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关于印发《2024—2025年节能降碳行动方案》的通知
钱智民、李俊峰、张雷做客央视《对话》:碳中和倒计时
钱智民、李俊峰、张雷做客央视《对话》:碳中和倒计时自习近平主席在联合国大会上提出了30.60碳达峰,碳中和的目标以来,越来越多的人都在关注着这个领域。以往碳中和是一个在专业领域当中
自习近平主席在联合国大会上提出了30.60碳达峰,碳中和的目标以来,越来越多的人都在关注着这个领域。以往碳中和是一个在专业领域当中的专业词汇,但已经出圈,跟每个人都息息相关,来到了我们身边。
4月10日,央视财经频道CCTV-2《对话》特别节目《碳中和倒计时》请来了国家电投集团董事长党组书记钱智民、国家气候战略中心学术委员会主任/中国能源研究会可再生能源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李俊峰、远景科技集团CEO张雷,三位行业大咖共同对话碳中和,对碳中和的前景、挑战、机遇、问题进行了深度解读。
国家电投集团是全国唯一同时拥有水、火、核、风、光、气、生物质等全部发电类型的综合能源集团,新能源装机规模世界第一,光伏发电装机规模世界第一,风电发电装机规模世界第二。并且作为国内第一家提出碳达峰时间点的企业,钱智民也因此被称为能源界“出圈”带头人。他表示,国家电投发展新能源是主动为之,也是顺势而为,因为全球的清洁能源发展,特别是新能源发展非常快。以光伏为例,光伏发电十年内下降了十分之九,意味着原来1元人民币,现在变成1角钱,这种发展趋势变化很快。未来我们人类追求美好的生活,一定要用清洁能源,所以以往我们是主动为之,目前清洁能源比重超过了56%装机,在五大电力集团中遥遥领先。下一步碳中和来了,可能就要倒逼了,干也好,不敢也好,2030年和2060年倒计时就在那,对于很多以传统化石能源为主的能源企业也好,可能倒逼的成分会更大一些,并且利润比传统能源的利润还高。
李俊峰长期从事于可再生能源领域,是我国能源与气候领域的资深专家。他表示,我们现在是最大的二氧化碳排放国,我们要减排,两个减排,减污、降碳,这个都需要我们能源的转型,不得不改。另外确确实实如果做了低碳能源新能源,从业者很愉悦,我先领先了,我是最大的新能源公司,可以看到未来发展方向。
远景是首个提出中国要为碳中和制定时间表和路线图的全球绿色科技领军企业,“零碳先锋”张雷表示,我们整个社会的经济结构是建筑在底层能源资产的基础之上。如果我们看一下全球财富500强排名前50位的企业,80%是石油、煤炭、化工、电网、金融机构和银行,包括汽车行业,他们都会因为碳中和的进程受到巨大的影响,尤其是金融行业。因为它大量的资产都涉及到这些电厂、油田、管道这些固定资产,所以这个背后80%的一个影响程度对于整个未来社会的影响是非常深远的,未来我们估算会有数百万亿美元的碳资产,从油田到电厂到管道,到相关的生产制造设备都会因为碳中的进程而搁浅。每个国家的央行行长都非常敏感,感觉这一次的冲击会远远超过2007、08年的金融危机影响,所以这一点资本市场有一个深刻的认识。但同时,因为它又在催生一个巨大零碳新工业体系,背后的这些投资机构,也在纷纷参与和打造新工业体系。未来的碳市场会像石油市场一样,它的成本、价格会形成国际的参照体系和形成一个国际的定价标准,这个标准会影响到每一个国家、每一个经济体和城市。
谁是碳中和的受益者,谁受到挑战到底最大?张雷表示,中国作为全球碳排放将近100亿吨的这样的规模,占到全球三分之一,我们是最大的受挑战者。但是,中国恰恰也是这一场碳中和革命的最大受益者,因为中国宽广的国土提供了丰富的可再生能源资源,仅三北地区就有上百亿千瓦的风电和光伏资源,足可以来驱动整个中国的国民经济需求。所以,中国这个时候抓住这一个可再生能源的革命,我们将会从人口红利走向一个“绿能红利”,这是中国制造又一次腾飞的机会。
什么是新型电力系统?李俊峰表示,传统的电力系统和新型的电力系统本质区别来自于三个方面:一个是清洁化、清洁程度;一个是低碳化程度;另一个是智能化的程度。说到不清洁,过去我们的电力百分之六十几是煤电,我们虽然花了很多的力气,但是整个发电行业占全国的各种污染的排放还是占到了四分之一。而低碳化,我们整个电力行业大体上排放了国家50%左右的二氧化碳,要是实现零碳,就必须减下来,到2030年需要50%以上的电力必须是清洁的、低碳的,基本上实现以新能源为主题的新型电力系统了。到未来碳中和的时候,我们可以到80%以上,所以这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碳中和倒计时以来,新型电力系统是竞争还是协作?钱智民表示,未来竞争跟现在的竞争一样激烈,甚至会更激烈。2002年国家启动了电力体制改革,有了五大电力,实际上央企还有五小电力集团,由于有了这样的竞争,使得我们今天用电没有问题了;第二个我们国家的清洁能源或者说清洁的煤电能达到今天这样的水平,我们的煤发电现在全世界都是先进的,也是竞争带来的。未来竞争还将持续,并且还有新的竞争者进入,我们可以看到华为也成立了能源部,百度、腾讯选择都在向能源进军。
李俊峰表示,碳中和带来的这种广阔的市场,它带来的不仅仅是一个竞争,更多的带来创新和合作,对所有的电力、发电企业都是一个改变,谁都不可能成为一个孤岛,所以在碳中和推动不断创新和改变。比如原来的丹麦,70年代只有5个发电厂供全国的电就够了,而现在有37000多个各种各样的发电设施,它构成了一个丰富多彩的供电网络和消费网络。像德国现在有二十几个小电网,按照它的说法,中国至少应该有两三百个,三四百个各种微型电网把它穿起来,并且是安全的,这就是一个挑战,对电网也是一个重大的发展机遇,并不是说抢了谁的饭碗。
能源革命到底革的什么命?钱智民表示,人类从十七世纪烧柴、煤炭到石油,再到未来可再生能源,这是一个时代的变化,可以想象给人类的工业、经济、社会带来的巨大变化,这是宏观上讲。微观的举一个最简单的例子,我们这么大煤发电厂,慢慢到下一碳达峰碳中和以后,对于原来熟悉发电技术的员工,很难去开拓新市场的情况下,就这是革命了。
张雷表示,我认为这个革命,更大程度上是一种认知上的革命。最早可再生能源,大家说是“垃圾能源”,但是技术角度看,可再生能源是具备科技属性的产品,而传统能源煤、石油、天然气其实是受供需波动的商品,它的价格是随机波动的,而可再生能源是符合“摩尔定律”,因为它是技术产品,它的成本只会一路往下,这个趋势来的非常之快,但同时电网很难跟它友好相处。但我们的认知怎么意识到它是一种生产力,怎么让我们的电网更加数字化,能够适应它,让消费习惯更加的响应化,让整个电力系统建立一个以可再生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这就是一个转变,一个认知革命。
对于在煤矿、石油产业较长供应链上的从业者,如何不被落下,对于我们有很大的紧迫感。怎么来停止继续把这些会割舍的资产不再进行投资,首先要有效刹车,未来二十年三十年漫长的转型,我们要开始规划能源转型,不让每个人被落下。从教育体系到城市的基础设施,再到电网的设施,很多都是一个数十年的投资,如何进行前置性的调整,这个是目前我们需要考虑更多的。
新能源如何解决“靠天吃饭”的难题?钱智民表示,对于光伏、风电我们正在建一套“御风系统”,把所有的气象、各方面的条件,近的、远的、粗的、细的全部预测,就可以知道风电未来一刻发生什么,做好预测。假如能够把光伏、风电的发电曲线预测出来,再配上储能或者配置上水电、其他能源,就可以把原来不稳定的“垃圾”电变成优质电,所以预测非常重要。张雷表示,未来能源系统就是风、光、水,完全受天气影响“靠天吃饭”,所以如果对天气系统没有洞察力,未来很难建立对整个能源系统的洞察。
新能源基础设施如何打造?李俊峰表示经过2002、2003年开始的电力体制改革,虽然不是完美,但基本是解决了基础设施问题。我们现在的远距离输电特高压,包括普通的配电网,这二十多年来都发展的非常快,我们可能是世界上最好的、最坚强的电网,未来二十年我们可能做到的更好,这更好的只是说我们要适应。原来我们只说大,没想到要解决更多小而美的呈现,它既需要有一个人的血液循环系统一样,有主动脉、静脉,还有微循环系统。微循环系统我们现在不是特别好,我们必须把那些微循环系统强化一下,使我们的主动脉、静脉、微循环系统都畅通起来,这只是个理念问题。既然我们的主动脉都做的很好,电网骨架很好、很坚强,我们的毛细血管为什么不能做到更好一些呢,这就是下一步电力体制改革要着力解决的问题-配电网,也是新一代电力系统要重点解决的问题。
-
我国340万人弄潮可再生能源 全球占比四成2024-08-16
-
新能源电力系统与能源互联网2024-08-16
-
苹果可再生能源利用率达100%2024-08-16
-
我国340万人弄潮可再生能源 全球占比四成2024-08-16
-
协鑫新能源宣布发行人民币3.6亿债券2024-08-16
-
面向未来30年的上海:互联网+新能源是大趋势2024-08-16
-
这四座城市将100%采用可再生能源2024-08-16
-
重点服务风电等新能源送出的特高压输电工程开工2024-08-16
-
2016年新能源汽车补贴标准公布 2.5万起2024-08-16
-
400公里续航新能源车年内面世2024-08-16
-
地热能是可再生能源吗?2024-08-16
-
淮安骏盛新能源电池生产基地开启奠基2024-08-16
-
南存辉:新能源+储能 能源互联网时代“未来已来”2024-08-16
-
新能源专业就业前景怎么样?还没毕业就被企业抢订!2024-08-16
-
宝剑锋从磨砺出 ——紧扣储能脉搏的昆兰新能源2024-0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