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银行业引领ESG探索与实践,国际评级整体提升

来源:
时间:2022-12-23 16:07:30
热度:

银行业引领ESG探索与实践,国际评级整体提升来源 | 零壹财经作者 | 姚丽ESG是英文Environment(环境)、Social (社会)和Governance(治理)的缩写,

来源 | 零壹财经

作者 | 姚丽

ESG是英文Environment(环境)、Social (社会)和Governance(治理)的缩写,是财务绩效之外,更体现企业社会价值的投资理念和评价标准。ESG在企业的行业地位、盈利能力乃至技术实力之外提供了更加多维的指标,使得对于企业的评价更加全面。由于ESG理念与共同富裕、可持续发展以及当前“如火如荼”的“双碳”目标等经济社会背景高度契合,也日益受到监管、企业及投资者重视。

企业对外披露的ESG相关报告名字不尽相同,包括ESG报告、社会责任报告及可持续发展报告等,这些报告所覆盖的课题与内涵基本一致,以下统称为ESG报告。

我国企业对于ESG理念的探索与实践起步相对较晚,但近年来发展较快。根据有关统计,在各行各业中,金融业,尤其是银行业的ESG披露比例最高,显示银行业对于ESG更为重视,正在引领国内的ESG 实践。

近日,国际权威评级机构明晟(MSCI)公布了2022年度ESG评级结果,国内银行业的评级整体上有所提升,包括浙商银行在内的多家上市银行ESG评级“A”,目前“A”是国内银行最高等级,显示银行业的ESG实践取得积极成效。

我国银行业引领ESG理念与实践

我国企业在ESG披露方面起步较晚。以透明度较高,对社会公众形象较为敏感的上市公司群体为例,2006年深交所发布《上市公司社会责任指引》,倡导上市公司积极履行社会责任,据有关统计,2007年披露ESG报告的企业数量为17家;目前,监管对A股上市企业没有ESG的强制披露要求,但近年来随着政府、监管、企业以及投资者对可持续发展的重视,ESG理念不断深入,2022年,披露ESG报告的上市企业已达1427家,占比约1/3。

根据Wind资讯,分行业看,在A股上市企业中,披露比率最高的是银行业,达100%,其次为非银金融,为83.13%;此外,《中国ESG发展白皮书(2021)》也显示,金融行业发布 ESG 报告的公司数量、披露率均位居首位。可见金融业尤其是银行业是对ESG理念与实践最为重视的企业群体。

图1:各行业上市公司ESG披露情况

来源:《中国ESG发展白皮书(2021)》

金融业尤其银行业重视ESG理念与实践的原因在于行业的特殊性,一是金融机构为经济提供流动性,引导资源流动,是关系国计民生的行业,对于可持续发展、共同富裕及践行普惠等肩负着更为重要的社会责任,二是金融作为高风险行业,接受严格的行业监管,包括更加全面的信息披露;三是资本市场也对金融业有更为严格的披露要求,例如上海证券交易所于2022年1月公布的修订后的《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自律监管指引第1号——规范运作》中,金融被点名“应当在年度报告披露的同时披露公司履行社会责任的报告”。

银行业ESG评级整体提升,本土化评级体系待完善

目前,国际国内ESG评级机构众多,其中,明晟(MSCI)ESG评级,和标普国际(S&P Global)的可持续发展(Corporate Sustainability Assessment,CSA)评分被公认为是最具影响力和权威的ESG评价体系,成为投资者及其他市场主体评价企业ESG成效的重要参考。

两大评价体系中,标普的可持续发展评分按年度对企业开展问卷评估,对于未参与问卷评估的企业,通过系统抓取公开信息来进行评分,虽然近年来国内企业参与度逐年增高,但由于国内企业刚起步,相较于国外企业,得分整体较低。以下主要介绍明晟的评级情况。

明晟ESG评级的信息来源主要为企业的ESG报告等公开信息,目前覆盖了国内的六大国有行、除渤海银行外的上市股份行以及部分上市城商行。明晟评级分为AAA、AA、A、BBB、BB、B及CCC计7个等级。在明晟ESG评级覆盖的191家银行中,国内A股上市银行基本位于BB-A。

近期明晟公布的2022年ESG评级结果显示,国内上市银行ESG评级整体提升。其中,6家国有行全部为A,工商银行、中国银行、农业银行及交通银行首次由BBB升至A;9家股份行中有4家为A,浦发银行、浙商银行首次由BBB升至A。在明晟ESG覆盖的上市城商行中,也有多家银行评级提升。

表1:我国上市银行明晟ESG评级情况

资料来源:明晟官网

银行业整体评分提升,显示整个行业在践行ESG理念,将环境、共同富裕、可持续发展等融入具体业务及日常经营,取得积极成效。银行业ESG积极拥抱并践行ESG理念,也有望带动其他行业及整个社会对ESG的重视与实践。

值得关注的是,目前的ESG评级体系存在不够完善的方面。首先国内的评级机构在国际上缺少话语权,对于国内企业的ESG评级,明晟及标普的评价结果仍被广泛引用和参考。光大证券研报认为,“包括明晟、标普、道琼斯&SAM、汤森路透及晨星等在内的国际上的主流评级机构,在对国内企业进行评级时使用与国外一致的标准,未考虑到中国企业所肩负的具有中国特色的企业社会责任,”因此呼吁建立本土化评级体系。

此外,不论是国际评级机构,还是国内的华证、中证、商道融绿、嘉实、社投盟等评级机构,由于采用的角度、指标及评分聚合方法不同,各评级机构评分结果相关度较低,需要自上而下对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做出明确指引;针对目前ESG评价未考虑行业特性的问题,光大证券认为应该从银行业开始分行业建立ESG评级体系。

银行业的ESG实践:从治理架构、战略规划到业务落地

我国银行业ESG评级的整体提升,背后是整个行业对ESG的深入实践,ESG已经融入银行的治理架构、战略规划及业务落地。

在ESG治理架构方面,目前银行业通行的做法是由最高权力机构董事会负责,设立专门委员会。例如,根据公开信息,2021年中国建设银行管理层设立环境、社会和治理推进委员会,成立ESG工作推进办公室,负债统筹推进集团整体ESG战略规划、部署及协调工作,推动将ESG因素纳入业务流程和风险管理;兴业银行2021年将董事会战略委员会更名为战略与ESG委员会,授权其拟定本行社会责任及可持续发展战略和政策,监督、评估履行社会责任情况,负责审议《可持续发展报告》。

ESG也被纳入银行的长期战略规划。例如,兴业银行在2015年将绿色金融纳入战略核心业务,是国内最早探索绿色金融的机构,2021年印发《兴业银行绿色银行建设行动计划(2021-2022年)》,明确了两年内的绿色银行建设的主要目标,及服务“双碳”目标重点任务。

作为总部位于浙江的全国性股份行,浙商银行则将共同富裕作为实现“ESG本土化”的重要锚点,在支持浙江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中做了大量工作。2021年,浙商银行制定了《支持浙江高高质量发展减少共同富裕示范区实施方案(2021-2025年)》,对组织机构、主攻方向及重点任务目标做了全面部署,设定了民营企业贷款、普惠小微贷款、制造业贷款、绿色贷款、涉农贷款及科创贷款等增速超过各项贷款平均增速,以及到2025年末基本实现山区26县机构全覆盖等目标。

值得一提的是,该行正在积极探索“公益+金融”模式,带动有意愿有能力的企业、社会组织和个人参与公益慈善事业,引导社会财富“升维发展”,例如,推动区域民营龙头企业以股权或资金作为慈善财产,通过慈善信托收益助力弱势群体、落后区域实现共同富裕和高质量发展。

此外,对于评级机构普遍关注的隐私和数据安全、人力资本发展、环境影响等ESG关键性议题,银行业也在积极开展有益探索和回应。

企业对ESG的重视意味着企业在追求盈利的同时更多地兼顾对员工及消费者、对社会弱势群体等其他主体,以及环境等各方面的社会责任,必将促进整个社会的协调发展及可持续。而企业在追求ESG成效的同时,也将获得来自于监管、投资者及消费者等各方的积极反馈,获得更好的经营环境以及更好的发展,这是一个共赢共生的过程。从我国银行业对ESG在组织架构、战略及业务落地等方面的执行力度可见,整个行业对ESG日益重视,未来也有望获得更高评级,同时ESG实践也有望提升整个行业的经营能力及服务水平,实现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参考资料:

1.海南省绿色金融研究院:《产业研究|我国上市公司ESG信息披露情况分析》

2.光大证券:《ESG专题研究报告:从银行业开始分行业建立本土化ESG评级体系》,作者祁嫣然

       原文标题 : 银行业引领ESG探索与实践,国际评级整体提升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