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煤炭大省云南谋定后动解困突围

来源:
时间:2019-08-29 09:11:28
热度:

煤炭大省云南谋定后动解困突围煤炭资源总量居南方第二、全国第九的云南省,近年来煤炭产业发展一度尴尬,供需矛盾突出,产业发展萎缩,企业深陷困境。为了扭转不利局面,云南省今年6月制定了《

煤炭资源总量居南方第二、全国第九的云南省,近年来煤炭产业发展一度尴尬,供需矛盾突出,产业发展萎缩,企业深陷困境。为了扭转不利局面,云南省今年6月制定了《云南省煤炭产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19—2021年)》,对煤炭产业重新布局,着力培育国有大型现代化煤炭企业集团,推动实现煤炭产业高质量发展,确保打好云南“绿色能源牌”。

7月1日,云南省煤炭产业集团有限公司正式挂牌成立。业内人士认为,随着该集团对煤炭产业整合的加速推进,云南煤炭供需失衡、产业发展窘境将有望改变。

两起事故改变煤炭产业发展格局

云南省煤炭资源丰富,全省预测煤炭资源总量739亿吨,其中保有储量345亿吨,居全国第九位,南方地区第二位。全省煤炭资源集中在曲靖、昭通、红河三个州市。另外,全省预测煤层气资源总量为5352亿立方米,居全国第九位。

煤炭是云南省重要的基础能源。2013年,云南省原煤生产量达到历史最高值,共生产原煤1.05亿吨,煤炭供给实现自给自足,各项经济指标达到历史最好水平。那一年,云南省有煤矿1221个。

此前,煤炭行业是云南省极为重要的产业。在许多产煤县市,煤炭产业是当地的支柱产业,如曲靖市的富源县、宣威市、师宗县,昭通市的镇雄县,丽江市的华坪县,这些地方煤炭产业发展好的时候,带动了多个相关产业发展,使当地经济社会实现快速发展,经济指标喜人。

2014年4月,曲靖市接连发生“4·07”“4·21”两起重大煤矿事故。2014年4月7日,曲靖市麒麟区黎明实业有限公司下海子煤矿发生透水事故,造成22人遇难,直接经济损失达4400余万元。2014年4月21日,曲靖富源县后所镇红土田煤矿发生重大瓦斯爆炸事故,造成14人遇难,直接经济损失1498万元。

短短一个月内,接连发生两起重大事故,社会影响极大,当时不仅曲靖市,就连云南省的相关部门都被推到了风口浪尖。事故发生后,云南省对年产9万吨及以下的煤矿停产整顿。多位煤炭行业的业内人士表示,这两起事故被业内称为云南省煤炭产业近年来发展的转折点。

涉煤骨干企业生存发展困难

2016年云南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出用三年时间去粗取精去产能,其中到2018年底,煤炭产能总量从现有的11800万吨控制在7000万吨以内,去产能40.7%以上。综合多种因素,云南煤矿大面积整顿关闭,煤矿数量大幅度减少,原煤产量急剧下降,煤炭自给自足的状况发生改变,煤炭工业经济连续在低位运行。

记者了解到,2014年至2018年,云南省共关闭退出煤矿685个,全省保留煤矿数量较2014年减少了约60%,但煤炭行业仍然存在“小、散、弱”等问题。截至2018年底全省保留煤矿仍有486处,煤矿数量约占全国的8%,产量却仅占全国的约1%,按生产规模划分,小型煤矿占比约60%,平均原煤生产工效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随之而来的是煤炭供需矛盾日渐突出。2014年开始,全省煤炭产量下降,连续三年煤炭产量仅在4000万吨左右,而全省消费量一直在8500万吨左右,缺口4000多万吨,煤炭对外依存度约50%。2016年至2018年,全省煤炭年均净调入量约为3500万吨至4100万吨。

业内人士介绍,云南省煤炭大部分依靠公路运输,运输距离远、运输成本高,且存在运输沿途污染问题,煤炭供给难以得到有效保障,煤价居高不下。

煤炭产业大幅萎缩,让云南煤炭产业雪上加霜。2013年全省煤炭产量突破亿吨,居全国第九位。2014年开始产业大幅萎缩,煤炭对外依存度高,在煤炭需求旺季,煤炭保供极度困难,用煤企业成本大幅增加,涉煤骨干企业生存发展极度困难。

记者了解到,近年来,以富源县、宣威市等地为代表的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受到严重影响,甚至全省经济稳定运行都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制约。到今年上半年,全省仅有小龙潭矿务局、云南煤化工集团公司两家煤炭企业产能规模达到千万吨级。大型煤炭企业控制的优质资源少,产量占比低,缺乏话语权和市场调控能力,煤炭供应以众多小煤矿为主,小煤保大电,保障能力差。

探索将资源优势转为经济优势

云南省能源局认为,煤炭供需失衡,省属涉煤骨干企业生产经营困难,重点产煤地区发展乏力,煤炭产业已难以满足云南省高质量跨越式发展和打造世界一流“绿色能源牌”的要求,深化煤炭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煤炭高质量发展十分必要和紧迫。

同时,国家要求有序引导年产30万吨以下煤矿关闭退出,云南省50%左右的现有煤矿需引导退出,如果不采取特殊措施,云南省煤炭供需严重失衡局面将会更严重。

为改变煤炭资源大省“缺煤用”“低产能”“散小弱”的窘境,云南省委、省政府下决心调整布局,重振煤炭产业,实现煤炭产业高质量发展。

2019年6月19日,云南省政府办公厅下发了《云南省煤炭产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19—2021年)》,提出进一步优化煤炭产业结构,促进煤炭产业安全高效、绿色开采、清洁利用,保障能源安全,将云南省煤炭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

该计划提出,到2021年全省原煤产量控制在8000万吨以内,力争实现工业总产值1000亿元,实现利税总额180亿元。

该计划明确了重点任务:淘汰煤炭落后产能,坚决关停年产30万吨以下小煤矿,到2021年底全省煤矿数量控制在200个以内;提升办矿水平,煤矿数量只减不增,全省原则上禁止核准、审批新建煤矿项目,实施“机械化换人、自动化减人”改造提升工程,最大限度减少采掘工作面作业人员和井下同时作业人数;推进“小、散、弱”煤矿整合重组,培育大型现代化煤炭企业集团;推进集约化发展,单个煤炭企业所有煤矿总产能不低于年产300万吨,全省煤矿企业户数控制在20户至30户之间。

该行动计划坚持环保优先,大幅减少矿井数量,使更大区域环境得到保护,有力促进打造世界一流“绿色能源牌”。同时,通过规划引领、标准和条件约束,倒逼落后产能、企业退出行业、市场,鼓励优势产能、企业做大做强做优,提高办矿水平、产业集中度、骨干企业话语权、产业绿色高质量发展水平。

进一步优化国有资本布局

记者了解到,上述行动计划印发之前,云南省已围绕煤炭产业先后制定了《云南省能源发展规划(2016—2020)》和《云南省煤炭行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去产能实施方案(2017—2020年)》,对煤炭产业进行了规划。

根据发展规划,预计到2020年,云南省煤炭消费量为9100万吨。业内人士普遍认为,实际上云南省煤炭产量控制在8000万吨以内,基本就可以满足目前省内煤炭消费需求。

云南省提出的三年行动计划,进一步调整了煤炭发展规划、空间布局,将以曲靖市、昭通市、红河州三个州市为重点,以楚雄州楚雄市和南华县、文山州富宁县、大理州祥云县、丽江市华坪县等五个县(市)为补充,进行集中高效开发,重点地区产量占全省的85%以上;资源条件差、规模小的玉溪、保山、临沧三个市整体退出煤炭行业;集中开发建设小龙潭、老厂、恩洪、镇雄、新庄和跨竹等矿区。

根据行动计划,云南省将以省属煤炭企业为基础,通过扩能技改、兼并重组、资源配置和对外合作等方式,进一步优化国有资本布局,打造一个年生产能力不低于5000万吨级的省属大型专业化、现代化、综合性煤炭产业集团,在全省煤炭生产总量中的占比至少达到60%,力争达到85%,建设云南省煤炭交易(储备)中心,增强市场控制力和话语权,实现优势资源向优势企业集中。

随后,云南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联合批复,同意组建云南省煤炭产业集团有限公司,由云南省国资委履行监管职能,注册资本金100亿元。云南省能源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作为控股股东,对云南省煤炭产业集团有限公司实施战略、财务和投资管控。云南煤化工集团有限公司所属煤炭资产、业务注入省煤炭产业集团有限公司后,加快对其非煤资产和业务的剥离、整合和遗留问题的处置。

2019年7月1日,云南省煤炭产业集团有限公司正式挂牌成立,将推动云南煤炭产业安全、绿色,机械化、集约化,高质量发展,为云南打造世界一流“绿色能源牌”和能源支柱产业做出新的贡献。

时至今日,云南省煤炭产业集团各项工作正有序有力推进。业内人士认为,随着该集团对煤炭整合的加速推进,以及深化煤炭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云南煤炭供需失衡、产业发展窘境很快就有望改变,云南省打造世界一流“绿色能源牌”和能源第一支柱产业将得到有力支撑。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