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关于印发《2024—2025年节能降碳行动方案》的通知
黄海之滨书写“电建传奇”
黄海之滨书写“电建传奇” 抬眼间,一座直插云霄的“红白色”建筑非常醒目,已成为山钢日照精品钢铁基地2×350兆瓦自备电厂方圆百里的“标志性”建筑。人们惊讶于它的“从天而降”,诧异
抬眼间,一座直插云霄的“红白色”建筑非常醒目,已成为山钢日照精品钢铁基地2×350兆瓦自备电厂方圆百里的“标志性”建筑。
人们惊讶于它的“从天而降”,诧异于的它的挺拔壮观,更为它的节能环保而津津乐道。
它就是,中国电建集团核电工程有限公司山钢日照项目部历时135天精心铸造的—全国首座180米三管曲线自立式钢烟囱。
意义非凡,前路虽险“敢亮剑”
十八大以来,随着国家宏观经济调控政策的不断加强,“青山绿水”的环保治理理念日渐清晰,对于如何更好更有效的节约混凝土、钢材、木材等建筑材料指明了方向,同时,也对加快改善电力及化工企业废气排放、酸雨控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由中电建核电公司承建的山钢日照精品钢铁基地2×350兆瓦自备电厂工程,烟囱设计为180米三管曲线自立式钢烟囱,钢烟囱根部为三根钢筒鼎立式布置、延伸至上部后三筒聚拢紧靠的结构形式。
该烟囱相对于以往混凝土外筒加钢内筒的设计形式,取消了混凝土烟囱外筒,可以有效实现施工工期的缩短及混凝土、钢筋、模板等相关传统建筑材料的节省,其社会意义及经济效益显著,更为未来烟囱设计的可行性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山钢电厂项目配套的三管自立式钢烟囱,是国能中电引进日本三菱多管自立烟囱技术,并整合了日本钛板贴衬技术建设而成,烟囱内径4.5米,高度180米,分7层,总重达2100吨。三根钢管烟囱按正三角形布置,通过三角形钢梁进行刚性连接,形成集束式稳定结构,每个烟囱由多个直段拼接成流线型曲线。整个烟囱结构形体规则,各向受力均匀,造型简洁、美观,全面融入了现代气息和建筑美学的设计理念。
该钢烟囱结构形式尚属国内首次采用,超高超重、无外支撑、国内尚无施工先例、无施工经验借鉴。因此在机具的制作加工、站位布置、高空吊装、角度控制、高空焊接组装等方面存在着诸多施工难点。在重重困难面前,勇敢的中电建核电人选择了“亮剑”。
朝乾夕惕,磨刀不误“砍柴功”
“困难再多也不可怕,既然公司党委派我们到这来,就代表信任咱们,就算两眼摸黑,赤脚趟也要趟过这条河去!”在钢烟囱施工动员会上,项目经理姚良炎的一席斩钉截铁的话语,顿时激发了在场所有人员的斗志。
可利用支撑托架辅助倾斜角度筒体对口组装,并提供安装期间因自重引起的水平侧倾力,同时支撑托架顶端的微调设计,可以实现高空筒体的角度尺寸微调整,更精准实现对口组装;可利用角度靠模工装,在向高空起吊前辅助调整筒体的倾斜角度,将筒体的高空设计角度在地面提前调整,降低高空角度调整的作业风险;可利用计算机模拟实现大型履带吊SCC9000/900吨的站位、周转、超起落地位置、行走路线等实施方案及措施进行了全方位的考虑与模拟检查……
针对钢烟囱设计特点,项目部多次邀请行业内相关领域专家召开方案研讨会。材料选用、设计意图、运行特点、维护要求等进行全面细致解析,并在会上采用头脑风暴法对制作精度、运输变形控制、组装焊接、吊装角度调整、高空摘钩、角度调整等诸多问题进行逐一剖析。
类似这种会议,前前后后召开了十余次,行业内专家与会近百人次,力求不遗漏任何一个施工细节,为国内首座“庞然大物”安全施工规划出清晰的“路线图”。
与此同时,项目部组织走访了行业内多个施工单位沟通钢烟囱施工方案意向;咨询了多家设备制造商,有关大型履带吊、大型塔式起重机、大吨位液压提升机针对钢烟囱施工适用的可能性;并针对国内目前三种常用机械(设备)模拟实施了施工可行性,前后历时半月有余。一切都已就绪,只待铁军立功。
乘胜追击,磨练方知“真才干”
大胆但不大意,快干但不蛮干。在钢烟囱施工现场醒目位置悬挂的这十二个大字,无不彰显着中电建核电公司山钢日照项目部全体干部职工的工作处事原则。
项目部积极贯彻公司大力实施的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紧紧依靠公司科技进步和技术创新独特优势,班子成员亲自挂帅,选调精兵强将,围绕该钢烟囱设计与施工特点,成立了多个科技攻关小组,潜心研究,逐个突破。
科研小组利用Tekla软件整体建模,将钢烟囱各部件进行详细分解。对周边建构筑物、施工机具进行三维模拟,计算出机具的合理布置位置和工况选用,比以往现场测量更直观、全面,避免了实测实量考虑不全的因素,终于设计出可行可靠的吊装方案。大家给他起了个名字叫“Tekla模拟布置技术”。
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科研小组激情满满,乘胜追击,可采用新型数控切割技术,保证异性构件尺寸,节约大量时间和材料;可采用数控四辊卷板技术,能够更好的保证筒体圆度……
实践出真知,磨练长才干。在边科研边施工中,攻关小组先后自制了轴式扁担梁及轴式吊耳,减少了起吊钢丝绳折弯、摩擦;自制了角度靠模工装进行筒体角度调整技术,实现了筒体地面角度精准校正;自制了“承插式”对口工装技术,实现了焊缝的预留且高空快速对口;自制了筒体对口调整、支撑托架定位技术,实现了筒体高空准确对口,安全支撑。
精准、简洁、高效,更直观、更全面,类似这些“给人惊喜”的词语在日渐攀高的钢烟囱施工中不断涌现,原来,激情、专注、汗水可以帮助我们见到“更美丽的风景”。
苦尽甘来,电建铁军“写传奇”
烟囱内径4.5米,高180米,共7层,总重达2100吨。筒体组装从第一层到第七层,在历时135天的“攻坚战役”中,项目部通过科技创新节省相关费用达260余万元,并原就紧张的工期足足缩短了40天。
“贵公司在钢烟囱施工过程中,严谨细致、策划周密、组织得力,管理流程衔接流畅,极大提高了人员机械利用率,充分彰显了贵单位‘勇担当、负责任、敢作为’的良好工作作风……”在业主方发来的表扬信中,对钢烟囱之战给予了充分肯定。
同时,《承插式管道对口安装工具》、《大、中型口径管道坡口加工辅助工具》等一大批实用性较强、实用价值大的攻关技术相继获得实用新型专利。
“全国首座”的先进技术,还被应用到了该公司承建的聊城信源铝业有限公司3×700兆瓦级高效超超临界空冷机组工程钢烟囱的制作安装中,进度快,效率高,取得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得到了该工程业主、监理的一致好评。
行业内相关专家预测,超高三管式(多脚式)自立式钢烟囱结构合理、造型美观、占地面积少、结构自重轻、施工周期短,将在火力发电厂及化工企业领域将迅速得到有效推广,并加速传统烟囱结构的更新换代,对整个环境资源保护及社会经济“绿色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