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未来五年内风电将继续呈增长势头

来源:
时间:2024-08-16 22:49:15
热度:

未来五年内风电将继续呈增长势头全球风能理事会不久前发布的全球风电发展年报预测,未来五年内风电将继续呈增长势头。此外,非经合组织国家的风电装机容量在2014年再次超越了传统的欧洲和北

全球风能理事会不久前发布的全球风电发展年报预测,未来五年内风电将继续呈增长势头。此外,非经合组织国家的风电装机容量在2014年再次超越了传统的欧洲和北美市场。非经合组织国家由中国和巴西引领,墨西哥和南非紧随其后。新兴市场已经成为驱动全球风电增长的主要力量。

“这些新兴市场正是中国风电产业走出去的契机,这与国家‘一带一路’的大战略的内涵也是相吻合的。”全球风能理事会中国项目主任乔黎明向本报记者表示。

新兴市场的机遇

据全球风能理事会预测,到2015年全球新增装机容量将再次达到50吉瓦,到2018年将达到60吉瓦。印度市场将在未来几年里实现稳步的增长;拉丁美洲也正在成为一个强劲的区域市场,其中的领头力量是巴西,墨西哥紧随其后;非洲市场开始崛起,在南非、埃及和摩洛哥的引领下2014年的装机首次超过了1吉瓦。

一位风机制造企业相关负责人表示,“一带一路”地区是全球人口聚集的地区,而且是潜在的经济高增长地区,对基础设施有庞大的需求,对能源供给依赖性高。随着技术进步,风电的价格越来越有竞争力,其不受燃料价格波动影响,价格稳定,并且有助于缓解大气污染,可以为“一带一路”沿线地区带来清洁、持续、安全的能源保障。在这一互利互惠的合作过程中,具有优势的中国的风电制造产能可以搬出去,而这超越了传统的资本输出概念。

明阳新能源投资控股集团董事局主席、中国明阳风电产业集团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张传卫对记者表示,近年来受欧债危机影响,西欧等国放缓了清洁能源的步伐,恰恰给了中国企业机会。中国风电企业应抓住机遇,利用中国的资金和技术优势,开发海外市场。

张传卫认为,“一带一路”建设,不能只是输出产能过剩的低端产品,更主要的是输出代表中国水平、中国形象的高技术、高附加值的高端产品。把“一带一路”建设同区域合作结合起来,通过商业模式、合作模式创新,中国风光水气新能源设备、整体解决方案在“一带一路”沿线、乃至美洲、非洲国家都具有明显的“走出去”优势。应依托“一带一路”战略,输出中国的风电等新能源技术、装备,尤其是新能源开发运用的整体解决方案。

迈过“认证”这道槛

中国风电整机商虽牢牢掌控着中国市场绝大部分市场份额,但在国际市场仍难敌维斯塔斯、西门子等跨国巨头。国际著名风能研究机构MAKE上个月发布的《2014年全球整机商市场份额分析》显示,仅有一家中国风电整机商进入2014年全球风电新增装机前五,海外市场被认为是中国风电整机商的短腿。

根据中国风能协会发布的数据,2014年,我国共有5家风电机组制造商向国外出口风电机组,发运出口共189台,发运容量共计368.75兆瓦。其中,机组销售项目占总出口的72.5%,其他为EPC和投资项目。截至2014年底,我国风电机组制造商已出口的风电机组共计937台,累计容量达到1761.25兆瓦。在风电机组制造商中,金风科技出口量最大,其次是华锐风电、三一重能、明阳风电。

在业内看来,中国风电“走出去”虽然具有制造等方面优势,但也存在一些明显短板。中国走出去智库的专家告诉记者,“走出去”不仅仅是资金“走出去”的问题,更涉及技术研发、政策的落地,包括认证监测以及后期的接入等问题。

德国可再生能源专家杜博斯认为,中国需要进一步提高风电检测能力建设以帮助中国风电企业“走出去”。

一家风电整机商相关人士告诉记者,由于在风电领域的中国认证资质未得到国际广泛认可,在全球市场上缺乏相应的话语权。长期以来,中国出口的风电产品主要委托欧洲的机构进行检测和认证,致使中国企业进入国际市场面临诸多壁垒。而这一状况又与我国缺少被国际同行认可的权威认证机构有关。在国际上,TüV南德意志集团、GL等作为权威认证机构,凭借多年的经验及信誉,为多家世界知名风机制造商提供型式认证服务,其证书及检测报告受到全球各地机构和投资者的认可。

国内一家风机商负责人告诉记者,请国外的检测机构检测产品程序复杂、流程长,无论是把风机送出去还是请国外机构人员过来检测,都需要支出很高的成本,时间上通常要一年以上。

据了解,近些年,国内一些科研机构也在积极谋求风电认证的国际话语权。目前,中国电科院已经成为MEASNET正式成员单位,获得国际风电检测领域最高级别的MEASNET资质。

此外,在中国风电“走出去”的背景下,身处国际大舞台的激烈竞争中,如何加强设备和零部件稳定性,提升质量和服务也是中国风电行业亟待解决的问题。

全产业链“走出去”

然而,中国风电“走出去”正在成为不可阻挡的趋势。一种方式是直接收购风电项目,如龙源、三一等公司纷纷在海外收购风电项目;另一种方式是并购国外公司,如金风控股德国VENSYS公司,湘电集团收购荷兰Darwind公司。

去年底,中广核从法国电力手中买入三座英国风力发电场,以进入欧洲可再生能源市场。为布局欧洲新能源市场,中广核在法国注册成立了中广核欧洲能源公司,主要从事欧洲海上风电、陆上风电、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项目的投资并购、开发建设,运维以及资产管理等业务。

乔黎明介绍说,每个国家和地区市场的政策都不同,中国风电企业必须尽可能熟悉当地的政策、法律。例如,巴西市场就有明确的限定,如果使用巴西的银行资金,就必须在配套的本土化方面达到一定的比例。

“中国风电企业到国际市场去竞争,可能会面临人力成本等方面优势的丧失,中国企业不得不与跨国公司站在同一条起跑线上,也将真正地验证我们的风电产品在全寿命周期的盈利能力。”乔黎明表示。

某风机厂商负责人告诉记者,中国风电行业必须抱团“走出去”,而不能是企业个体单打独斗。“最好是依托海外项目全产业链走出去,包括风电场投资商、风机设备制造企业、科研机构等都要形成合力。”该负责人称。

由三峡集团在“一带一路”交汇处的巴基斯坦投资建设的首个风电项目——三峡巴基斯坦第一风力发电项目3月11日正式竣工。一家为该项目做配套的制造商负责人告诉记者,此项目带动了中国设备产能跟随三峡集团一同“走出去”。“从中国国内引进现代化塔筒制造加工厂,不仅化解了国内产能过剩问题,还使巴基斯坦境内拥有了风机塔筒的完整生产链。”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