变化规划的通知,通知指出,增加农村地区清洁能源供应,鼓励各地因地制宜开展“光伏+农业”模式,推进中广核霍邱农光互补光伏发电、龙源霍邱冯瓴乡渔光互补等光伏发电项目建设。
原文如下:
各县区人民政府,市开发区管委,市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中央、省驻六安各单位:
经市政府同意,现将《六安市“十四五”应对气候变化规划》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六安市大气污染防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2023年12月21日
六安市“十四五”应对气候变化规划
二〇二三年十二月
目录
前言 1
一、现状与展望 2
(一)气候变化的趋势及影响 2
(二)六安市温室气体排放变化趋势 3
(三)应对气候变化工作的进展与成效 3
(四)应对气候变化工作的挑战与机遇 7
二、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主要目标 11
(一)指导思想 11
(二)基本原则 11
(三)主要目标 12
三、严格控制温室气体排放 15
(一)推动经济高质低碳发展 15
(二)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 17
(三)加快工业领域低碳转型 20
(四)强化建筑绿色低碳管理 22
(五)推动交通运输低碳发展 24
(六)推动农业农村减排固碳 25
(七)有效控制非二氧化碳排放 27
(八)巩固提升生态系统碳汇 28
(九)推行绿色节能低碳生活方式 30
四、主动适应气候变化 31
(一)强化基础设施适应能力 31
(二)提升重点领域适应能力 33
(三)提高生态脆弱区适应气候变化能力 36
(四)打造韧性城市生命线系统 37
(五)加强防灾减灾体系建设 38
五、提高应对气候变化治理能力 40
(一)建立健全应对气候变化制度 40
(二)完善应对气候变化政策机制 41
(三)开展应对气候变化能力建设 43
(四)强化应对气候变化科技创新 43
(五)构建温室气体与大气污染协同治理体系 44
六、实施重大工程和项目试点示范 45
(一)实施工业低碳行动和绿色制造工程 45
(二)推动近零碳排放示范工程建设 45
(三)开展工业生产过程温室气体控排示范工程建设 46
(四)探索建立碳中和试点示范区建设 47
(五)开展现代农业提升行动 47
(六)巩固林业生态系统的碳汇能力建设 48
(七)推进城市基础建设提升城市治理水平 50
七、推动达峰行动方案实施 51
(一)制定碳达峰实施方案 51
(二)推进重点行业碳达峰行动 51
(三)强化二氧化碳排放达峰目标落实 51
八、组织实施 52
(一)加强组织领导 52
(二)强化统筹协调 52
(三)加大投资力度 53
(四)完善考核机制 53
(五)强化基础保障 54
前言
“十四五”是我国实现习近平总书记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上提出的“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目标的关键时期,要全面加强应对气候变化工作,形成经济高质量发展、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的推进机制,从源头上推动经济结构、产业结构、能源结构的根本转型。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会议精神,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指示精神为根本遵循,以二氧化碳排放达峰与碳中和为目标愿景,从六安市应对气候变化工作的实际情况出发,系统分析全市应对气候变化工作的基础成效、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提出“十四五”应对气候变化工作的指导思想、目标要求、政策导向、重点任务及保障措施,编制“十四五”应对气候变化规划,作为“十四五”期间六安市开展应对气候变化工作的指导文件和行动纲领。
本规划基期为2020年,实施期限为2021—2025年。
一、现状与展望
(一)气候变化的趋势及影响
气候特征。六安市位于安徽省西部,地处北亚热带的北缘,属湿润季风气候。多年平均降水量1242毫米,具有南多北少、山区多平原少、夏春季多、冬秋季少以及年际间降水变化大等特点。夏季(6~8月)雨量最多,约占全年降水量的45.0%。多年平均气温16.7~17.9摄氏度,自东北向西南随地势抬高而递减。据1991年~2020年气象统计数据,六安市气候在气温、降水和光照等方面变化明显。其中,气温总体呈现上升趋势,近十年约上升0.7℃,高于全省(上升0.2℃)平均水平。
生态质量。六安市生态环境质量良好。皖西大别山区保留着华东地区最后一片原始森林,区域内有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风景名胜区、地质公园等禁止开发区域共计28处。皖西大别山区是国家水土保持生态功能区,也是安徽省重要的水源涵养区,境内六大水库积蓄了70亿立方米Ⅱ类以上优质水源,对中下游两岸的防洪、灌溉、城市供水、水质改善起着无可替代的作用。
气候影响。“十三五”期间,六安市出现自然灾害多发、频发现象,2016年严重洪涝灾害、2018年“温比亚”台风和雪灾、2019年遭遇了40年来最严重的伏秋冬连旱、2020年又是历史罕见的洪涝灾害,给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严重损失。据统计,全市年平均受灾人口126.5万人,农作物受灾面积136.2千公顷。气候变化及其引起的极端天气事件,已对六安市粮食、水资源、森林生态、基础设施和人体健康等方面产生了诸多不利影响。
(二)六安市温室气体排放变化趋势
六安市已编制完成2017年、2019年和2020年温室气体清单报告,整体排放量逐年呈现上升的趋势。分领域看,2020年能源活动和工业生产过程领域的排放量与往年相比上升趋势显著,农业活动和废弃物处理领域排放量整体占比较小并波动平稳,土地转化和林业领域吸收汇与往年相比有所上升,净调入调出电力的间接排放存在一定波动。随着经济发展,六安市未来排放量整体仍将呈现上升趋势,控制重点排放领域的节能降碳工作和如何控制能源活动、工业生产过程的温室气体排放量对六安市减少碳排放、完成碳达峰目标尤为重要。
(三)应对气候变化工作的进展与成效
“十三五”时期,六安市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自觉践行绿色低碳新发展理念,深入推进应对气候变化相关工作,把控制温室气体排放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途径和新旧动能转换的重要抓手,应对气候变化工作取得了积极成效。
三次产业结构持续优化。出台《六安市工业转型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优化升级传统产业,加快培育新兴产业,三次产业结构得到持续优化,截至2020年达到14.3:36.3:49.4,呈现出“三二一”发展特征。五大主导产业产值占全部工业产值比重达到71.0%。成功获得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市称号,“一基地、一工程、三专项”建设取得显著成效。全市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占规上工业产值比重上升到38.6%,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上工业增加值比重上升到31.4%。成功创建省级高新区。
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取得成效。2020年能源工业领域的化石燃料排放较2017年下降9.98%,温室气体排放得到有效控制。组织六安电厂参与全国碳排放权交易,推动六安信义新能源管理有限公司的金寨150兆瓦光伏电站可再生能源太阳能发电项目和六安三峰环保发电有限公司的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申报国内自愿减排项目(CCER),减缓气候变化工作取得显著进展。
能源消费结构得到优化。作为国家首批低碳试点城市,六安市加大能源结构优化调整力度,大力发展光伏、水电、风能等可再生能源,成功将金寨县建设成为全国首个高比例可再生能源示范县。截至2020年底,全市非化石能源装机总规模达304.28万千瓦,非化石能源发电装机占比68.6%,年均提高1.9个百分点。清洁能源发展加速,金寨抽水蓄能电站正式蓄水、霍山抽水蓄能电站项目已获得国家能源局立项批复。六安先进光伏制造试验工程、金安区氢能及燃料电池研发与产业化获批省级战新产业项目。
生态环境质量稳中趋好。“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全面落实,大别山绿色生态屏障更加牢固。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有力推进,污染防治攻坚战实现阶段性目标,积极应对重污染天气,优化应急减排措施,大气环境质量得到明显改善。空气质量持续改善,PM2.5平均浓度为37μg/m3,较2015年下降31.5%,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稳居全省前列。水环境质量全面提升,地表水水质国考断面达标率为100%。土壤污染源头管控有效落实,受污染耕地、污染地块安全利用率均达到100%。霍山县、金寨县先后被生态环境部命名为第四批、第五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舒城县荣获第三批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称号。成功创建国家园林城市、国家森林城市、全国森林旅游示范市、国家节水型城市、魅力中国城十佳城市,获中国人居环境奖。
生态系统碳汇能力显著提高。林业增绿增效行动成效显著。“十三五”期间完成森林抚育300万亩、森林蓄积量达3479.87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约为38.3%。六安市2020年度土地利用变化和林业净吸收汇占总排放量的13%,为适应气候变化能力打下基础。
低碳试点示范建设稳步推进。绿色建筑发展持续推进,可再生能源建筑实现规模化应用,2020年底全市城镇绿色建筑占新建建筑比例达到82.8%。新增公交新能源车比例为94%,全域公交网络体系建设“六安模式”在全国推广。积极推进国家和省低碳城市试点、绿色GDP试点城市、绿色建筑节能示范市建设。金寨县入选全省“近零”排放示范区。金安区氢能及燃料电池研发与产业化列入安徽省第三批重大新兴产业专项。
适应气候变化能力不断提高。防汛抗旱、防震减灾、防抗台风、生态环境治理等防灾减灾骨干工程建设不断加强。农田防灾减灾能力全面提升,全市高标准农田总面积达到384万亩,超过耕地面积一半。全面提升防洪减灾、水资源有效供给和水生态环境能力,完成淠河治理、史河治理、淮河干流临王段一般堤防加固和城西湖闸加固等重点水利工程建设。实现全域水土流失面积、强度“双下降”。此外,六安市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3个水环境优美乡村试点建设通过省级验收,水生态文明建设步入新的阶段。印发《六安市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六安市低温雨雪冰冻灾害应急预案》等各级各类应急预案,防灾减灾部门协调联动机制进一步完善,抵御自然灾害的综合防范能力得到全面提升。
应对气候变化体制机制不断完善。编制2017、2019、2020年度温室气体排放清单,积极推进温室气体排放清单常态化编制。实现应对气候变化与环境污染治理的协同增效,形成了节能减排与应对气候变化工作协同工作机制。印发《六安市“十三五”节能减排实施方案》《六安市煤炭消费减量替代工作方案(2018—2020年)》等一系列政策性文件,坚定不移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提高应对气候变化能力。出台《六安市绿色出行创建行动实施方案》,结合“全国低碳日”组织开展践行低碳生活方式、绿色出行行动等节能宣传活动,广泛普及生态文明、绿色发展、节能降耗理念和知识,大力倡导勤俭节约、绿色低碳的社会风尚,提高了全社会应对气候变化意识。
(四)应对气候变化工作的挑战与机遇
六安市能源结构高碳特征明显,工业能源消费占绝对主导地位,未来相当长的时间内,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能源需求呈刚性增长,资源环境约束突出,气候变化适应能力有待加强,应对气候变化工作面临较大挑战。
1.面临的挑战
产业与能源结构调整有待加快。全市工业企业产业集群发展有待深化,产业结构调整有待加快。工业总量不大、结构不优,全市规模工业增加值仅占全省的3.6%,居全省第13位。能源利用率总体水平不高,能耗“双控”压力较大,应对气候变化与深化经济发展、能源改革和环境质量改善协同发展水平有待提高。
城市化进程加重减排压力。六安市是皖江城市带承接东部产业西移的重要轴心城市、合肥都市圈副中心城市和长江经济带的成员之一。把握“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等多重国家战略,坚持“一谷一带、一岭一库、一心一廊”绿色发展,一批重大产业布局、重要民生工程、重点生态项目相继建成,经济社会发展步入了快车道,城乡协调发展格局有待优化,能源、工业、建筑、交通、农业、林业、水资源等基础设施有待提升,城市化进程加重减排压力。
适应气候变化能力薄弱。农业生产基础尚不稳固,土地资源日益趋紧,资源环境约束不断加大,生态系统保护压力较大,农业面源污染防控形势依然严峻。“十四五”时期极端气候事件及其次生衍生灾害呈增加趋势,洪涝、风雹、干旱、森林火灾、地质灾害等有增多、增强趋势,局地性、极端性灾害发生的概率较大。水土流失监管能力有待提高,全市生产建设项目及生产活动造成的水土流失面广量大,人为水土流失监管任务繁重。综合防灾减灾基础设施依然薄弱。城乡老旧危屋抗震能力差,城市排水防涝设施短板突出,沿淮洼地防洪排涝标准偏低。防灾减灾救灾工作尚未完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新要求。
2.迎来的机遇
构建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新发展格局。从绿色低碳发展角度出发,战略性新兴产业大多是技术含量高、排放低、污染小的产业,通过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推动产业升级,转变发展方式,对优化能源结构、保护生态环境、应对气候变化等都具有重要的作用。积极培育以新一代信息技术(含智能家电、人工智能)、新能源汽车零部件、新材料、绿色食品与生命健康、高端装备制造(含新能源和节能环保)、和数字创意(含现代服务业)等为代表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建设充电桩、加氢站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以战略性新兴产业助推六安市经济高质量发展。
为碳达峰提供二氧化碳排放控制保障。控制工业领域温室气体排放,发展低碳农业,增加生态系统碳汇,打造绿色低碳供应链。继续将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下降率作为考核指标,进一步降低碳排放强度。支持和鼓励部分地方和重点行业率先开展碳达峰行动。加强非二氧化碳温室气体排放管理,进一步加快低碳技术的推广应用和绿色低碳产业发展。积极参与全国碳市场建设,利用市场机制控制和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深化温室气体清单报告、重点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报告与排污许可执行情况报告等工作的融合应用,强化源头防控,深入调整优化产业和能源结构,推进新旧动能转换,加快转变经济社会发展方式,统筹推进重点领域、区域减缓与适应气候变化工作,推动六安市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
提升应对和适应气候变化能力。根据适应气候变化工作需要,制定六安市适应气候变化的新战略,开展落实战略的具体行动,继续推动能源、工业、建筑、交通、农业、林业、水资源、防灾减灾等领域的适应气候变化行动,加强适应气候变化的能力建设,加强国内外合作。提倡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提出绿色低碳发展成本低、风险小的解决方案,探索适合本地的特色应对方案。
提升减污降碳协同增效力度。加强温室气体与大气污染物排放协同控制,推动温室气体排放管理与污染防治监测、管理、执法、考核等体系有效衔接。加快低碳能源发展,协同开展减污降碳,降低碳排放强度,有效应对气候变化。强化应对气候变化与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统筹协调,不断完善工作机制,加强各部门和各地方的协调配合。强化人员队伍和能力建设。
强化应对气候变化工作体制机制落实。强化节能减排及应对气候变化工作领导小组的统筹协调,强化主体责任,采取有力措施,切实做好应对气候变化相关工作。开展常态化的温室气体清单编制工作,监测督促各项减排工作落实。建立完善应对气候变化工作问责机制,将应对气候变化工作目标任务完成情况作为各区县政府政绩考核的重要内容。
二、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主要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自觉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安徽重要讲话精神。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融入新发展格局,始终保持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战略定力,坚定不移走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深入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兼顾当前与长远的发展需求,坚持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并重。围绕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愿景,持续推进产业转型升级、优化能源结构、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增加森林碳汇、有效控制温室气体排放,不断提高应对和适应气候变化能力,深化绿色振兴,奋力建设新阶段现代化幸福六安。
(二)基本原则
坚持生态建设,整体推进。把应对气候变化作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抓手,将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理念贯穿经济发展全过程。结合六安市实际,科学制定碳达峰实施方案,重点规划二氧化碳减排目标任务。综合协调发展经济和应对气候变化,协调推进绿色低碳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坚持统筹兼顾,协调推进。强化顶层设计,统筹推进经济增长、能源安全、碳排放、居民生活“四个维度”。大力促进绿色低碳发展,科学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综合考虑未来气候变化情况,提高水资源、农业、林业、基础设施等各领域适应能力,进行整体规划布局,积极适应气候变化。
坚持科技引领,制度创新。强化应对气候变化科技创新支撑,倡导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产生活方式。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深化能源和相关领域改革,完善激励约束机制,积极探索具有六安特色的应对气候变化制度改革和创新。
坚持政府引导,社会参与。发挥政府在应对气候变化工作中的引导作用,形成有效的激励机制和良好的舆论氛围。提高全民应对气候变化意识,完善应对行动的社会参与机制,形成全社会积极应对气候变化的合力。
上一页1234下一页-
欧盟对马、台太阳能产品展开贸易调查 薄膜被排除在外2024-08-16
-
我国340万人弄潮可再生能源 全球占比四成2024-08-16
-
德发明太阳能电解水制氢新工艺2024-08-16
-
苹果可再生能源利用率达100%2024-08-16
-
我国340万人弄潮可再生能源 全球占比四成2024-08-16
-
这四座城市将100%采用可再生能源2024-08-16
-
国产太阳能液态电池有望2017年面世2024-08-16
-
六月订单猛增 太阳能电池厂调涨售价2024-08-16
-
中欧太阳能争端或要“滚雪球”2024-08-16
-
印度打造太阳能火车 替代柴油2024-08-16
-
移动技术+太阳能给非洲带来变革2024-08-16
-
日本政府通过温室气体减排新目标2024-08-16
-
分子石墨烯架构助力有机太阳能电池2024-08-16
-
地热能是可再生能源吗?2024-08-16
-
2024世界太阳能光伏暨储能产业博览会8月羊城领先聚能2024-0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