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关于印发《2024—2025年节能降碳行动方案》的通知
中国天然气市场化改革受关注
中国天然气市场化改革受关注近日,国际能源署发布《天然气市场化改革——国际经验要点及对中国的启示》报告,介绍了世界天然气生产与消费的大趋势,提出了对中国天然气
近日,国际能源署发布《天然气市场化改革——国际经验要点及对中国的启示》报告,介绍了世界天然气生产与消费的大趋势,提出了对中国天然气市场化改革的建议。针对《报告》,业内人士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中国引领全球需求增长
近年来,全球天然气生产与消费持续较快增长。《报告》认为,这种趋势将持续几十年。
国际能源署署长法提赫·毕罗尔在《报告》发布会上表示,全球市场LNG需求持续上升——2000年全球有10个LNG进口国,预计到2020年有望增加到49个,国际LNG市场将具备更大的灵活性和流动性。
《报告》认为,以中国和印度为首的亚太地区将引领全球天然气需求增长。预计到2023年,亚太地区将占全球消费增长的一半;到2040年,中国天然气市场增量将占到全球市场增量的三成。因此,中国天然气市场的改革对全世界都有非常大的影响。
法提赫·毕罗尔提到:“从全球能源消费而言,天然气消费占比现在已接近25%。在中国,虽然近年来天然气消费大幅增长,但占比仅有7.8%,还有长足的提升空间。他认为,良好的市场要让经济、环境、消费者均能受益,这也是市场化改革的前提条件。第三方准入、管道设立、监管市场等是目前需要解决的问题。
呼吁建立完全市场化体系
在全球天然气生产与消费持续增长的背景下,越来越多天然气交易开始采用市场化定价。中国天然气市场化改革也在加速推进,规模潜力巨大、备受关注。这场正在进行的改革若成功,不仅会使中国天然气行业长期受益,也将对世界天然气行业产生巨大影响。
《报告》认为,天然气市场化改革的核心目标是通过促进天然气供应商和消费者的市场竞争,更有效配置资源。过去几年,中国天然气市场化改革取得较大进展,包括放松价格管制、第三方公平准入和正在进行的基础设施与销售业务分离等。同时,作为国家级能源交易平台,上海石油天然气交易中心正积极推进市场化价格指数的形成。
法提赫·毕罗尔表示,不同国家和地区推动天然气市场化改革进程的速度各异,各国的市场基础也千差万别。这些改革都有一个共同的目标,即促进竞争和增加市场流动性,并最终使终端用户受益。中国可充分借鉴其他国家和地区的经验,特别是参考已有的政策工具,克服在构建公平、有效市场的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困难。
《报告》还认为,中国目前尚未建立完全市场化的天然气体系。中国天然气市场体系的特殊基础和巨大规模,决定了世界上没有任何一种既有改革模式可供中国直接套用。欧美经验的组合可能更适合中国的市场设计,在中国正在进行的管网改革的基础上,加快推动建立若干区域虚拟交易中心,具有一定可行性和现实意义。
建议提高市场流动性
国家发改委体改司副巡视员董文表示,天然气作为中国能源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其市场化改革一直备受关注。一直以来,我国积极深化相关改革,其核心目的就是让市场规律得到充分尊重,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
国际能源署署长高级顾问杨雷指出,《报告》特别强调的一点是市场设计。“现在有很多关于管网运行机制改革以及成立国家管网公司的讨论,我们意识到如果没有良好的市场设计,单靠成立独立管网或者竞争环节和垄断环节的分离,也未必能实现政策设计的目标。必须进行设计和重构,使市场有足够的流动性,才能发挥作用。”杨雷说。
国际天然气联盟(IGU)副主席李雅兰认为:“《报告》以第三方角度写成,客观公正地研究中国天然气市场化改革,并提供了很多工具包,可以从中寻找更适合中国的方案。”
对我国天然气行业下一步改革,李雅兰提出3项建议。
一是加强上中下游一体化设计,统筹兼顾,不宜分段进行。分段进行的结果很可能是相互制约。
二是尽快形成市场认可的标杆价格。比如,在配气管网领域,目前是按照有效资产收益率来核定管输价格,存在不鼓励先进、不讲效率等问题。在这种情况下,可采用标杆价格来定价。
三是进一步加快天然气储气设施领域的政策支持。目前,我国天然气基础设施定价机制已市场化,但储气设施发展比较滞后。国家已设定了2020年具体明确的储气指标要求,即“供气企业10%、城燃企业5%、地方政府3天”。建议尽快出台具体的指导意见,推动这一政策有效落地。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市场经济研究所副所长邓郁松认为,对中国而言,更重要的问题是理顺监管所处的阶段和相应的市场结构。“要推进天然气市场化改革,固然需要进一步明确监管的主体、范围、内容,但我个人认为更重要的是,解决好销售和输送两种业务捆绑的问题,这是天然气市场化改革的重大突破口。”邓郁松如是说。
埃克森美孚中国天然气市场营销总裁梁美宝表示,改革路程必须要坚持,这其中政府必须扮演关键角色,政策推动不能停下脚步。
上一篇:青海电网为何被考核3372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