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关于印发《2024—2025年节能降碳行动方案》的通知
“风口”上的充电桩产业 从跑马圈地走向精细运营
“风口”上的充电桩产业 从跑马圈地走向精细运营国家电网27亿元、南方电网12亿元、特来电10亿元、星星充电10亿元……新基建赋予了新能源汽车充电桩行业新
国家电网27亿元、南方电网12亿元、特来电10亿元、星星充电10亿元……新基建赋予了新能源汽车充电桩行业新的发展机会,充电桩产业将在“万亿级市场”的愿景下迎来巨变,越来越多的资本也开始介入布局充电桩市场。8月3日,2020中国充电设施建设运营专题大会在成都举行。充电桩企业如何抓住“风口”,成都如何抓住机遇?一场关于新能源汽车充电桩行业未来发展之路的深度探讨由此展开。
半喜半忧 多数充电桩企业亏损
按照《成都市充电基础设施建设三年 行 动 方 案(2020—2022 年)》,2020-2022年间成都将建成投用2.3万个充电桩(直流充电桩7500个、交流充电桩15500个),累计共建成4.5万个充电桩,配套保障2022年底全市20万辆新能源汽车的充电需求。此方案的公布,让运营商们热情高涨。
蛋糕很大,但对于充电桩生产企业和运营商来说,亏损却是当下的现状。会上,英杰电气下属子公司蔚宇销售总监吴德猛表示,据他所知,目前川内充电桩企业几乎没有一个真正实现盈利的,甚至多数都处于严重亏损状态,部分已经处于半停产状态。“据我们不完全数据统计,川内充电桩企业市场占比不到10%,全国充电桩品牌前十名没有一家是川企,甚至2020年国网入围供应商目录中76家,四川企业只有一家。”他认为,四川的充电桩企业尚未进入主流市场。
成都新能源汽车产业推广应用促进会秘书长范永军的观点也与此呼应,“成都充电桩的建设和运营还处于一种跑马圈地的初级阶段,目前市场比较开放,入门门槛低,建设运营管理水平低,行业还处于比较无序的状态。”
成都试点 未来可期
现实中,一方面,不少消费者抱怨新能源汽车充电难,另一方面,充电桩生产企业和运营商却在亏损。这组矛盾背后,需要思考的是如何真正打通产业链。
消费者口中的“充电难”问题,很大程度上源自居民小区充电桩安装难、建设难、管理难。成都市经信局电力处相关负责人表示,问题主要集中在:物业管理公司与众多居民对充电桩安全等方面难以达成一致意见,充电桩管理责任不明,以及电力负荷不足等。
最新的消息是,7月1日开始,成都从“5+2”城区选择部分居民小区先行先试,尝试探索“统建统管、智能管控、有序充电”的方式,到今年年底将在70个居民小区进行试点。
所谓“统建统管”,以高新区天悦府小区为例,运营商特来电公司对小区的主电缆、控制箱等设施进行集中改造,在控制箱预留充电桩接口。车主只需要在公司的APP 一键下单,缴纳固定套餐费用,运营商将在限定期限内把充电桩安装到车位,并全权负责后期维护管理,承担相应安全责任,消除物业管理公司和居民用户安全顾虑——这就好比安装宽带一样,用户只管用,其他的由运营商负责到底。目前,该小区已经有业主通过这种方式开通了充电桩服务,反响良好。
以前,不少车主下班回家就开始充电,这时候往往正是小区用电高峰期,可能会影响公共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我们开始尝试有序充电模式,引导居民利用谷段(夜间11点之后)充电,降低充电成本。”成都市经信局电力处相关负责人说。位于成华区的华林南苑小区是成都率先启动的试点小区之一,该小区因电力负荷紧张,一直没有安装充电桩。此次由特来电公司一次性集中建设了24个充电桩,车主下班后可把充电枪插在车上,进行充电排队。等晚上11点后小区富余电力容量空出来之后,监测管理系统会安排充电桩通电对车辆进行充电。如果用户想在高峰期充电的话,监测管理系统会根据整个小区用能情况进行安排,但不保证一定可以充。
“此外,成都将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制定鼓励居民小区引入第三方建设运营商的配套支持政策,充分利用资金补贴的杠杆作用,调动实力过硬、经验丰富的企业参与积极性。”成都市经信局电力处处长胡演斌表示,同时,成都还将探索把加油站变成综合能源服务站点。有业内人士表示,资金补贴对企业来说有一定的吸引力,对整个市场未来的发展有良好的推进作用。
寻找细分市场 找准服务定位
这次的会上,大家最关心的还是充电桩建设运营如何才能盈利。百源智联(成都)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岳振中认为,中小运营商本就面临运营方式单一、缺乏资本和资源等问题,如今一些大型国企进入充电行业,竞争更加激烈,生存堪忧。
“出路也不是没有,比如调整运营思路,主攻细分市场。”范永军指出,目前物流车、网约车数量多,公交、出租、环卫市政、政府公务用车等公共领域用车新能源化正在加速,公共充电需求量高,一些运营商可根据自身情况精细化运营。
这条路走得通吗?8月4日下午,记者来到锦城公园内一家由民营机构运营的充电站。记者看到,下午4点到5点30分这段时间内,到该充电站充电的几乎都是网约车,整个充电站约有一半的充电桩一直处于闲置状态。“如果单靠充电桩运营,难以带来盈利,商业模式必须多元且创新。”特来电特别专家、高级经理蔡振龙透露,特来电目前正在做司机延伸服务,扩大周边商家服务范围。例如,充电设备在充电的同时可以提供电池包检测服务,车主只需支付10元就可收到一份电池安全报告,这一增值服务颇受欢迎。
深圳市电王快充技术服务有限公司技术总经理蒋中为也表示,充电桩企业90%的收入来源为电费差价与充电服务费,不要恶意低价竞争,最终是以服务决胜。吴德猛说:“市场竞争到最后,一定是综合实力的竞争,是产品质量和服务的竞争,优胜劣汰,‘剩’者为王。”
-
华夏出行携手国网电动汽车公司 打造“车桩电生态营销模式”2024-0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