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60年老矿如何扭亏增盈?

来源:
时间:2021-06-25 10:42:09
热度:

60年老矿如何扭亏增盈?有着60年历史的冀中能源峰峰集团大社矿,受管理模式、体制机制和人文环境等因素影响,形成了“小马拉大车”的局面,生产成本居高不下,现代

有着60年历史的冀中能源峰峰集团大社矿,受管理模式、体制机制和人文环境等因素影响,形成了“小马拉大车”的局面,生产成本居高不下,现代化矿井的优势难以体现,仅2020年上半年就亏损了9000万元。

面对重重困境,大社矿强力推进改革,仅用一年的时间就扭转了长期亏损的被动局面,改革释放出效益。今年前4个月,大社矿终于摘掉了“亏损户”这顶沉重的帽子,实现盈利333万元。

强化现场管控,优化岗位配置

改革初期,正值大社矿921102工作面过断层。该矿领导靠前指挥、跟班作业,从源头加大对原煤质量的管控力度,及时起溜、减少破底割砟。

为了解决矸石山原有旋转皮带机架长度不能满足正常排矸要求的问题,运输区所有管理人员紧盯现场,既当指挥员又当攻坚员,提前2个小时完成了4节皮带大架和24米皮带的安装调试工作,工作效率提高了35%,为煤矿安全生产、有序衔接赢得了时间。

为了持续巩固机构改革成果,大社矿扎实推进“五工转移”,对地面及机关工作岗位进行全面摸排梳理,合并流动岗、剥离混岗、兼并职能。

该矿压缩开掘单位,一掘区136名职工被充实到综掘区,实现了专业人才的优势整合,工作效率提高了15%。该矿核减地面用工120人,清理外包队265人,替换清理地面临时工81人,向生产单位、辅助单位转移43人,清理长期旷勤及超龄劳务工63人,梳理核对长病、长休人员。经核算,该矿每年可降低人工、管理和生产成本1280万元。

大社矿将精简下来的人员充实到生产一线,不仅增加了一线人员比例,还实现了单一工种向一岗多能转变。该矿把定额定员标准作为薪酬分配的依据,每班核算工作量,严格测算审核发放工资,每年节约人工成本600余万元。

紧盯安全生产,搞好增收节支

“牺牲安全生产标准化的产量和进尺,我们不要。”大社矿积极推进“13589”安全管控体系建设,明确了“地区申报制、单位联建制、工程清单制”等安全生产标准化内容,组织管理技术人员在井下生产现场召开对标会、剖析会、反思会,鼓励先进、鞭策后进。

大社矿狠抓“三违”,设立了安全奖励基金,开展“三无”班组评比,进行正向激励。今年以来,该矿已为480余名按章操作的标兵发放了6万多元奖励金,有290余个井下班组获得了“三无”班组递增式工资奖励,“三违”人次同比下降56%。

此外,大社矿积极做好激励政策的奖惩兑现,发放安全工资2579万元、创效工资682万元,进一步强化了职工的安全生产底线意识。

为了增收节支,大社矿进一步加大修旧利废、回收复用力度,优化井上井下物资调配流程和管控措施,加强井下零散物料管理,开展“升井不空手”活动,实行“人员、班组、区科、主管矿领导”物料浪费联挂考核制度,确保人走料净。

大社矿规范价格委员会审查程序,坚决做到设备能自修的绝不外委、地面零星工程能自己干的绝不外委。今年前4个月,大社矿生产成本同比减少677万元,材料费较去年同期减少328万元,吨煤成本降低35.47元。

优化工艺设计,助力扭亏增盈

针对企业服务年限久、井下战线长等制约因素,大社矿在两个采区实施了“三七”工作制,降低了职工劳动强度,提高了劳动效率。

在92610工作面支架回撤期间,大社矿创新实施无木垛拆除回撤支架工艺,节约费用19.58万元。大社矿注重优化施工措施,将921203工作面及相邻的921204工作面、921202工作面进行整体优化设计,联合布置工作面石门,减少掘进230米,创效255万元。在优化十一盘区设计中,该矿合并了921103工作面、921201工作面,少掘石门和切眼350米,减少了倒面,创效600万元。

生产组织安全高效,成本管控精细精准,机构改革壮士断腕,让大社矿获得了喜人成绩。今年前4个月,大社矿原煤产量完成36.1万吨,开掘进尺完成4008米,吨煤售价较去年同期提高了96.25元,盈利333万元。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