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深圳援建新疆塔什库尔干光伏扶贫电站 点亮高原贫困群众梦想

来源:
时间:2019-09-16 14:54:37
热度:

深圳援建新疆塔什库尔干光伏扶贫电站 点亮高原贫困群众梦想:阳光,或许是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最不缺少的自然资源。贫瘠的半荒漠土地,让绝大多数农作物在这里无法生长;不到全年天数1/3

:阳光,或许是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最不缺少的自然资源。

贫瘠的半荒漠土地,让绝大多数农作物在这里无法生长;不到全年天数1/3的无霜期,让耐寒作物成为这块土地上近乎唯一的选择;亘古流淌的塔什库尔干河,却始终没能为人们留下更多的财富。

于是,在2018年5月31日,一座深圳市援建的装机容量2万千瓦的光伏扶贫电站,开始将阳光的能量转为电流、输入电网。围绕着这块占地只有600多亩地的电站,塔什库尔干的脱贫故事翻开了新的一页。

尽职尽责,戈壁深处的“扶贫”工作

6月7日下午,深能福塔光伏电站周围刮起了阵阵旋风,吹得戈壁滩上沙土弥漫。恶劣的天气并没有挡住唐书良和同事巡护的脚步,作为一名安全工程师,唐书良同往常一样,4个小时走了足足1万步,才检查完4320块光伏组件。

3200多米的海拔对户外作业的人来说是极大的挑战,1万步看似不多,两个人却要走走歇歇。开始还能哼着歌,很快就只剩下粗粗的喘气声。

要么在办公室里“监盘”(监控电站运行状况),要么拎着工具去现场巡护,这样一份枯燥的工作,在唐书良眼里却不仅仅是一张“饭票”,“我知道这里的每一度电最后都成了扶贫资金,做好自己的工作,我也相当于扶贫哩。”这个只有30岁的小伙子打趣地说。

在唐书良看来,电站的意义远不止能量的生产与传输,更是代表着对恶劣条件导致的贫困的宣战。在他和6名同事的努力下,过去一年多的时间里,电站没有出现一起生产事故,保证了每一天的满负荷运行。

爬冰卧雪,来之不易的财富泉眼

满负荷的运行,意味着高效率的生产,如今电站实现了日均超过10万千瓦时的发电量。

“在电网系统的支持下,电站生产出来的能源被完整地输送出去,换回了实实在在的真金白银。”作为光伏电站项目的发起人和建设者,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县委副书记、深圳市对口支援新疆工作前方指挥部驻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工作组组长范磊心里有着一种难以言表的自豪感。

事实上,一路走来,即使是一个装机容量只有2万千瓦的中型光伏电站,在帕米尔高原上也来之不易。

2016年开始谋划,2017年得到批复。随后,电站建设团队开始争分夺秒地加紧施工。范磊回忆说,2017年10月之后,塔什库尔干温度骤降,为了尽快推进项目,工人们利用每天最热的时间段施工,浇筑水泥后立即用棉被和毛毯把水泥墩裹上。到了1月、2月份,还能看到工人顶风冒雪爬上几十米高的高塔安装电器元件、铺设线路。

就这样,在总时长不足一年且跨越完整冬季的施工期里,建设团队克服了种种困难,为塔什库尔干掘出一口永续不断的财富泉眼。

满怀期待,荒芜高原的脱贫实践

每年超过2000万元的收益、20年的扶贫期限,让塔什库尔干的扶贫工作有了新的依靠,也让塔什库尔干的贫困群众有了新的期待。

7日傍晚,走进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提孜那甫乡曲曼村塔吉克族村民阿里甫·沙发力克的院子,满院里栽种的雪菊格外显眼。再往里面走几步,就是一个不大的暖棚,一开门,一股绿意扑面而来。“有了暖棚,不仅自家的餐桌丰富了起来,还让我们有了一笔不小的收入。”阿里甫说。

其实,不只是阿里甫家,在扶贫资金和援疆资金的支持下,村里已经有了大大小小几十个小型暖棚,还有带地暖、可调温的新型大棚10余个。曲曼村昌茂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尤志勇说:“听村干部讲,将来扶贫电站的资金更多还是用来发展生产,有了这些支持,我们的菜篮子、果园子一定会越建越好。”

作为一个新型职业农民,尤志勇对扶贫电站的理解或许仅限于“能建更多的大棚,能种更多的蔬菜水果”。但在范磊看来,无论是用作发展生产,还是用作托底保障、环境改善,扶贫电站的稳定收入一定会在未来发挥出更大的作用。

原标题:点亮高原贫困群众梦想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