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武钢:拓宽中国风电创新之路

来源:
时间:2022-10-12 09:01:45
热度:

武钢:拓宽中国风电创新之路武钢在位于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的金风科技智慧园区内展示风机模型(2022年9月20日摄)。新华社发【二十大代表风采】不久前,作为我国风电行业领军企业,金风科

武钢在位于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的金风科技智慧园区内展示风机模型(2022年9月20日摄)。新华社发

【二十大代表风采】

不久前,作为我国风电行业领军企业,金风科技首台6兆瓦中速永磁智能风机在新疆达坂城风电装备产业基地下线,这一创新再度降低风电度电成本,为我国能源转型作出贡献。

“我们的梦想是用自主研发的风机为全球用户提供清洁能源,为世界贡献中国智慧。”党的二十大代表、金风科技董事长武钢告诉记者,35年前,他辞去安稳的教师工作投身风电事业。在他的带领下,金风科技从学习引进世界先进技术到自主研发风电机组,逐渐成长为行业领跑者。

如今,梦想正逐一照进现实。武钢骄傲地表示:“风电是实现‘双碳’目标的主力军,未来我们有信心、有底气、更有能力为此提供可靠、可负担、可持续地创新解决方案。”

从零起步,实现风电5大部件国产化

实现“双碳”目标的信心和底气,来自这位中国风电事业先驱者坚持创新,把技术牢牢掌握在自己手里。

“风力每发一度电排放的碳只相当于火电的1%,我国丰富的风能将是多么巨大的一笔财富啊。”20世纪80年代,新疆达坂城竖起第一台从丹麦引进的风力发电机,开启中国风电探索,时任新疆水电学校教师的武钢回忆起此事仍心潮澎湃。

1987年,他辞去教师岗位,从乌鲁木齐来到达坂城风电场,接任场长一职。

彼时的中国风电刚刚萌芽,达坂城也只是边陲的一块试验田,国外的风电技术早已遥遥领先。要摸清门道,就得从零起步,样样都得学,样样都得干。

武钢一直冲在一线,穿着工作服爬风机成了这个场长每天的必修课。

塔架上缓速转动的叶片背后,需要新型材料研发、空气动力设计、计算机控制技术等诸多技术。中国风电起步晚、基础差,许多外国专家都认为中国做不出风电装备叶片、发电机、齿轮箱、塔架、电控系统5大部件。

从1992年到2000年,靠边买、边学、边干的“笨方法”,达坂城先后引进数百台进口风机。期间,武钢多次远赴丹麦、德国、英国进行专业技术和工程实践培训和学习,组织电厂从风机内部结构开始攻起,按照图纸自学组装。

2000年,金风科技制造的600千瓦风电机组,5大部件全部实现本土化,国产化率达到了72%。“这个阶段最辛苦,也是我们装备制造进步最快的阶段。现在我们不仅做出了5大件,几乎欧洲所有风机零部件公司都在中国设有生产厂家。”武钢说。

注重创新 推动风机数字化升级

如今的达坂城风电基地,数千台国产自主研发风机擎天而立,与蓝天白云相衬,和博格达峰交相辉映,壮美如歌。

不过,在武钢眼里,这远远不够。回忆企业风机制造路径,研发团队都是从国外引进先进风机,效仿西方技术,再进行量产,武钢一直希望中国能有自己的技术体系,“如果我们不注重基础理论的自主研究,就扭转不了照搬照抄的老路,缺乏理论支持的中国创新之路是走不远做不大的。”

2002年,44岁的武钢接任金风科技董事长一职,正式成为金风科技的“舵手”,加速带领企业从偏隅一角的新疆登上世界风电的大舞台。

在武钢的带领下,公司抢抓装备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机遇,选择将风机控制策略作为突破口,力求独创一套风机核心控制理论和技术,实现智能控制,为风电开发利用提供整套优化方案。

2015年,金风科技成功开发了国内第一台完全自主的风机硬件在环仿真系统;2019年团队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大规模升级,研发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空气动力学和结构动力学模型;2021年,全球风电行业第一台数字孪生风机诞生……这些成果把风电设备研发建立在自主创新的理论基础上,彻底改变风电行业长期跟随国外的被动局面,带动整个风电制造实现数字化升级。

“坚持自主创新的战略方向让我们的路越走越宽。”武钢说,如今金风科技制造的风电机组已遍及32个国家,其中不乏美国、澳大利亚这些发达国家,还有“一带一路”沿线国家。

作为一名扎根风电行业35年的老兵,武钢亲历中国风电产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成长,今年光荣地当选党的二十大代表。“‘双碳’目标提出后,绿色电力成为最具竞争力的能源品种,党的二十大的召开,将为推进可再生能源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大动力。”他表示。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