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关于印发《2024—2025年节能降碳行动方案》的通知
2021年度全国煤炭交易会纪实:如何走稳开局之年?
2021年度全国煤炭交易会纪实:如何走稳开局之年?煤市连连看,如何走稳开局之年?——2021年度全国煤炭交易会纪实即将过去的2020年,在新冠肺炎疫情冲击下
煤市连连看,如何走稳开局之年?
——2021年度全国煤炭交易会纪实
即将过去的2020年,在新冠肺炎疫情冲击下,煤炭市场呈现超预期变化,广大煤炭企业战疫情保供应,扎实做好“六稳六保”工作,有效应对市场巨幅波动,为经济社会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2021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煤炭市场供需走势如何,面临哪些问题和困难,相关管理部门、行业协会和企业的代表有何建议?
近日,在2021年度全国煤炭交易会举办期间,中国煤炭工业协会组织召开煤炭市场供需形势分析座谈会,交流经验,把脉市场,力促供需各方共赢发展。
明年市场走势:不能过分乐观
“从电力等四大行业协会和部分省份、企业反映的情况来看,大家对煤炭市场形势是有共识的,普遍认为当前供求关系是稳定的,整体供需形势是好的。未来,煤炭需求有增长空间,但幅度不会太大。”中国煤炭工业协会名誉会长王显政在座谈会上指出。
2020年,在新冠肺炎疫情冲击下,煤炭市场呈现超预期变化,传统的淡旺季市场表现反常,区域需求差异性加大,总体呈V型走势。
上半年,煤炭企业坚定落实能源安全保供责任,第一时间组织复工复产,煤炭产量短时间内达到正常水平,但下游行业复工滞后、需求严重不足,市场出现阶段性过剩局面。下半年,特别是进入四季度以来,随着国内疫情防控形势逐步向好,国民经济恢复加快,拉动煤炭需求回暖,市场逐步向供需平衡、甚至紧平衡状态转变。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今年前10个月,全国规模以上企业累计原煤产量31.3亿吨,同比增长0.1%;全国煤炭消费量约为32.4亿吨,同比下降0.8%。
展望2021年,与会人士普遍认为,我国宏观经济有望延续稳中向好势头,这将对明年煤炭需求形成刚性支撑。
“预计明年煤市总体呈供需基本平衡态势,从需求端看,煤炭需求将保持小幅增长态势,电煤消费和钢铁、建材、化工行业耗煤都将稳中有升。”国家能源集团总调度室主任刘志江表示。
电力、钢铁、建材和化工四大煤炭消费行业的与会代表也表达了类似观点。
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行环部电力燃料处主管尹琳琳指出,预计2021年用电需求增长将继续恢复,全国发电用量将比2020年有所提高。但未来电力需求将很大一部分由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发电来满足,加上特高压运行效率提升等因素,都将对2021年煤电生产和电煤消耗造成明显抑制作用。
“综合判断,预计2021年全国电煤市场供需总体平衡。‘十四五’后四年将很大可能出现电煤市场平衡偏宽松的市场格局。”尹琳琳说。
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市场调研部副主任戚斌介绍,今年钢铁行业整体表现好于预期,前10个月,粗钢产量同比增长5.5%。总体看,明年国内钢铁市场需求有望平稳,但国际贸易环境仍将复杂。
“今年,钢铁消费增长主要得益于国家应对经济下行采取的刺激措施,对此大家要保持理性,对非常态下消费的持续性不能过分乐观,要保持谨慎预期。”戚斌指出。
中国建筑材料联合会会员服务部副主任张建平表示,今年以来,建材行业生产经营总体保持稳定,但建材市场仍供大于求。当前,建材行业仍主要依赖于投资带动,我国投资正面临结构性调整,对建材行业拉动作用明显减小,预计2021年规模以上建材工业营业收入小幅增长(超过3%),利润总额同比下降。
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信息与市场部副主任范敏表示,受国际油价下跌影响,今年前10个月,整个行业利润下降近30%,除了煤制烯烃以外,煤制油、煤制天然气等现代煤化工项目全线亏损。
“2021年可能会有所改观,目前权威机构预测,今年油价平均42美元/吨,明年有可能达50美元/吨,这对于煤炭来说总体利好。”范敏指出。
“从供应端看,随着落后产能加快退出、优质新增产能有序释放,我国煤炭生产开发格局和产能结构将持续优化,煤炭供应将继续保持增长。”刘志江说。
“据有关机构统计,目前我国煤矿各类产能约54亿吨,其中动力煤产能40.86亿吨、炼焦煤产能13.14亿吨;2021年有效产能将达43.13亿吨,同比增长0.6亿吨。”冀中能源集团企管部副部长张宝江介绍。
近年来,煤炭供给逐步向主产地集中,山西、陕西、内蒙古三地的产量占比已超70%。上述三地2021年的产量预期也成为各方关注焦点。
本次交易会上,仅在12月8日开幕当日就有包括煤炭、电力、钢铁、建材、化工等供需双方在内的30多家企业签订中长期煤炭购销合同7.4亿吨。据统计,整个交易会期间,煤炭企业共签订煤炭购销合同13.75亿吨,其中仅晋能控股集团一家就签订战略合作协议6.66亿吨。
“在国家努力增加煤炭供给的政策条件下,我们预测明年煤炭供应总体充足,但不排除局部地区、个别时段出现供应偏紧的情况。”山西省能源局信息与监测处副处长李凯介绍,2020年山西省预计完成原煤产量10.7亿吨,同比增长8.62%。
内蒙古自治区能源局安全总监戚在成表示,预计2021年,全区煤炭产量达10.2亿吨至10.5亿吨;“十四五”期间,全区煤炭年产量动态稳定在13亿吨左右,调出量维持在6亿吨左右。
陕西省发改委经济运行调节办公室主任蔡胜斌介绍,2021年陕北地区优质新增产能将有序释放,陕西省煤炭产量将有小幅增长,达到6.7亿吨,煤炭铁路外运增量达2000万吨。
“预计2021年,炼焦煤需求增速或高于动力煤,主要在于钢铁需求维持高位,焦炭企业在高利润趋势下快速释放产能,同时随着产能置换矿井逐步投产,有效产能稳步提升。”山西焦煤集团副总经理胡文强说,目前该集团已完成2021年合同签订工作,基本能保证明年产销平衡。
确保供需平衡:面临重重压力
与会人士认为,尽管明年煤炭需求仍将保持增长态势,但确保煤炭经济平稳运行仍面临诸多挑战。
今年9月,我国向国际社会承诺,将在2030年实现碳排放达峰、力争2060年实现碳中和目标,这对我国能源低碳转型发展提出更高要求,也给煤炭上下游带来更大挑战。
从需求端看,电力、钢铁、建材等行业均面临环保压力,必然挤压煤炭消费的空间。
以占煤炭消费总量50%以上的煤电为例,尹琳琳直言,随着电力清洁化、低碳化发展进程加快推进,煤电增长空间有限,煤电利用小时数将持续下降。今年前10个月,全国全口径发电量6.13万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9%;而火电发电量是各类型发电量中唯一下降的,同比下降0.4%,其中煤电发电量同比下降1.4%。
“到2025年,风电、太阳能发电装机均将超过4亿千瓦,非化石能源装机占比接近50%;煤电装机规模力争控制在12.5亿千瓦以内,力争尽早实现煤电装机容量达峰。”尹琳琳说。同时,部分电厂亏损状况有所加剧,对煤炭价格承受能力降低。
“煤炭消费在传统行业已无较大增长空间,需在清洁高效利用等方面寻找新的突破点。”晋能控股集团销售管理中心主任谷天野举例说,“按国内环保要求,将继续淘汰30万千瓦非主力机组,烟煤继续挤占无烟末煤的增量空间,导致后者竞争压力有增无减。”
“在环保压力下,2017年以来,河北石家庄等地累计退出焦化产能2000万吨以上,冀中能源集团固有市场的炼焦煤需求大幅减少。”张宝江表示。
从供给端看,环保要求更加严格、电煤消耗峰谷差等因素都增加了煤炭保供压力。
中国煤炭工业协会党委书记、会长梁嘉琨指出,“‘十四五’时期,随着黄河流域生态保护等重大战略持续向纵深推进,国家强化资源环境生态红线指标约束,生态环境对煤炭生产开发的约束将越来越大。”
“按照环境承载能力科学确定煤炭开发强度,这将是‘十四五’期间的主基调。”戚在成透露,“十四五”期间,内蒙古赤峰、兴安盟等地煤炭消费预计持续增长,东三省对内蒙古东部褐煤依赖程度会进一步增加,区域性供需总体偏紧态势仍将延续。
除了内蒙古外,陕西的产能释放同样受到更加严格的环保约束。
蔡胜斌表示,生态环境部要求单个煤矿建设规模调整幅度30%及以上的,需修编所在矿区总体规划,或提出局部调整方案,并重新或补充进行环评,但已核增产能煤矿涉及多个矿区,环评修编是系统性工作,短期内无法完成,导致已核增煤矿无法完成环评变更,新增产能得不到释放。
陕煤集团副总经理赵福堂表示,煤电正从主体能源向基础性和调节性电源转变,加剧了淡旺季峰谷差,特别是在“两湖一江”、西南等市场,电煤消耗峰谷差高达六七倍,给煤炭企业平稳生产、均衡发运带来较大困难。
“丰水期火电厂接不了煤,枯水期又需要大量煤,这造成省内煤矿没办法均衡生产,安全压力很大。”四川省煤炭产业集团营销公司副总经理李玉桥说。
从运输方面看,铁路运力成本居高不下也成为煤炭保供的掣肘。
蔡胜斌表示,今年前11个月,陕西煤炭通过浩吉铁路发运量1782万吨,仅达到预计发运量的78%。“物流成本高是主要制约因素,此外疏运系统建设滞后等因素,也制约了浩吉铁路运能的发挥。”蔡胜斌说。
“虽然煤炭铁路外运紧张局面近两年大大缓解,但运输成本居高不下。包括通过唐呼线、瓦日线东出进港,浩吉铁路南下进入华中等,超过7000万吨的煤炭铁路运输成本偏高。”赵福堂指出。
此外,多家煤炭企业代表反映,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2020年电煤长协运行中存在“合同难签、价格难谈、难保兑现”三大难题。今年初,新冠肺炎疫情暴发阶段,电厂存煤告急,煤企在无合同、无结算的情况下坚决保供,但在市场平稳阶段,电厂通过拒签长协或大幅减少接煤量等方式,要求降低合同价格。“个别长协客户只想享受长协的低位价格和优先发运,在需要携手渡难关时却退缩。”有煤企代表直言。
“下游用户在市场普遍认为供应比较宽松的预期下,对执行中长期合同消极应对,截至11月底,湖北和山东地区长协兑现率分别为70.2%、76%,同比均下降约20个百分点。”蔡胜斌说。
中煤能源集团销售公司副总经理胡志浩表示,4月煤价倒挂时,该集团长协月度兑现率连50%都没有。该集团仍坚持讲诚信,努力确保全年长协合同兑现率达90%以上。
“受疫情等因素影响,今年出现了中长协定量按季调价执行不好等情况,供需双方也有各自意见。在今年非常态的情况下,出现分歧是正常的和可以理解的。”戚斌说,炼焦煤长协价格只是规定根据市场变动、由双方充分协商确定,如果长期与市场价偏离,企业兑现时会存在一定的抵触情绪。“当然,上述问题属于技术层面的问题,不存在方向性问题,钢企普遍赞成炼焦煤长协模式并积极参与。”戚斌说。
煤市平稳运行:还需多方努力
对于推动煤炭市场平稳运行,相关管理部门和煤炭产运需各方的代表从不同角度提出了建议。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指出,要实现上下游产供销有序衔接,促进农业、制造业、服务业、能源资源等产业部门煤电的关系协调,‘十四五’时期我们要积攒经验,继续坚持并不断完善煤炭中长期合同制度。”国家发改委经济运行调节局局长李云卿在交易会开幕式上表示,2021年度纳入重点监管范围的中长期合同,将全部纳入国家诚信履约保障平台进行监管。
“我们中电联作为电力行业协会,也多次呼吁电力和煤炭企业,能够共商共议、合作共赢,进一步优化中长期合同机制,根据市场实际,合理调整基础价格和基准煤种等,使这一机制继续发挥市场压舱石作用。”尹琳琳说。
张建平表示,目前主要是水泥大企业集团参与长协机制,而大部分建材用煤企业是中小企业,单个企业用煤量较少,但企业分布相对集中,建议由协会组织或产业园区直接参与,扩大长协签订量。
山东能源集团兖州煤业董事、副总经理贺敬直言,电煤长协价格与市场指数挂钩,煤电双方均予以认可,但也造成年度合同基准价谈判较为困难,在市场下行期间,电厂谈判时要求降价的幅度越来越大。建议有关部门针对这一实际,出台更加合理的指导性意见,促进供需双方谈判顺利进行。
赵福堂则建议,长协合同量中,应适当扩大冶金、建材、化工等非电煤行业用户占比,平衡各行业淡旺季需求变化带给煤企的生产销售压力。
除了长协定价外,与会代表认为,现货定价机制也有待改善。
胡志浩表示,虽然目前大部分煤炭交易为长协形式,但在部分时段内,为数不多的现货交易,往往能够影响市场情绪,和期货形成共振,造成市场剧烈波动,应予以引导。
“煤炭价格指数对期货、现货市场影响较大,但目前发布的规范性难以保证,容易造成‘小价格’撬动‘大市场’的被动局面,因此要健全和规范指数发布。”谷天野表示。
淮河能源集团煤炭销售公司总经理杨庭生则认为,煤电属于典型的周期性行业,此消彼长,除了鼓励煤电双方签订长协外,还应发展煤电联营,实现优势互补、风险对冲。
也有代表建议,应适度控制煤炭产能释放,细化进口配额,确保安全稳定按需供应。
开滦集团煤炭运销分公司总经理许景存表示,在产能明显过剩背景下,极易导致市场陷入低迷,希望中国煤炭工业协会发出呼吁,要求各煤炭企业,特别是煤炭主产区以需求为导向、理性组织生产,扭转整个行业资源持续宽松的被动局面。
河南能源集团常务副总经理宋录生提出,煤炭企业要加强安全管理、加大检修力度,不要盲目生产,大企业之间要加强沟通带好头,确保2021年煤炭价格在绿色区间运行。
龙煤集团副总经理梁刚表示,截至12月2日,该集团承担保供任务的省内东部7家电厂库存达225万吨,同比增长20万吨,可用天数达44天,供应形势并不紧张。入冬以来没有发生供暖企业缺煤求援现象。“我们预计明年春季采暖季结束后,淡季动力煤滞销问题仍将出现,黑龙江煤炭季节性供需错配矛盾亟待解决,建议出台有效措施支持供需两端推行淡储旺用、冬煤夏储。”梁刚说。
淮北矿业集团股份公司副总经理邵华建议,国家有关方面应有序控制煤炭进口,使年度进口总量与经济发展、能源需求相匹配,避免月度之间大幅波动。
在煤炭运输方面,与会代表也提出了相应建议。
伊泰集团副总裁葛耀勇表示,当5500大卡动力煤北方港离岸平仓价在550元/吨时,内蒙古煤炭离岸平仓的物流成本约为250元/吨,以此推算4500大卡末煤坑口价格约为200元/吨,接近部分煤矿生产成本,产品热值较低的动力煤生产企业会面临较大经营压力,长期来看不利于保供,建议对长协发运企业实行量价挂钩的铁路运费优惠政策。
蔡胜斌建议,合理调整浩吉铁路运价,对于浩吉铁路江陵站(含江陵)以北、以南的区域在浩吉铁路基础运价标准上,分别统一下浮5%、10%。同时,建议相关省市加快推进浩吉铁路沿线集疏运系统及配套项目建设。
国家铁路集团货运部主任庄河透露,2021年将通过“优布局、调结构、散改集、强配套”等措施,解决煤炭运输瓶颈问题。例如,促进山西、陕西、内蒙古、新疆等主产区煤炭外运合理分工。要力保实现西煤东运下水煤稳中有增,同时大力组织直达煤增量,浩吉线增运2500万吨,陕煤外运增运3000万吨以上。在稳定电煤基础上,大力组织冶金、化工、建材等行业用煤铁路运输增量。
-
宝剑锋从磨砺出 ——紧扣储能脉搏的昆兰新能源2024-0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