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关于印发《2024—2025年节能降碳行动方案》的通知
2021年1-2月“三西地区”的原煤产量占比超72% 达到新高度
2021年1-2月“三西地区”的原煤产量占比超72% 达到新高度国家统计局日前发布了2021年1-2月份的原煤产量数据,经过梳理发现,今年前两月“三西地区”
国家统计局日前发布了2021年1-2月份的原煤产量数据,经过梳理发现,今年前两月“三西地区”原煤产量在全国范围内达到了一个空前的份额。
数据显示,1-2月份,“三西地区”,即山西、内蒙古、陕西,合计生产原煤44623.2万吨,占全国原煤产量的72.25%,占比较2020年扩大3.29个百分点。
从统计局公布的历史数据可以看出,这一占比从2017年的65%左右一路攀升至目前的超72%。其中:
山西省1-2月累计原煤产量17369万吨,占全国累计产量的28.12%,同比增长33.6%;
内蒙古累计原煤产量16777.8万吨,占全国累计产量的27.17%,同比增长25.4%;
陕西累计原煤产量10476.4万吨,占全国累计产量的16.96%,同比增长36%。
据专业机构调研了解,截至3月17日,主产地动力煤矿产能利用率约为91%,其中山西地区为80%,内蒙古地区88%,陕西地区103%。事实上,即便在“就地过年”的提倡下,各地煤矿没有出现像往年那样的统一放假,但春节期间开工率肯定是有所下降的。
叠加上述主产地靠近京津冀核心地带,环保监测屡见不鲜,安全检查更是毫不放松,没有最严,只有更严。
与此同时,在全国范围内增产保供政策的要求下,其他省份前两月原煤产量的增幅也同样可观,黑龙江省和贵州省更是达到了远超50%的增量。
这一情况下,“三西地区”的原煤产量占比依旧达到了新高度,充分表明了一个事实:现阶段全国原煤产量越来越向“三西地区”集中,已经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虽然从国家层面上来看,上述地区将进一步加强煤炭就地转化,变输煤为输电,但这一规划的实现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短期内将依旧以输煤为主。这即意味着“三西地区”煤炭的销售半径将进一步扩大。
运力配置
有货运机构2020年12月初发布的干线公路大数据显示,10月以来,全国的煤炭运输订单中,平均运距为1204公里,同比增长了5.7%。山西省的煤炭订单平均运距为852公里,同比增长10.7%,陕西和内蒙古的煤炭运距分别为1184公里和1290公里,同比也均有小幅增长。
这只是公路数据,而产地煤炭外运更多的是铁路,但铁路建设及配套设施的投用时间较长,这从浩吉铁路建成至今的实际运输情况也能看的出来。
交通运输部日前表示,受集疏运通道制约等因素影响,浩吉铁路运价总体偏高,通道经济性尚未充分显现,2019年、2020年湘鄂赣调入量分别仅为600万吨、2400万吨左右。考虑浩吉铁路集疏运体系的建设进展,预计“十四五”期对煤炭海进江的年替代规模在5000万吨左右。
而浩吉铁路规划年运输能力高达2亿吨以上,2019年9月28日正式开通时国铁集团为其定下了颇具雄心的发展目标——2020年至少完成运量6000万吨。
从国家近年来新批复的煤矿以及规划来看,未来新增的主产地是新疆,但新疆地区的铁路建设更加薄弱,对煤炭外运的支撑力度更低。
煤价在短期内或将大幅度波动
后期,随着全国对年产30万吨以下煤矿清退政策的贯彻执行,预计产量集中的情况将变得更加突出,这将使得煤炭应急供应保障难度加大。
这一情况带来的直接后果主要有两个方面:
一是煤炭生产进一步向晋、陕、蒙、宁、新集中,一些传统的煤炭调出省变成调入省,加之“公转铁”的实施,煤炭调出的规格、布局变化很大,给现有运力带来的压力是巨大的。
二是电力供需结构性变化带来峰谷差加大,大中型城市最大峰谷差占最大负荷的比重接近50%,随着清洁能源发电比例不断提高,煤电受季节极端天气的影响越来越大,调峰压力在加大,对于场存较小的电厂来说,短期内需求拉运量的变化将进一步加剧。
在运力配置难以适时跟进,各地电源结构尚未进入稳定期的情况下,上述情况或将促使煤价在短期内大幅度波动。
综述
总的来看,随着原煤产量的高度集中,正在给运输、煤价以及整个煤炭行业甚至能源行业带来了新的挑战,这或许意味着我国煤炭行业将进入一个全新的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