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关于印发《2024—2025年节能降碳行动方案》的通知
氢能产业的2020:统筹规划是首要任务
氢能产业的2020:统筹规划是首要任务 经过多年积累,我国已初具氢能产业化发展条件。而且氢能发展与燃料电池技术创新被提升到国家战略高度,列为重点发展任务。 在2020年这一&l
经过多年积累,我国已初具氢能产业化发展条件。而且氢能发展与燃料电池技术创新被提升到国家战略高度,列为重点发展任务。
在2020年这一“十三五”收官之年,氢能产业应如何统筹规划,构建科学发展格局?就相关问题,记者专访了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信息部副部长、研究员景春梅。
景春梅表示,2019年3月,我国第一次将氢能相关内容纳入《政府工作报告》,10月国家能源委会议又提出探索推进氢能商业化路径,表明国家越来越重视氢能发展。地方政府积极探索实践,大型企业陆续跟进带动产业发展,但与此同时,我国氢能产业仍存在关键材料和核心技术差距、基础设施建设不足、商业化推广模式尚未建立等诸多瓶颈。接下来在2020年,还需全面统筹产业发展空间和潜力,进一步加强基础研究,合理掌握终端应用节奏,提前防范产业无序竞争和产能过剩风险,构建我国氢能产业科学发展格局。
目前,国内对氢在能源系统中的地位尚未明确。对氢作为能源的安全性、全产业链的清洁低碳效益、氢能发展空间及其对油气等能源的替代作用等,缺乏科学全面的深入研究论证。
在调研中,景春梅团队发现,产业无序竞争和产能过剩风险已初步显现。在近两年不断高涨的“氢能热”中,有些地方为追求经济增长规模与速度,不顾当地资源环境条件,与追逐政策补贴的企业结合起来,一哄而上布局产能。
与产能趋势形成反差的是,关键材料和技术与国际差距明显。大量核心专利掌握在美、日等国企业手中。导致氢能产业链各环节成本较高,商业化推广仍十分困难。
在应用层面,则表现为“一窝蜂”式的“造车热”。国内氢能发展几乎都集中在交通领域,特别是氢燃料电池汽车产业。实际上,氢能在农业、工业及第三产业都有广泛用途,在发电、储能、建筑等领域都大有发展空间。我国需要以更宽广的视野全面挖掘氢能价值和潜力。
此外,氢能基础设施制约着产业发展。一方面,市场主体投资积极性不强,长期靠政策补贴难以为继;另一方面,我国氢燃料电池汽车尚处在起步阶段,运营车辆少,加氢站难以通过规模效应平衡收支,投资风险大。
景春梅认为,制定氢能发展顶层设计是当务之急。
应加快顶层设计,明确氢能是终端能源的组成部分,将发展氢能与油气替代有效结合。将氢纳入国家能源管理范畴,明确氢能行业主管部门,抓紧制订实施氢能产业发展战略。加快加氢站建设,破解“加氢焦虑”。
要统筹区域布局和应用示范以避免产业趋同。按照“全国一盘棋”原则,结合各地资源禀赋与协同发展优势,合理选择氢能资源丰富、氢能产业集聚,或将经济发达、环保压力大的区域作为国家级示范区,分层次、有重点开展全产业链的区域示范。例如,可以将燃料电池产业纳入粤港澳大湾区新能源发展战略布局,在海南结合禁售燃油车、全域推广应用新能源车,还可以结合长三角“氢走廊”发展,以及将京津冀地区作为氢能产业重要消费地。
要发挥新型科研举国体制优势集中攻克关键技术。汇聚政产学研用力量集中进行科研攻关,知识产权内部共享,有助于快速实现技术突破,也能避免分散研发带来的资源浪费和恶性竞争。
此外,还需因地制宜推进多元化应用,在化工、建筑、发电以及船舶、轨道交通等领域挖掘和发挥氢能巨大潜力,并且加强安全监管及标准体系,从而营造良好市场生态。(苏慧婷)
上一篇:广东茂名氢能产业项目动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