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山西代县发展光伏扶贫产业 带动农民增收发家

来源:
时间:2019-12-06 09:02:47
热度:

山西代县发展光伏扶贫产业 带动农民增收发家:代县峨口镇东下社、下木角等7村整合扶贫资金建成的1900千瓦村级光伏扶贫电站。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代县县委、县政府十分注重多渠道谋划发展

:代县峨口镇东下社、下木角等7村整合扶贫资金建成的1900千瓦村级光伏扶贫电站。

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代县县委、县政府十分注重多渠道谋划发展扶贫产业和新能源开发,抢抓发展机遇,积极引领和带动全县各部门、各单位和社会力量,充分利用贫困地区太阳能资源丰富的优势,周密部署,自2016年实施光伏电站项目以来,全县“十三五”第一批村级光伏扶贫电站和集中式光伏扶贫电站已建成并投产,总装机容量83.6MW,其中:村级光伏扶贫电站225座,装机容量为43.6MW,包括2016年建成8座800KW,2018年建成217座42.8WM;集中式光伏扶贫电站一座,装机容量40MW,为全市最大集中式扶贫光伏电站,位居山西省第三位。在建光伏扶贫电站为“十三五”第二批光伏扶贫电站项目,总装机容量59.8MW,建设15座联村电站,11月底已全部建成开始并网发电。

通过全县上下的共同努力,初步实现了扶贫开发与新能源利用、节能减排的完美融合,可连续20年产生稳定收益,有效支撑了精准扶贫,为打好打赢脱贫攻坚战探索出一条新途径。

领导带头强力推进落实

代县宝通光能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40MW光伏发电扶贫电站就是县委书记田永清多方奔走争取回来的光伏扶贫项目。2016年春天,县委书记田永清到北京办事时,专门会见了宝通光能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王虎生。当时王虎生已与中国水电院达成共同开发新能源合作协议,田永清诚挚地邀请他回家乡代县考察光伏扶贫发电基地。随后,王虎生带领技术人员对代县北半坡丘陵区的日照、气候、风向等自然条件作了全面了解和考证,拿定主意在代县发展光伏扶贫发电项目。王虎生从代县回到北京之后,就开始和他的技术团队着手编制申报材料,向相关部门作了呈递。田永清对光伏扶贫发电项目特别关注,他和王虎生一同到国家发改委申报项目,硬是促成了项目的成功立项。2016年7月底,从北京传来消息,光伏扶贫发电项目核定没有通过国家五部委的专家评审。田永清放下手头的工作,和王虎生一道跑了四五趟北京,到国家有关部委积极争取项目,在年底该项目终于成功通过审定。

作为国家重点扶持的光伏扶贫产业项目,该公司40MW光伏发电扶贫项目的实施已给周边的贫困群众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效益,村民们通过流转1400亩土壤贫瘠、产量不高、效益极低的沙石薄地,一次性获得了30年的土地租赁费500多万元;企业4个月的建厂时间,共用工300多人,每人每月收入均在一万元以上;光伏扶贫电站正常运转后,共安置周边村庄的100多名贫困群众和3名贫困大学生就业,使他们实现了稳定增收,脱贫致富;企业每年还拿出1000万元用作扶贫资金,为代县1558户建档立卡贫困户每年提供不低于3000元的扶贫资助,一补20年,以保障这些贫困户每年都有稳定的收入。

代县宝通光能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40MW光伏发电扶贫电站于2017年6月底成功并网发电,经过近三个月的调试完善,于国庆前夕实现满负荷运行,年发电量可达6500万千瓦时,发电产值可达5720万元,年上缴利税900万元。

创新光伏扶贫运营模式

按照全县县乡规划,乡镇合作的收益扶贫思路,采取“统一选址、统一招标建设、资产集体所有、收益统一分配”的光伏扶贫模式,在符合建设条件的乡镇村,对无劳动能力、无稳定收入、无技术、慢性病患者(包括残疾人)等“三无一病”建档立卡贫困户实施光伏扶贫,实现了措施精准,扶贫对象精准的效果。

——联村并建,节约用地。针对光伏用地困难的实际,实行县乡联动、统一选址,集中连片建设,如针对雁门关乡(野庄村)和枣林镇(神岗村)荒山荒坡和撂荒地较多且适合建设光伏扶贫电站的实际,跨乡镇建设联村电站,目前建设联村电站9座,装机容量40.5MW,项目实施既合理利用了土地资源,又方便了施工安装和日常运营维护管理。

——租赁建设,提高效益。胡峪乡大寨村利用整村搬迁后复垦土地整合邻村共建村级光伏扶贫电站,在既得到光伏收益的同时,又获得土地租赁费用,提高了土地利用价值。

为了确保光伏扶贫发电项目的顺利实施,代县在成立光伏扶贫领导小组和办公室的基础上,又制定出三年光伏扶贫计划,光伏办、能源局、发改局、扶贫办、自然资源局、林业局、电力部门多方联动、密切配合,全力推进全县光伏扶贫产业发展。

光伏扶贫项目建成后,在各村确定1-2名日常管理维护人员,同时聘请专业运维机构,负责全县光伏扶贫电站的运维管理。县、乡、村运维人员,可实时通过APP监测(手机),查看各电站、各组件的发电量、发电效率和故障情况,确保了光伏扶贫电站的高效运转、稳定收益。

主管部门充分利用光伏扶贫电站光伏板卫生清除工作技术门槛低等特点,吸纳周边村无技术和弱势劳动力贫困人口,从事电站看护、光伏区割草和光伏板保洁工作,实现家门口就业。宝通公司正常运转后,公司与周边村庄的80多名贫困户劳力签订了用工协议,每年可季节性打工五个月,每人增收1.5万元。

光伏收益惠及贫困群众

截至2019年10月底,全县光伏电站累计发电量达21861.4万度,累计收益8972.38万元,其中电费收益7388.4万元,到位补贴资金1583.98万元。村级光伏扶贫电站累计收益2354.11万元,补贴资金142.67万元;集中式光伏扶贫电站收益5034.29万元,补贴1441.31万元,用于扶贫1017.4万元。

全县光伏扶贫电站收益惠及贫困人口16367人,分配资金1846.94万元,其中公益岗位分配4860人612.85万元,占比33.18%;小型公益事业分配4419人703.39万元,占比38.08%;奖励扶贫分配311人10.64万元,占比0.58%;补助扶贫分配6777人520.06万元,占比28.16%。全县光伏收益到村率93.26%,到户率59.27%。

代县通过光伏产业扶贫,不仅减轻了财政的扶贫支出,而且为贫困村贫困户稳定脱贫和稳定增收提供了有力保证和强力支撑,成为脱贫攻坚的“稳定器”,相信光伏扶贫产业会在今后的乡村振兴中发挥更大的作用,照亮全县农民的增收致富路。


原标题:发展光伏扶贫产业 带动农民增收发家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