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关于印发《2024—2025年节能降碳行动方案》的通知
光伏行业正国进民退吗?
光伏行业正国进民退吗? 光伏是能源产业里民营企业最活跃的领域,但近期出现了不少光伏民企向国企出售资产的交易。这让人们开始讨论一个话题:光伏行业出现了国进民退的趋势吗? 《财经》
光伏是能源产业里民营企业最活跃的领域,但近期出现了不少光伏民企向国企出售资产的交易。这让人们开始讨论一个话题:光伏行业出现了国进民退的趋势吗?
《财经》记者采访了多位业内人士,普遍观点是:光伏行业下游,即电站领域有国进民退的趋势;但中上游的光伏制造业里,民企仍然是主角。
在光伏行业的发展初期,民企占据了大多数的市场份额,同时化石能源在能源结构中占绝对优势。随着光伏行业发展到了平稳期,以及能源清洁化转型的趋势加快,布局光伏产业的国企也不过是在适应能源转型的大势。
光伏下游有国进民退趋势
作为政策敏感度高、投资决策速度快的行业,光伏是民营资本最活跃、参与程度最高的能源产业。
在近一年多的时间里,光伏行业出现了一波较大的整合潮。民企控股的光伏电站资产转让给国企,是这一波整合潮里出现最多的交易,其中,最引人瞩目的是两家上市公司控股权的转移。
兴业太阳能(00750.HK)今年1月发布公告称,已与水发能源集团签订合作协议,后者将收购其36.75%的股权,同时认购兴业太阳能若干新股份。交易完成后,水发能源将拥有不少于兴业太阳能发行股份的50.1%,兴业太阳能的控股权将由民企转变为山东省属国企。
比上述交易更受关注的是保利协鑫(03800.HK)向华能集团转让协鑫新能源(0451.HK)的控股权。今年6月4日,保利协鑫发布公告称,与华能集团订立了合作意向协议,可能会向后者转让协鑫新能源51%的股本。
协鑫新能源是光伏发电装机规模最大的民企,全国排名第二,仅次于国家电投。因此,尽管协鑫和华能的交易还存在较多不确定性,但业内已将该交易视为光伏电站投资风向转变的标志性事件,将其视为国进民退的典型案例。
除了这两家上市公司控股权转让的大笔买卖,光伏行业还有多起民企出售光伏资产的交易。
去年1月,正泰电器(601877.SH)将其全资子公司浙江正泰新能源旗下9个光伏电站项目51%的股权售予浙江水利水电集团。交易总金额为5.4亿元,光伏电站装机容量合计405兆瓦。
去年9月,爱康科技(002610.SZ)宣布与浙能集团签订股权合作协议,向其出售光伏电站资产。该交易涉及爱康科技旗下12家子公司的100%股权,以及两家子公司的控股权,转让价格为9.66亿元。
今年3月、4月,江山控股(00295.HK)分别向中广核和国电投出售30兆瓦和100兆瓦的光伏电站项目,均为转让电站的全部股权,交易总金额超过5亿元。
差不多同一时期,顺风清洁能源(01165. HK)发布公告称,正与若干潜在投资者就可能出售若干位于中国境内合共300兆瓦左右太阳能电站的交易,进行初步磋商。该交易目前还在谈判之中,虽然未公布交易对象,但业内估计很有可能是国资背景的投资者。
除了这些光伏电站的交易,在光伏上游的制造业也出现了民企向国企出售资产的情况。
去年9月,顺风清洁能源宣布出售光伏上游制造业板块的顺风光电科技。与其达成初步协议的是具有国资背景的中核产业基金管理(北京)及华丰资产管理。顺风清洁能源计划减少上游制造业务,专注下游清洁能源业务。
去年6月,保利协鑫宣布,计划将下属江苏中能硅业51%股权售予上海电气。江苏中能硅业是全球最大的多晶硅生产企业,乃保利协鑫在光伏上游板块的核心资产。
不过,顺风清洁能源和保利协鑫向国企出售上游资产的交易最终均未成功。
业内人士认为,这些交易的出现不仅与光伏行业自身发展的周期性有关,还与金融市场收紧有关。去年,银行对民营企业贷款收紧,使得民企资金压力增大,不得不寻求国资接盘。
“整体来说,光伏下游有国进民退的趋势,中上游依然民企是主角。” 国新能源电力投融资联盟秘书长彭澎对《财经》记者说,下游电站属于重资产,民企无论是卖给国企还是在二级市场上市,都是在摆脱资金被大量占用的负担。金融市场政策收紧之后,民企向国企转让资产不仅是光伏行业的现象,其他重资产行业也出现了类似的情况。
光伏行业整体并未出现国进民退
中国光伏行业协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王勃华在“光伏行业2019年上半年发展回顾与下半年形势展望研讨会”上表示,光伏产业的整合正在持续推进,专业化发展是未来趋势。
从光伏全产业链来看,上游和中游的整合特点以优胜劣汰为主,下游的电站资产整合则主要涉及民企和国企之间的交易。
光伏电站是光伏产业链里受政策影响最大的领域。去年,以“限规模、限指标、降补贴”为核心的“531”新政出台后,光伏电站领域很快掀起了整合潮。普华永道中国及德国莱茵TüV集团发布的报告称,“531”新政后不到半年时间内,中国光伏电站资产的交易数量、金额和容量超前三年总和,共计完成11起交易,交易容量达1.295吉瓦,交易金额接近90亿元。
业内人士认为,下游电站的频繁交易并不代表光伏行业整体出现了国进民退的趋势。
正泰新能源总裁陆川对《财经》记者表示,光伏上中游的制造业板块仍然是民企为主。光伏电站这几年的收益率在下降,所以国企比民企更适合长期持有。而且,国企看中的是集中式大型光伏电站,分布式的小型光伏电站并没有受到国企青睐。
分布式光伏电站的发展速度有后来居上的趋势,而分布式光伏电站所涉及的民企向国企出售资产的案例非常少。国家能源局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底,全国光伏发电装机较上年新增4426万千瓦,其中,集中式电站较上年新增2330万千瓦,同比增长23%;分布式光伏较上年新增2096万千瓦,同比增长71%。预计分布式光伏将继续成为民企大量投资的领域。
在光伏上中游制造业环节,民企的优势已经难以动摇。据中国光伏行业协会统计,光伏产业里90%以上的企业都是民企,制造业环节尤为明显。2018年,光伏相关的四个制造环节全球产量前10名的中国企业有34家(次),其中32家(次)是民企,且各环节第一名全是民企。
其实,在这一轮光伏整合朝里,行业集中度的提高是比“国进民退”更加明显、更加普遍的趋势。
在硅片生产领域,产量前十位的企业占据的市场份额由2018年的86.1%,上升至今年上半年的90.1%。在多晶硅领域,位于我国西北的大厂家市场占比由2018年的50.2%提升至今年上半年的63.9%。
光伏电站的市场集中度近几年也在不断提高,但总的来说比光伏制造业的集中度低很多。此次大举收购光伏电站的国企本身也已经拥有较大光伏电站规模,可以预见的是,未来光伏电站的集中度将进一步提高。
国企加速进军新能源是大势所趋
从整个能源行业的发展来看,能源转型的观念已深入人心,清洁能源发电的比例正在逐渐提高。能源国企不进则退——如果不提高自身的清洁能源比重,就将落后于整个能源转型的步伐。
国家电网能源研究院发布的《中国新能源发电分析报告(2019)》显示,2018年中国太阳能、风电装机容量达到3.6亿千瓦,同比增长22%。占全国总装机容量的比重达到19%,首次超过水电。同时,新能源发电的新增装机占全国电源新增装机的54%,已经连续两年超过火电。
上述报告预计,到2030年底,全国新能源发电总装机容量至少要达到10.8亿千瓦,占全部电源装机容量的比重超过30%。
不仅在中国,全球的新能源发电比例也将逐渐超越传统的煤电。王勃华预计,到2050年,光伏和风电将占到全球电力装机的72.5%,可再生能源将占全球发电量的86%。
与风电相比,收购和运营光伏电站的资金、技术门槛相对较低。我国的风电开发一直以国企为主,龙头地位较难撼动。而光伏发电企业里的民企, 自然成为了国企收购新能源发电资产的主要对象。
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光伏专委会特约观察员红炜认为,传统能源资本进军新能源产业是不可阻挡的趋势,传统能源资本的主要组成就是央企国企。随着新能源的收益越来越高,曾经将化石能源发电作为主战场的国企,将越来越多地转战新能源发电产业,尤其是光伏行业。
简而言之,这一波光伏行业的国进民退现象,“是资本行为,不是政策行为”。红炜说。
另一方面,在中央提出推动能源革命、煤炭去产能、降低煤电比重等一系列政策背景下,能源国企提高清洁能源发电比重是政治正确的方向。
以近期计划收购协鑫新能源的华能集团为例。华能集团是火电龙头企业,而眼下的华能则正在积极提高新能源发电比重。2018年,华能集团78%左右电源投资在新能源领域。2019年,华能对风电、光伏的总投资占到其年度计划投资的68%。
华能在筹备收购协鑫新能源的同时,也在加大自建光伏风电项目的力度。华能集团董事长舒印彪在该集团2019年中工作会议上发言称,上半年华能集团新能源发展力度加大。核准(备案)的风电、光伏项目是去年同期的4倍;开工建设是去年同期的19.5倍。(徐沛宇| 文)
上一篇:纯电动汽车将回归“短途车”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