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关于印发《2024—2025年节能降碳行动方案》的通知
广东社科院吴大磊:促进能源结构低碳化 推动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
广东社科院吴大磊:促进能源结构低碳化 推动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吴大磊 (作者系广东省社会科学院环境与发展研究所、研究员)力争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目标,
吴大磊 (作者系广东省社会科学院环境与发展研究所、研究员)
力争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目标,是党中央着眼于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推动全球气候治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实现可持续发展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经济社会系统性变革。广东不仅是经济大省、人口大省,还是能源消费大省,应提前谋划能源结构低碳转型路径,在确保如期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前提下,实现能源结构的平稳转型、安全转型、低成本转型。
充分认识能源结构低碳转型的重要意义
能源结构低碳转型是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重要条件。能源结构低碳化就是逐步削减煤炭等高碳能源使用规模,以低碳能源对其消减量进行替代,并在此基础上不断扩大低碳能源的使用规模。因此,能源结构低碳转型是同时满足能源消费总量刚性增长和实现碳达峰目标的必然选择。碳达峰和碳中和两个目标紧密相连,碳达峰的时间和峰值大小,以及跨越峰值后碳排放量下降的速度,直接决定了碳中和目标的实现时间。能源结构低碳转型有助于加速达峰后碳排放总量的削减速度,可以促进碳中和目标的实现。但是,一个地区的能源结构在很大程度上受制于该地区能源禀赋,在短期内完全改变并非易事;推广清洁低碳能源意味着要对几十年来不断建设积累的庞大化石能源基础设施进行重构,这无疑将付出巨大的沉没成本。因此,广东需要提前布局谋划好能源低碳化的转型路径,为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实现创造重要先决条件。
科学制定能源结构低碳转型路线图
长期以来,受能源禀赋约束,煤炭一直是广东主要能源消费种类,广东能源结构低碳转型面临较大压力。广东应提前谋划布局,坚持科学谋划、稳妥施策、有力有序的原则,按照“降煤提效—气化绿电—清洁脱碳”路线图,保障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如期实现。
在近期,以“降煤提效”为主要方向。广东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在能源结构调整方面的首要任务,仍然是大力削减煤炭在工业领域的使用规模,降低在一次能源和终端能源消费中的使用比重。当然,削减煤炭使用规模并非易事,长期使用煤炭所积淀下来的设施设备较难在短期彻底转换,煤炭在实际中仍然较非化石能源具备经济性。因此,短期内也应着眼于提升煤炭的使用效率,推进清洁煤的使用,以缓解短期煤炭难以迅速转换的困难。
在中期,以“气化绿电”为主要方向。大力推进天然气分布式能源的发展,稳步推进天然气清洁能源发电项目建设,在负荷较为集中的地区,建设大型高效燃气蒸汽联合循环调峰电站。实现天然气利用规模倍增,使其成为替代煤炭的重要能源。在电力方面,广东应提升电力在终端使用部门中的消费比重,加大储能技术、超导技术、制氢技术、碳捕捉技术等应用,增加核电、非化石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发电比重,使电力更加“绿色”。同时,在社会生产生活领域加快电能替代、电能融合、智能电网、智慧能源开放网络等应用普及。进一步推进电网改革,增强其对“绿电”的消纳能力;推进“绿电”技术创新应用,提高其技术性能、经济性能。
在远期,以“清洁脱碳”为主要方向。随着核电、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边际使用成本的降低,这些新能源进入到大规模使用的阶段,广东应将非化石能源作为这一时期能源利用的主体,促进能源利用逐步“脱碳”,助推碳排放总量加快削减和碳中和目标实现。
加快推进重点领域用能方式低碳转型
加快推进重点领域能源结构低碳转型。在工业领域,建议广东针对现有重点用能行业进行碳排放存量、增量的评估与趋势研判,并结合地区和行业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综合利用先进技术、市场空间,对其进行再布局与再优化;引导产品的绿色化转型,发展低碳包装产品、低能耗产品等。在交通领域,扩大低碳交通运输模式在整个交通运输系统中的比重,通过交通运输结构的调整带动能源结构优化;继续鼓励推广新能源汽车,在城市公共交通领域全面实现交通运输工具电动化,提高纯电动汽车使用的便捷性,进一步降低纯电动汽车制造、购置、使用和处置等全生命周期成本。在建筑领域,提高政府投资公益性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绿色等级,推动超低能耗建筑、近零能耗建筑发展;推动政府投资工程率先采用绿色低碳建材,逐步提高城镇新建建筑中绿色低碳建材应用比例;促进绿色低碳建筑推广由公共部门向私营部门拓展,由城市向城镇、农村延伸。
积极培育绿色消费偏好,促进生活能源低碳转型。随着生活质量不断提高,生活能源消费将步入刚性增长阶段,其快速增长将对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形成挑战。生活能源消费存在“棘轮效应”,易升难降,需要积极培育绿色消费偏好来加快绿色低碳生活方式的形成。建议广东进一步完善引导绿色消费的政策体系,制定相关细则,明确绿色消费中生产企业、零售企业、消费者、政府机构等主体的责任义务;加快拓宽绿色消费渠道,增加绿色消费形式,树立绿色低碳产品品牌,提升产品绿色消费的占比。关注社会公众绿色消费行为的形成机制,关注低碳认知、低碳态度以及其他个体禀赋和心理特征因素在绿色消费行为形成中的传导机制。构建有针对性的环境教育和宣传模式,树立全民勤俭节约的消费观,抵制消费高耗高污产品,培养绿色消费的良好习惯,提升绿色消费的内生动力,在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同时,实现生活能源消费的低碳化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