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关于印发《2024—2025年节能降碳行动方案》的通知
宁夏:2023年抓好11个光伏园区建设 新增新能源装机3GW
宁夏:2023年抓好11个光伏园区建设 新增新能源装机3GW日前,2023年宁夏回族自治区政府工作报告发布。报告指出,加快推进绿能开发,构建新能源供给消纳体系,抓好10个大型风电
日前,2023年宁夏回族自治区政府工作报告发布。报告指出,加快推进绿能开发,构建新能源供给消纳体系,抓好10个大型风电水电基地、11个光伏园区建设,新增新能源装机300万千瓦,占比达到50%,绿氢产能达到2.5万吨,全面强化煤电油气产运供保障,为宁夏可持续发展提供可靠保障。
原文如下:
政府工作报告
——2023年1月13日在宁夏回族自治区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
自治区主席 张雨浦
1月13日,自治区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在银川开幕。自治区主席张雨浦作政府工作报告。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自治区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过去五年工作回顾和2022年工作总结
2018年以来的五年,是我区全面发展、全面进步的五年。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宁夏发展,2018年专门为自治区成立60周年题写“建设美丽新宁夏 共圆伟大中国梦”贺匾,2020年明确提出“继续建设经济繁荣、民族团结、环境优美、人民富裕的美丽新宁夏”、“努力建设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的战略定位和发展目标,为我们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在自治区党委的坚强领导下,全区上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二十大精神,一体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两次视察宁夏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推动“十三五”规划顺利完成、“十四五”规划加快实施,各项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
五年来,我们坚定担当重大使命,先行区建设迈上新台阶。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殷切嘱托,争取国务院批复“支持宁夏建设先行区实施方案”,11个部委出台支持性政策,为宁夏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自治区实施“三大战略”、守好“三条生命线”、开启“三区建设”,出台先行区建设“条例”“规划”和“实施意见”,编制17个专项规划,率先开展“四水四定”,一批重点工程项目实施。“一河三山”保护修复持续推进,环保督察反馈的黄河“四乱”和腾格里沙漠污染、星海湖挖湖造景等问题有效整改。地级市空气优良天数比例达83%以上,森林覆盖率由2017年的14%提高到18%,黄河宁夏段水质保持Ⅱ类进出,贺兰山综合治理入选全国生态修复十大典型案例。创建5个“两山”实践创新基地,石嘴山获评全国资源综合利用示范基地,吴忠、固原成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银川荣获全球首批国际湿地城市。深入推动流域合作,签订河湖管理和水污染事件联防联控协议,承办黄河流域省际合作联席会议,共同奏响了新时代“黄河大合唱”。
五年来,我们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经济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就。地区生产总值由3200亿元提高到5000亿元以上,年均增长6%左右。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由4.6万元增加到6.8万元以上,年均增长5%左右。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近1万亿元。特色产业不断发展,粮食生产“十九连丰”,年产超过75亿斤。年产葡萄酒1.38亿瓶,居全国酒庄酒产量第一位,获批全球葡萄酒旅游目的地。奶牛存栏增速、牛奶瓜菜人均占有量均居全国第一位,获批国家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区。绿氢、芳纶、氰胺产能等跃居全国第一位,宁东成为全国最大的煤制油、煤基烯烃生产基地,居全国化工园区第五位,国家新能源综合示范区加快建设。新兴产业加快发展,宁夏成为国家唯一的网络枢纽和互联网交换“双中心”省区,率先在全国实现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省域全覆盖。加强科技攻关,煤间接液化成套技术实现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零的突破”,3D铸造打印技术率先实现产业化应用,借智创新的“宁夏模式”在全国推广,科技创新能力明显提升。
五年来,我们圆满完成脱贫攻坚任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胜利。全面落实“六个精准”和“五个一批”要求,累计投入扶贫资金500多亿元,彻底结束了西海固“苦瘠甲天下”的历史,实现了80.3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9个贫困县全部摘帽、1100个贫困村全部出列,贫困人口全部实现“两不愁三保障”和人均收入翻番目标。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推动的闽宁协作成为全国样板示范,亲自命名的闽宁镇荣获“全国脱贫攻坚楷模”称号,闽宁镇由昔日的“干沙滩”变成今日的“金沙滩”,《山海情》故事传遍大江南北。持续提升整体发展水平,宁夏人民实现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梦想。
五年来,我们统筹推进区域协调发展,城乡面貌发生新变化。全区国土空间布局不断优化,新型城镇化加快推进,城镇化率达66.7%。基础设施极大提升,全区高速公路通车里程突破2000公里,实现了县县通高速路、乡乡通干线路、村村通硬化路,银川河东国际机场晋升千万级机场,银西高铁全线通车。城乡环境大幅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圆满完成,建制村自来水、动力电、光纤网、标准化卫生室实现全覆盖,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96.5%、高于全国近10个百分点,获批全国首个全域乡村治理示范创建省区,新建美丽城镇、美丽村庄458个,美丽新宁夏更加靓丽。
五年来,我们持续深化重点领域改革,对外开放开创新局面。“四权”改革初见成效并扩展为“六权”改革,国企改革三年行动圆满完成,农业农村改革等走在全国前列。一体化政务服务能力连续5年稳居西北第一位。上市企业达16家。银川成为中国营商环境标杆城市,经济和人口首位度均列全国第二位。获批全国唯一国家葡萄及葡萄酒产业开放发展综合试验区、中国(银川)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成功举办两届中国—阿拉伯国家博览会、两届中国(宁夏)国际葡萄酒文旅博览会,世界或中国500强企业入驻74家,国际友城达60个,经贸合作扩大到169个国家和地区,对外开放水平逐步提高。
五年来,我们始终坚持把人民利益摆在首位,群众生活质量得到新提升。坚持每年将75%以上的财力用于民生事业,深入实施“四大提升行动”并拓展为“六大提升行动”,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由29400元、10700元提高到40200元、16400元,年均增长6.4%、8.8%,超过GDP增速。“互联网+教育”“互联网+医疗健康”“互联网+城乡供水”示范区建设走在全国前列。率先在西部实现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发展目标,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从10年提高到11年。率先在全国建成五级远程医疗服务体系,人均预期寿命由74.7岁提高到76.9岁。秦腔现代戏《王贵与李香香》、音乐剧《花儿与号手》摘取“文华”大奖,广场舞作品《塞上儿女心向党》夺得“群星奖”,6部作品荣获“五个一”工程奖。全区城市社区15分钟健身圈基本建成,村级健身工程实现全覆盖。连续5年提高城乡居民和机关企事业单位养老金、医保、低保标准,群众跨省异地就医结算更加便捷,残疾人托养服务比例居西部第一位。累计投入252亿元为民办实事,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明显增强。
五年来,我们依法全面履行政府职能,各项工作展现新成效。全面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持续加强政府自身建设,法治政府、数字政府建设全面提速。严格执行重大事项请示报告制度。提请自治区人大常委会制定、修改和废止地方性法规93件。办理人大代表建议921件、政协委员提案2287件,按期办结答复率100%。深入贯彻党的民族政策和宗教工作基本方针,5个市、20个县(区)荣获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县(区),宗教依法治理取得明显成效。安全生产和消防工作连续6年被国家考核为优秀等次。连续5年超额完成隐性债务化解任务,守住了不发生系统性区域性风险的底线。国防动员、双拥优抚、审计统计、气象地震、新闻出版、广播电视、参事文史等工作不断进步。全面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持续减轻基层负担,逐年压缩“三公”经费,政府公信力进一步提升。
各位代表,在过去五年中,2022年是极不平凡、极为特殊的一年。面对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以及疫情反复冲击等超预期因素叠加影响,我们坚决落实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统筹发展和安全,迎难而进、逆势而上,取得了殊为不易、弥足珍贵的成绩,宁夏高质量发展迈入了快车道。二季度和上半年,地区生产总值增长均居全国第一位,创造了历史最好成绩。全年预计地区生产总值突破5000亿元、同比增长5%左右,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同口径增长13.7%,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左右,农业增加值增长5%左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与上年持平,进出口总额增长20%左右。主要指标基本完成,多项指标进入全国前列,经济总体平稳、稳中有进、稳中向好。重点抓了五件大事:
一是坚决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全力推动自治区第十三次党代会部署落地见效。坚持把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作为首要政治任务,认真开展“大学习、大讨论、大宣传、大实践”活动,政府党组会、党组中心组学习会等开展15次集体学习。特别是改进学习方式,实行专题式、研讨式学习,围绕西部地区现代化建设、民族地区共同富裕、内陆地区扩大开放等重点专题,形成了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七大产业基地”“十条产业链”等多项工作思路和对策。同时,创建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专项工作机制,以及党的二十大报告任务和自治区第十三次党代会精神目标化、项目化、清单化、责任化制度,制定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自治区第十三次党代会精神任务分工方案。出台促进数字宁夏建设、帮扶中小微企业纾困解难、推进内外贸一体化发展政策措施等60多个配套性文件,确保学有成效、干有实效。
二是坚决落实“疫情要防住”的重要要求,全力打赢疫情防控攻坚战。2020年新冠疫情发生以来,我们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举全区之力打赢了一系列战役,特别是2022年成功处置了“4·06”“9·20”等90多起突发疫情。加大基础设施保障力度,自治区政府投入10亿多元,建成8个平战结合型方舱医院及1万多间隔离板房,新购6辆移动检测车,创建疫情诊疗咨询服务平台,在关键时刻发挥了重要作用。新冠疫苗接种、全员核酸检测、阳性感染者治疗费用等全部由政府承担。按照“二十条”“新十条”要求,不断优化防疫措施,最大程度保护了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最大限度减少了疫情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三年来,我们共同经受住了前所未有的重大考验,全区广大干部群众特别是医务人员、基层工作者、公安民警等一线人员,付出了无数艰辛努力,书写了无数感人事迹,彰显了伟大抗疫精神,诠释了宁夏人民众志成城、团结奉献的宝贵品质。
三是坚决落实“经济要稳住”的重要要求,全力加快高质量发展。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突出加强“稳保促”工作,迅速启动“七大战役”,压茬开展“大干40天奋战200日行动”和“稳经济保民生百日行动”,制定“1+N+1”等900多条政策措施,实施了一整套有力有效的组合拳,在关键时期稳住了经济大局。加大助企纾困力度,拿出真金白银,为各类企业和个体工商户退减缓税费234亿元、是2021年的3.7倍,新增贷款600多亿元,新增市场主体11.5万户。小牛自动化、东方钽业、天地奔牛入选国家制造业单项冠军示范企业(产品)。强力推进国能宁煤增资、西部创业大股东股权转让、北京宁夏大厦股权优化等难点改革,区属国企营业收入增幅居全国第二位。加大有效投资力度,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008亿元,增长10.2%,增幅居全国第三位,为近年来增速最高的一年。全国单厂规模最大的宝丰储能电池全产业链、世界最大的生态型葡萄酒产业园、闽宁产业园等20个重大项目开工建设,全球单体最大的中环太阳能级单晶硅材料智慧工厂、韩国晓星氨纶和泰和芳纶等100多个项目加快推进,全国单体最大的蒙牛高端数智化工厂一期、鲲鹏年产40万吨乙二醇项目一期、穆和独立储能电站、润阳科技园等338个大项目建成投产。加大促进消费力度,安排扩大消费资金3亿多元,举办各类促消费活动700余场,撬动社会消费近44亿元,总体上稳住了市场消费。银川获批商贸服务型国家物流枢纽和供应链创新与应用示范城市。加大“数字宁夏”建设力度,强力推进“五个一”组织体系构建,完成大数据中心、数字宁夏公司筹建,举办首届西部数谷算力产业大会,签约项目投资额700多亿元。加大科技创新力度,实施“双百科技支撑行动”,国能宁煤气相法生产聚丙烯技术打破了国外技术壁垒,灵武奶牛体外胚胎繁育技术在全国首次实现批量繁育,神州轮胎达到C919国产大飞机装机技术标准,宁夏大学草坪节水灌溉技术走进卡塔尔世界杯绿茵场。成功举办东西部科技合作推进会、绿色发展国际科技创新大会,获批全国首个东西部科技合作引领区。加大开放合作力度,新设外商投资企业22家,实际利用外资同比增长55%,闽粤两省招商项目到位资金70亿元,全年招商引资到位资金1785亿元。积极融入“西部大通道”,银兰高铁全线通车,银昆、乌玛、海平高速公路加快推进,黄河黑山峡水利枢纽工程实质性启动,银川河东国际机场总体规划、腾格里沙漠东南部大型风光基地获批,为可持续发展创造了重要条件。
四是坚决落实“发展要安全”的重要要求,全力维护社会大局和谐稳定。全面强化应急体系和安全能力建设,实施“四防”常态化督查机制。围绕生产安全,自治区政府集中投入12亿元加强安全基础,是历史上专项投入最多的一年。深入开展自建房、燃气、煤矿、危化等15个重点领域专项整治,化工园区(集中区)安全风险等级全部降至一般风险等级,全区生产安全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分别下降8.8%和9.6%。围绕能源安全,全力加强保畅保供,新增煤炭产能460万吨,总产量达9400万吨;新增电力装机200万千瓦,总量达6400多万千瓦,外送电940亿度,创历史新高。围绕生态安全,制定碳达峰碳中和实施意见,启动贺兰山、六盘山创建国家公园工作,完成黄河流域生态环境警示片披露问题、平罗园区煤企偷排废水等问题整改,全区地级市空气优良天数比例和PM_2.5浓度均超额完成国家考核目标。公众气象总体满意度居全国第二位,为历年最好。围绕粮食安全,新建高标准农田96万多亩,大力实施种业振兴“五大行动”,首次开展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自治区储备小麦自给率由7%提升到24%,地方储备粮能力由4.5个月提高到6个月。耕地面积、粮食产量和储量均超额完成任务。围绕金融安全,建立金融突发事件应急等工作机制,推动企业和金融风险有效化解,政府总体债务规模、债务率实现双下降。坚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坚持我国宗教中国化方向,依法管理水平进一步提高,新增10个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示范单位。创新基层治理,实现95%以上的矛盾纠纷在基层化解,重点信访事项化解率居全国前列,“保交楼”任务有效推进,治安整治“百日行动”成效显著,平安宁夏建设持续推进。
五是坚决落实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全力保障改善民生。突出抓好就业创业,创建政企联动模式,城镇新增就业7.9万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82万人,高校毕业生总体就业去向落实率同比增幅全国第一位,城镇调查失业率控制在5.5%左右。推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脱贫人口人均纯收入增长16.3%,脱贫县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8.5%,实现了“两个高于”目标,进入全国前列。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6.1%,其中城镇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5%和7.1%,在全国的排位分别是第六位、第五位、第四位,在西北五省(区)的排位均为第一位。加大教育投入,新建扩建学校、幼儿园41所,新增城镇义务教育学位1.2万个、公办幼儿园学位3600个。一批制约高校发展的问题得到有效解决。深入推进“三医联动”改革,北大第一医院宁夏妇儿医院落地运营,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实现全覆盖,新增医院床位2560张、养老机构床位2100张。在全国率先启动“全域崇军行动”,退役军人安置工作受到全国通报表扬。出台困难群众基本生活保障“20条”政策,城乡低保标准每人每年分别提高600元、960元,累计发放困难群众补助资金近30亿元。推动银川试点,历史遗留的40多万群众房产证“办证难”问题基本解决。年度10个方面28项民生实事全部完成,兑现了向全区人民作出的庄严承诺。
各位代表,过去五年所有成绩的取得,根本在于习近平总书记的掌舵领航,在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指引,也是自治区党委坚强领导,自治区人大、政协鼎力支持和全区人民拼搏奉献的结果。在此,我代表自治区人民政府,向全区各族人民,向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和各界人士,向中央驻宁单位、驻宁人民解放军指战员、武警部队官兵、公安干警和消防救援队伍指战员,向所有关心支持宁夏发展的国家部委、兄弟省区市、港澳台同胞、海外侨胞和国际友人表示衷心感谢!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挑战和问题。发展不平衡不充分仍是宁夏最突出的矛盾,特别是经济总量偏小、产业结构偏重、质量效益偏低、环境容量和资源约束偏紧仍是最现实的问题;人才不足、创新不足、开放不足仍是突出短板;民生工作和社会治理仍有不少弱项;部分干部观念、能力、作风等尚不能完全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等等。我们必须正视问题、切实解决问题,决不辜负全区人民期望。
二、今后五年发展的主要目标
今后五年,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局起步的关键时期。抓好这五年的工作,意义重大、影响深远。
我们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把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对宁夏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和自治区第十三次党代会确定的“12345”总体部署结合起来,紧紧围绕中心任务,牢牢抓住首要任务,为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宏伟目标作出宁夏贡献。
主要目标任务是:到2027年,社会主义现代化美丽新宁夏建设迈出坚实步伐,“五大战略”深入实施,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乡村全面振兴样板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区建设取得标志性成果,综合竞争力显著增强,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和治理体系治理能力现代化等全面推进,现代化框架体系初步形成,为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奠定坚实基础。
——奋力开创经济繁荣新局面,走好高质量发展的现代化之路。坚持把实现高质量发展作为现代化建设的本质要求,推动经济发展质量效益和总量速度明显提升,力争地区生产总值达到8000亿元,年均增长6%左右,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超过10万元。市场主体达到100万户左右,民营经济占比达到50%以上。产业转型升级明显加快,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技术产业占比分别达10%、15%以上,数字经济规模占比达40%以上。科技创新水平明显提高,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年均增长10%以上,公民具备科学素质的比例超过13.5%。资源能源保障能力明显增强,煤炭产能达到1.6亿吨,发电总量2000亿千瓦时以上。改革开放取得重大突破,现代化经济体系、产业体系、高标准市场体系、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等基本形成,综合经济实力跃上新台阶。
——奋力开创民族团结新局面,走好各族人民共同奋斗的现代化之路。坚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坚持和落实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推动新时代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走在全国前列,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县(区)创建率达到100%。坚持我国宗教中国化方向,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宗教领域问题依法治理取得显著成效。民族和睦、宗教和顺良好局面持续巩固,民族宗教事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明显提升,形成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共识与合力。
——奋力开创环境优美新局面,走好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之路。坚持生态优先、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强化国土空间规划引领,加快构建“一带三区”总体布局,全区域全方位加强生态环境保护,黄河大保护大治理协同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取得更大成效,国家西北重要生态安全屏障更加巩固。“四水四定”“双碳”“双控”工作取得重大进展。黄河宁夏段水质保持Ⅱ类进出,环境空气质量稳定达到国家二级标准,森林覆盖率提高到20%。单位GDP能耗、二氧化碳排放完成国家下达目标任务,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下降15%。城市再生水利用率达到50%以上,5个地级市全部达到国家节水型城市标准。全区生态环境、生产环境、生活环境明显改善,绿色发展走在沿黄省区前列。
——奋力开创人民富裕新局面,走好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之路。坚持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现代化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民生领域财政投入稳步增长,“六大提升行动”“七项民生工程”取得重大成果。就业更加充分更有质量,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增长基本同步、劳动报酬提高与劳动生产率提高基本同步,区域差距、城乡差距、收入差距明显缩小。保持脱贫群众收入增速高于全区农村居民收入增速、移民群众收入增速高于全区农村居民收入增速、农村居民收入增速高于城镇居民收入增速、全区城乡居民收入增速高于经济增速、全区居民收入增速高于全国平均增速等“五个高于”,力争人均收入达到4万元以上,赶上全国平均水平。全区总人口达到750万左右,城镇化率达到70%,人均预期寿命达到78.7岁,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达到11.5年。社会保障体系更加健全,基本公共服务达到全国中上水平。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率达到95%,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持续稳定在95%以上。养老机构护理型床位占比达到60%,每千人口3岁以下婴幼儿托位数达到4.5个。城镇户籍低保、低收入家庭住房保障率达到100%,既有老旧小区和棚户区改造任务基本完成。着力推进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更加丰富、更有品质,让现代化建设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区人民。
12-
光伏半月谈2015年6月上旬:太阳能发电成本接近平价2024-08-16
-
“黑硅”太阳能电池!效率达22.1%2024-08-16
-
首届中国太阳能热发电大会日程安排初步敲定2024-08-16
-
中国首座商业运营太阳能热发电站累计发电近1400万千瓦时2024-08-16
-
全球最大太阳能飞机“阳光动力2号”离开南京飞往美国2024-08-16
-
南瑞太阳能基于熔融盐储热的塔式光热电站控制技术项目启动2024-08-16
-
太阳能+空气能绘制新能源蓝图2024-08-16
-
欧盟对马、台太阳能产品展开贸易调查 薄膜被排除在外2024-08-16
-
德发明太阳能电解水制氢新工艺2024-08-16
-
国产太阳能液态电池有望2017年面世2024-08-16
-
六月订单猛增 太阳能电池厂调涨售价2024-08-16
-
中欧太阳能争端或要“滚雪球”2024-08-16
-
印度打造太阳能火车 替代柴油2024-08-16
-
移动技术+太阳能给非洲带来变革2024-08-16
-
分子石墨烯架构助力有机太阳能电池2024-0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