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清洁能源补贴加深美欧裂痕

来源:
时间:2022-11-10 09:01:42
热度:

清洁能源补贴加深美欧裂痕11月7日,欧元区国家财政部长在布鲁塞尔召开会议,法国、德国财长猛烈抨击了美国政府大力补贴本土电动汽车产业的政策。欧盟委员会负责内部市场事务的委员蒂埃里&m

11月7日,欧元区国家财政部长在布鲁塞尔召开会议,法国、德国财长猛烈抨击了美国政府大力补贴本土电动汽车产业的政策。欧盟委员会负责内部市场事务的委员蒂埃里·布雷东表示,美国的行为违背了世界贸易组织的原则,如果美国不考虑其欧洲伙伴国的想法,欧盟将采取“报复措施”,并把争端带到世贸组织寻求解决。欧盟与美国因《通胀削减法案》清洁能源补贴等产业政策引发的贸易争端引发国际社会关注。

欧盟多国狠批美国

在此次会议上,欧盟多国财政部长对美国《通胀削减法案》中清洁能源补贴相关政策表达强烈不满。

法国经济、财政及工业、数字主权部长布鲁诺·勒梅尔表示,美国《通胀削减法案》可能“危及欧洲和美国企业之间的公平竞争环境”,正在引发“法国政府严重关切”。

德国财政部长克里斯蒂安·林德纳警告称,美国完全没有意识到欧盟的关切,美国政府必须知道,这部法案将会给市场带来的严重后果,双方应当尽力避免出现“以牙还牙”甚至贸易战的局面。

此前,在欧盟贸易部长非正式会议发布会上,负责经济事务的欧盟委员会执行副主席东布罗夫斯基斯指出,美国《通胀削减法案》规定的许多绿色补贴对欧盟的汽车、可再生能源、电池和能源密集型行业构成了不公平竞争。捷克工贸部长西克拉表示,美国的《通胀削减法案》“不可接受”。

今年8月,美国总统拜登签署《通胀削减法案》,法案将于2023年生效。法案指出,未来十年,美国将投入约4300亿美元用于应对气候变化、发展清洁能源以及强化医疗保障,其中包括约3700亿美元的清洁能源补贴。法案规定,符合在北美进行最终组装、电池主要来源北美等条件的电动汽车,可以获得7500美元的税收抵免。这一政策将使北美生产的电动汽车在美国市场上获得更强的价格竞争优势。

据美国《政治报》报道,德国总理朔尔茨和法国总统马克龙近日都对美国白宫的《通胀削减法案》感到担忧,他们认为,该法案“实行贸易保护主义政策”,试图通过减税和能源补贴计划,鼓励企业将生产转移到美国本土。德法领导人表示,如果美国不让步,欧盟将会反击。欧盟也会对企业进行补贴,这可能会使美欧进入一场新的贸易战。马克龙近日在法国电视二台发表讲话时强硬表示:“我们需要像美国那样,出台一项《买欧洲货法案》。我们需要为我们的欧洲制造商预留出补贴。”

近期,受能源价格飙升、通胀高企、欧元汇率波动等多重因素影响,已出现欧盟企业供应链向美国转移迹象。德国宝马汽车公司10月宣布,将投资17亿美元在美国南卡罗来纳州生产电动车。不久前,全球最大的钢铁制造商之一安赛乐米塔尔表示,由于电力成本飙升,公司已关闭位于德国的两座工厂,转向美国得克萨斯州的工厂继续生产。荷兰化肥巨头OCI大幅削减在欧洲的氨产量,投资数亿美元扩建在美国得克萨斯州博蒙特的工厂。今年早些时候,德国大众汽车也宣布了扩大美国业务的计划。

英国《金融时报》网站刊文称,随着企业因为一些激励措施而转向美国,法国估计将损失80亿欧元(约合79.5亿美元)。美国《通胀削减法案》中清洁能源补贴相关的产业政策,对因俄乌冲突备受冲击的欧盟产业来说,可谓雪上加霜。

欧洲《现代外交》网站刊文称,美国政府是欧洲财富外流的始作俑者。随着欧洲财富不断外流——主要是流向美国,欧洲将变得越来越落后。越来越多人认识到,欧洲的真正敌人是美国。

加剧欧盟“去工业化”

“美国《通胀削减法案》中的补贴计划将对欧盟企业带来较大冲击,对欧盟相关产业造成深远影响。”中国社会科学院欧洲研究所欧洲经济研究室主任孙彦红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分析,该法案的直接影响是将扭曲国际电动汽车市场的竞争秩序,令不符合“本土成分”要求的欧盟车企面临不公平竞争,进而被削弱竞争力。

孙彦红指出,该法案对欧盟的深远影响至少有两个方面:其一,绿色转型是新一轮产业革命的重要内容。长期以来,欧盟一直是绿色转型的先行者和倡导者,近年来将发展电动汽车作为推动绿色转型的重要抓手。美国针对本土电动车产业的高额补贴政策,将令欧盟电动汽车产业在国际竞争中处于劣势,进而削弱欧洲在全球电动汽车相关标准制定方面的话语权,这无疑将威胁到欧盟在绿色转型方面的领导者地位,也将令其在新产业革命的角逐中处于不利地位。其二,当前欧盟深陷俄乌冲突导致的能源危机中,制造业生产运营成本高企,“去工业化”趋势正在加快。该法案的歧视性巨额补贴政策,将进一步激励欧洲制造业、特别是电动汽车企业将供应链转移到北美,加剧欧洲的“去工业化”,造成制造业就业岗位的流失,危及欧洲的社会稳定和经济长期发展。

数据显示,截至今年9月底,欧盟铝、锌、钢铁、化工等高能耗行业的产能已因停产或外迁而萎缩了近一半。同时,一批代表欧洲制造业高端品质的企业也宣布破产或面临生存危机。据多家机构预测,2023年欧洲将迎来更为猛烈的破产潮。

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王朔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分析,虽然美欧间的跨大西洋合作伙伴关系和价值观同盟联系紧密,但双方在贸易、金融等经济领域的争夺一直十分激烈。

“美国挑动俄乌冲突,既加强了对欧盟的控制,又分化了欧盟内部团结,全方位薅了一把欧盟的‘羊毛’。”王朔分析,美国液化天然气能源巨头在能源价格暴涨过程中,向欧洲国家高价售卖能源;美国军工巨头借欧洲国家加强安全防务,向欧洲大量兜售武器军备;美联储持续加息,引发欧洲央行被迫跟随加息,欧元、英镑兑美元汇率跌至历史新低,华尔街金融巨头借欧洲资本向美国流动之势牟取暴利;能源价格暴涨、欧元贬值带来的制造成本上升、出口收益下降,给欧盟制造业企业带来沉重压力,化工、能源相关企业的外流进一步加剧欧洲产业空心化趋势……综合来看,俄乌冲突以来,美国趁火打劫,已从欧洲攫取了巨大经济利益。

考虑采取报复措施

彭博新闻社网站报道称,10月下旬,美国和欧盟正式设立了《通胀削减法案》工作组。近期,美国和欧洲官员将举行该工作组的首次会议,以解决欧盟对《通胀削减法案》的担忧。此次会议将对拜登改善跨大西洋伙伴关系的努力构成关键考验。此外,美国与欧盟贸易科技委员会将于12月5日举行会议,美国的清洁能源补贴将是一个关键议题,欧洲官员希望此次会议能从技术性讨论转向具体、可实现的内容。

“理论上看,面对美国的高补贴政策,欧盟可采取在相关产业增加补贴的方式应对。然而,实践层面看,可行性和效果并不乐观。”孙彦红分析,首先,欧盟层面的财政资源有限,无法拿出与美国规模相当的补贴资金,也难以给出令绝大多数成员国满意的补贴方案;其次,为维护欧洲单一市场正常运转,欧盟竞争政策对成员国的国家援助有明确的限制规定,如果任由成员国竞相补贴,那么其单一市场将被严重扭曲;最后,与美国展开补贴竞赛将严重破坏国际贸易秩序,并不符合欧盟维护自由开放国际经济秩序的核心主张。鉴于此,若美国继续推行《通胀削减法案》的补贴政策,欧盟可能采取两个方面措施来应对:其一,在多边层面,通过世界贸易组织反补贴程序,迫使美国在一定程度上纠正补贴行为;其二,在双边层面,针对在北美生产的电动汽车增收进口关税,抵消其在欧洲本土市场造成的不公平竞争。

“美国《通胀削减法案》中清洁能源高额补贴相关政策,是变相的保护主义,违背公平贸易的原则,这背后仍然是‘美国优先’的逻辑。”王朔认为,美国自私自利的举措再次让欧洲看清,共和党和民主党在维护美国利益方面没有本质区别,美欧之间的核心利益矛盾始终存在。欧盟对美国的政治担忧将加剧,不信任感和关系裂痕也可能进一步加深。但在当前美强欧弱的总体局势下,欧盟无法摆脱对美国和北约的安全依赖,也受困于能源危机和通胀压力,没有底气和美国“公开叫板”。未来,美欧《通胀削减法案》工作组如何发挥协商功能,美欧双方如何在美欧贸易和技术理事会框架下解决清洁能源补贴等其他贸易问题,找到“一揽子”解决方案,值得持续观察。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