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关于印发《2024—2025年节能降碳行动方案》的通知
报告:中国引领世界清洁煤炭利用
报告:中国引领世界清洁煤炭利用. 中华能源基金委员会在美国发布《CEFC中国能源焦点:煤炭清洁利用》英文报告 本报讯 记者王海霞发自美国华盛顿:当地时间4月22日,中华能源基金
中华能源基金委员会在美国发布《CEFC中国能源焦点:煤炭清洁利用》英文报告
本报讯 记者王海霞发自美国华盛顿:当地时间4月22日,中华能源基金委员在美国华盛顿国家新闻中心(NationalPressClub)举行新闻发布会,并出版题为《CEFC中国能源焦点2014:清洁煤炭利用》的英文报告。
据了解,该报告内容整合了中国多位学界、业界专家对中国发展煤炭清洁高效利用的意见和看法,就清洁煤炭技术未来在中国的推广,及其将面临的挑战进行详细分析,并通过大量一手材料,系统地为海外有兴趣了解的读者带来呈上清洁煤炭利用在中国的最新发展及趋势。报告中指出,中国未来进一步城镇化、工业化的庞大规模所引发的能源需求,中国将为世界提供不可多得的清洁煤炭技术开发及应用所需的宝贵市场空间,继而引领引领世界清洁煤炭利用。
作为传统的煤炭生产及消费大国,中国三十多年来高度依赖煤炭生产与消费。有鉴于煤炭未来在中国能源生产及消费中仍将保持重要地位,如何将煤炭利用变得清洁、高效,以平衡中国未来发展中对可负担能源资源及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双重要求,将成为中国未来能源发展的重要方向。
记者获悉,中华能源基金委员会常务副主席兼秘书长何志平博士、美国能源信息署(EIA)首席中国煤炭分析师钱文华(AyakaJONES)、中国投资协会能源研究中心副理事长曾兴球以及清华大学热能工程系教授张建胜等多位业内重要人士出席了此次发布会。
报告提到,中国经历近三十年的快速发展,以煤为主的能源消费结构亟需调整,以应对来自环境污染以及气候变化等多方面的挑战。煤炭虽为中国经济过往的高速增长提供了充足且可便宜的能源供应,但随着大气污染情况不断恶化,公众对减少煤炭消费的呼声日益高涨。严格控制煤炭消费总量,大力发展煤炭替代能源,成为了中国政府及民间共同的目标。然而,作为传统的煤炭生产及消费大国,中国三十多年来高度依赖煤炭生产与消费的发展惯性,非一朝一夕所能改变。截至2013年底,煤炭占中国一次能源消费比重,虽较往年略有降低,却仍占到超过65%的比重。根据国务院最新发布的《能源发展战略行动计划(2014-2020年)》,2020年煤炭占中国一次能源消费比重的目标仍将占62%左右。
何志平博士在发布会上指出,有鉴于煤炭未来在中国能源生产及消费中仍将保持重要地位,如何将煤炭利用变得清洁、高效,以平衡中国未来发展中对可负担能源资源及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双重要求,将成为中国未来能源发展的重要方向。《CEFC中国能源焦点2014:清洁煤炭利用》的英文报告内容涵盖清洁煤炭政策分析、先进煤电技术、先进煤转化技术、煤炭多联产技术等,报告以严谨的资料分析作基础,希望对关注中国能源发展的机构与个人,特别是海外读者,提供有价值的参考。另外,通过此份出版物,也希望为西方读者打开一道了解中国学者及专家如何看待未来中国发展清洁煤炭利用的大门,同时将中国在清洁煤炭利用领域的发展最新成果分享给世界,为促进中外能源界交流协作,尽绵薄之力。
报告调查观点摘要
1.煤炭清洁利用的概念在中国延伸的较为广泛,其不单涵盖国际上热门的碳捕捉及储存技术,更囊括一系列如煤电机组效率提升,现代煤化工,以及煤炭预处理在内的技术。然而,在当前的政策环境下,特别是煤炭利用的环境成本很少被货币化的前提下,针对煤炭清洁利用技术如何在中国行之有效的推广,仍存在很多不同意见。
2.针对煤炭消费峰值何时到来以及峰值水平的问题,存在不同意见。中国政府虽然设立了意图将煤炭消费总量于2020年控制在42亿吨的目标,然而,不同受访专家对中国煤炭消费峰值到来的时间及峰值水平存在诸多不同意见,跨度从2016年40亿吨,到2020年前达到45.5亿吨不等。
3.煤电领域不应该被归咎于目前导致中国大气污染的最主要原因。尽管中国大部分的煤炭消费来自电力部门,但电力领域燃煤的环保表现其实好于许多任务业燃煤锅炉,主要得益于其近年对安装污染物控制设施的投入。环保部最新数据表明,目前中国燃煤电厂平均二氧化硫排放仅1.9克/千瓦时,氧氮化物排放仅2.6克/千瓦时,颗粒物排放仅0.4克/千瓦时。这些数据对于一个发展中国家而言实在难能可贵。
4.中国燃煤电厂当前的整体效率表现良好极具竞争力,哪怕与发达国家比较也不遑多让。这主要得益于近年来大量先进煤电厂的快速落成。截至2013年末,中国全国煤电机组平均供电煤耗率仅为321克/千瓦时,低于美国2012年平均约359克/千瓦时的水平,接近日本同期约306克/千瓦时的水平。目前,中国政府目标在2020年,将全国煤电机组的平均供电煤耗率进一步提高至310克/千瓦时的水平.
5.考虑到超临界煤电机组(SC)及超超临界机组(USC)在高效及经济性方面的优势,预计他们在中国的应用在短期内将会继续扩大。中国目前是世界上最大的超临界及超超临界机组运行国,并且预计其装机规模将会继续扩大,以应对中国对提升煤电机组效率,减少发电煤耗的要求。2010年,中国超临界及超超临界机组装机总量已超过120GW,截至2013年末,中国百万千瓦超超临界煤电机组数量已超过62台。
6.整体煤气化联合循环技术(IGCC)相较于传统煤电技术,环保表现较好,但其较高的运行及维护成本将导致其在中国的大规模商业应用变得非常困难。根据最新数据资料,IGCC技术在中国的平均运行成本在人民币0.8-0.9元/千瓦时之间,差不多是粉煤发电成本的5倍,哪怕算上当前政府给予IGCC项目的补贴,预计实际运行中仍将存在人民币0.3元/千瓦时左右的亏损。
7.煤基化工项目目前在中国正高速发展,并且被认为是中国清洁高效利用煤炭措施的一部分。然而,煤化工项目的经济性与否取决于多方因素,如煤转化技术的成熟度,原料煤价格,煤化工项目商的运营经验等。另外,替代燃料的价格波动,如石油、天然气等,也是影响中国煤化工项目盈利能力的重要因素。
8.在当前所有煤化工项目分类中,煤制气被认为是最具争议也是盈利能力最不乐观的项目。目前中国天然气零售价格并不能完全弥补煤气化项目的高资本投入及长距离运输成本,导致煤制气项目普遍被认为是最不具盈利能力的项目。尽管能源局规划了2020年约500亿立方米的煤制气产能,但实际项目中能有多少投产仍然是未知数。
9.煤制油项目在报告中被认为是在高油价背景下,中国煤化工项目中最具盈利前景的板块,特别是考虑到煤制油项目相对较低的产品成本以及在提供进口原油替代方面的作用。根据访问所得到的最新数据显示,当前每吨煤制油的成本可低至人民币2850元/吨(约64美元/桶)远低于高企时的原油价格。相信通过技术上的不断成熟,煤制油项目的经济性还有进一步提升的空间。
10.煤制烯烃项目目前的盈利边际主要来自于中国西部煤矿低企的原煤价格,以及其相对于传统石脑油制烯烃的原料成本优势。然而,这种原料成本优势能够维持多久,却很不确定。另外,煤制烯烃产能的扩张还可能影响中国本土石脑油制烯烃项目当前的盈利能力。另外,面对北美及中东快速扩张的基于廉价天然气的烯烃产能,本土煤制烯烃能否长期保持价格优势,也属未知数。
11.除了经济性因素之外,水资源的制约也是影响中国煤化工产业至关重要的因素之一。由于煤化工项目普遍耗水巨大,如何保证稳定,充足的水资源供给,并平衡煤化工用水与其他产业用水之间的矛盾需要谨慎评估。另外,煤化工项目本身的运营效率及其配套水处理系统的成熟程度,也将决定煤化工项目在水循环利用及污水处理方面的表现。
12.碳捕捉、利用及储存系统(CCUS)目前在中国已有多个示范项目投入运营。目前中国单煤电一个领域便已有三大CCUS项目投入运行,两大先进项目在建,三项工程待政府批准。但考虑到CCUS项目的高运营及投资成本,今后该技术在中国进一步的推广很大程度还要取决于政策措施的到位,如有效的碳定价系统及成熟的碳交易市场。
-
中国能建承建龙泉生物质发电工程投入商业运行2024-08-16
-
国网浙江电力一站式服务分布式光伏并网2024-08-16
-
许文发:“区域能源”可最大限度提高能源效率2024-08-16
-
中广核投25亿在霍林郭勒建200mwp分布式地面光伏发电站2024-08-16
-
重要输电通道仍存诸多隐患2024-08-16
-
石油及其产品价格机制应有新突破2024-08-16
-
电力市场化改革年内启动 试点电力现货市场2024-08-16
-
报告称我国3月石油需求同比上升6.5%2024-08-16
-
环保部肃整“红顶中介” 拒批28家机构申请2024-0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