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关于印发《2024—2025年节能降碳行动方案》的通知
生物质清洁取暖为何叫好不叫座
生物质清洁取暖为何叫好不叫座生物质能被认为是生物质资源丰富的北方地区冬季取暖的重要路径之一,且得到了国家层面相关政策的支持与鼓励,但目前仍有一些部门意见不统一、持有不同看法,导致一
生物质能被认为是生物质资源丰富的北方地区冬季取暖的重要路径之一,且得到了国家层面相关政策的支持与鼓励,但目前仍有一些部门意见不统一、持有不同看法,导致一些地方政策不明晰、路径不明确,成为制约农村生物质清洁取暖发展的最大束缚。
10月中旬,供暖季临近,山东省阳信县河流镇史家围子村家家户户已准备好了生物质清洁取暖炉具。距离记者上次来调研恰好过去一年,记者发现,从最初的解决散煤燃烧,到后来提升到农村“厨房革命”,再到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生物质清洁取暖给阳信县带来的似乎已经远不止清洁取暖那么简单。
“清洁取暖需要大力推进‘宜柴则柴’。”国家能源局原副局长吴吟在日前召开的2019中国生物质清洁取暖及产业化发展(阳信)峰会上呼吁,“我国生物质资源丰富,每年产出的生物质原料折合11.7亿吨标准煤,且将持续增多。生物质资源可再生,用不好是个害,用好了是块宝。”
示范——
顶着压力打造“全国首个”
作为我国的鸭梨之乡、全国畜牧百强县、中国古典家具文化产业基地,废弃木材、农作物秸秆、畜禽粪污等曾是让阳信县头疼的“废弃物”。然而,“观念一转天地宽”。现在,每年5万吨的梨树剪枝、80万吨的秸秆、10万吨的锯末以及150余万吨的牛粪都已经成为该县实施生物质清洁取暖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
阳信县副县长张新国告诉记者,自2017年开始,该县正式启动生物质清洁取暖改造试点。截至目前,全县已改造4.7万余户,通过推广“生物质燃料+专用炉具分散式取暖”“生物质燃料+锅炉机组分布式取暖”“生物质热电联产集中供暖”三种模式,打造了全国首个全域推进生物质清洁取暖示范县。
作为“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张新国坦言,“我们推生物质清洁取暖没有成熟的先例,政策也不明朗,真的是顶着压力干。”
该县河流镇张古风村的一位村民告诉记者,2018年取暖季,采用生物质清洁取暖,室内温度保持在18℃左右,在政府补贴后,一个取暖季仅花费了800元左右的取暖费。
事实上,近年来生物质燃料加工及节能环保炉具技术不断进步,生物质燃料适配专用清洁炉具已实现高效低排放。而且,由于具备布局灵活、适应性强,适宜就近收集、就地加工、就近消费、分布式开发利用等优势,生物质能被认为是适应于北方生物质资源丰富地区冬季取暖的重要路径之一。
掣肘——
政策不明晰束缚“手脚”
尽管试点取得成效,前景也被看好,但生物质清洁取暖却并没有多点开花。相关数据显示,2016年至今,在清洁取暖的技术路线中,煤改气占58%,煤改电占36%,集中供热占5%,剩下1%左右的市场由地热、太阳能和生物质等组成。制约生物质清洁取暖发展的原因又在哪里呢?
中国农村能源行业协会民用清洁炉具专业委员会秘书长任彦波指出,在农村发展分散式和分布式生物质清洁取暖,虽然此前《北方地区冬季清洁取暖规划(2017-2021年)》提出“对于偏远山区等暂时不能通过清洁供暖替代散烧煤供暖的,重点利用‘洁净型煤+环保炉具’‘生物质成型燃料+专用炉具’等方式替代散烧煤”,但目前仍有一些部门意见不统一、持有不同看法,导致一些地方政策不明晰、路径不明确。政策摇摆成为制约当前发展农村生物质清洁取暖最大的束缚,行业亟待政策能“扶上马、送一程”,同时需要地方政府能统筹规划,实现产业化、模块化发展。
国家可再生能源中心研究员窦克军表达了类似观点。他认为,目前生物质供热领域应用优先准入保障和经济激励措施不足。同时,生物质能的产业标准、监管体系以及资源保障体系都有待加强与完善,这些都导致生物质清洁取暖进展缓慢。
升级——
应与乡村振兴等战略结合
针对上述问题,吴吟认为,要把农村生物质清洁供暖纳入公共事务管理范畴,让城市和农村居民都享受到改革和发展的红利,逐步发展和增加农民冬季清洁取暖补贴。相关部门要制定和滚动修订生物质清洁取暖技术标准和领跑者计划,形成市场化优胜劣汰机制。在服务方面,一个区域可发展一家或少数几家综合服务商,向用户提供生物质清洁取暖设施及运维服务,对区域取暖带来的大气环境质量要负总责。
“探索生物质清洁取暖的更好路子,需要创新理念。在清洁取暖处于百花齐放时期,要允许和鼓励各种路径探索,发展‘多能联供、多点联网、多废联消、多品联产’,还可以结合5G技术等科技创新催化清洁取暖更好发展。在实践中,通过市场机制淘汰落后路子。要将生物质清洁取暖与发展现代农业、提高农业经济效益、提高农民收入、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美丽乡村结合起来。”吴吟强调。
窦克军则建议,要推动生物质清洁取暖的发展,相关部门要加强生物质清洁供暖应用的优先保障和公平准入,加强生物质资源调查与评估体系建设,建立资源保障体系。同时,完善生物质热力和生物质燃气价格机制与补贴机制,并加强生物质能各领域标准制定和监管实施。(■本报记者 别凡)
上一篇:乙醇汽油时代能否如期而至?
-
生物质化学利用国家工程实验室项目通过验收2024-08-16
-
生物质能应用前景广阔2024-08-16
-
国内能源形势严峻 生物质利用还需打通症结2024-08-16
-
煤价跌跌不休取暖费依然坚挺 专家称环保成本高2024-08-16
-
雾霾围城倒逼生物质能产业发展2024-08-16
-
生物质热电列《2015年循环经济推进计划》2024-08-16
-
浙江首次进口植物源性生物质燃料2024-08-16
-
中国能建承建龙泉生物质发电工程投入商业运行2024-08-16
-
浙江首次进口植物源性生物质燃料2024-08-16
-
生物质燃气产业发展 面临三个“但是”2024-08-16
-
生物质成型燃料缘何遭弃2024-08-16
-
2024年全球生物质能装机或超122吉瓦2024-08-16
-
生物质能源产业规模趋大 弥补现有能源结构不足2024-08-16
-
生物质颗粒推动我国绿色能源向前发展2024-08-16
-
农业部1亿美元投资推动美国生物质能发展2024-0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