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关于印发《2024—2025年节能降碳行动方案》的通知
2019年中国锂电正极材料出货量40.4万吨
2019年中国锂电正极材料出货量40.4万吨 高工产研锂电研究所(GGII)调研数据显示,2019年中国锂电正极材料出货量40.4万吨,同比增长32.5%。其中,三元正极材料出货
高工产研锂电研究所(GGII)调研数据显示,2019年中国锂电正极材料出货量40.4万吨,同比增长32.5%。其中,三元正极材料出货量19.2万吨,同比增幅40.7%;磷酸铁锂材料出货量8.8万吨,同比增长29.3%;钴酸锂材料出货量6.62万吨;锰酸锂材料出货量5.7万吨。
2019年动力电池市场出货量增长不足10%,而正极材料市场出货量增长幅度均超过20%,市场高增长的主要原因有:
1)动力电池端、储能端(包括通信储能以及海外电网侧储能)以及部分小动力(如叉车、自行车)领域带动磷酸材料出货量增长;
2)海外钴酸锂材料企业继续减产,部分订单向中国转移,促使国内钴酸锂材料产量增加;
3)三元材料出货量增加主要受国内动力电池端以及小动力(电动工具、自行车)等领域增长带动,加之国外主要动力电池企业出货量增长,带动国内三元材料出口量增加导致;
4)锰酸锂材料出货量增加主要受小动力以及低容数码类电池带动。
从正极材料出货量占比来看,2019年三元正极材料市场占比47.6%,相比2018年增加2.7个百分点,市场份额占比最大。三元正极材料市场占比提升的主要原因有:
1)2019年动力电池出货量同比增长9.4%,动力电池市场出货量增加直接带动三元正极材料市场需求量增加;
2)2019年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对能量密度与续航里程门槛要求提高,对动力电池的能量密度提出更高要求,国内主流动力电池企业加快三元动力电池的生产与应用,如比亚迪新上市乘用车使用NCM622单晶三元材料,宁德时代加快NCM811系电池装机数量。市场在中高镍三元正极材料领域出货量提升加快,带动三元正极材料市场出货量提升;
3)小动力、电动工具等领域逐渐倾向于高能量密度、高倍率型或高快充型电池,带动三元正极材料市场出货量。
数据来源:高工产研锂电研究所(GGII),2020年2月
从正极材料市场竞争格局来看,2019年TOP10正极材料企业市场占比为56%,相比2018年增长3个百分点,市场龙头效应显著度不如其他三种关键材料。厦门钨业受益于钴酸锂以及三元材料的双重增长,2019年其正极材料出货量同比增长超过50%;天津巴莫受益于产能释放以及终端客户需求量提升,其三元正极材料出货量增速明显,总出货市场排名上升至第二位;长远锂科、容百锂电以及振华新材料等企业受益于动力电池市场对三元材料需求量的提升,其市场排名均呈现不同程度上升。
从价格走势方面来看,2019年正极材料价格整体呈下行走势,主要原因有:
1)碳酸锂、氢氧化锂等上游原材料随着产能释放以及终端需求带动不足,导致锂盐价格持续下行,进而导致锰酸锂以及磷酸铁锂正极材料市场价格下行;
2)受终端降本压力向上游传导影响,电池行业成本压力转嫁上游,导致上游正极材料企业降价销售。
数据来源:高工产研锂电研究所(GGII),2020年2月
随着国际整车企业转型战略实施,签单产能门槛提高,将资本压力传导至动力电池厂商及材料厂商。未来几年,正极材料厂商仍将面临产能扩张快、资本周转率低、账期长等方面压力。GGII预测2020年中国正极材料市场将具有以下方面的发展特点:
1)细分材料企业市场集中度将进一步提升,具备产品质量优势以及产能规模效应的企业将逐渐向头部企业集中;
2)头部企业进一步加强国际主流电池客户的供应链布局,进入CATL、LG、BYD、松下等企业核心供应链的企业逐渐向少数具有实力的企业集中;
3)磷酸铁锂电池成本优势将持续,受动力电池以及储能电池市场带动以及新技术新工艺应用的加快,磷酸铁锂材料出货量占比将超过25%;
4)三元正极材料依然为正极材料市场出货量占比最大的领域,随着动力电池以及小动力电池市场规模提升,三元材料市场出货量占比将超过50%;
5)核心正极材料企业将进一步加大自身在技术、专利、客户资源、管理等方面的布局与优化改革,提升自身核心竞争力;
6)头部企业将进一步加强自身上下游产业链合作布局,确保自身原材料供应以及产品产销。
此外,无模组电池技术的产业化将对磷酸铁锂材料市场产生巨大影响,之前受限于能量密度较低,磷酸铁锂材料的应用市场一直局限于商用车及少量乘用车领域中。随着业界对磷酸铁锂材料性能不断改进以及CTP等无模组技术应用,未来磷酸铁锂材料的应用领域将逐步拓宽。2020年比亚迪汉系列车型量产在即,磷酸铁锂材料在乘用车市场的占有率预计将有明显提高。
-
不仅是润滑油 更是低碳环保先行者 嘉实多坚持用创新科技助力可持续发展2024-0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