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关于印发《2024—2025年节能降碳行动方案》的通知
小米造车有点悬
小米造车有点悬小米造车有点悬3月30日下午,小米集团正式发布公告,宣布董事会正式批准智能电动汽车业务立项,拟成立一家全资子公司,负责智能电动汽车业务,首期投资为100亿元人民币,预
小米造车有点悬
3月30日下午,小米集团正式发布公告,宣布董事会正式批准智能电动汽车业务立项,拟成立一家全资子公司,负责智能电动汽车业务,首期投资为100亿元人民币,预计未来10年投资额100亿美元,雷军将兼任智能电动汽车业务的首席执行官。
不可否认,在手机领域,小米做出了名堂,做到了全球前三的水平。但是,进军电动车领域,虽然电动车也可能造成智能汽车,如百度就在造无人驾驶汽车,且取得了一定进展。但是,要真正造成车,决不是件容易的事。搞不好,就会在大海里翻船,连一点生还的希望也没有。
雷军认为,小米现在有1080亿元的现金余额,亏得起。还有1万多人的研发团队,今年预计再增加5000人。1080亿元,在一般企业和一般人眼里,当然是天文、巨量水平了。但是,对汽车企业来说,可算不上有多大。动辄百亿、几百亿的投入,可能都会打水漂,都会毫无收获。而1080亿,能否真正亏得起,还真的很难说。因为,对造车来说,面对的可能不只是亏,还有根本就没有什么反应、什么动静。
而1万多人的研发团队,都是研究什么的,有研究电动汽车的吗?引进或许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只是,市场上有几个在电动车方面有造诣的研制专家,又有几个敢称自己是电动汽车研发专家。没有,因为,如果有的话,中国的电动汽车早就进入世界前列了,特斯拉也不会如此高傲了。造车新势力如何,当然有点成就。但是,为什么会被汽车芯片所困扰,如果没有汽车芯片了,这些企业还能生存吗?还能称之为造车新势力吗?他们现在,可能要跪求汽车芯片生产企业了。
这也意味着,小米要想在电动车领域有所建树,就必须克服目前电动汽车企业面临的问题。而首要问题就是汽车芯片问题。如果这个问题解决不了,小米造车就很悬。不仅悬,而且很有可能是竹篮打水。
实际上,按照小米研发团队的实力,以及对技术研发的特点,与其造车,不如造芯,亦即研究可以制约汽车领域的芯片。虽然前期投入会很大,成功的概率也不是百分之百,但是,成功带来的喜悦可能比造车要大得多、多得多。而且,按照雷军所言,小米亏得起,那么,为什么不认真研究一下芯片研发呢。只要组织一帮技术人员,给他们提供足够的研究经费,让他们关起门来潜心研究,或许小米就会成为中国在芯片研究方面的佼佼者。
再退一步讲,如果小米对芯片研究没有兴趣,或者说没有底气,还可以做芯片等的制造商,像台积电、富士康那样,能够承接真正高水准、高标准、高水平的芯片等制造业务,让光刻水平能够进入世界一流,岂不能弥补国内空白,也可以避免华为、中兴等被西方发达国家卡脖子。
雷军也说,在小米造车问题上,也是两方面的意见很不统一,支持的声音很高,反对的声音也不弱。最终选择造车,是因为米粉的支持,是他们表示只要小米造出车,他们都会买。这个理由实在太牵强,也没有多少说服力。米粉的支持当然重要,他们的承诺也不能说不是真心的。但是,这要取决于小米造出怎样的车,还要看米粉们的经济实力。汽车可不是手机,手一伸就能买来。而米粉的承诺,也不是米粉一个人能够说了算的,而要一家人商量。而要真正造出能够让米粉喜欢的车,也决不是一件简单的事。
小米造车,真的有点悬。不是不相信小米能造出车,而是小米难造出真正有竞争力的车。要知道,到目前为止,全球在电动车方面有点造诣的,也就特斯拉等寥寥几家,且也没有达到让消费者真正满意的程度。国内就更不用说了,能够让消费者看得上的国内品牌电动车可能还没有。在这样的情况下,小米能够填补空白,当然是最好的事。关键是,一个“门外汉”要想填补国内空白,真的很难很难。如果能够在芯片制造等方面下点功夫,无论对企业还是对国家来说,都是更有价值的,比电动车更有意义。因为,造电动车的企业已经很多很多,做芯片制造商的企业还没有发现,至少,还没有哪家企业真正立足于投资这方面。更何况,手机生产已经具备了一定条件,转型起来也比一般企业要快得多、容易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