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动力电池回收盈利“迷雾”

来源:
时间:2019-11-18 09:10:26
热度:

动力电池回收盈利“迷雾”尽管未来市场潜力巨大,但截至目前,动力电池回收的“盈利性”,还不容乐观。多位业内人士向高工锂电表示,自从参与到动力电池回收产业中,看

尽管未来市场潜力巨大,但截至目前,动力电池回收的“盈利性”,还不容乐观。

多位业内人士向高工锂电表示,自从参与到动力电池回收产业中,看着市场前景无限风光,可利润方面就是不见起色,有种做“公益”的感觉。如果不是奔着未来动力电池退役规模量大,动力电池回收污染风险大,可能早就退出这个市场了。

如今这种“公益”依然在持续。据了解,目前主流动力电池回收企业,大部分都还没有实现盈利。

不过业内人士一致认为,随着动力电池退役规模量扩大,再加上技术进步,运输,包装,拆解等成本下降,未来盈利前景会好一些。当然在这个过程中,会有一番市场竞争厮杀,实力强的企业会脱颖而出。

临近年关,动力电池回收行业投资热潮日趋高涨,高工锂电认为,有必要对动力电池回收行业相关问题等进行整理复盘。

01、疾风骤雨式的投资导致产能过剩

复盘过去几年动力电池回收的市场,存在的明显问题是:缺乏实际盈利考虑,企业一窝蜂扎堆,让动力电池回收行业产能过剩。

华友循环的总经理鲍伟认为,各家企业动力电池回收业务市场份额差不多,还没有绝对的龙头出现。布局上看,大部分也是出于承担回收社会责任和提前圈地抢占市场。

另外他还表示,目前在动力电池回收行业的投资,存在产能过剩,有过热趋势。

原因是从数据上看,2018-2020年全国累计报废动力电池将达12万-20万吨,2025年或累计达35万吨。可现在的动力电池回收企业,建设及规划的处理产能合计已超过50万吨,远超实际所需。

也有业内人士反馈,由于一些媒体的夸张市场宣传和对政策指引的误解,在动力电池回收产业,投资存在盲目性和有点太激进,并没有以真实的市场需求为指导。进而存在产能过剩,导致一些合规企业不但没赚到钱,反而还亏损,靠其他方面经营利润续命。

高工锂电初步统计,目前布局动力电池回收领域企业超30家,主要包括格林美、华友钴业、中天鸿锂、赣州豪鹏、芳源环保、邦普集团、乾泰技术、桑德集团、中航锂电、北京赛德美、巡鹰新能源、骆驼股份、雄韬股份、泰力、东鹏新材料、光华科技、中友循环、金源新材、西恩科技、盐城星创、佳纳能源等企业。

02、产权不完善下的动力电池量少价高

除政策因素影响外,动力电池大规模退役未到来和回收体系不完善,导致合规回收企业手中的退役动力电池量少价高。

一方面,动力电池大规模退役潮要到2021年前后才爆发,导致市场上存在的可回收利用的退役动力电池量并不多,不足以合规企业进行瓜分。

另一方面由于回收体系不够完善,一些相关利益方受商业利益驱动,退役动力电池一部分流入“小作坊”式的市场。另一部分则用高价竞标等手段,以较高的价格售卖给合规回收企业。

因此对合规回收企业而言,一方面退役动力电池的供给远远不能匹配产能,另一方面回收的动力电池价格偏高,这必然会出现亏损。

另外不同动力电池企业生产的动力电池在材料、配方、规格和构造等方面各有不同,电池型号较多、产量分散,这也给合规企业的回收和梯次利用等商业模式盈利带来很大难度。

03、“小作坊”赚钱,合规企业亏损

“小作坊”由于分散在售卖退役动力电池企业附近,运输成本和人工收购成本低。同时由于没有环保监管,营业资质等一系列责任承担,固定成本不高,利润高,进而通过渠道收购废旧动力电池的能力强。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小作坊”回收的退役动力电池,有一部分可能会以次充好,流入动力电池梯次利用市场,产生一定安全性风险。还有一部分,因拆解时技术不过关,产生的废料会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

相对应的合规企业在环保、设备、厂房、人员等方面投入不菲,同时退役动力电池供给地分散,运输复杂性和运费较高。某种程度上,合规企业固定成本高,有时回收在经济上得不偿失。

这一方面要求回收企业要有一定规模量,才能摊薄成本,降低边际成本,增加边际利润,最终实现整体盈利。

另一方面,需要回收企业满足市场需求,协同产业上下游,采取适当的降本增效措施,提升盈利能力。

华友循环的市场负责人介绍说,在全国7个主要城市建立回收服务网点,能有效降低回收前端的运输、贮存成本。同时愿意为整车厂承担退役动力电池回收利用主体责任。

还建设有电池包柔性自动化拆解生产线,能在保证安全环保的前提下,提高电池回收利用残值。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电池包尺寸繁杂,标准不统一,拆解技术难度大,再加上规模量一时半会上不去。对合规企业而言,盈利之路依旧艰难。

04、重重迷雾后的市场应对措施

应对动力电池回收难题,除了政策方面,最主要的还是市场上动力电池厂与整车厂、动力电池回收企业相关产业链的紧密合作。

动力电池厂最了解电池构造,具备动力电池拆解回收的技术优势。可以在电池设计环节,充分考虑梯次利用和便于拆解的场景需求,提前和动力电池回收企业建立联系,制造易拆解的动力电池。同时做好全生命周期管理,尽量统一电池型号标准,完成电池溯源标记。

整车厂方面,因回收动力电池较为方便,可以加快完善电池回收体系,降低动力电池回收企业的收购成本。另外在商业模式上可以充换电并举,以旧换新,加速退役动力电池梯次利用。

在动力电池梯次利用上,车企、电池企业、储能企业、第三方回收企业都在加紧部署动力电池的梯次利用。

中天鸿锂总经理陈进昭表示,由于客户对退役动力电池关注点主要在安全性,续航里程,充电便捷性,智能化监测水平,防丢失上。

因此在中国铁塔和国家电网的储能领域和低速电动车应用方面,中天鸿锂通过装载芯片,智能提取和监控退役动力电池参数指标,确保相关需求实现。

动力电池回收企业则需加大技术投入,在提高拆解效率和经济利益上进行研究,降低固定成本支出。另外建立性价比高的回收方式,帮助动力电池企业和整车厂承担一定的回收责任,通过上下游产业链的双赢来提高盈利性。

总之,动力电池回收行业前景向好。不过对回收企业而言,要量力而行,实事求是,才能铸造好城市“矿山”。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