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命运共同体:国际能源合作的最高愿景

来源:
时间:2019-06-29 10:04:22
热度:

命运共同体:国际能源合作的最高愿景伴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理念与实践的不断丰富,习近平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逐渐成为推动全球治理体系变革、构建新型国际关系和国际新秩序的共同价值规范。加强

伴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理念与实践的不断丰富,习近平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逐渐成为推动全球治理体系变革、构建新型国际关系和国际新秩序的共同价值规范。

加强能源国际合作,促进全球能源可持续发展,要以共建“一带一路”为依托,以构建人类能源命运共同体为最高愿景,为全球经济共同发展繁荣提供能源保障。

新时代能源国际合作的必然选择

能源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和基本保障。当今世界随着新一轮经济全球化更深更快推进,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正成为国际能源发展的时代潮流。没有任何一个国家能够离开与其他国家的合作实现能源安全供给和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

同样,随着全球不确定、不稳定因素的增加,也没有任何一个国家能够独自应对可能发生的能源危机,更不可能退回自我封闭的孤岛,各国相互联系、交融依存的程度空前加深。

面对国际局势的复杂变化、世界大国之间的能源博弈以及恐怖主义、网络攻击等非传统安全风险的日益凸显,人类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完善全球能源治理,更加需要消解能源全球化负面影响,更加需要拓展能源合作的深度广度,更加需要构建一个平等相待、共建共享、包容互惠的能源命运共同体。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强调指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

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为包括能源发展变革在内的全球生态和谐、国际和平事业、变革全球治理体系、构建全球公平正义的新秩序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进入新时代,我国能源肩负着为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提供绿色生态能源保障的使命,肩负着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提供充足能源保障的使命。

世界最大能源生产国和消费国的地位、能源资源禀赋,决定了我国加强国际能源合作的现实意义和长远意义。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的繁荣也需要中国。

有数字表明,我国石油、天然气对外依存度已超过63%和45%。中国的能源需求特别是油气的稳定供应既是我国能源对外合作的重要内容,也是相关合作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和保障力量。

以中石油为例,5年多来,其海外业务仅在“一带一路”地区企业社会责任履行上累计投入超过3亿美元,带动当地就业超过10万人,石油合作项目惠及当地人口超过300万人,员工本地化率已超过85%,为当地培养了数万名石油工业技术和管理人才。

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我国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已超过30%,“E11”(中国、俄罗斯等新兴11国)近年来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一直在50%到60%之间,成为全球经济复苏的最大引擎。事实证明,只有中国发展好,世界才能变得更好。中国发展得越好,就越有能力塑造和影响世界,为国际社会作出更大贡献。

在能源命运共同体理念的指引下,我国全方位加强国际能源合作,正从全球能源治理的边缘走向舞台中央,从跟随者逐步变成影响者、引领者。我国成功举办了首届“一带一路”能源部长会议,形成了一系列务实创新成果。

在与17个国家共同发布《建立“一带一路”能源合作伙伴关系联合宣言》的基础上,今年4月,“一带一路”能源合作伙伴关系正式成立,30个伙伴关系成员国及5个观察员国出席仪式。

与重点国家能源合作扎实推进,一大批标志性能源项目顺利落地。中俄首届能源商务论坛成功举办、中俄核能领域一揽子合作取得实质性突破,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亚马尔液化天然气等重大项目稳步推进;与国际能源组织合作进一步加强,中巴经济走廊能源项目顺利推进。

中国参与全球能源治理的理念和实践证明,能源是各国合作共赢、普惠共治的平台,不是相互博弈争斗的竞技场,是加强合作的纽带、发展的动力,不是影响世界安全的潘多拉魔盒。

在人类命运共同体框架下,人类能源命运共同体是当今各国能源合作的最大公约数,是全球能源治理中国智慧和中国力量的体现,已成为各国谋求能源普遍安全、持续发展、开放包容、清洁低碳的自觉行动和必然选择。

把能源安全新战略作为基本遵循

能源的发展和变革始终是社会发展进步的一把标尺。在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的新形势下,加强能源国际合作,构建人类能源命运共同体,必须以能源安全新战略作为基本遵循。

2014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就推动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提出了 “四个革命、一个合作”能源安全新战略,强调全方位加强国际合作,实现开放条件下能源安全,在主要立足国内的前提条件下,在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所涉及的各个方面加强国际合作,有效利用国际资源。

“四个革命、一个合作”站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从理论和实际相结合、历史和现实相贯通、国际国内相关联的宽广视角,着眼推动能源消费革命、供给革命、技术革命、体制革命、加强国际合作,对我国乃至世界能源的发展、变革进行了深邃思考,系统提出了未来能源革命的目标路径, 成为新时代我国能源发展和能源国际合作顶层设计的核心,为构建人类能源命运共同体提供了基本遵循。

“四个革命、一个合作”既包括了能源安全新战略的五个方面,又是一个完整系统的整体;既包含了能源投资、生产、贸易、运营等多元内容,也涵盖了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能源体系的基本要求。

纵观我国近年国际能源合作,顺应时代潮流,坚持开放共赢,充分体现了能源安全新战略的内在要求,在立足国情的前提条件下,在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所涉及的各个领域加强合作。与中亚、中东、非洲、美洲等地区的油气合作不断深化;与俄罗斯、蒙古国、老挝、越南、缅甸等国家实现电力互联互通。

一批有影响力的合作项目顺利落地,能源投资、技术、装备和服务合作水平不断提高。能源领域国际合作的大力推进,带动了有关国家能源行业提质升级。我国采用工程承包、绿地投资、合资并购等不同方式,积极推动一批海外新能源电站开发,大力开展新能源领域国际产能合作,助力有关国家能源行业绿色低碳转型。

全面落实能源安全新战略,构建人类能源命运共同体,要掌握国际能源局势复杂变化、能源博弈日益激烈的新情况,适应新兴市场国家和广大发展中国家快速崛起、国际力量对比日益改变的新形势,抓住国际社会迫切呼唤新的全球能源治理理念的新契机,建立平等相待、互商互谅的伙伴关系,秉持和平、主权、普惠、共治原则,坚持沟通,真诚相处;营造公道正义、共建共享的安全格局,摒弃一切形式的冷战思维,树立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安全的新观念;谋求开放创新、包容互惠的发展前景,抓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能源产业变革的历史机遇,转变发展方式,实现创新驱动,构建开放型能源经济;构筑尊崇自然、绿色发展的生态体系,恪守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在合作发展中保护好世界各国的绿水青山,寻求能源永续发展之路,建设安全高效、清洁低碳的能源体系,让所有人都享有可负担、可再生、清洁和可持续的能源,让世界能源的前途命运真正由各国共同掌握。

依托共建“一带一路”这个最广泛的国际合作平台

能源命运共同体不是空中楼阁,需要现实的载体和平台、具体的探索和实践。作为最广泛的国际合作平台和我国向世界提供的最大全球公共产品,“一带一路”已成为构建人类能源命运共同体的重要载体,成为构建“一带一路”的重要引擎。

而能源已成为“一带一路”合作的重要领域和先行产业。5年多来,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能源合作领域不断拓展、规模不断扩大、质量不断提升,“一带一路”能源合作为各方共同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

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签署了100多份能源框架合作协议,建立了80余个多双边能源合作机制,在电力、油气、核电、新能源、煤炭等领域开展了广泛合作,与相关国家共同维护油气管网安全运营,促进国家和地区之间的能源资源优化配置。

基础设施联通方面,我国能源进口战略通道格局进一步加强,与周边国家开展跨境电网互联,中巴经济走廊、大湄公河次区域等区域能源合作取得积极进展。

中俄原油管道、中国—中亚天然气管道保持稳定运营,中俄天然气管道东线将于今年12月部分实现通气,2024年全线通气。中缅油气管道全线贯通。

贸易和投资畅通方面,与沿线国家大力推动能源贸易和投资便利化,我国与沿线国家的能源贸易与投资呈上涨趋势。资金融通和民心相通方面,积极探索“能源+金融”合作新模式,依靠我国主导的金融机构,为“一带一路”沿线区域能源合作提供资金融通支持。

合作促进民心相通,推进沿线区域绿色转型,增进了沿线国家人民的获得感。

“一带一路”关联的欧亚大陆是世界能源经济的心脏地带,在全球能源供应中占据核心地位,沿线地区未来将成为世界最大的能源生产和消费市场。

构建人类能源命运共同体,必须以“一带一路”为依托,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在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指出的“要聚焦重点、深耕细作,共同绘制精谨细腻的‘工笔画’,推动共建“一带一路”沿着高质量发展方向不断前进。”

要充分发挥我国能源行业技术、服务、资金优势,大力加强重大基础设施和产能合作,提升能源安全保障水平,提高能源资源优化配置能力,实现能源市场的深度融合,分区域、分重点,有序推进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能源合作。

着力推动与俄蒙中亚、西亚北非全方位战略对接;以点带面开展与东南亚、南亚地区在重点领域对接合作;先期培育与中东欧、独联体国家能源合作项目;加强可再生能源、循环经济领域合作,加大核电“走出去”力度;积极与印度开展能源供给、技术开发等方面的合作,缓和双方在能源产地的竞争;推动建立东北亚能源共同体,加强中日韩、俄朝蒙能源合作,扩大合作领域;突出做好一批重点项目,务实推进与周边国家的互联互通。

同时,深化既有多边和双边合作机制,积极推进国际能源治理变革。充分发挥中国—阿盟、中国—非盟、中国— 中东欧等能源合作平台,扩大“一带一路”能源合作伙伴关系新平台影响,积极推动能源企业走出去,大力推介中国技术、中国标准,全面参与全球能源治理,为构建国际能源治理新秩序做出中国贡献。

作者:卢延国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