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关于印发《2024—2025年节能降碳行动方案》的通知
首页 >
近60年来安徽省气候变暖趋势明显 气候生态环境变化总体向好
来源:
时间:2022-05-19 11:01:52
热度:
近60年来安徽省气候变暖趋势明显 气候生态环境变化总体向好日前,安徽省气候中心公布了近60年来全省气候变化趋势。通过分析监测结果显示,全省气候明显变暖,平均气温以每10年0.22℃
日前,安徽省气候中心公布了近60年来全省气候变化趋势。通过分析监测结果显示,全省气候明显变暖,平均气温以每10年0.22℃递增,夏季更长,冬季更短,暴雨日数显著增加,但气候生态环境变化总体向好,合肥市气候宜居优势较显著。全省气候明显变暖 平均每10年升温0.22℃ 据分析,1961-2021年,全省年平均气温平均每10年上升0.22℃,总共上升了1.34℃;平均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上升速率分别为0.21℃/10年和0.30℃/10年,总共上升了1.85℃和1.28℃。 2021年,全省平均气温、平均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分别偏高1.0℃、1.3℃和0.8℃,均为有气象记录以来最高;国庆期间(10月1-7日)为1961年以来同期第二热;冬季平均气温为历史同期第三高,全省有61个站达到强暖冬标准。 全省入春和入夏明显提前,入秋和入冬显著推迟,夏季日数明显增加,冬季日数显著减少。1961-2021年,全省平均入春和入夏时间分别平均每10年提前1.8天和1.2天,总共提前了11.0天和7.3天;入秋和入冬时间分别平均每10年推迟1.4天和0.9天,总共推迟了8.5天和5.5天;夏季日数平均每10年增加2.6天,总共增加了15.9天;冬季日数平均每10年减少2.8天,总共减少了17.1天。 2021年,全省平均入春时间提前15天,为1961年以来第二早;入夏提前6天;入秋推迟13天,为1961年以来最晚;入冬推迟3天;春季日数偏多9.4天。 全省年降水量变化趋势不明显,但暴雨日数增多显著 据显示,全省年降水量、降水日数、降水强度和梅雨量均没有明显的变化趋势。1961-2021年,全省平均年降水量、降水日数、降水强度和梅雨量均没有明显的变化趋势,但年代际变化特征显著,其中年降水量在20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和21世纪00年代至10年代初以偏少为主,而2014年以来总体偏多。 全省暴雨日数明显增多,年单站1小时、1日和5日最大降水量变化不明显。1961-2021年,全省平均年暴雨日数有明显的增多趋势,增多速率为0.2天/10年,总共增多了1.2天,其中江南南部增多最明显,增多速率为(0.4~0.6)天/10年;年单站1小时、1日和5日最大降水量均无显著的变化趋势。 2021年,全省平均年降水量为1240.0毫米,与常年基本持平;降水日数为120天,与常年基本持平,平均暴雨日数偏多0.4天。 气候生态环境变化总体向好 安徽省可利用降水资源量呈阶段性变化特征,皖南山区水源涵养量明显增多。1961-2021年,淮河流域、长江流域和新安江流域可利用降水资源量均没有显著的变化趋势,以阶段性变化特征为主。2000-2021年,皖南山区水源涵养量明显增多,每10年增加42.1亿立方米,但大别山区变化趋势不明显。 全省气候舒适日数明显增多,适合旅游时间显著增加。1961-2021年,安徽省和黄山气候舒适日数明显增多,分别平均每10年增加2.3天和4.7天,总共增加了14.7天和28.7天,有利于旅游业的发展。 全省植被覆盖度和植被生态质量指数显著升高,巢湖蓝藻水华发生日数近四年逐年递减。根据安徽省气象科学研究所监测,2000-2021年,全省植被覆盖度平均每10年增加4.2%,总共增加了9.2%,植被生态质量指数平均每10年上升4.2,总共上升了9.2。 2021年,全省植被覆盖度偏高4.1%,植被生态质量指数偏大4.6,两者均为2000年以来最大;巢湖蓝藻水华发生日数偏少23.6天,为2011年以来最少。 合肥市气候宜居优势较显著 合肥市多年平均(1961-2020年)年适宜温度日数为121天,年适宜湿度日数占全年总天数近6成,雨日四季分配较为均衡,年适宜降水日数占降水总日数的73%,年适宜风日数占全年总天数近8成;低温、干旱、强风、沙尘及强对流等不利天气气候事件较少发生,气候风险总体较轻;合肥市年优良以上空气质量达标率为77%,目前湿地保护率达74.8%,位居全省第一;森林和湿地资源丰富,是首批三个国家园林城市之一。总体来看,合肥市具有较明显的气候宜居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