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关于印发《2024—2025年节能降碳行动方案》的通知
首页 >
海上风电——理顺节奏 再出发
来源:
时间:2014-09-11 21:36:00
热度:
海上风电——理顺节奏 再出发目前海上风电市场随着电价的确立正式拉开帷幕,虽然政府和相关机构持乐观态度,但海上风电开发难度比陆上更大,涉及的层面更广,成本也更高,对机组的要求也相对增
目前海上风电市场随着电价的确立正式拉开帷幕,虽然政府和相关机构持乐观态度,但海上风电开发难度比陆上更大,涉及的层面更广,成本也更高,对机组的要求也相对增加,国内主要的投资商、风电机组整机供应商是否对展开海上风电市场的竞争最好了充分的准备?读者想听到各方真实的声音。本文对海上风电资源状况、发展现状进行了浅析,重新审视我国海上风电的发展速度、发展水平、未来趋势,以飨读者。
我国海上风电技术可开发量很大,5-25米水深,50米高度,可开发的海上风电技术容量约为2亿千瓦,5-50米水深,70米高度海上风电可开发量约为5亿千瓦。但是考虑到通航、军事、海洋环保以及其他特殊用海的问题,真正可开发的量还是有限的。目前我国规划了三大海上风电建设基地,分别是江苏、广东和山东千瓦千瓦级海上风电基地,还在辽宁、河北、上海、浙江、福建、海南等地规划了百万千瓦级海上风电基地,以陆上风电规划和建设速度为参照,海上风电开发规模大概不会超过1亿千瓦,不包括深海风电。
“十二五”规划提出,到2015年投入运行海上风电装机容量500万千瓦,2020年达到3000万千瓦。但是,由于海上风电上网电价一直不明朗,加之海上风电涉及海洋部门、渔业、能源、国防等多个部门,风电场规划与海洋功能区划、海岸线开发规划、国防用海规划等协调难度大,海上风电进展缓慢,也出现了很多对海上风电的质疑。国家发改委近日正式下发《关于海上风电上网电价政策的通知》,明确了国内海上风电的标杆电价:2017年以前投运的近海风电项目上网电价为每千瓦时0.85元(含税),潮间带风电项目上网电价为每千瓦时0.75元(含税)。
电价的确定对于风电行业而言应是利好消息,尤其是非招标海上风电项目的并网销售工作将更容易开展,企业、投资者兴建海上风电项目的积极性也会更高。
幻想中的“千亿蛋糕”
海上风电在全国风电总量中所占的地位是怎样的呢?从总的规模来说,2013年底全国风电装机总量是7716万千瓦,海上风电装机容量是38.9万千瓦,海上风电占全国总容量的千分之五。从发电量来说,海上风电的发电量在全国占比也只能比千分之五多一点。因此从比例上来看,纯粹从规模上来说海上风电的贡献是比较小的,但是从产业来讲,海上风电设备的单机容量基本上是3MW、4MW、5MW、6MW等大容量的水平,代表了当今风电机组制造业的最前沿。从勘察、安装、运行等方面来说也是当今风电行业发展水平的最前沿,在产业链中确实属于起步阶段。
中国农机工业协会风能设备分会理事长杨校生表示:“海上风电原来制定“十二五”目标的时候还是比较乐观的,当时陆上风电已经进入高速发展时期,十二五完成万千瓦海上风电,好像问题不大。但是海上风电开发比陆上难度要大的多,比预计的难。首先设备上存在问题,国产海上风电机组的实试验时间不够,规模安装运行存在风险,进口设备价格又太高。其次海上风电工程上相关的经验不多,我国海岸线全长超过3.2万公里公里,近海水下地形、地质类型较多,海底情况复杂多变,海上风电工程造价可能相差很大,需要一个摸索和优化过程。再就是我国海上风力资源的研究分析和海上台风、浮冰等气象灾害的应对方法还不完善,另外从经济上来说上网电价迟迟没有确定,也为海上风电建设推进增加了不确定性。因此,海上风电发展目前还在起步初期,各方还是持谨慎态度的,观望气氛浓厚,发展速度比预想的慢。,目前看来,十二五期间要达到既定规划目标是很困难的。”
目前有一种说法,海上风电即将开启千亿市场,这个算法是按照500万千瓦的装机容量,每千瓦两万元的成本计算,得到1000亿的数据。但是这个千亿蛋糕是否能够按照人们的设想顺利的实现,恐怕没那么简单。实际上,从目前的行业发展现状来看,虽然规划目标是2015年达到500万千瓦的海上风电装机,但是目前的进度远到不到。海上风电的“千亿蛋糕”只是理论上存在,真正能够拿下这个市场,可能还需要更长时间的努力。
对海上风电准备不足 致使发展速度迟缓
我国对海上风电的规划目标是到2015年投入运行海上风电装机容量500万千瓦,目前海上风电发展速度比较缓慢,装机总量达到38.9万千瓦,与500万千瓦的差距比较大,按照目前的发展程度在到2015年很难完成这个目标,造成这个局面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就此,水利水电按规划设计总院副总工程师易跃春表示,首先海上风电开发存在一定的难度,我们对海上风电的认识是一个逐步加深的过程。通过这几年的陆上风电的快速发展,从小到大、从无到有,到现在成为世界第一的风电大国,对风电机组的制造、使用、安装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行业发展达到了一定的水平。在陆上风电取得了上述成就的基础上,对海上风电进行规划时,也进行了相应的设想,对海上风电的发展速度也给予了较好的希望。但是实际建设过程中,不论是风电机组的制造,还是海上风电场的施工安装,以及前期的投入,相对于陆上风电来说都存在较多问题,工作难度等级更高。
其次,陆上风电已经形成了一套比较完善的管理办法和相关的技术标准,但是对海上风电来说,由于涉及一些新的部门和管理的要求,造成整个开发建设周期比较长。比如做一个陆上风电场,从测风到可研到建设2-3年可以完成,而海上风电场开发来说,目前完成海洋、海事、环评等前期专题研究工作就需要两年多时间,加上前期的测风、海洋水文观测的工作,前期工作需要三年多的时间。所以对于海上风电管理的认识和梳理海上风电管理流程也是一个新的挑战。因此,由于海上风电前期没有积累,加上前期准备的时间,完成2015年规划目标的时间周期就被延长。
第三个不可回避的问题,就是海上风电的电价。陆上风电的电价是经过从特许权招标逐渐回归市场引导、逐渐回归理性的过程。随着产业的成熟,陆上风电除了弃风限电的影响,大部分风电能够带来较好的盈利,各方反应速度、投资决策、开发建设都比较快。海上风电第一期特许权招标开始时,市场反应积极性也比较高,上网电价竞争也比较激烈。后来由于电价迟迟没有确定,造成大的投资开发企业担心风险,投资决策难下,因此虽然前期工作做了很多,但是实质性的开发建设动工的比较少。
电价政策解读
国家发改委于今年6月19日公布的《关于海上风电上网电价政策的通知》(下称《通知》)。《通知》规定,对非招标的海上风电项目,区分潮间带风电和近海风电两种类型确定上网电价。2017年以前(不含2017年)投运的近海风电项目上网电价为每千瓦时0.85元(含税,下同),潮间带风电项目上网电价为每千瓦时0.75元。
《通知》同时指出,鼓励通过特许权招标等市场竞争方式确定海上风电项目开发业主和上网电价。通过特许权招标确定业主的海上风电项目,其上网电价按照中标价格执行,但不得高于以上规定的同类项目上网电价水平。对于2017年及以后投运的海上风电项目上网电价,将根据海上风电技术进步和项目建设成本变化,结合特许权招投标情况研究制定。
此次公布的价格虽然并不能覆盖企业层面的成本支出,但使已经投产、正在兴建的海上风电项目有据可依,项目规划、设计、施工、运营将更加顺畅,民营资本进入海上风电的动力也相对增加。不过,对于这次公布上网电价市场反应不是很热烈,在这个电价环境下,要达到海上风电项目保证充分的盈利从而吸引更多的投资,对于风资源的稳定性和设备发电效率等方面的要求就相应变的更严格。另外电价政策具体落实到实际实施还需要进一步解读和实施细则的支撑,监管政策的制定也需要时间,仅仅期待一个上网电价的发布推动整个海上风电的发展进程题恐不太现实。
国泰君安研究报告指出,按潮间带15000元/千瓦的投资成本和2800-3200利用小时反推,0.7元~0.9元/千瓦时的标杆电价将使海上风电运营的内部收益率与陆上风电相近,具备启动的经济性。
对于大多数企业而言,0.75元/千瓦时、0.85元/千瓦时的电价缺乏吸引力。海上风电前期工程与后期运维成本太高,除了福建等风能资源较好的地区,其他项目或面临盈利压力。
作为参照标准,福建省海上风电资源相对较好,目前的电价水平对福建省来说有一定经济性。如果靠这个电价盈利对福建地区都比较难的话,别的区域难度就更大了。
长期关注风电开发气候研究的国家气候中心研究员张秀芝指出,除了福建沿海年平均风速可达到8.5米/秒甚至10米/秒外,中国大多数区域的海上风资源并非很丰富。
对于浙江、江苏、广东等风资源在7.5米/秒以下又受台风影响较大的区域,这个电价盈利空间有限。当然有一些地方政府会出台鼓励海上风电开发的补贴政策,则成为了重要的补充。
上海日前就出台了《上海市可再生能源和新能源发展专项资金扶持办法》(下称《办法》)。《办法》称,对风电项目根据上网电价对项目投资主给予奖励,陆上风电补贴0.1元/千瓦时,海上风电补贴0.2元/千瓦时。奖励时间为连续5年,单个项目的年度奖励金额不超过5000万元。这也是目前唯一出台的海上风电地方补贴政策。
2014到2016年将是大规模海上风电成本与电价水平的实际摸索阶段,这意味着到2017年会有一个更加客观合理的电价政策。
2015年、2016年是至关重要的两年
按照目前的海上风电开发进度,2015年海上风电装机容量不会超过300万千瓦。虽然规模上没有达到预期,但是通过这几年的海上风电开发进程,海上风电的电价政策已经出来,管理流程得到完善,风电机组设备制造水平也提高了。这就给在“十三五”期间海上风电实现大的进展打下了基础。
以陆上风电为例,从2003年以来,对陆上风电的规划目标逐年递增,2015年的发展目标从500万千瓦上调到了1亿千瓦,而且这个目标在2015年实现是没有问题的。所以行业发展是一个积累的过程,由于有前期的积累,促进相关的政策适时的出台,从而促进行业规模和水平的显着提升。
反观海上风电的发展历程,最初是在陆上风电的基础上,通过从零开始的摸索制定相关的目标,完全没有积累。在提出2015年实现500万千瓦海上风电目标的时候对海上风电开发利用的很多问题是没有概念的,所以“十二五”期间的海上风电是一个起步阶段,对于政策、管理、技术等基础问题的摸索和完善才是最重要的。通过建设一批示范项目,从设备制造、建设运行、政策环境、管理环境各个环境都完善起来,为下一步大规模的发展奠定一个好的基础。如果这个基础没有做好,即使2015年完成了规划目标,也不利于未来的海上风电开展。
前期起步和示范阶段的周期直接决定未来的海上风电发展速度。目前在海上风电电价出台的前提下,如果到2015、2016年海上风电能够建设300万-400万的规模,形成科学有效的管理办法,设备制造水平能够满足建设需求,同时形成相对比较理性的电价,有可能引起海上风电爆发式的增长。如果这个阶段没有处理好,那探索阶段的周期还会延长。
必须越过的槛
即使电价政策迈出了阶段性的一步,海上风电的大发展还需要越过另外一道至关重要的门槛,即海上风电机组设备制造水平的提升。
从成本占比来看,陆上风电有60%~70%的成本来自风电机组,但是海上风电在欧洲大概只有17%的成本由风电机组产生,前期基础建设和后期运维占据了海上风电开发成本的大部分,国内海上风电机组所占成本可能达到25%。而这一比例仍有提升空间,国内海上风电的主设备占比将达到30%~40%。目前出台的上网电价并没有很大的利润空间,确保机组本身质量的可靠性就成了风电场全生命周期成本控制的关键所在。
而目前国内海上风电机组的制造水平,显然还不能够支撑行业的快速发展。
目前陆上风电机组市场基本被国内厂家瓜分,国产风电机组的研发制造水平已经成熟,也出现了能够适应不同风况和环境要求的各种类型的机组,但是在海上风电机组的研发制造中,由于经验的缺乏,一切都还在摸索的阶段,相应的机组质量问题也需要一步步克服。江苏海上龙源风力发电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高宏飙曾说过:“现在为止(江苏)如东用了10个厂家13种机型。这里面传统说法就是给国内厂家提供这么一个平台,作为试验样机安装。但带来一个很大的问题,现在厂家基本上都趴下了。我开玩笑说,我们给你们提供一个平台让你们表演,表演出什么结果呢?很多在舞台上面歪掉了,还有好几家从舞台上面掉下来了。”他所说的,正是国产风电机组的稳定性与可靠性问题。
海上机组的质量可靠性如果出现问题,后期运维的投入将会是天文数字。陆上风电机组故障维修或更换最多动用到吊车,一天或两天的时间,花费不超过50万,但是如果在海上要更换一个重要部件,就需要大型海上施工船,现在的价格水平是起板价15天,15天施工周期,起板价就是1500万。据称东海大桥一期项目,一台机组出现故障,更换费用除去机组本身,施工费用、租船费用总共将近2000万。
我国海上风电技术可开发量很大,5-25米水深,50米高度,可开发的海上风电技术容量约为2亿千瓦,5-50米水深,70米高度海上风电可开发量约为5亿千瓦。但是考虑到通航、军事、海洋环保以及其他特殊用海的问题,真正可开发的量还是有限的。目前我国规划了三大海上风电建设基地,分别是江苏、广东和山东千瓦千瓦级海上风电基地,还在辽宁、河北、上海、浙江、福建、海南等地规划了百万千瓦级海上风电基地,以陆上风电规划和建设速度为参照,海上风电开发规模大概不会超过1亿千瓦,不包括深海风电。
“十二五”规划提出,到2015年投入运行海上风电装机容量500万千瓦,2020年达到3000万千瓦。但是,由于海上风电上网电价一直不明朗,加之海上风电涉及海洋部门、渔业、能源、国防等多个部门,风电场规划与海洋功能区划、海岸线开发规划、国防用海规划等协调难度大,海上风电进展缓慢,也出现了很多对海上风电的质疑。国家发改委近日正式下发《关于海上风电上网电价政策的通知》,明确了国内海上风电的标杆电价:2017年以前投运的近海风电项目上网电价为每千瓦时0.85元(含税),潮间带风电项目上网电价为每千瓦时0.75元(含税)。
电价的确定对于风电行业而言应是利好消息,尤其是非招标海上风电项目的并网销售工作将更容易开展,企业、投资者兴建海上风电项目的积极性也会更高。
幻想中的“千亿蛋糕”
海上风电在全国风电总量中所占的地位是怎样的呢?从总的规模来说,2013年底全国风电装机总量是7716万千瓦,海上风电装机容量是38.9万千瓦,海上风电占全国总容量的千分之五。从发电量来说,海上风电的发电量在全国占比也只能比千分之五多一点。因此从比例上来看,纯粹从规模上来说海上风电的贡献是比较小的,但是从产业来讲,海上风电设备的单机容量基本上是3MW、4MW、5MW、6MW等大容量的水平,代表了当今风电机组制造业的最前沿。从勘察、安装、运行等方面来说也是当今风电行业发展水平的最前沿,在产业链中确实属于起步阶段。
中国农机工业协会风能设备分会理事长杨校生表示:“海上风电原来制定“十二五”目标的时候还是比较乐观的,当时陆上风电已经进入高速发展时期,十二五完成万千瓦海上风电,好像问题不大。但是海上风电开发比陆上难度要大的多,比预计的难。首先设备上存在问题,国产海上风电机组的实试验时间不够,规模安装运行存在风险,进口设备价格又太高。其次海上风电工程上相关的经验不多,我国海岸线全长超过3.2万公里公里,近海水下地形、地质类型较多,海底情况复杂多变,海上风电工程造价可能相差很大,需要一个摸索和优化过程。再就是我国海上风力资源的研究分析和海上台风、浮冰等气象灾害的应对方法还不完善,另外从经济上来说上网电价迟迟没有确定,也为海上风电建设推进增加了不确定性。因此,海上风电发展目前还在起步初期,各方还是持谨慎态度的,观望气氛浓厚,发展速度比预想的慢。,目前看来,十二五期间要达到既定规划目标是很困难的。”
目前有一种说法,海上风电即将开启千亿市场,这个算法是按照500万千瓦的装机容量,每千瓦两万元的成本计算,得到1000亿的数据。但是这个千亿蛋糕是否能够按照人们的设想顺利的实现,恐怕没那么简单。实际上,从目前的行业发展现状来看,虽然规划目标是2015年达到500万千瓦的海上风电装机,但是目前的进度远到不到。海上风电的“千亿蛋糕”只是理论上存在,真正能够拿下这个市场,可能还需要更长时间的努力。
对海上风电准备不足 致使发展速度迟缓
我国对海上风电的规划目标是到2015年投入运行海上风电装机容量500万千瓦,目前海上风电发展速度比较缓慢,装机总量达到38.9万千瓦,与500万千瓦的差距比较大,按照目前的发展程度在到2015年很难完成这个目标,造成这个局面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就此,水利水电按规划设计总院副总工程师易跃春表示,首先海上风电开发存在一定的难度,我们对海上风电的认识是一个逐步加深的过程。通过这几年的陆上风电的快速发展,从小到大、从无到有,到现在成为世界第一的风电大国,对风电机组的制造、使用、安装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行业发展达到了一定的水平。在陆上风电取得了上述成就的基础上,对海上风电进行规划时,也进行了相应的设想,对海上风电的发展速度也给予了较好的希望。但是实际建设过程中,不论是风电机组的制造,还是海上风电场的施工安装,以及前期的投入,相对于陆上风电来说都存在较多问题,工作难度等级更高。
其次,陆上风电已经形成了一套比较完善的管理办法和相关的技术标准,但是对海上风电来说,由于涉及一些新的部门和管理的要求,造成整个开发建设周期比较长。比如做一个陆上风电场,从测风到可研到建设2-3年可以完成,而海上风电场开发来说,目前完成海洋、海事、环评等前期专题研究工作就需要两年多时间,加上前期的测风、海洋水文观测的工作,前期工作需要三年多的时间。所以对于海上风电管理的认识和梳理海上风电管理流程也是一个新的挑战。因此,由于海上风电前期没有积累,加上前期准备的时间,完成2015年规划目标的时间周期就被延长。
第三个不可回避的问题,就是海上风电的电价。陆上风电的电价是经过从特许权招标逐渐回归市场引导、逐渐回归理性的过程。随着产业的成熟,陆上风电除了弃风限电的影响,大部分风电能够带来较好的盈利,各方反应速度、投资决策、开发建设都比较快。海上风电第一期特许权招标开始时,市场反应积极性也比较高,上网电价竞争也比较激烈。后来由于电价迟迟没有确定,造成大的投资开发企业担心风险,投资决策难下,因此虽然前期工作做了很多,但是实质性的开发建设动工的比较少。
电价政策解读
国家发改委于今年6月19日公布的《关于海上风电上网电价政策的通知》(下称《通知》)。《通知》规定,对非招标的海上风电项目,区分潮间带风电和近海风电两种类型确定上网电价。2017年以前(不含2017年)投运的近海风电项目上网电价为每千瓦时0.85元(含税,下同),潮间带风电项目上网电价为每千瓦时0.75元。
《通知》同时指出,鼓励通过特许权招标等市场竞争方式确定海上风电项目开发业主和上网电价。通过特许权招标确定业主的海上风电项目,其上网电价按照中标价格执行,但不得高于以上规定的同类项目上网电价水平。对于2017年及以后投运的海上风电项目上网电价,将根据海上风电技术进步和项目建设成本变化,结合特许权招投标情况研究制定。
此次公布的价格虽然并不能覆盖企业层面的成本支出,但使已经投产、正在兴建的海上风电项目有据可依,项目规划、设计、施工、运营将更加顺畅,民营资本进入海上风电的动力也相对增加。不过,对于这次公布上网电价市场反应不是很热烈,在这个电价环境下,要达到海上风电项目保证充分的盈利从而吸引更多的投资,对于风资源的稳定性和设备发电效率等方面的要求就相应变的更严格。另外电价政策具体落实到实际实施还需要进一步解读和实施细则的支撑,监管政策的制定也需要时间,仅仅期待一个上网电价的发布推动整个海上风电的发展进程题恐不太现实。
国泰君安研究报告指出,按潮间带15000元/千瓦的投资成本和2800-3200利用小时反推,0.7元~0.9元/千瓦时的标杆电价将使海上风电运营的内部收益率与陆上风电相近,具备启动的经济性。
对于大多数企业而言,0.75元/千瓦时、0.85元/千瓦时的电价缺乏吸引力。海上风电前期工程与后期运维成本太高,除了福建等风能资源较好的地区,其他项目或面临盈利压力。
作为参照标准,福建省海上风电资源相对较好,目前的电价水平对福建省来说有一定经济性。如果靠这个电价盈利对福建地区都比较难的话,别的区域难度就更大了。
长期关注风电开发气候研究的国家气候中心研究员张秀芝指出,除了福建沿海年平均风速可达到8.5米/秒甚至10米/秒外,中国大多数区域的海上风资源并非很丰富。
对于浙江、江苏、广东等风资源在7.5米/秒以下又受台风影响较大的区域,这个电价盈利空间有限。当然有一些地方政府会出台鼓励海上风电开发的补贴政策,则成为了重要的补充。
上海日前就出台了《上海市可再生能源和新能源发展专项资金扶持办法》(下称《办法》)。《办法》称,对风电项目根据上网电价对项目投资主给予奖励,陆上风电补贴0.1元/千瓦时,海上风电补贴0.2元/千瓦时。奖励时间为连续5年,单个项目的年度奖励金额不超过5000万元。这也是目前唯一出台的海上风电地方补贴政策。
2014到2016年将是大规模海上风电成本与电价水平的实际摸索阶段,这意味着到2017年会有一个更加客观合理的电价政策。
2015年、2016年是至关重要的两年
按照目前的海上风电开发进度,2015年海上风电装机容量不会超过300万千瓦。虽然规模上没有达到预期,但是通过这几年的海上风电开发进程,海上风电的电价政策已经出来,管理流程得到完善,风电机组设备制造水平也提高了。这就给在“十三五”期间海上风电实现大的进展打下了基础。
以陆上风电为例,从2003年以来,对陆上风电的规划目标逐年递增,2015年的发展目标从500万千瓦上调到了1亿千瓦,而且这个目标在2015年实现是没有问题的。所以行业发展是一个积累的过程,由于有前期的积累,促进相关的政策适时的出台,从而促进行业规模和水平的显着提升。
反观海上风电的发展历程,最初是在陆上风电的基础上,通过从零开始的摸索制定相关的目标,完全没有积累。在提出2015年实现500万千瓦海上风电目标的时候对海上风电开发利用的很多问题是没有概念的,所以“十二五”期间的海上风电是一个起步阶段,对于政策、管理、技术等基础问题的摸索和完善才是最重要的。通过建设一批示范项目,从设备制造、建设运行、政策环境、管理环境各个环境都完善起来,为下一步大规模的发展奠定一个好的基础。如果这个基础没有做好,即使2015年完成了规划目标,也不利于未来的海上风电开展。
前期起步和示范阶段的周期直接决定未来的海上风电发展速度。目前在海上风电电价出台的前提下,如果到2015、2016年海上风电能够建设300万-400万的规模,形成科学有效的管理办法,设备制造水平能够满足建设需求,同时形成相对比较理性的电价,有可能引起海上风电爆发式的增长。如果这个阶段没有处理好,那探索阶段的周期还会延长。
必须越过的槛
即使电价政策迈出了阶段性的一步,海上风电的大发展还需要越过另外一道至关重要的门槛,即海上风电机组设备制造水平的提升。
从成本占比来看,陆上风电有60%~70%的成本来自风电机组,但是海上风电在欧洲大概只有17%的成本由风电机组产生,前期基础建设和后期运维占据了海上风电开发成本的大部分,国内海上风电机组所占成本可能达到25%。而这一比例仍有提升空间,国内海上风电的主设备占比将达到30%~40%。目前出台的上网电价并没有很大的利润空间,确保机组本身质量的可靠性就成了风电场全生命周期成本控制的关键所在。
而目前国内海上风电机组的制造水平,显然还不能够支撑行业的快速发展。
目前陆上风电机组市场基本被国内厂家瓜分,国产风电机组的研发制造水平已经成熟,也出现了能够适应不同风况和环境要求的各种类型的机组,但是在海上风电机组的研发制造中,由于经验的缺乏,一切都还在摸索的阶段,相应的机组质量问题也需要一步步克服。江苏海上龙源风力发电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高宏飙曾说过:“现在为止(江苏)如东用了10个厂家13种机型。这里面传统说法就是给国内厂家提供这么一个平台,作为试验样机安装。但带来一个很大的问题,现在厂家基本上都趴下了。我开玩笑说,我们给你们提供一个平台让你们表演,表演出什么结果呢?很多在舞台上面歪掉了,还有好几家从舞台上面掉下来了。”他所说的,正是国产风电机组的稳定性与可靠性问题。
海上机组的质量可靠性如果出现问题,后期运维的投入将会是天文数字。陆上风电机组故障维修或更换最多动用到吊车,一天或两天的时间,花费不超过50万,但是如果在海上要更换一个重要部件,就需要大型海上施工船,现在的价格水平是起板价15天,15天施工周期,起板价就是1500万。据称东海大桥一期项目,一台机组出现故障,更换费用除去机组本身,施工费用、租船费用总共将近2000万。
上一篇:重庆通用进军海上风电
-
明阳风电印度新能源加快国际国内市场拓展2024-08-16
-
国电宁夏新能源公司牛首山风电项目全面投产2024-08-16
-
全球风电变流器2016年市场预测2024-08-16
-
中国风电“弃风”比例超过12%2024-08-16
-
中国风电世界第一绝对是个讽刺2024-08-16
-
英国风能发电量创新高2024-08-16
-
国电新疆发电公司三个风电项目获核准2024-08-16
-
合肥首个风能发电项目获核准2024-08-16
-
风电光伏发电可持续发展策略分析2024-08-16
-
2012年风电和太阳能发电同比大幅增长2024-08-16
-
2012年风电和太阳能发电快速增长2024-08-16
-
酒泉二期3000兆瓦风电送电线路工程开工2024-08-16
-
2013年美国海上风电项目调查探讨2024-08-16
-
中国取代美国成为世界第一风电大国2024-08-16
-
华锐风电迎发展良机 大力进军海上风场2024-0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