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硅料价格九连涨背后 百亿级投资扎堆涌现 光伏产业链得上游者得天下?

来源:
时间:2022-03-17 12:01:22
热度:

硅料价格九连涨背后 百亿级投资扎堆涌现 光伏产业链得上游者得天下?需求高企之下,硅料价格延续涨势。3月16日,硅业分会公布最新硅料价格,成交均价连续9次上涨,最新涨幅0.5%左右。

需求高企之下,硅料价格延续涨势。3月16日,硅业分会公布最新硅料价格,成交均价连续9次上涨,最新涨幅0.5%左右。赛道高景气中,围绕上游的百亿级投资已经屡见不鲜,3月15日晚间,特变电工(SH:600089)和中来股份(SZ:300393)双双宣布超百亿投资计划,用于建设硅料产能。

事实上,多晶硅价格持续高位,光伏产业链在“越上游越垄断”的根因下,对应投资热情难以消减。财联社记者不完全统计,今年以来,包括大全能源(SH:688303)、合盛硅业(SH:603260)等厂商涉及硅料的投资就超过600亿元,且一出手就在百亿以上。

不过,当前扩建产能增量明显大于需求增量,硅料价格预期回落也是共识。因此,下游企业是自建产能,还是对外购买,越来越成为考验。中来股份相关人士对财联社记者表示,工业硅、多晶硅是电池业务的重要原材料,新建硅料产能主要是保证自用,如果有多余部分可以考虑对外出售。

“逆流而上”成本高昂

面对硅料价格强劲上涨,布局上游成为组件应对供应链风险的措施。中来股份公告称,公司与太原市人民政府、古交市人民政府签署《战略合作与投资协议》,协议约定公司拟在山西省古交市投资年产20万吨工业硅及年产10万吨高纯多晶硅项目,

项目拟按照“整体规划、分期实施”的方式建设,第一期拟投建年产20万吨工业硅及年产1万吨高纯多晶硅项目,第二期拟投建年产9万吨多晶硅项目,投资总金额预计为140亿元。

组件厂商面对上游的压力有多大?事实上,中来股份主营光伏背板、电池片和组件等业务。受主要原材料大幅涨价以及海运费暴涨等影响,公司在2021年预计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2.2亿元-2.8亿元。

硅料价格高企,也在加剧下游组件环节内卷。财联社记者注意到,公司电池及组件板块2021年各季度毛利率分别为:

1.19%、-12.48%、-3.88%、-6.13%,年度毛利率为-4.63%,整体已呈负毛利趋势。

而目前硅料仍处于上升区间。3月16日,硅业分会发布最新硅料价格,本周国内单晶复投料价格区间在24.2-25.1万元/吨,成交均价上涨至24.78万元/吨,周环比涨幅为0.49%;单晶致密料价格区间在24.0-24.9万元/吨,成交均价上涨至24.53万元/吨,周环比涨幅为0.57%。

因此,在多晶硅价格上涨成为制约中下游企业进一步扩张的情况下,中来股份表示,此次投资将直接拓宽公司在光伏产业链中的布局,项目整体投建完成后,有助于发挥规模优势。

不过,从投资成本上看,中来股份代价不小,项目总投资约140亿元,约占公司2020年度经审计公司总资产的144%。虽然太原市人民政府将组建产业基金参与本次投资,且投资资金将根据项目建设进度分批投入,但公司仍面临着较大的资金压力。

业内分析人士对财联社记者表示,硅料生产是典型的重资产、高技术门槛行业,老产能经过此轮价格上涨后,投资基本已经收回。后期硅料价格回落,新项目投资成本收回周期大大延长。对于中来股份而言,想要“逆流而上”的压力显然并不小。

物以稀为“硅”

财联社记者不完全统计,仅在今年以来,包括合盛硅业、大全能源等厂商涉及硅料的投资就超过600亿,而自2021年以来,总投资已超过2500亿元,包括青海丽豪、信义光能、江苏阳光等纷纷涉足多晶硅生产。

新入局者众,而老牌头部企业的竞争也同样激烈。特变电工最新公告,子公司新特能源计划在新疆昌吉准东产业园区投资建设20万吨多晶硅项目,总投资约176亿元。项目分两期建设,每期建设规模均为10万吨/年,两期均建设完成后,将新增高纯度多晶硅年产能20万吨。

不过,在硅料紧平衡和下游旺盛的需求刺激下,硅料厂商量价齐增仍在持续。3月9日,通威股份(SH:600438)披露月度经营数据,前两个月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60亿元,同比增长约130%;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3亿元左右,同比增长约650%,几乎接近2020年全年净利润。

此外,大全能源预计2022年一季度多晶硅销量3.7万吨至3.8万吨,上年同期实现多晶硅销售约2.15万吨,同比增长72.33%-76.98%。最新年报显示,公司去年实现营业收入为108.32亿元,同比增长132.23%;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57.24亿元,同比增长448.56%。

业内分析人士对财联社记者表示,在因过剩导致高利润时代结束之前,产能越早落地,能分到的蛋糕越大。根据统计,3月国内硅料产量预计超5.5万吨,增量贡献主要来自于通威保山一期爬坡、大全4B项目(3.5万吨)、新特新疆技改等;海外OCI及瓦克影响下,预计短期硅料进口节奏有所放缓。

总体来看,3月硅料价格保持在240元水位,企业盈利有望超预期。对此,一位行业分析人士对财联社记者表示,硅料是典型的重资产、高技术门槛的产业,扩产周期通常达到18-24个月。建设速度不及下游,导致产业链供需错配,是硅料相对紧缺的起因。此外,产能爬坡周期厂,也是今年以来硅料价格迟迟难以回落的重要因素。

投资预警难消扩产热情

上游高利润还能持续多久,答案揭晓或许并不会再久等。一方面,硅料新产能已开始进入释放期。据CPIA统计,2021年,全国多晶硅产量达50.5万吨,同比增长27.5%。其中,排名前五企业产量占国内多晶硅总产量86.7%,其中5家企业产量超过5万吨。2022年随着多晶硅企业技改及新建产能的释放,产量预计将超过70万吨。

根据投产计划,今年内硅料大概率将进入下行区间。据中信建投统计,预计2023-2024年硅料供给将十分充足。预计2023年开始硅料产量将足以覆盖硅片产能,每年冗余量分别为14.6-34.6、46.6-68.6万吨/年,硅料产量相对组件的冗余量将分别达到47.9-77.1、67.7-98.6万吨/年。

从更长远看,过剩的预期更加明显。硅业分会统计,最新统计,截止目前公布新建、拟建多晶硅项目的新进企业已有16家(超过目前现有在产企业数量13家),规划产能共计超过170万吨/年,若包括现有在产企业扩产产能,总增量将达到350万吨/年左右,2025年终端需求乐观预计400GW,硅料需求量约150万吨,相比2021年需求增量约90万吨,可见扩建产能增量明显大于需求增量。

对此,硅业分会表示,多晶硅产能弹性系数小,且对安全、环保管理要求较高,一旦供过于求,极易出现较长时间成本价格倒挂的极端情况,进而再次进入行业资金投入不足、供需严重错配的恶性循环,加剧市场无序竞争,因此建议各投资企业全面调研,不只追求眼前利益,要长远发展,需在面对机遇时更加谨慎。

“目前,光伏产业链以上游掌握行业话语权和定价权,这是吸引众多厂商跨界和扩产的原因。”分析人士对财联社记者表示,多晶硅价格回落后,上游盈利水平也会有所降低,而老产能在经过近两年的“暴富”后,成本上的优势更加明显,新产能面对资金和技术的双重挑战。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