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谁是“光伏”之都?

来源:
时间:2022-09-19 10:01:36
热度:

谁是“光伏”之都?如果现在问一声中国的“光伏之都”在哪儿,可能会有七八个城市按下抢答键。双碳目标的号角下,循着风口蜂拥而至的,除了站在“台前”的企业,各地政府也展现出极大投资热情,

如果现在问一声中国的“光伏之都”在哪儿,可能会有七八个城市按下抢答键。

双碳目标的号角下,循着风口蜂拥而至的,除了站在“台前”的企业,各地政府也展现出极大投资热情,“抢项目”、“抢人才”,一场关于“光伏之都”的角逐悄然开场,背后竞争激烈程度一点也不亚于“台前”的光伏企业们。

扎堆长三角的“产业高地”

早年间,光伏的应用市场主要集中在海外,为了出口运输便利,国内光伏电池、组件的生产基地大多布局在江苏、浙江等东部沿海地区。这里不仅聚集着天合、晶澳、隆基、阿特斯、东方日升等一大批光伏制造企业,而且造就了常州、盐城、无锡、义乌、镇江、扬州等一批光伏产业之城。

1.jpg

进入新时期,市场需求端的变化,虽然对原有光伏产业制造格局形成一定冲击,但并未撼动这些城市在光伏产业链上优势地位,相反随着产业市场体量进一步壮大,与之带来的产业协同效应和区域经济拉动效应也相应增强,更加坚定了这些城市,做大做强光伏产业链的决心。

这些城市也都宣布了各自的打造“光伏产业城”的计划,并借助产业链完备及先发优势,虹吸了大量优质企业,其他地区很难撼动这些产业链扎堆的城市,一位内蒙古光伏从业人士就曾透漏:“多数硅材料企业不愿意在当地投资下游生产项目,主要原因是生产成本比南方高不少。”

2.jpg

从近两年光伏扩产情况来看,电池、组件端扩张仍旧聚集在长三角地区,据北极星太阳能光伏网统计:仅2021年至2022年上半年,长三角三省的电池、组件扩产规模近400GW。

靠近市场“新兴之城”

然而不可忽视的是,尽管长三角地区在光伏产业链上优势地位仍旧不可撼动,但来自中西部地区与之差距正迅速缩小,相对落后的经济水平导致地方的产业扶持政策更为积极,力度更大,丰富的太阳能资源和土地资源便宜优势,更是吸引光伏企业落户重要因素,于是乎西宁、乐山、包头、朔州等这些靠近终端的中西部城市,在光伏产业版图中“异军突起”,成为光伏制造企业产能布局的又一“核心”。

3.jpg

对于光伏制造企业而言,资源优势是其“看中”这些城市的关键。内蒙古、青海、山西、甘肃等省区都是国家大型风电光伏基地建设前沿,将生产基地建设于此,不仅能够实现产品与终端市场的紧密衔接,还更加靠近上游“原料”市场,不必出现内蒙古生产的硅棒运到南方最后生产成组件,再运回内蒙古完成装机“的现象。

充足的绿电也是当地富有吸引力的招商资源。一方面,便宜的电价意味着更低的生产成本;另一方面,绿电能够打开出口销路,满足欧洲等地对碳排放的溯源要求。最早入驻西宁的亚洲硅业就曾表示:青海太阳能资源天赋异禀,是全国清洁能源电力供应比例最高的地区。亚洲硅业用当地清洁能源生产多晶硅,在实现企业自身能耗降低的同时,有效减少光伏产业自身的“碳足迹”。

当然,新的产业聚集既有市场逻辑,也离不开政府推动,以往受产业配套、成本等因素影响,下游企业不愿意这些地区投资电池、组件项目,意识到上述问题后,内蒙古、青海、四川等省份除了出台了一系列指导性的文件,鼓励区域内多晶硅、单晶硅企业延伸产业链条,发展下游电池片、电池组件外,部分城市还主动出击,深入开展产业链“链长制”招商。

与东部城市相比,这些西部的光伏之城,拥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原本就是上游光伏硅材料的重要投资区域,随着中下游企业落户和项目落地,未来的产业链将更加完整,将覆盖了包括上游多晶硅料在内的光伏产业链所有生产制造环节。

龙头拉来的”崛起之城

除了向富集资源处“扎堆”,另一个明显趋势是跟随大客户脚步。正因如此,在地方政府的招商列表中,“龙头企业”排在绝对优先级,义乌、曲靖等新型光伏产业之城的崛起更都充分佐证这一观点。

2017年义乌为引进附加值较高、核心优势鲜明的产业集群,花费“心血”让电池片巨头——爱旭进驻并将集团总部设在义乌,行业龙头催生的“磁吸效应”迅速显现,继爱旭股份之后,晶科、天合、晶澳、东方日升等光伏龙头企业,并迅速将中间环节企业吸附招引至义乌。

云南曲靖崛起也与行业龙头催生的“磁吸效应”有关,依托曲靖绿色水电资源优势,2017年,曲靖引入阳光能源成功入驻,由此拉开了曲靖光伏发展序幕。看到阳光能源的收益和云南的政策优势后,晶澳、隆基等行业龙头相继到曲靖投资。截至目前,曲靖建成和在建硅棒及切片产能80GW,占全国产能的约20%,达产后实现产值近400亿元。

晶科所在的上饶市更是“一企兴一城”的代表,自2006年6月在上饶扎根后,在其带动下,目前已形成了“硅片—电池片—组件—应用”垂直一体化的产业链。今年年初,当地主政领导更是在“世界光伏城”建设暨重点产业链链长制工作推进会上强调,抓好产业链链长制各项工作,全力以赴打造“世界光伏城”。

一个日渐成熟的光伏产业,以及“双碳”目标蕴藏的巨大潜力,对光伏“怦然心动”。不止以上城市,公开信息显示:宿州、许昌、成都、酒泉等更多城市希望提出打造千亿级光伏产业集群,将光伏产业打造成城市的“新名片”的口号,新疆、四川等工业硅、多晶硅的产业布局的重点城市,在做大做强光伏产业上游的同时,也将构建全产业链条作为下一步发展的目标。

可以预见,未来光伏产业生产基地集群将进一步分散,在2022中国光伏绿色供应链大会上,中国光伏行业协会秘书长王世江也指出,产能均趋于集中,供应链更易面临风险,未来供应链将从集中化转向分散化和多元化。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