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天津北辰区:2023年提高光伏、风电能等并网发电比例

来源:
时间:2023-05-15 21:04:55
热度:

天津北辰区:2023年提高光伏、风电能等并网发电比例5月8日,天津市北辰区发布关于印发北辰区202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2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通知,通知指

5月8日,天津市北辰区发布关于印发北辰区202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2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通知,通知指出,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加快双口50兆瓦风电等项目建设,提高光伏、风电、生物质能等并网发电比例。

原文如下:

各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各委、办、局,区直各单位:

《北辰区202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2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已经北辰区第十八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审议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2023年2月27日

(此件主动公开)

北辰区202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2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

一、202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

2022年是新一届政府工作的开局之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的重要一年。一年来,我们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区人大和区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团结带领全区人民,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解放思想、改革创新,担难担险、真抓实干,全力推动“二、六、十”工作任务,加快“两个转型”,实现了经济社会平稳健康发展。全年完成地区生产总值709.1亿元、区级一般公共预算收入52.9亿元、固定资产投资356亿元,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5449元,同比增长2.6%,完成节能减排减污降碳目标。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一)坚持强调度稳增长,经济运行质量效益稳步提升

“三个条线”调度精准发力。建立运行“三个条线”调度机制,围绕企业高质量运营、项目加快推进、财源厚植培育、产业结构调整和营商环境改善等方面推动解决实际问题。经济运行调度卓有成效,以行业重点企业、“四上”企业为抓手,坚持“抓大不放小”,坚持问题导向,提高服务质效,稳存量、挖潜力、找增量,主要经济指标在合理区间运行。财税运行调度卓有成效,依托税源专班,做好税收摸排和风险排查。重点加强对全区楼宇、异地建筑施工企业的税源管控,以市专班推送的项目和信息为抓手,发挥属地管理优势,抓好源头信息比对,确保税收应收尽收,财政收入降幅逐季收窄。重大项目调度卓有成效,完善细化“四个一批”项目台账,用足用好专业外脑力量,加强项目谋划储备,协调解决重点难点问题,推动重点项目谋划建设提速扩面。

稳经济政策落地显效。全面贯彻落实“稳经济35条”及“接续26条”政策措施,建立扎实稳住经济大盘督导和服务工作机制,落实责任分工,政策效应直达市场主体。为企业“退免减缓”税费超30亿元,发放稳岗返还补贴6520万元,发放各类就业补贴3987.3万元,为135家单位4301人缓缴社会保险。“网络融资超市”为253家次企业融资6.8亿元。“辰智贷”发放贷款6200万元,缓解企业资金压力。行政事业单位及区属国有企业减免房租1797.68万元,进一步降低市场主体经营成本。

(二)坚持促疏解强招商,千方百计招大引强选优

京津冀协同发展深入推进。紧紧牵住承接非首都功能疏解“牛鼻子”,抓住北京二环以内央企总部疏解机遇,组织4场北京专题招商推介会,全年引进首都注册项目119个。坤鼎智能制造产业园、中船重工707所军工及民品产业化基地、麦积山鱼菜共生等项目落地,协议投资额58.4亿元。华科泰一期、华电氢能率先投产,SMC二期全面开工,中铁十八局京津城际地区综合开发、中材节能区域总部项目、京津医药谷起步区园区建设项目完成签约。国家级产城融合示范区建设进展顺利,完成核心区4条道路施工,启动11条道路建设,集聚各类企业329家,加快绿色新能源装备产业园、京东智能制造产业园等主题园区建设,努力打造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微中心”。全市出台26条支持政策,提速京津医药谷建设步伐,完成起步区土地利用规划调整、城市设计和产业规划方案,引入中电建、中国水利水电等央企共同开发建设。建成京滨高铁北辰站,成立站区办筹备组,全力做好北辰站开通前准备工作。举办京津冀联盟杯科技邀请赛北辰分区赛,加快北京市十一学校天津实验学校开学筹备工作,完成55家定点医疗机构异地门诊慢特病联网直接结算,与北京中日友好医院建立远程医疗协作,多领域合作交流日益密切。“墅外桃源—郊野公园—曙光水镇”入选文旅部全国乡村旅游精品线路。落实三地污染联防联控联治机制。

招商引资成效明显。坚持把招商引资作为“一号工程”,完善全区招商引资制度体系,建立财政促进街镇开发区高质量发展新机制,开展重点项目包装谋划大讨论活动和北辰经济技术开发区高质量发展深化改革大讨论活动,面向全国选聘“三专”招商队伍,激发招商潜力、汇聚招商合力。引进日立华北智能制造赋能中心、芯瑞达等项目122个,实际利用内资184.45亿元,新增注册企业2477个,注册资本111.15亿元,招商引资综合排名位居全市第三,创历史最好成绩。北辰经济技术开发区综合实力连续六年排名全国前30强,隆重举办了创建30周年庆祝活动,经济发展主引擎作用进一步发挥。

(三)坚持调结构促升级,产业聚集优化动能持续增强

制造业强区稳步推进。深入实施制造业强区高质量倍增行动,实施新动能引育、科技创新赋能、产业载体提升、产业基础保障、产业生态优化“五大工程”。产业集群效应逐步显现,9条重点产业链在链规上企业突破420家,产值同比增长4%,占全区工业产值91.4%。企业创新能力稳步提升,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数量增至14家,市级“专精特新”企业增至84家。推动江天重工转型数据中心、华电重工转型氢能源,完成江铜华北、一汽富维等一批技改项目,推进伟星北方区域总部、SMC二期、弗兰德第十次增资扩能等项目建设,建科机械、水泥设计院、天锻压力机等17项成果获天津市科学技术奖表彰。特色主题园区建设稳步推进,依托爱旭、采埃孚等新能源企业,我区获批全市第一批绿色新能源装备产业特色主题园区。研发制造能力加速提升,培育国家级智能制造示范工厂2个、智能制造应用场景3个,获批国家级单项冠军企业2家、市级单项冠军企业2家、认定市级企业技术中心4个。22个项目获批市智能制造专项资金3215万元。

服务业能级不断提高。积极融入“双中心”城市建设,加快建设淮东路商业圈,辰悦广场正式开业,北洋井项目取得新成效,耀津商业中心部分开业,天津首个亲子运动公园建成运营,潮悦汇项目整体竣工,生活性服务业档次不断提升。开展“潮北辰 购实惠”促消费活动,发放消费券420万,进一步激发消费潜力。新建河北工业大学科技园,深化北辰智能装备研究院建设,拓展高端装备和智能制造人才创新创业联盟载体功能,组建智能装备专家库,为制造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生产性服务业实现新突破。新引进楼宇企业554家,注册资金92.49亿元,盘活闲置楼宇2.9万平米,楼宇经济不断壮大。

外向型经济稳步增长。落实保税、跨境贸易便利化、信保等政策,增强企业抗风险能力和市场竞争力。我区信保企业覆盖面达到50%,184家企业获得出口信用保险承保支持。全年预计完成进出口总额264.9亿元,增长5.2%。外资到位累计实现1.45亿美元,增长64.3%,均位居全市前列。

新动能基础愈加稳固。新动能领域在建及待建项目33个、投资规模212.65亿元,储备项目17个、投资规模301.96亿元。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技术制造业、高技术服务业增加值占比位居全市前列。大力推动高成长企业梯度培育,全年评价入库雏鹰企业347家、瞪羚企业30家、科技领军(培育)企业28家,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652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突破630家。发挥“科技成果超市”服务功能,征集科技成果1800余项,专家453位,签订产学研合作协议55项。全力推进知识产权强区建设,净增有效发明专利271件,获批商标质押融资2240万元,知识产权租赁融资500万元,成为首批国家知识产权强市建设试点区。

(四)坚持抓项目稳投资,发展动力不断增强

重点项目稳步推进。坚持把项目建设作为“主官工程”,实行区长面对面解难题、区领导包保责任制、重大项目专班调度等机制,力促项目快落地、快开工、快建设、快投产。列入2022年市级重点项目库的24个项目全部开工,推动54个、总投资1066亿元项目列入2023年市级重点项目库。今年以来全区在建项目284个、投资额2420.3亿元,新竣工项目62个、投资额219.3亿元。全力推动SMC气动元件、爱旭科技、朝亚大数据、精雕数控、大族激光等重点项目增资扩能,启动雅迪二期、中兴高端装备产业园、清源华越产业基地等项目建设,筑牢全区经济发展的新支撑。

项目谋划精准精细。组织召开重点项目谋划包装会议近600次,因地制宜开展项目谋划包装,谋划项目222个,总投资2015亿元。抢抓政策窗口期,结合全区“十四五”规划,围绕乡村振兴、生态环保、基础设施、社会事业等重点方向,聚焦专项债支持的10大领域,加大谋划力度。同时积极申报中央预算内资金、设备更新改造贴息贷款、中长期贷款等财政资金政策支持,持续为项目解决资金难题。今年以来,专项债发行额度30.45亿元,争取中央预算内投资5501万元、中长期贷款2亿元、设备购置贴息贷款5000万元。

(五)坚持抓改革防风险,营商环境不断优化

改革攻坚深入推进。积极融入全国统一大市场,认真贯彻落实《天津市构建高标准市场体系若干措施》。圆满完成国企改革三年行动任务,完成全部区级69项重点任务和88项市级重点任务,国企改革在市绩效考核获得“三连优”。加快区属国企重组,组建北辰城乡发展集团,打造全区城市综合运营服务平台。推进经开公司和科园公司体制改革,实行中层干部竞聘上岗和部门精简,全面优化薪酬结构,激发加快发展新活力。

闲置资源不断盘活。制发《北辰区闲置资产整治专项行动工作方案》,研发北辰区国有资源管理信息系统,摸清全区行政事业单位及所属企业全部房产、土地底数,清仓见底。交易和出租房产45处、收益1968万元;处置闲置土地2宗、7.2公顷,推动5个历史遗留项目竣工验收、9个项目继续建设,收取违约金1562万元。行政事业单位及下属企业闲置资产整治专项行动取得阶段性成果。

政府服务效能不断提升。持续深化“一制三化”改革,完成“证照分离”改革涉企服务事项5170件,出台优化营商环境16条举措,推进政务服务“好差评”机制,实行“一窗通办”等创新举措,“网上办、一次办”比例达99%。建立“项目+团队”服务机制,企业平均跑动次数减少80%以上。构建以信用为基础的新型监管机制,拓展“信用+”惠民便企应用场景。扎实开展“双万双服促发展”活动,充分发挥三级包联作用,遴选78家产值高、税收多、潜力大的企业,由26位区级领导包联。在全区范围内开展市场主体提质增量暨服务企业“敲门行动”,服务各类市场主体1万余家次,149家企业异地迁入,新增税收1330万元。全区新注册市场主体1.4万户,累计达到8.5万户。

(六)坚持稳就业保民生,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不断实现

社会保障体系持续完善。落实就业优先政策,全力稳就业保就业,全年新增就业20275人。持续开展春风行动等10+N公共就业服务专项活动,举办线上招聘活动336场,为7933家次企业发布招聘岗位14万余个,有力促进高校毕业生、农民工、退役军人等重点群体就业。强化就业困难人员就业兜底帮扶,实现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全年发放失业金、失业补助金累计1.3亿元,保障失业人员基本生活。扎实推进全民参保,新增参保1.59万人,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扩面26.03万人。落实临救备用金制度,对457名急难对象24小时内发放临救金123.6万元,全年临时救助1968人。新纳入低保救助815人,实现应保尽保。织密三级养老服务阵地网络,建成17个镇街级综合养老服务中心,新增养老床位317张。全面提升残疾人民生保障水平,为残疾人配发无障碍辅助器具1100余件。全面落实优抚政策,发放优抚对象抚恤和定期生活补助金3366万元,31个退役军人服务站达到“全国示范型退役军人服务站”创建标准。

公共服务水平持续提升。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高标准完成20项民心工程。教育水平不断提升,接收4所配套幼儿园和2所学校,天房璟悦府配套中学投入使用,新增学位3600个,四十七中学被遴选为市品牌高中建设项目培育学校,南仓中学被选为全市普通高中学生发展指导实验校。公立医院改革成效初显,全区15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52家村卫生室实现医保联网,基层数字健共体云平台实现全覆盖。加强社区老年人健康服务,全年累计签约25.9万人,为60岁以上失能、半失能人员提供入户服务1.2万次。丰富群众文体生活,组织政府购买服务“送演出下基层”活动43场,举办体育赛事活动235场,新建提升各类体育健身设施33处。完成首批全区革命文物普查和第五批区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认定工作,6个项目被评为第五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3个项目入选首批市级传统工艺振兴目录。

基层治理能力有效提升。深化市域社会治理创新试点,完善“吹哨报到”工作机制,巩固“一核一网多元共治”、综治警务网格融合、运用社会资金化解信访积案等成熟经验,充分发挥区镇两级社会矛盾调处化解中心作用,加强隐患排查整治和矛盾纠纷化解,全年治重化积269件,化解率达到98.9%,圆满完成党的二十大、北京冬(残)奥会等重要安保维稳任务。开展推广“五常五送”答好“市域之问”活动,孵化创新项目100余个。我区见义勇为工作经验在全国第八次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工作交流会上作典型介绍,被中央政法委刊载简报推广,双环邨派出所被公安部命名为全国第二批“枫桥式公安派出所”和“全国公安机关执法示范单位”。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斗争,坚持深挖整治、长效常治,全面巩固我区三年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成果。深化“雪亮工程”二期建设,完成135个智慧平安社区建设,平安天津建设考核位列全市前列。

安全发展防线更加坚固。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坚决落实“外防输入、内防反弹”总策略,贯彻“动态清零”总方针,用最短时间打赢刘安庄、小淀村、刘快庄等疫情防控阻击战,稳妥有序推进新冠疫苗接种,全人群首剂接种率达94.3%,全程接种率达92.9%,努力做到统一高效指挥、有力有序保障,最大程度保护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全力化解政府性债务,切实守住了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深刻汲取“7·4”“7·19”燃气事故教训,大力推进燃气安全“百日行动”,累计入户安检14万户,整改隐患8574户。深入开展安全生产攻坚行动、防风险除隐患保安全排查整治行动,一体推进燃气、危险化学品、建筑施工、农村自建房等重点行业领域隐患整治,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得到更有效保障。增强食品安全治理能力,扎实开展中小学校外配餐、保健食品、粮食购销等专项行动,我区在全市食品安全工作考核中获评A级等次,入围第四批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创建推荐城市名单。

(七)坚持夯基础提振兴,农业农村现代化步伐持续加快

种养安全基础不断夯实。农产品供应保障能力稳步提高,建设高标准农田4300亩,完成设施农业种植1000亩,播种粮食面积12.91万亩,超额完成全年任务。蔬菜和食用菌产量超过5.7万吨,经济作物达到6020亩,水产产量超过3105吨,稻渔综合种养面积增至4600亩。优质种养殖种源基地建设初见成效,德瑞特种业育繁推一体化基地、耕耘种业、梦得奶牛、益多利来水产等种源基地实现种源技术自控,金亚麻蛋鸡、华园种猪场实现生态养殖。圆满完成1050吨成品粮大米轮换工作,确保区级储备粮满足我区常住人口两个月口粮供应。

现代农业取得新突破。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不断提升,建立益农信息社65个,市级重点龙头企业达到5家,全国农民合作社示范社1家,市级农民合作社11家,家庭农场达到158家。七里海鸡蛋、渔菜公社分别获得“津农精品”产品品牌认定。“红色河头、绿色双口”项目获得国家彩票公益金5000万元支持。庞嘴村海棠艺术园开园,民宿项目运营良好。青盛河畔农庄娱乐项目陆续开放,引进麦积山鱼菜共生项目。刘快庄村引进中逸安科标准化养鸡场和金鸿顺生猪产业建设项目,不断壮大村集体经济。

乡村治理效能持续提升。大力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行动,完成农村污水管网和生活垃圾收运处置体系建设,卫生厕所普及率基本达到100%,新创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示范村2个,建成农村生活垃圾分类示范村8个。完成56个村乡村治理积分制推广,总量位居全市前列。“一镇四村”获得全市乡村治理示范镇村称号。扎实开展乡村振兴示范村创建工作,刘快庄村成功创建市级乡村振兴示范村。推进东西部协作和支援合作,投入财政资金9220万元,实施帮扶项目49个,助力脱贫攻坚成果巩固拓展。

(八)坚持提品质补短板,城市化建设取得新进展

示范镇建设和城中村改造加快阶段性闭合。全力推进“拆、建、还、出”各环节,尽快实现“四快”闭合。完成阳光卡蒂尔项目、宜兴埠A地块、勤俭村3个项目28.3万平米还迁。吴咀村项目完成主体竣工验收。王庄A地块、天穆0708地块完成主体施工。郭辛庄地块办理前期建设手续。青光镇韩家墅安置区1、2号地55.7万平米开工建设。青光镇、大张庄镇75.2万平米还迁房主体完工。示范镇完成挂牌出让252亩,具备挂牌出让条件170亩。稳妥推进双口示范镇建设,津雄高速北侧控规方案取得最终批复。

基础设施日益完善。提升区域交通微循环,崇业道、尚竹路等4条道路及商河道、唐河道等配套项目顺利完工。辰永路、楚河道等7条道路进场施工,搭建起龙门东道沿线和核心区主要路网框架,打造北辰形象的“重要窗口”。青光示范镇欣永路、光照道等3条道路进场,金清路等4条道路及青光1#雨水泵站、双青2#污水泵站项目启动。完成刘安庄桥、辛侯庄桥、牛场桥3座桥维修改造,实施富善楼片区雨污水管网改造,不断补齐排水设施短板。北辰东道及综合管廊、外环东北部调线与津蓟快速路立交工程主体完工。铁东路上跨龙门东道立交工程加快建设,区域交通体系更加完善。

土地出让收储加快推进。全年土地收储出让面积489.4亩,实现土地出让摘牌12.8亿元。科学合理确定收储规模,有序推动城市建设管理体制改革试点区域土地收储,有效保障用地需求。完成高峰路(原区园林绿化管理所、技术监督局)、辰宇实业有线电视地块、汽车工贸地块4宗29.9亩土地收储工作。

(九)坚持促双碳护生态,城市形象品质持续提升

碳达峰碳中和稳步推进。启动碳达峰实施方案编制,加强“两高”项目管理,优化调整能源结构,全力压减燃煤总量,银辰、万源两座供热站完成“煤改燃”,实现全区供热“无煤化”,清洁供热比例达到100%,燃煤消费低于市下达控制指标。加强节能管理24家重点用能单位节能监察全覆盖,完成14家重点用能单位在线监测系统建设。中国电建双口镇50兆瓦风电项目纳入市开发建设方案。可再生能源发电并网6万千瓦时。光大垃圾焚烧发电、晨兴力克生物质能发电装机容量提升至11万千瓦。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开展园区循环化改造。深化节水型社会建设,完成194家节水型单位创建。推进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建设,全年新增居民小区公共充电桩436台,方便居民低碳出行。

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实施蓝天保卫战,深入开展工业污染、扬尘污染、面源污染、移动污染等专项整治行动,完成冬奥会、残奥会联防联治保障任务。PM2.5平均浓度39微克,同比改善4.9%,优良天数达标率68.1%。实施碧水保卫战,加快构建水环境自动监测网络,新建13座区级地表水水质自动监测站,实现地表水水质自动监测全覆盖。实施引滦暗渠(北辰段)生态保护绿化项目,开展南水北调、引滦明渠水源保护区专项排查,确保饮用水源安全。地表水考核断面达标率为90%,优良水体比例达50%。推进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地下用水总量和用水强度“双控”指标低于市控制指标,地下水位持续回升。全面落实河湖长制,培树10名村镇级榜样河长,创建12条河道和农村坑塘沟渠“示范河湖”。实施净土保卫战,推进农药厂地块整体修复效果评估、异味控制消除。完成同生化工厂周边地块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和风险评估。

“双创”成果持续深化。全面提升全国文明城区常态化创建水平,开展交通秩序、市容环境、乱搭乱建等10类专项治理,我区以全国第三、全市第一的成绩通过全国文明城区首轮复评。大力实施老旧小区和远年住房提升改造,完成8个小区66万平米改造任务,获评全市旧楼区长效管理工作示范区、优秀区。优化调整6条公交线路,建成2座标准化菜市场,群众生活更加便捷。全面推动智慧停车系统建设,为全区1.5万个道路停车泊位安装智能停车设施设备,新建4个临时停车场,新增车位700余个。强化城市精细化治理,完善城乡环卫一体化机制,17个垃圾分类箱房建成并投入运行,打造新村、瑞景等7个垃圾分类示范街镇。开展绿化美化行动,建设开放5座口袋公园,新建公园绿地面积1.6万平米。

二、存在的问题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全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一是新动能支撑作用不强,产业结构调整任务艰巨。承接非首都功能疏解不够精准,大项目好项目少。产业链配套能力不足,产业集聚效应没有充分体现,产业偏旧偏重现象仍然存在。二是重点项目储备不足。投资结构不尽合理,建设项目投资乏力,投资增速持续下降。三是城镇化进程受客观因素制约,城市综合服务功能不强,消费潜力需要挖掘激活。服务业平台经济及高端商贸载体缺乏,存在消费外溢现象。四是营商环境仍需改善,推进政务服务标准化、规范化、数字化、智能化还有差距。这些问题,我们一定要高度重视、精准谋划、主动作为,以有力有效措施推动问题加快解决。

三、2023年经济和社会发展主要任务

2023年,全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二十届一中全会精神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天津工作“三个着力”重要要求和一系列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深刻认识“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统筹发展和安全,奋力开创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区新局面。

全区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5%左右,区级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保持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城镇新增就业1.95万人,节能减排减污降碳完成市下达目标。

(一)聚力落实国家重大战略,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再上新水平

主动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围绕产城融合示范区建设、智慧城市管理、双枢纽联动等重点领域,持续深化与国家部委、大型央企国企和中关村、亦庄等产业载体的对接合作,抓住北京二环以内央企总部疏解机遇,围绕非首都功能项目疏解名录及产业链龙头企业上下游配套企业,举办专题招商活动、精准撮合对接会和重点企业座谈会,全方位吸引在京企业总部、产业平台、二三级企业及分支机构、高科技企业,全年引进首都项目150个以上。深化与北京开发区京津冀协同办公室合作,加快建设京津制造产业示范园,推动垠坤启辰工业园等项目尽快完成主体建设。重点跟踪东方雨虹、中电建风力发电、易世恒医疗等项目,加快项目落地。

加快建设重点承接载体。加快国家级产城融合示范区建设,进一步完善5.9平方核心区道路、雨水泵站等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启动北辰京津医药谷起步区建设,完成土地征转、规划许可、地块整理批复、基础设施建设等工作,打造全国一流的医药研发制造和中医药现代化产业园区。积极配合全市高标准推进京滨高铁北辰站片区和北辰活力区建设,坚持产城融合、站城一体理念,着力发展高端服务、商贸金融、企业总部、研发中心等高端业态,努力打造天津北部的“城市客厅”。

深化重点领域协同发展。全力推动京津塘高速九园路出入口、通武廊市域铁路、地铁4号线北段、双海道下穿京津城际等重点工程建设。深化“京津冀三区市教育联盟”建设,加快推进北京十一学校天津实验学校建设。启动北辰中医院与北京协和医院“大病再诊断”平台建设,推动北辰医院与北京大学医学部合作共建国家级创伤医学天津分中心和三个重点学科。着力提升旅游服务供给质量,提高京津冀地区获客能力。持续做好疫情防控和生态环境联防联控联治,力争在更多领域取得协同发展新成果。

(二)强化科技创新引领,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再现新优势

持续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实施制造业强区高质量倍增行动,打造“3+4+2”先进制造产业链发展体系。建立“链长+链主”双牵引机制,组织产业链专题对接活动20场以上,帮助企业搭建沟通平台,引导组建行业协会、人才联盟、产业互联网,紧盯产业链龙头企业和重大项目,做好补链延链强链工作。规上工业总产值同比增长10%以上,在链规上企业突破460家,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技术企业数量和质量全面提升、占比和增速全面提升。建立重点企业梯次培养机制,设立“小升高”和“高做强”企业库,一企一策精准帮扶,着力培育产值超百亿企业2家、超50亿企业4家、超10亿企业16家。着力培育数字印刷装备、工业母机产业集群,申报国家级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筹备建设国家级京津冀高端装备产业集群。加快推进智能制造发展,打造数字化重点平台和标杆企业,培育智能制造新模式、数字化车间、智能工厂项目10个,培育领航企业,国家级及市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技术中心6家。加快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园、绿色新能源装备产业园建设,围绕爱旭、华电重工等龙头企业,打造产业链“园中园”。推动雅迪和伟星产业园对接坤鼎、中南等产业运营机构,打造更多有灵魂、有属性的高端园区。

加速集聚创新动能。坚定不移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培育创新型中小企业100家、专精特新企业15家和小巨人企业1家,打造“雏鹰-瞪羚-领军”和高成长企业接续发展梯队,全面培育科技型市场主体,做强科技领军(培育)企业,力争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达到673家,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评价入库超过660家,雏鹰、瞪羚、领军(培育)企业分别达到360家、31家、28家。发挥“科技成果超市”服务功能,打通科技成果转移转化通道,提高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水平,拓展智能装备研究院科技服务功能,推动技术要素市场化流动。实施科技创新赋能工程,支持华电重工、建科机械等企业智能化转型升级,加快华北江铜智慧产业园、联创·京津智造园等园区建设,争创国家级智能制造示范区。深入落实“海河英才”行动计划,打造“北极星”人才发展计划升级版,建设高端装备和智能制造人才生态创新中心,搭建成果展示交易、创新创业孵化、人工智能实训等六大平台,为企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人才支撑。

(三)积极融入“双中心”城市建设,推动服务业发展提升新能级

深度激发消费市场潜力。聚焦“双中心”城市建设,创新消费体验模式,打造地标性、高能级商圈。推动淮东路商圈建设取得实质性进展、北洋井商圈中潮悦汇正式开业运营、荣鼎商业中心启动招商工作。持续改造提升京津公路沿线现有商业载体,打造更多区域消费热点,形成天津北部活力商圈。启动曲江新鸥鹏文化区建设,打造全市独具特色的文化产业标志区。大力发展电商产业和线上经济,引育知名平台企业,鼓励具备条件的综合体、零售企业向数字经济突破转型,支持便利店向规模化、品牌化、连锁化、智慧化方向发展。谋划开展汽车下乡、消费券等促消费活动,落实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政策措施,提振消费信心。

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提升发展现代物流,建设陆路港铁路物流基地。积极引进智慧物流、应急物流等生产性物流项目,鼓励物流企业总部、区域中心等功能性机构落户。加快发展楼宇经济,持续盘活闲置楼宇,发展特色楼宇,重点培育税源楼宇,提高楼宇税收贡献度。依托制造业优势,加快发展科技研发、检验检测、中介服务、总部结算等生产性服务业,力促中储千万吨铜交割库项目落地,建设北方最大的有色金属交易中心。建立上下游撮合对接机制,引导区内建筑项目优先选择本区钢材销售商,扩大钢材市场营业收入。支持企业加快发展跨境电商、海外仓等贸易新业态新模式,促进外贸数字化转型,增强外贸发展的内生动力。

(四)加大项目开发建设力度,加速有效投资释放新活力

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切实把招商引资作为“一号工程”,全面落实北辰区招商引资工作实施意见,抓好信息共享、双周调度、项目联审、人员培训等机制建设和招商引资队伍建设,形成全区招商“一盘棋”的工作格局。积极组织招商推介和项目撮合对接活动。在长三角、珠三角、大湾区等先进地区开展走访对接活动,储备一批前瞻性项目资源。大力实施精准招商、产业链招商、基金招商、以商招商、平台招商,围绕全区主导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生产性服务业,着力引进关联度大、带动性强、科技含量高的高端项目,着力引进投资百亿元、50亿元以上项目各1个、10亿元以上项目5个。开发区要强化招商龙头作用,继续面向全国选聘招商人才,加强专业化招商队伍建设,建立竞争选拔机制,以招商定位次、以业绩定薪酬,保持开发区各项经济指标高于全区平均增速。各街镇要发挥资源禀赋优势,深度盘活载体空间,主动请进来、走出去,积极引进结算类、制造类、服务类项目,提升各街镇经济实力。

加强重点项目推动力度。坚持各级主官亲力亲为抓服务,压实镇街开发区和职能部门责任,建立面对面解难题机制,以市级重点建设项目、新开工项目和已发行专项债项目为重点,加强全过程跟踪服务,加速开工转化,强化督导问效,解决存在问题。推动华科泰二期、爱旭三期、松洋金属等项目开工建设,加快雅迪二期、伟星二期、中新药业、清源华越产业园、中兴高端装备产业园等项目建设,促进精雕数控、捷强动力等项目尽快投产,力促项目早开工、早达产、早见效,形成更多实物工作量。

强化项目和资金谋划。发挥好全区重大项目综合协调、统筹推动、督查督办作用,持续开展重点项目包装谋划大讨论活动,引入专业机构、银行系统参与前期项目包装,提高项目的专业性、精准性和实操性。着力加强政府资金引导,用足用好专项债、城市更新、存量资产盘活等政策工具,拓宽社会投资来源渠道。着力增强融资能力。综合用好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设备购置更新改造贴息货款、PPP、银行贷款等多种融资渠道,在扩大投资规模、提升投资质量、优化投资结构上持续用力,确保全区固定资产投资持续稳定增长。

(五)深化改革开放,打造一流营商环境再创新举措

深入推进重点领域改革。进一步深化区属国资国企改革,健全完善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不断提升公司治理效能。完善国资监管体制建设,努力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纵深推进开发区体制改革,持续开展高质量发展改革大讨论活动,建立市场化竞争机制,以招商定位次、以业绩定薪酬,掀起大招商、大开发、大建设热潮。推动预算管理提质增效,扎实推进预算一体化改革,完善现代财税体制,积极涵养税源,用好债券资金,发挥基金引导作用,探索多元化投入模式,吸引更多社会资本。

着力提升政府工作效能。深入推进优化营商环境三年行动计划,打好市场主体提质增效攻坚战,把“敲门行动”与招商引资、税源增收、“双万双服促发展”活动紧密结合,为企业搞好市场主体登记、减税降费办理、纾困政策兑现等服务,重点解决企业注册、经营、纳税不统一的实际问题,不断提升市场主体数量和规模。用足用好国家和全市一揽子助企纾困帮扶政策,出台服务开发区“六条举措”,设立项目会客厅,打造投资建设项目“高速通道”。启动新政务服务中心新址搬迁,实现企业和群众办事“只进一扇门”。建设智慧政务服务平台,打造线上线下高度融合的“数智大厅”。推进街镇政务服务标准化建设,梳理整合“一件事”服务目录清单,拓宽集成综合服务窗口业务,促进政务服务标准化、规范化、便利化。优化法治环境、信用环境和公平竞争环境,完善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机制,引导各类市场主体公平有序发展。

不断扩大对外开放。支持有条件的企业深化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经贸合作,帮助企业提高国际竞争力、布局国际市场。深化服务贸易创新发展,支持天辰公司、水泥设计院开展境外承包业务,推动天士力等企业拓展中医药服务贸易发展渠道,推进服务外包示范区建设。鼓励企业加快发展跨境电商、企业海外仓等贸易新业态新模式。

(六)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动农业农村发展再上新台阶

推动现代农业提质增效。扛稳扛牢粮食安全政治责任,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实施2000亩麦稻连作试点,启动耕地地力保护深翻示范项目1万亩。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12万亩以上,产量稳定在5.6万吨以上。重点围绕养殖业提质增效、种源农业提升改造、特色品牌培育壮大、“互联网+”农业、高端海洋观赏生物等方向,加快培育、建设一批农业龙头项目和企业,推动农垦宏达现代农产、西堤头镇晟鸣规模化养殖、金鸿顺生猪养殖等项目建设,进一步提高农业集约化、产业化发展水平。实施种业振兴行动,打造耕耘种业、德瑞特等种业强企,推动隆平高科蔬菜研发中心建设。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综合运用“旅游+”、“生态+”、“互联网+”等方式,持续打造青盛河畔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韩家墅婚礼主题公园、“小五堡”森林康养等农村文旅项目,培育精品民宿、体验式农业等乡村休闲业新业态。依托安幸生故居地、西北乡第一党支部旧址等红色文化资源,加快红色文化产业园建设。

持续改善农村建设水平。大力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五年行动计划,深入开展美丽田园、美丽乡村、美丽庭院创建工作。优化提升村庄规划,打造一批乡村振兴示范村和红色美丽村庄试点村。进一步完善农村基本公共服务设施,加快农村公路、供水、电网、物流、数字信息等基础设施建设。创建一批农村治理典型案例和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示范镇村。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指导村级经济组织盘活集体资产,加强农民科技文化素质培养,推进高素质农民和双创新农人培育。持续推进东西部协作和支援合作。

(七)加快推进城市化建设,城市功能形象展现新品质

持续推进城市化进程。完成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编制工作,构建相互衔接、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规划体系。启动双口示范镇南区、河北工业大学、屈店工业区等区域控规编制工作。统筹安排保留村建设用地指标,优先保障乡村振兴重点项目用地需求。推动城中村改造和示范镇建设取得新突破,着力解决建成区划定、平衡地块不足、相关政策变动等实际困难。推进城中村改造安置房项目建设,实现王庄A、吴咀村、天穆0708地块安置房项目年内交付,启动郭辛庄安置房项目建设。加快示范镇安置房周边次支干道路管网等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对接实力央企、优质国企参与开发建设,加大土地出让力度,确保资金良性循环。推进大张庄示范镇北区实现闭合,力争实现70万平米安置房还迁入住。推进中东欧特色小镇建设,加快起步区城市基础设施配套建设,起步区1、2号地块实现出让,同步引进国际食品行业龙头企业,完善功能布局,发挥集聚效应。实施6个老旧小区提升改造工程,完成果园新村街城市双修二期项目和城市体检工作任务,力争启动北运河及周边城市更新项目,进一步提升城市载体功能和形象品质。

构建完善的基础设施体系。加快推进青光示范镇欣永路等4个续建道路项目建设,持续推动北部活力区主干道路及泵站等基础设施项目前期工作。实现北辰东道PPP项目、外环东北部调线与津蓟快速路立交项目完工。推进铁东北路上跨龙门东道立交工程和龙门东道下穿铁东路十字节点工程。进一步推动京滨城际北辰站以南至东丽区段工程建设。积极推进地铁4号线建设。继续推进津蓟高速收费站外迁工程建设。加快推进5G网络建设,建成智慧停车系统、城市运行管理服务平台。

加快盘活闲置资源。强化土地集约节约利用,打好闲置资源盘活攻坚战,持续释放发展空间,切实增强发展活力。发挥城市建设管理体制改革试点的政策优势,多措并举做好土地收储出让,稳妥确定新增土地收储规模,合理安排新增住宅用地供应规模,优先安排供应已征收、收储土地,及时回笼资金。加大土地供后的监管力度,严肃查处土地闲置行为,推动相关主体早投资、早动工。继续开展农村乱占耕地建房问题清理整治行动,打击违法用地行为,坚决遏制增量,持续削减存量。用好推进产业用地高质量发展支持政策,积极引入战略投资和专业公司,盘活开发区、各镇级工业园的低效闲置土地、楼宇、厂房及商业设施,不断提升土地产出和效益。

(八)坚定不移走绿色发展之路,构筑生态宜居宜业新环境

有序推进碳达峰碳中和。编制完成《北辰区碳达峰实施方案》,完善“双碳”工作机制,分步实施碳达峰行动,打造北辰高端园“双碳”先行示范区。加大重点用能单位和高耗能高排放项目管理,开展重点用能单位能源“双控”考核,严控“两高”项目,促进能耗“双控”向碳排放“双控”转变。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加快双口50兆瓦风电等项目建设,提高光伏、风电、生物质能等并网发电比例。推动充电基础设施建设,完善新能源汽车充电布局网络。加快发展绿色低碳产业,深入实施绿色制造工程,培育建设绿色装备制造重点项目,创建国家级和市级绿色工厂、绿色园区。倡导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创建绿色机关、绿色学校、绿色社区。

深入推进环境污染防治。深入打好蓝天保卫战。持续强化区域工业污染管控,实施重点行业深度治理,持续开展低效率处理设施升级改造或源头替代工作。开展夏季臭氧专项治理,严格确保使用低挥发性有机物涂料。深化移动源污染治理,加强柴油货车、非道路移动机械监管。持续完善重污染天气应急管理,开展扬尘污染防治、裸地治理。深入打好碧水保卫战。加大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力度,开展南水北调、引滦明渠水源保护区和万人千吨地下水水源保护区巡查巡护。对涉水重点排污单位的水污染防治设施运行状况、排污口管控等情况开展现场监督指导。建设北辰区入河排污口监测系统,每月开展镇级地表水考核。深入打好净土保卫战。扎实推进土壤环境状况监管,严格防控新增土壤污染,完成土壤污染隐患排查。扎实推进污染地块治理修复,推动自强化工厂、海豚橡胶等重点地块修复,做好暂不开发利用地块风险管控。深入巩固农村黑臭水体治理成果。实施城乡大美大绿工程,打造以“三纵三横”为重点的主干道路绿化景观带,建成有北辰风格的绿化景观。

(九)持续保障和改善民生,确保人民群众获得感实现新提升

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用心做好“衣食住行、业教保医”等民生实事,持续办好20项民生工程。强化就业优先政策,针对区内重点企业、重点项目用工需求,持续开展10+N公共就业服务专项活动,通过组织直播带岗、校企对接撮合等特色招聘活动,促进高校毕业生、农民工、退役军人等重点人群就业,帮扶残疾人、零就业家庭成员等困难人员就业。支持充分就业社区、充分就业村、零工市场建设,着力提升公共就业服务质量。落实新时代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意见,持续开展职业技能提升行动,加强急需紧缺技能人才培训,培养更多北辰“海河工匠”,参加全国第二届职业技能大赛,提升我区技能人才水平。开展和谐劳动关系创建活动,维护灵活就业和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合法权益。扩大社会保障覆盖范围,深入实施全民参保计划,做好重点群体参保扩面。落实长期护理保险政策,做好异地就医直接联网结算工作,创新提高医保基金监管效能。健全社会救助体系,落实低保、特困供养等救助制度,强化困难群众兜底保障。优化养老服务,开展区级综合养老服务中心提升改造,增加综合性养老服务供给。落实弹性供暖机制,实施供热旧管网提升改造工程,提升供暖服务质量。提高退役军人就业安置质量和服务保障水平,维护退役军人合法权益。

全面发展社会事业。办好人民满意教育,推动“五育”融合发展,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推进重点片区学校建设,年内接收1所学校及2所幼儿园,新增学位1710个。深入推进学区化、集团化办学,加快建设北京十一学校、天津师范大学服务基础教育创新试验片区。巩固“双减”治理成果,规范校外培训机构办学行为,提升课后服务质量。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启动北辰中医医院与北京协和医院“大病再诊断”平台建设,推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深化医疗、医保、医药联动改革,推进紧密型医联体、数字健共体建设,提升基层医疗机构标准化建设水平。做实做细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加强慢病健康管理、特需上门等服务,确保常用药品稳定供应。持续实施妇女儿童健康提升计划,扩大普惠性托育服务供给,促进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服务发展。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巩固提升国家卫生区创建成果。加快文化产业发展。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举办第七届“北辰杯”京津冀暨环渤海地区青年歌手大赛、第十八届“北运河之夏”和谐文化大舞台等文化活动,丰富群众文化生活。深入推进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利用,做好大运河保护区划工程项目文物影响评估和考古报批工作,积极申报非遗代表性项目和传承人。完善全民健身服务体系,优化健身场地设施配置,推进体育公园建设。推进全域科普向纵深发展。做好档案、地方志和红十字会工作。

筑牢城市安全防线。加强重大疫情防控救治体系和应急能力建设。落实优化防疫措施,加强统筹衔接,确保平稳转段和社会秩序稳定。通过加快土地出让、争取政府债券、用足用好缓释和展期政策等措施,持续优化债务结构,不断缩小债务规模,牢牢守住不发生区域性、系统性债务风险底线。保持重点敏感时期进京“零非访”,深入开展平安建设“六大行动”,深化“雪亮工程”、“智慧平安社区”建设应用,开展常态化扫黑除恶重点整治专项行动,严密防范和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发挥区镇两级矛调中心作用,健全完善社会矛盾纠纷调处化解综合机制,畅通规范群众诉求表达、利益协调、权益保障通道,切实把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落实领导包案、领导接访下访等制度,努力削减信访积案存量。织密“三道防线”,圆满完成重点敏感时期信访维稳任务。牢固树立“隐患就是事故、事故就要处理”理念,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加强安全生产和应急管理工作,强化自然灾害防治,坚决防范和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加强储备粮管理,保障我区粮食储备数量准确、质量安全。持续推动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创建工作,扎实开展食品、药品、特种设备等重点领域隐患排查治理。

各位代表、各位委员,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二十届一中全会精神,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坚强领导下,同心同德、踔厉奋发、勇毅前行,奋力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区新局面,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大都市贡献北辰力量。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