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江苏常熟滨江新城绿色能源站项目以河水为介质,满足200万平建筑高效经济用能

来源:
时间:2020-05-26 08:17:48
热度:

江苏常熟滨江新城绿色能源站项目以河水为介质,满足200万平建筑高效经济用能  利用河水“冬暖夏凉”的特点,将其输送到能源站进行热能转换后,向用户提供绿色、稳

  利用河水“冬暖夏凉”的特点,将其输送到能源站进行热能转换后,向用户提供绿色、稳定的冷热源。如今,这样的做法在江苏常熟已不是什么新鲜事。

  近日,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作为常熟开发区节能减排重点项目之一,滨江新城绿色能源站“供冷、供暖、供热系统”项目利用新能源技术,以常浒河河水作为空调冷热源,建设地下绿色能源站房,通过管网向周边住宅、办公、商业建筑项目集中供应冷热水,从而高效解决了约200万平方米建筑的清洁用能需求。

  量身定制,开创当地河水源供能先河

  江苏省地处长江中下游流域,属于气候过渡地区,气候特点是夏季闷热,太阳辐射强度大;冬季室内阴冷潮湿,相对湿度较大。在自然条件下,室内热环境质量普遍较差。因此,大量建筑必须采用空调设备来改善室内的热舒适性,从而使建筑能耗处于高位水平。由于江苏能源主要靠外供,加之建筑能耗较大,给当地能源保障带来极大压力。

  位于江苏省常熟市北部的滨江新城,规划面积2100公顷,规划人口30万人。它既是常熟市的城市副中心,又是常熟经济开发区的国际产业服务配套区,规划建立以港口和沿江工业为依托,集金融CBD、贸易、科研、信息、居住、教育旅游综合发展的现代化新市区,成为常熟经济和社会新的发展极。

  近年来,随着当地经济的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老百姓对目前建筑供热已成为普遍要求,如果继续延用过去能源消费模式,当地能源消耗将日渐不堪重负,迫切需要研究开发适合长江中下游地区建筑冬季供热技术和设备。

  在此背景下,江苏首创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下称“江苏首创”)投资约4.2亿元为滨江新城量身定制了绿色能源站项目,供应区域内所需冷、暖。项目于2016年3月开工建设,2018年11月投入试运行,目前已进入正常运行状态。

  据江苏首创工程师韦伟向记者介绍,这是常熟市首个用地表水源供能的绿色能源站项目。项目采用河水源热泵系统进行供能,并结合高效热泵技术、高效空气处理末端、热湿独立处理、能源管理与自然能源利用、空调系统优化控制、区域能源管理等关键技术,建立了完善的区域绿色能源利用系统。

  据介绍,该能源站整体占地6亩,总建筑面积3100平方米。其中,地上600平方米主要用于日常办公,地下2500平方米为设备机房,主要放置热泵、水泵、蓄能等设备,通过配套供能管网和取退水管网,可集中解决约200万平方米建筑的供能,满足约2万户家庭的冷暖空调及生活热水供能问题。

  “目前,项目已成为推进建设城镇新能源清洁供暖与生产、生活相结合的新能源应用示范工程。”韦伟对记者说。

  创新盈利模式,实现用户企业双赢

  因项目采用集中供应方式,通过将分散的空调系统进行整合、优化,不但有效减少了项目初投资,而且还降低了项目的综合运行成本,节能及经济效益显著。

  经测算,相较于传统空调系统,滨江新城河水源热泵集中供能系统一期工程每年可节约标煤约2240吨,减排二氧化碳约0.55万吨,减少粉尘约240吨,节省运行费用110多万元。

  据该公司董事长欧阳杰南向记者介绍,项目采用BOO(Building—Owning—Operation,即建设——拥有——经营)模式,由常熟市人民政府授予企业20年供能特许经营权,并在实际运营过程中,以收取供能配套费(150元/平方米)及“两部制”能源使用费(基本费2元/(平方米·月)+计量费0.45元/kWh)获得收益。“目前,我们的内部收益率已达到12%以上。”

  更为引人注目的是,该项目采用“双低”的盈利模式,不仅给项目投资收益提供了有力保障,还可以为用户节省20%—30%的费用。

  所谓“双低”,即在项目运营时,向用户收取的供能管网配套费(150元/平方米),小于用户自建中央空调系统的投资(一般为200元/平方米左右);同时,由于用户负荷的错峰及同时使用系数的影响,该项目的建设投资额(100—150元/平方米左右),小于向用户收取的供能管网配套费(150元/平方米)。

  “由于绿色能源站的运营成本为30元/平方米·年,小于向用户收取的能源使用费,能源使用费收费盈利空间便可达30%左右。”欧阳杰南进一步向记者说。

  挖潜技术,单位建筑空调系统能耗下降超20%

  值得关注的是,滨江新城绿色能源站项目根据江苏省对居住环境的要求,以及建筑节能的发展趋势而设计。

  “能源站将为江苏建设绿色建筑做出良性引导。”时任江苏省住建厅科技发展中心主任孙晓文曾如是表示。

  “我们针对夏热冬冷地区独特的气候特征和既有建筑空调系统构成的特点,重点对建筑空调系统中与节能降耗密切相关的关键技术集成进行攻关,在研究空调建筑末端热湿负荷特性的基础上,提出与之适应的高效冷热源供应系统,在提高能效的基础上,有效利用自然能源,最大限度地降低了建筑能耗。”欧阳杰南对记者说。

  相关数据显示,通过优化系统运行技术及运行模式,完善空调系统控制策略,能源站最终实现单位建筑空调系统能耗下降20%以上,空调系统冷热源全年综合能效值提高15%以上。

  欧阳杰南进一步表示,项目致力于大力推广可再生能源技术在建筑空调、热水系统中的应用,对于有效推广绿色建筑、提升夏热冬冷地区的建筑节能水平具有重要示范意义。

  据初步测算,每100万平方米建筑采用项目建筑节能技术,年可节约标煤5600吨,减排二氧化碳1.38万吨,减排二氧化硫1000吨,减排烟尘600吨,同时还可有效缓解用户空调系统的压力及城市热岛效应。(■本报实习记者 张胜杰)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