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关于印发《2024—2025年节能降碳行动方案》的通知
隆基绿能李振国:“绿电”+“绿氢”是助力亚太地区加速能源转型的必然选择
隆基绿能李振国:“绿电”+“绿氢”是助力亚太地区加速能源转型的必然选择气候危机之下,“碳中和”已经成为全球共识。其中,作为能源的重要组成部分,电力的绿色低碳转型备受关注。10月19
气候危机之下,“碳中和”已经成为全球共识。其中,作为能源的重要组成部分,电力的绿色低碳转型备受关注。
10月19至23日,第24届亚太电协大会在福建省厦门市举办,亚太电协18个成员国和地区的政府和企业代表、国际组织代表、专家学者等2700余人参加会议。
隆基绿能创始人、总裁李振国
隆基绿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隆基绿能”)创始人、总裁李振国在大会上发表《“绿电”+“绿氢”助力亚太能源加速转型》主旨演讲。他表示,亚太地区作为全球发展最具活力与潜力的地区之一,能源需求最多、可再生能源增长最快,但面临的脱碳形势依然严峻,全面脱碳任重道远。
李振国表示,隆基绿能通过审慎分析研判后认为,“绿电”+“绿氢”不仅是“碳中和”的必由之路,也是助力亚太地区加速能源转型的必然选择。
全面脱碳任重道远
2023年,全球经历了有记录以来最炎热的夏天。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将目前人类正在遭遇的全球变暖称为“全球沸腾”。
面对“全球沸腾”的严峻形势,“碳中和”已成为全球共识。其中,能源是“碳中和”进程中的关键一环,能源清洁低碳转型成为不可逆转的大势。
但是,世界能源理事会认为,可持续的能源系统包括能源安全、能源公平和环境可持续性,三者共同构成“三难困境”,每个国家和地区都面临着处理三者之间的平衡关系。
由隆基绿能提供组件的韩国金川光伏电站
作为全球发展最具活力与潜力的地区之一,亚太地区能源需求最多、可再生能源增长最快。但形势依然严峻。亚太地区的能源消费结构仍然过度依赖燃煤发电,占比57%。其碳排放占全球一半以上,发电相关碳强度居全球之首,2022年为590克CO2/kWh,高于全球平均值(460克CO2/kWh)。
李振国表示,亚太地区全面脱碳任重道远,需要有关各方携手共同推进亚太地区能源电力的绿色低碳转型。
隆基绿能通过审慎分析研判后认为,“绿电”+“绿氢”不仅是“碳中和”的必由之路,也是助力亚太地区加速能源转型的必然选择。
“绿电”+“绿氢”是必然选择
李振国认为,要实现“碳中和”,能源是主战场,电力是主力军。其中,光伏在全球能源转型中扮演重要角色。国际可再生能源署曾预测,为实现“碳中和”目标,2050年世界能源结构中,电力将成为主要能源载体,占比51%。其中,光伏发电将在以可再生能源为主的电力系统中占比近50%。为此,到2050年光伏总装机需增加至2018年的24倍。
隆基绿能隆锦产品成为新工体重装归来的最大看点之一
据测算,每瓦光伏组件消耗0.4度电,但是在其全生命周期(30年)内的发电量约为45度,能源产出是消耗的100倍以上。因此,光伏是清洁能源的“放大器”和“搬运工”。同时,光伏能够很好地平衡“三难困境”。
隆基绿能认为,绿氢是工业系统深度脱碳的必然选择。联合国在《与气候目标一致的氢能部署指导原则》中强调,可再生能源制氢是所有制氢路径中,唯一与实现1.5摄氏度温控目标严格一致的选择。但是,截至目前,全球绿氢(可再生能源制氢)占比仍不足1%。
如今,隆基绿能已经形成了支撑全球零碳发展的“绿电”+“绿氢”产品和解决方案,致力于以“绿电”+“绿氢”助力全球能源低碳转型,让人人可享有清洁绿色能源。
李振国最后表示,总体来看,亚太地区能源需求大、化石能源消费水平高、减排任务繁重,需要有关各方携手共同推进亚太地区能源电力的绿色低碳转型,过程中遇到的技术难题具有普遍性,需要强化协同创新,推进低碳、零碳相关共性技术的合作研发和联合攻关。
-
中欧太阳能争端或要“滚雪球”2024-08-16
-
印度打造太阳能火车 替代柴油2024-08-16
-
移动技术+太阳能给非洲带来变革2024-08-16
-
借鉴树根结构 日企开发出适用于光伏电站的简易斜桩基础2024-08-16
-
五月光伏产能达6.4GW创新高2024-08-16
-
上能集散式光伏逆变器再获殊荣,业内首款通过中国效率认证2024-08-16
-
分子石墨烯架构助力有机太阳能电池2024-08-16
-
【两会】关于落实分布式光伏电站发展的三方面建议2024-08-16
-
2015年我国各省光伏装机数据排名及分析2024-08-16
-
国家能源局要求推进风能开发 增强光伏扶贫力度2024-08-16
-
地热能是可再生能源吗?2024-08-16
-
华北地区掀起的户用光伏潮,正泰为你打call2024-08-16
-
光伏新政突拉“电闸” 专家直言:呼吁撤销新政2024-08-16
-
2019年光伏发电电价预测浅析2024-08-16
-
晶科科技:探索光伏制氢的“中国方案”2024-0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