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23年中国渔业研究报告

来源:
时间:2023-10-12 18:03:54
热度:

2023年中国渔业研究报告第一章 行业概况1.1 定义渔业,作为全球经济的重要支柱之一,其核心活动包括捕捞、水产养殖、产品加工与销售等。其不仅是食物安全的重要保障,还是许多沿海和内

第一章 行业概况

1.1 定义

渔业,作为全球经济的重要支柱之一,其核心活动包括捕捞、水产养殖、产品加工与销售等。其不仅是食物安全的重要保障,还是许多沿海和内陆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

首先,捕捞活动是渔业的基础。通过海洋捕捞与内陆捕捞,渔业为全球提供了丰富的水生资源。海洋捕捞主要在海洋和沿海地区进行,以获取鱼类、甲壳类等海洋生物,而内陆捕捞则主要在河流、湖泊和水库等内陆水域进行。

其次,水产养殖的发展为渔业提供了强大的支撑。通过在受控的水环境中培养和繁殖水生生物,水产养殖不仅提高了渔业的生产效率,还为保护野生水生资源提供了可能。

此外,渔业还涵盖了水产品的加工和销售环节,将捕捞和养殖得到的水生生物加工成多样化的食品,通过各种销售渠道送达消费者手中,满足了市场的多元需求。

渔业服务作为行业的配套支持,为捕捞和养殖活动提供了技术、设备和咨询等服务,显著提升了渔业的整体效率和产品质量。

在未来发展中,可持续渔业的理念逐渐得到重视。通过采用环保和可持续的捕捞及养殖方法,以及推动政策法规的完善,渔业旨在实现与生态环境的和谐共生。

政策与法规的引导以及科学研究与创新的推动,为渔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通过科学研究推动技术进步和新技术的应用,以解决过度捕捞、生态环境破坏等问题,渔业正努力走向更为绿色、可持续的发展道路。

1.2 发展现状

(1)全社会渔业经济总产值

按当年价格计算,2020年全社会渔业经济总产值27543亿元,其中,渔业产值13517亿元,渔业工业和建筑业产值5935亿元,渔业流通和服务业产值8091亿元。在渔业流通和服务业产值中,休闲渔业产值826亿元,同比下降14.32%。

图 2015-2020年全社会渔业经济总产值

资料来源:千际投行 资产信息网 渔业渔政管理局 智研咨询

在渔业产值中,淡水养殖产值6387亿元,占渔业产值的47.25%;海水养殖产值3836亿元,占渔业产值的28.38%;海洋捕捞产值2197亿元,占渔业产值的16.26%;水产苗种产值693亿元,占渔业产值的5.12%;淡水捕捞产值404亿元,占渔业产值的2.99%。

图 2020年全国渔业产值占比情况

资料来源:千际投行 资产信息网 渔业渔政管理局 智研咨询

(2)渔业人口和渔业从业人员

智研咨询发布的《2021-2027年中国渔业行业市场经营管理及投资前景预测报告》数据显示:渔业可为人民生活和国家建设提供食品和工业原料。2020年,全国渔业总人口1721万人,比上年减少107万人,同比下降5.88%;在渔业人口中,传统渔民为555万人,比上年减少45万人,同比下降7.50%。

图 2015-2020年全国渔业人口及增速

资料来源:千际投行 资产信息网 渔业渔政管理局 智研咨询

渔业从业人员是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公布的一种职业,从事鱼、贝、藻等水生动植物的繁殖、饲养和捕捞等工作的人员。2020年,全国渔业从业人员1240万人, 比上年减少52万人,同比下降4.03%。

图 2015-2020年全国渔业从业人员及增速

资料来源:千际投行 资产信息网 渔业渔政管理局 智研咨询

(3)渔民人均纯收入

从全国近1万户渔民家庭当年收支情况来看,渔民人均纯收入呈逐年上涨趋势。截至2020年底,全国渔民人均纯收入21837元,比上年增加729元,同比增长3.45%。

图 2015-2020年全国渔民人均纯收入及增速

资料来源:千际投行 资产信息网 渔业渔政管理局 智研咨询

(4)水产养殖面积

2020年,全国水产养殖面积7036千公顷,比上年减少72千公顷,同比下降1.02%。其中,海水养殖面积1996千公顷,比上年增加3千公顷,同比增长0.17%;淡水养殖面积5041千公顷,比上年减少76千公顷,同比下降1.48%。

图 2015-2020年全国水产养殖面积

资料来源:千际投行 渔业渔政管理局 智研咨询

2020年,全国海水养殖面积1996千公顷,其中,贝类养殖面积1197千公顷,占海水养殖面积的59.99%;甲壳类养殖面积295千公顷,占海水养殖面积的14.79%;藻类养殖面积142千公顷,占海水养殖面积的7.1%;鱼类养殖面积79千公顷,占海水养殖面积的3.95%。

图 2020年全国海水养殖面积占比情况

资料来源:千际投行 渔业渔政管理局 智研咨询

我国海水养殖业随着新中国的成立从零开始快速发展,1992年我国一跃成为全球最大的海水养殖生产国,并一直稳居世界首位。同时海水养殖业在我国大农业体系中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一些沿海地区,海水养殖已经发展为当地农村的支柱产业,成为经济发展和渔民生活水平提高的重要动力。整体来看,我国海水养殖业高速发展过程中共经历五次浪潮,主要是指以“鱼虾贝藻参”为代表的产业突破所带来的整个海水养殖产业的发展浪潮。

图 我国海水养殖业发展历程

资料来源:千际投行 渔业渔政管理局 智研咨询

2020年,全国淡水养殖面积5041千公顷,其中,池塘养殖面积2625千公顷,占淡水养殖面积的52.08%;水库养殖面积1421千公顷,占淡水养殖面积的28.19%;湖泊养殖面积721千公顷,占淡水养殖面积的14.3%;河沟养殖面积147千公顷,占淡水养殖面积的2.93%。

图 2020年全国淡水养殖面积占比情况

资料来源:千际投行 渔业渔政管理局 智研咨询

(5)水产品产量及人均占有量

2020年,全国水产品总产量6549万吨,比上年增加69万吨,同比增长1.06%。其中,养殖产量5224万吨,同比增长2.86%;捕捞产量1325万吨,同比下降5.46%;海水产品产量3314万吨,同比增长0.97%;淡水产品产量3235万吨,同比增长1.15%。

图 2015-2020年全国水产品总产量

资料来源:千际投行 渔业渔政管理局 智研咨询

在养殖产量中,2020年全国养殖产量5224万吨,其中,鱼类养殖产量2761万吨,占养殖产量的52.86%;贝类养殖产量1499万吨,占养殖产量的28.69%;甲壳类养殖产量603万吨,占养殖产量的11.55%;藻类养殖产量262万吨,占养殖产量的5.02%。

图 2020年全国养殖产量占比

资料来源:千际投行 渔业渔政管理局 智研咨询

在捕捞产量中,2020年全国捕捞产量1093万吨,其中,鱼类捕捞产量760万吨,占捕捞产量的69.5%;甲壳类捕捞产量197万吨,占捕捞产量的18.05%;头足类捕捞产量56万吨,占捕捞产量的5.17%;贝类捕捞产量53万吨,占捕捞产量的4.88%;藻类捕捞产量2万吨,占捕捞产量的0.2%。

图 2020年全国捕捞产量占比情况

资料来源:千际投行 渔业渔政管理局 智研咨询

发展远洋渔业,开发远洋水产资源,有利于减轻和缓和沿岸、近海捕捞强度,合理布局渔业生产力。2020年,全国远洋渔业产量232万吨,较上年增加15万吨,同比增长6.75%,占水产品总产量的3.54%,较上年提升0.19个百分点。

图 2015-2020年全国远洋渔业产量及占比

资料来源:千际投行 渔业渔政管理局 智研咨询

根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全国人口为141178万人,较上年增加1640万人,同比增长1.18%;2020年全国水产品人均占有量46.39千克,比上年减少0.06千克,同比下降0.13%。

图 2015-2020年全国水产品人均占有量及增速

资料来源:千际投行 渔业渔政管理局 智研咨询

1.3 发展趋势

中国渔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经历了改革开放的高速发展和近年来的调整整顿,现已步入持续、稳定、健康的发展阶段。展望未来,中国渔业呈现出以下发展趋势:

首先,产业质量的显著提升。以市场为导向的运作模式,推动了产品结构和生产方式的及时调整。强化产品质量管控,不仅提高了渔业的综合效益,也实现了渔业产值和渔民收入的大幅增长。

其次,水产养殖领域质量和效益的明显提高。新的养殖技术和品种的引进,推动了养殖领域的进一步拓展。名特优水产品养殖规模逐渐扩大,工业化养殖和生态健康养殖模式得到快速发展,推动了养殖业的规模化和集约化。

再次,远洋渔业的质量得到进一步提升。国家的减船转产计划和远洋渔业优惠政策的实施,为大洋性公海渔业的快速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渔船数量的增加和企业效益的持续提高,标志着远洋渔业管理逐渐规范、发展质量不断提高。

最后,渔业资源和生态环境保护力度的加大。严格的禁渔期和禁渔区制度的实施,以及捕捞强度的严格控制,显示出国家对渔业资源和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视。大规模的捕捞渔船压减行动,对资源和生态环境保护产生了积极影响,为渔业的长远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第二章 商业模式和技术发展

2.1 产业链分析

海洋渔业是指从事海洋捕捞和海水养殖的生产事业。海洋捕捞属采集性工业。海水养殖分为鱼虾类养殖、贝类养殖和藻类养殖三大类。海洋渔业行业上游主要为海水养殖和海洋捕捞所需的原材料和生产资料,包括水产饲料、渔船等。海洋渔业行业下游包括流通行业和终端消费,主要以物流、电子商务、连锁商超、餐饮等行业为主。

图 海洋渔业行业产业链结构

资料来源:千际投行 资产信息网 企业官网,头豹研究院

在更加细化的渔业行业产业链中,渔业产品加工包括粗加工制成冷冻产品及腌制食品,精加工进一步制成休闲食品,保健食品等。上游涉及船舶、饲料等捕捞养殖基本用品,以及生产的各类鱼、虾、蟹、贝、龟等水产,下游是渠道,产品经过加工通过电商、商超等渠道流向消费者。

图 细化的渔业行业产业链

资料来源:千际投行 资产信息网 中国饲料工业协会 中商产业研究院

产业链上游

(1)饲料

据中商产业研究院数据库显示,2017年后中国饲料产量整体呈现增长趋势,2021年12月全国饲料产量为2859.9万吨,同比增长3.7%。2021年全国饲料产量为31696.5万吨,同比增长11.4%。

图 2016-2021年中国饲料产量统计情况

资料来源:千际投行 资产信息网 中商情报网

(2)水产品

水产品是海洋和淡水渔业生产的水产动植物产品及其加工产品的总称。据统计,2017年至2020年,中国水产品总产量由6445万吨增长至6549万吨,增长稳定。预计2021年中国水产品产量将达6575万吨,2022年达6612万吨。

图 2017-2022年水产品产量预测趋势图

资料来源:千际投行 资产信息网 国家统计局 中国渔业统计年鉴

我国水产品的主要来源包括淡水养殖、海水养殖、海洋捕捞等。2019年,我国源自淡水养殖的水产品占据了水产品总量的47%;海水养殖和海洋捕捞分别占据了32%和15%。

图 中国水产品来源结构图

资料来源:千际投行 资产信息网 国家统计局 中国渔业统计年鉴

(3)海水产品

目前我国水产品的一半为海水产品。2020年,全国海水产品产量达3314.4万吨,同比增长近1%,其中天然海水产品产量达1179.1万吨,占海水产品总量的35.6%;人工养殖的海水产品产量达2135.3万吨,占海水产品总量的64.4%。预计2021年中国海水产品产量将达3300万吨,2022年达3299万吨。

图 2017-2022年中国海水产品产量预测趋势图

资料来源:千际投行 资产信息网 国家统计局 中国渔业统计年鉴

(4)水产养殖

我国水产品产量主要来自水产养殖,水产养殖产量仍然保持稳定增长,2020年,全国水产品养殖产量为5212万吨,同比增长3%。预计2021年中国水产养殖产量将达5220万吨,2022年达5274万吨。

图 2017-2022年中国水产养殖产量预测趋势图

资料来源:千际投行 资产信息网 国家统计局 中国渔业统计年鉴

数据显示,2019年中国海水养殖产量主要集中在贝类,实现了1439万吨的产量,占比达到了70%;其次是藻类,实现了253.8万吨的产量,占比达到了12%。而2019年中国淡水养殖产量主要集中在鱼类,实现了2548万吨的产量,占比达到了83%。

图 中国海水养殖产量种类占比结构图

资料来源:千际投行 资产信息网 国家统计局 中国渔业统计年鉴

图 中国淡水养殖产量种类占比结构图

资料来源:千际投行 资产信息网 国家统计局 中国渔业统计年鉴

产业链中游

水产品加工是渔业生产的延续,是连接渔业生产和流通的纽带。水产品加工包括以鱼、虾、蟹、贝、藻等的可食用部分制成各种加工品。

数据显示,2017-2020年中国水产品加工量呈现波动趋势,从2196.3万吨上升至2237.8万吨。2020年我国水产品加工产量仅为水产品总量的34.17%,其水产加工行业市场空间广阔。预计2021年中国水产加工量将达2271.9万吨,2022年达2305.9万吨。

图 2017-2022年中国水产品加工量预测趋势图

资料来源:千际投行 资产信息网 国家统计局 中国渔业统计年鉴

数据显示,中国的加工水产品主要为水产冷冻品;2019年水产冷冻品的加工量为1532.3万吨,占比达到了71%;其次是干腌制品,加工量为152.1万吨,占比达到了7%。

图 中国水产品加工产品种类结构图

资料来源:千际投行 资产信息网 国家统计局 中国渔业统计年鉴

产业链下游

随着农产品电子商务快速发展,水产品流通渠道不断拓展,并带动消费增长。近年来,中国水产品消费量不断增长,2017年中国水产品表观消费量为6501万吨,2020年水产品表观消费量达6853万吨,增长332万吨,增长5.1%。预计2021年中国水产品表观消费量将达6961万吨,2022年达7089万吨。

图 2017-2022年中国水产品表观消费量预测趋势图

资料来源:千际投行 资产信息网 国家统计局 中国渔业统计年鉴

作为一个水产品生产大国,我国2019年人均产量高达46千克,然而我国在水产品消费上却非常少,2019年人均食用消费量仅有13.6千克,2019年同期猪肉的人均食用消费量高达20.3千克。

此外,我国城乡居民的水产品人均食用消费量差距也十分明显。在2019年,城镇居民食用消费量为16.7千克,而农村居民的人均水产品食用消费量则为9.6千克,相差近7.1千克。中商产业研究院预计2021年中国居民水产品人均消费量将进一步升至14.25千克,2022年为14.9千克。

图 2017-20222年中国城乡居民水产品人均食用消费量预测趋势图

资料来源:千际投行 资产信息网 国家统计局 中国渔业统计年鉴

2.2 商业模式

中国渔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始终在探索与创新。不同的商业模式的涌现,使得渔业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趋势。以下几种商业模式不仅展示了中国渔业的创新力,也为未来的发展打开了新的可能。

智慧渔业模式: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智慧渔业应运而生。通过物联网、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合,智慧渔业模式正在逐渐成为水产养殖的重要方向。深远海绿色养殖的推广,以及大型智能化养殖渔场的建设,无疑将为中国渔业注入新的活力,推动数字渔业示范的开展。

种养模式:稻渔综合种养模式充分利用生物共生原理,实现种植和养殖的相互促进。这种立体种养高效生态农业生产模式,在保证水稻产量的同时,显著增加了稻田综合效益,为农民带来更多收益。国家也开始推广稻渔综合种养示范区,提供政策倾向和扶持,以推动这种模式的广泛应用。

融合渔业模式:休闲渔业模式是渔业与旅游、娱乐等产业的融合。休闲渔业公园等新业态的出现,不仅丰富了渔业的发展形态,也拓宽了渔业的市场空间,为渔业第三产业的发展打开了新的可能。

新商业模式:“鱼菜共生”模式是一种可持续循环型的低碳生产模式,实现了社会价值与经济价值的双向统一。虽然当前发展面临一些难度,但其可持续性与环保性使得鱼菜共生模式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跨界渔业模式:“渔光互补”模式将渔业养殖与光伏发电相结合,实现了“上可发电、下可养鱼”的新模式。这种模式不仅可以提高渔民的经济收入,还可实现农家乐项目的多元化经营,实现产业效益的增长。

2.3 技术发展

在中国,渔业作为重要的产业之一,其技术的进步不仅关乎产业的持续发展,还直接影响着国家的食品安全与生态环境。近年来,随着“互联网+”和现代科技的快速发展,中国渔业在技术创新和应用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就,为实现渔业的可持续、智能与绿色化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互联网+渔业智能化管理: 在现代社会,数据被誉为新的“石油”。有效的管理和丰富可靠的数据成为推动渔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石。利用互联网、物联网技术,将养殖场的设备与云端进行连接,为养殖户提供了精准化、可视化和智能化的管理方案。通过手机、电脑等智能设备,管理者可以实时监控水质、投喂饵料,并在问题出现时及时进行调整,大大提高了养殖效率和产品质量。

图 智能化水产养殖解决方案

资料来源:千际投行 资产信息网 头豹研究院

水产动物病害防治技术: 通过多年的努力,中国已建立了完善的水产动物病害防治体系,包括研究机构、实验室和病害防治网络。尤其在疫苗研发和病原检测技术方面,中国已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的突破,为确保水产养殖的安全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保障。

渔用工业产品新技术应用: 随着新材料、新工艺的应用,渔业机械产品的质量和性能得到了显著提升,为渔民提供了更为先进、可靠的渔用工具和设备。同时,现代信息技术如遥感、全球定位系统、地理信息系统等的应用,为育种和渔业资源治理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持。

水产动物疾病诊断技术: 随着现代生物学技术的进步,水产动物疾病的诊断技术得到了长足发展。荧光抗体技术、免疫酶技术、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等先进的检测技术的应用,为疾病的早期发现和及时治疗提供了有力的技术保障。

海水养殖动植物种类开发: 面向未来,海水养殖的开发将成为渔业发展的重要方向。目前,中国已经或正在开发数十种适合海水养殖的动植物种类,通过海水养殖技术的不断创新,为实现渔业产量的稳定增长和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持。

水产品增养殖技术进步: 增养殖技术的进步为提高水产品的产量和质量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手段。日本、欧洲和美国等国家的海水增养殖技术和工厂化养殖系统的成功实践为我国提供了宝贵的借鉴和学习经验。

渔用药物的研究: 在保障水产品安全方面,渔用药物的研究和应用成为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通过对渔用药物的长期研究和试验,探索开发出更为安全、有效的病害防治药物,为保障水产品的安全和渔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技术保障。

2.4 政策监管

中央渔业相关政策

为了促进现代渔业的快速发展,提高渔民收入和扩大就业,我国出台了多项政策。2020年4月,农业农村部强调了远洋渔业安全管理的重要性,要求地方渔业主管部门督促远洋渔业企业加强安全生产制度的建设。

财政方面,政策倾向于加大中央和地方财政投入,特别是在改善渔业油价补贴政策和支持减船转产、渔船更新改造等方面。同时,也鼓励加大对水产育种、病害防治和渔业装备的科技创新和推广支持。

基础设施建设也得到了重视,包括加快渔政、渔港、水生生物保护区等基础设施的建设,持续支持水产种业体系和水生动物疫病防控体系的建设,以及加强渔业安全装备和质量监测体系的建设。

在金融投入方面,政策倡导创新金融产品和担保方式,加强信贷支持,探索养殖权和捕捞权证的抵押质押及流转方式,并支持建立渔业保险制度,以健全渔业风险保障机制。

人才培养也是政策的重点,旨在加强渔业科技和管理人才的培养,提升渔业从业人员的素质,包括提高职业技能鉴定的覆盖面和组织渔民培训。

同时,政策鼓励培育新型渔业经营主体,如专业大户、渔民合作社和龙头企业,为他们提供财税、金融等方面的支持,推动多种形式的融合发展,发挥规模经营主体的示范引领和带动作用。

法制保障方面,政策强化了《渔业法》及配套法规的制修订,加大了渔业执法监管和生态红线保护等方面的法制保障力度,明确违法界限,提高处罚性法律条文的可操作性,以增强法律震慑力。同时,积极参与国际渔业条约和协定的制修订,提升远洋渔业管理水平,以适应国际渔业管理规则。

图 2017年-2021年中央渔业相关政策梳理

资料来源:千际投行 资产信息网 研观天下

部分地区渔业相关政策

我国各地区积极响应国家号召,纷纷出台一系列政策推动渔业发展。如黑龙江发布《2019年全省渔业渔政工作要点》贯彻落实农业农村部关于推进大水面生态渔业发展工作的有关要求,积极参与全国大水面生态渔业科技创新联盟活动,推动成立我省大中水面生态渔业产业发展联盟。

图 中国部分地区渔业相关政策汇总

资料来源:千际投行 资产信息网 前瞻产业研究院 研观天下

第三章 行业发展和龙头企业

3.1 行业发展概况

根据粮农组织汇编的最新全球水产养殖数 据,2018 年世界水产养殖产量再次创下历史新 高,鲜重达到 1.145 亿吨(图 2),渔场交货价销 售总额为 2636 亿美元。总产量中包含 8210 万 吨水生动物(2501 亿美元)、3240 万吨水生藻 类(133 亿美元)和 2.6 万吨装饰用海贝和珍珠 (17.9 万美元)。

图 1990-2018 年世界水生动物和藻类养殖产量

资料来源:千际投行 资产信息网 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

据统计, 2017 年全球商业捕鱼业市场规模为2409.9 亿美元,预计到2026 年将达到4385.9 亿美元,预测期内复合年增长率为 6.88%。金枪鱼、脐带和鲑鱼等不同种类鱼类的丰富存在、对各种海产品的需求不断扩大以及对海产品健康益处的认识不断提高,是刺激商业渔业市场的主要因素。此外,水产养殖需求的增加是近年来观察到的一个关键机会。然而,商业捕捞带来了许多有害影响,例如海洋资源的枯竭,正在抑制市场增长。商业捕鱼是捕捞鱼类和其他海鲜以获取商业利润的活动,主要来自野生渔业。

鱼类价格指数中,100代表2014–2016年基期观测到的平均价格。2008–09 年全球发生金融和经济危机,加之部分交易量大的养殖品种繁荣和衰退周期带来的价格波动影响,鱼类价格指数大幅下挫。然而,由于供应增长潜力有限,特别是捕捞渔业,且全球需求仍在强劲增长,鱼类总体价格保持了上涨趋势。由此,我们推断出下游的谈判力是比较高的。

图 1990-2020 年世界鱼类价格指数

资料来源:千际投行 资产信息网 EUMOFA、INFOFISH 挪威统计局

3.2 牌照分析

行业主要上市公司:目前中国水产养殖行业的上市公司主要有好当家(600467)、ST东海洋(002086)、獐子岛(002069)、大湖股份(600257)、ST昌鱼(600275)、百洋股份(002696)、国联水产(300094)、天马科技(603668)。

图 渔业行业主要牌照(按产业链分类)

资料来源:千际投行 资产信息网 东方财富网 前瞻产业研究院

目前,在上游饲料端,海大集团2021年的饲料产量高达1466.07万吨,在全国占比达到了5%左右。在中游养殖端,国联水产的产量最高,2021年达到了6.88万吨。水产养殖产业链上游的其它代表性企业产能/产量情况如下:

图 2020年中国十大领军饲料企业汇总一览表

资料来源:千际投行 资产信息网 中国饲料工业协会 中商产业研究院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增长、城乡居民收入和城镇化率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膳食结构也逐步改善,人们对水产品的需求量处于逐年增长态势,推动了水产养殖业的快速发展,水产养殖产业链中游的代表性企业产能/产量情况如下:

图 中国水产养殖行业上市企业汇总一览表

资料来源:千际投行 资产信息网 中商产业研究院

3.3 风险分析

随着全球渔业资源的日益枯竭,中国渔业发展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本文旨在分析中国渔业面临的主要风险,并探讨可能的应对策略。

首先,全球渔业资源的激烈争夺直接影响了中国渔业的发展。由于世界主要渔区的渔业资源日渐减少,许多国家不得不采取严格的捕捞措施以保护现有资源。例如,加拿大东海岸的纽芬兰渔场因为过度捕捞而导致渔业资源几近枯竭。

其次,海洋资源的枯竭危险性不容忽视。随着渔业的不断开发,海洋生物资源的枯竭已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国际社会普遍认为,只有通过国际合作和严格的渔业管理,才能有效地保护和恢复渔业资源。

再者,水域污染问题也对中国的渔业发展构成了严重威胁。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口的增加,水域污染问题日益严重。无序的围垦、填湖、筑坝行为以及养殖生产者的过度投饵和超额放苗行为,不仅严重破坏了水域生态环境,也导致了养殖鱼类的大面积死亡。

此外,公海治理和海洋权益维护也是中国渔业面临的重要问题。例如,在黄、东、南海区域的渔业资源共管问题,以及与邻国的渔业资源争端,都对中国渔业的发展构成了挑战。

最后,渔业发展的深层次矛盾也日益显现。尽管总体水产品供给充足,但产品结构不合理、发展方式粗放,以及全球贸易保护主义的抬头,都对中国渔业的发展构成了严重威胁。

3.4 竞争格局

在全球范围内,中国依然是世界上海洋捕捞量最大的国家,但其捕捞量已从 2015–2017 年间的年均 1380万吨下降至 2018年的1270万吨。由于将在“十三五”规划(2016-2020)之后继续实施减少捕捞政策,预计未来几年中国的海洋捕捞量还将进一步下降。

图 2018年全球排名前十的捕捞生产国

资料来源:千际投行 资产信息网 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

在国际市场上,全球养殖水产品与捕捞水产品主要以鱼类为主,包括水生植物类、鱼类、甲壳类(虾蟹等)、软体水产(扇贝、鲍鱼、生蚝、贻贝等等)以及其他种类(牛蛙、海蜇等等)。全球养殖水产品与捕捞水产品主要以鱼类为主。在水产养殖业,鱼类占比达到40%以上,水生植物的占比接近30%,成为水产养殖的第二大品类。

从鱼虾蟹几个大类产品来看,全球鱼类的捕捞量同样在20世纪90年代开始停止增长,基本保持在70-80百万吨左右,而养殖量则持续攀升60百万吨。从比重来看,鱼类一直是养殖业和捕捞业的重头戏;特别是在捕捞业,鱼类捕捞量的比重占全部品种的85%左右。

图 1959-2020年全球鱼类养殖与捕捞竞争格局

资料来源:千际投行 资产信息网 头豹研究院 智慧芽

根据FAO的数据显示,亚洲几乎撑起了整个全球水产养殖市场。1959-2020年,亚洲的水产养殖量持续攀升,比重从80%上升至90%以上。

图 全球水产养殖区域分布(单位:%)

资料来源:千际投行 资产信息网 头豹研究院 智慧芽

目前,全球水产养殖第一大技术来源国为中国,中国水产养殖专利申请量占全球水产养殖专利总申请量的97.61%;其次是美国,日本水产养殖专利申请量占全球水产养殖专利总申请量的0.83%。日本及欧洲虽然排名第三和第四,但是与排名第一的专利申请量差距较大。

图 截至2022年2月全球水产养殖行业技术来源国分布情况(单位:%)

资料来源:千际投行 资产信息网 头豹研究院 智慧芽

从趋势上看,2010-2021年,中国水产养殖专利申请数量始终领先。2021年,中国水产养殖专利申请量为14242项,美国、日本以及欧洲专利局专利申请量呈现稳定态势。

图 2010-2021年全球水产养殖行业技术来源国专利申请量趋势(单位:项)

资料来源:千际投行 资产信息网 头豹研究院 智慧芽

中国国内方面,江苏为中国当前申请水产养殖专利数量最多的省份,累计当前水产养殖专利申请数量高达19001项。广东、山东当前申请水产养殖专利数量均超过15000项。中国当前申请省(市、自治区)水产养殖专利数量排名前十的省份还有浙江、安徽、福建、上海、北京、天津以及湖北。

图 截至2022年2月中国当前申请省(市、自治区)水产养殖专利数量TOP10(单位:项)

资料来源:千际投行 资产信息网 头豹研究院 智慧芽

趋势方面,2010-2015年江苏省申请量始终排名第一,自2016年开始广东省申请量增长幅度较大,山东省、浙江省以及安徽省整体也呈现上升趋势,增长幅度较大,其他省份趋势较为平缓。

波特五力分析模型为我们提供了一个理解中国渔业竞争格局的有力工具。通过这一模型,我们能够从不同维度出发,全面剖析该行业的竞争动态。

首先,供应商的议价能力直接影响着渔业企业的成本压力。主要原料如鱼饲料价格的持续上涨,使得水产养殖成本不断增加,特别是鱼饲料成本占到了养殖成本的70%。此外,远洋捕捞的成本也在上升,长途冷藏和运输费用的增加使得原料成本居高不下。随着我国渔业资源的日渐衰退,原材料供应商在价格谈判中获得了更多的议价空间。

其次,购买者的议价能力也对渔业企业构成压力。由于水产品为日常消费品,购买者的分散性使得集中购买的议价优势减弱。然而,购买者可以轻易转向其他品牌或替代产品,给渔业企业带来了不小的挑战。

再次,新进入者的威胁相对较低。渔业是劳动密集型产业,且我国存在大量低成本劳动力,使得行业的进入门槛较低。同时,行业内的同质化严重,也降低了新进入者的进入障碍。

替代品的威胁不容忽视。畜禽产品和国外进口水产品为中国渔业企业带来了替代压力。尤其是WTO后,大量外国水产品进入国内市场,提高了市场的竞争程度。

最后,行业内的竞争也相当激烈。大量的小型渔业企业分散了市场,但也使得竞争变得愈发激烈。国内龙头渔业企业通过扩大生产规模或引进新技术,努力提升市场份额,加剧了行业的竞争程度。

3.5 国内龙头企业

中国渔业的发展离不开多方面参与者的共同努力,其中,一些重要的渔业企业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湛江国联水产开发股份有限公司,自2001年创建以来,已发展成为中国大型的水产品食品企业,2020年的年销售额高达45亿元,其在A股行业板块的表现居于前列。

与湛江国联相似,獐子岛集团股份有限公司(ZONECO)也是渔业领域的重要参与者。该公司自1958年创立以来,已经形成了以海水增养殖、海洋食品为主业,集冷链物流、海洋休闲、渔业装备等多元产业为一体的综合型海洋企业的格局,显见其在渔业及相关领域的广泛布局。

好当家集团有限公司则以其出色的海洋食品加工能力著称,被评为全国农产品加工出口示范单位和全国食品工业优秀龙头食品企业,其“好当家”海洋食品更是被评为中国名牌产品,展现了该公司在渔业食品加工领域的领先地位。

大湖水殖股份有限公司自1999年成立以来,以其独特的水面权益资本化方式成为全国唯一采用此模式上市的公司,被誉为“中国淡水养殖第一股”。该公司的上市不仅为渔业领域注入了新的活力,同时也为国内渔业企业探索多元化发展、资本运作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这些重要的渔业企业不仅推动了中国渔业的发展,也为相关产业链的壮大提供了坚实的基础。通过不断的技术创新和市场拓展,它们在推动中国渔业向更加现代化、规模化的方向发展中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3.6 国际龙头企业 

图 2020年全球渔业企业前五强

资料来源:千际投行 资产信息网 公司年报

在国际渔业领域,一些重要的参与者通过其专业技术和产业链布局,成为了该行业的领军企业。日本水产株式会社便是其中的佼佼者,作为日本最大的海产品公司之一,它不仅涵盖了海产品的捕捞和加工业务,更拓展到物流、医药和船舶建造等多个领域,通过旗下的数十家子公司和联营公司,构建了一个多元化的产业链,促进了日本渔业的综合竞争力。

泰国联合冷冻产品公司则是全球销量最大的金枪鱼罐头生产商,年销售额高达1000亿泰铢,约合30亿美元。其庞大的产量和销售网络不仅推动了泰国渔业的发展,更在国际市场上树立了泰国渔业的重要地位。

另一家日本企业玛鲁哈日鲁,同样是日本最大的海产品公司之一。自1943年创立以来,玛鲁哈日鲁持续从事海产品的捕捞和加工业务,并在物流领域也有所涉足。其总部位于日本东京都,通过长期的发展,玛鲁哈日鲁在国内外渔业市场上都具有较高的影响力。

这些国际渔业的重要参与者不仅在技术创新和市场拓展上取得了显著成果,同时,他们也为全球渔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模式。通过不断地市场合作与竞争,这些企业共同推动了全球渔业的进步与发展,为满足全球消费者的需求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第四章 未来展望

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渔业国家,其渔业发展不仅关乎国内食品安全和经济发展,还在全球渔业格局中占据重要位置。在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大背景下,中国渔业未来的发展趋势值得深入探讨。

首先,可持续渔业将成为未来发展的核心方向。过去几十年中,中国渔业的快速发展带来了过度捕捞、水域污染等问题,这使得可持续渔业的理念逐渐得到重视。未来,通过技术创新和管理制度的优化,中国渔业将更加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和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努力实现渔业生产与生态环境的和谐共生。

其次,水产养殖技术的创新将持续推动中国渔业的发展。通过应用现代生物技术和信息技术,例如智能化养殖、疾病预防控制等,可以有效提高养殖效率,降低生产成本,保障产品质量,为满足日益增长的市场需求提供有力支撑。

此外,渔业产业链的完善和拓展也将是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通过加强渔业与相关产业的协同发展,例如水产品深加工、渔业旅游、渔港建设等,可以拓宽渔业的发展空间,增加渔业的附加值,推动渔业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升级。

政策法规的完善与国际合作的加强将为中国渔业的发展提供有利条件。通过完善渔业管理法律法规,推动渔业国际合作和交流,可以提升中国渔业的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为渔业的长远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最后,科学研究与教育培训的加强将为中国渔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人才和技术支持。通过加强渔业科学研究,培养高素质渔业人才,可以推动中国渔业的技术创新和管理水平的提升,助力渔业走向更为绿色、高效和可持续的发展道路。

千际投行认为,中国渔业在面向未来的发展中,将会在可持续发展、技术创新、产业链拓展、政策法规完善和国际合作等多方面展现出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通过行业、政府和社会的共同努力,中国渔业有望实现更为绿色、高效和可持续的发展,为全球渔业的可持续发展贡献中国智慧和力量。

Cover Photo by Paul Einerhand on Unsplash

END

       原文标题 : 2023年中国渔业研究报告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