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关于印发《2024—2025年节能降碳行动方案》的通知
初显锋芒 氢燃料电池能否成为下一个风口?
初显锋芒 氢燃料电池能否成为下一个风口?近年来,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十分迅猛,其中,氢燃料电池汽车的发展也得到了国家的高度重视,氢燃料电池正逐渐成为我国汽车动力系统转型升级的一
近年来,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十分迅猛,其中,氢燃料电池汽车的发展也得到了国家的高度重视,氢燃料电池正逐渐成为我国汽车动力系统转型升级的一个重要方向,并对我国交通的节能减排有着重要作用。
多项政策支持 氢燃料电池初显锋芒
《中国制造2025》中明确提出了燃料电池汽车产业的发展规划,提倡燃料电池汽车以城市私人用车、公共服务用车的批量应用为主,并计划在2025年燃料电池汽车年产销达到10万辆,实现燃料电池技术的推广应用和加氢站等配套基础设施的建设。有关专家预测,氢燃料电池未来有望成为新能源汽车领域一个最具潜力的增长点。
与此同时,地方政府积极响应国家有关新能源汽车的政策引导,先后密集出台了多项政策支持氢燃料电池汽车的发展。据悉,2019年6月,上海嘉定区相继出台《氢燃料电池汽车产业集聚区规划》和《氢燃料电池汽车产业发展扶持政策(试行)》,以真金白银的补贴和奖励支持氢燃料电池全产业链的建设。同期,河北省张家口市出台了《氢能张家口建设规划(2019—2035年)》及《张家口市支持氢能产业发展的十条措施》,计划在2021年全市年制氢能力达2.1万吨,到2035年全市氢能及相关产业累计产值突破人民币1700亿元。此前山西也相继出台了《山西省新能源汽车产业2019年行动计划》、《山西省氢燃料电池汽车产业发展规划》,通过借鉴北上广的经验,制定了一系列与氢燃料电池汽车有关财政补贴扶持政策。
氢燃料电池或成新能源汽车重要技术路线
2018年6月至2019年4月,国家工信部发布的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推荐车型目录中,氢燃料电池客车共有65款,氢燃料电池专用车有17款。在2020年至2030年之间,氢燃料电池汽车将逐渐由示范运行向大规模推广应用发展,同时,在技术路径方面更加着重于提升功率密度、耐久性、载氢安全及降低成本等,下一阶段将重点发展氢燃料电池核心材料及关键部件、电池系统、动力系统及整车集成等方面的技术。
图为我国氢燃料电池汽车技术路线图
外部环境利好 但仍需面对挑战
自有关专家提出氢燃料电池汽车的运行原理以来,业内在氢燃料电池汽车上的探索从未停止,1994年奔驰研发了第一款氢燃料电池汽车“NECARI”,2015年丰田率先将氢燃料电池汽车实现量产,首款量产车型“Mirai”(みらい)意为“未来”。
纵观近年来全球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变化与发展,氢燃料电池也迎来了高速发展的黄金时期,并逐渐向产业化、市场化的方向迈进,国内外有利于氢燃料电池发展的外部环境逐步形成。
虽然整体环境利好,但是我国氢燃料电池的发展眼下还处于初创期,所面临的一些问题和挑战也需要理性对待。如我国氢燃料电池在催化剂、质子交换膜、双极板等关键材料方面一直存在短板,大量进口无疑拉高了氢燃料电池的成本价格;由于“氢脆”等问题,氢气的存储和运输成本高难度大,卸气柱、压缩机、储氢瓶组、加注机等应用到加氢站的设备尚不能完全实现国产化,一定程度上也制约了我国氢燃料电池产业链的发展;目前我国氢燃料电池缺乏明确的技术方向,很多资本对其的投资意向“暧昧不明”,部分企业在扩产规划上也较为谨慎,氢燃料电池产业化推进速度并不乐观。
当前,在市场的推动下越来越多的企业加速布局,我国氢燃料电池板块不断扩容。随着我国制氢、加氢技术的不断提升,氢燃料电池的市场认可度也会越来越高,以上阻碍行业前行的问题也将逐步得到解决。
多线并进或是新能源汽车发展的一条出路
一直以来,关于新能源汽车的技术路线之争已是老生常谈。特斯拉首席执行官马斯克曾公开质疑燃料电池汽车,称其是“汽车制造商骗人的把戏,纯粹是胡扯”。但是在着力于发展氢燃料电池汽车的丰田看来,“氢燃料电池汽车才是未来替代能源的终极形式,混合动力、插电式混动与纯电动都将是过度车型”。
新能源汽车的发展不是“口水战”,过硬的技术储备和广泛的市场基础才是各家企业在竞争中的实力体现。不同的技术路线各有其优势和价值,在不同的应用场景上能更好地满足消费者需求。车企可根据自身情况选择不同的技术路线,以多元化、多种技术相融合的方式向前发展。
前不久,广汽蔚来汽车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廖兵在“2019全球新经济年会”上表示,目前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正处在技术变革的关键时期,“多种技术路线共存是一个必经过程”。
今年2月,工信部部长苗圩在中国氢能源及燃料电池产业创新战略联盟成立大会上表示,“未来我国能源总体架构将以分布式为主、零排放为特征,氢燃料电池汽车将与纯电动汽车长期并存互补,共同满足交通运输和人们出行的需求”。
电池中国网认为,当前“百家争鸣”的市场环境下,多线并进或是新能源汽车发展的一条出路,而未来将会更倾向于哪种技术路线,还需要时间和市场的进一步检验。
作者谢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