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推动石油石化企业迈向世界一流

来源:
时间:2019-05-13 12:02:22
热度:

推动石油石化企业迈向世界一流  对标国际主要石油石化企业,我国石油石化企业依托快速扩大的国内市场,已具有较高的全球竞争力。但我国石油石化企业竞争力的提升主要来自于“量”的扩大,在企

  对标国际主要石油石化企业,我国石油石化企业依托快速扩大的国内市场,已具有较高的全球竞争力。但我国石油石化企业竞争力的提升主要来自于“量”的扩大,在企业效率、抗风险能力及综合国际化水平等方面与国际知名企业相比还有较大差距。造成“大而不强”的主要原因是传统国企弊病尚未完全消除,企业油气资源质量不高,企业管理治理机制不健全等多个方面。推动我国石油石化企业迈向一流,要立足国内国际两种资源、两个市场,立足激发和增强微观企业活力,深化国资管理体制和国有企业内部改革,克服企业存在的各种体制机制弊端,加速依靠技术、效率、国际化水平和产品品质等“质”的因素提升企业全球竞争力。

  石油石化企业“大而不强”问题依然存在

  石油石化企业依托快速扩大的国内市场及海外资源的大力拓展,已具有较高的全球竞争力。

  首先,企业规模较长一段时间保持全球石油石化行业前列。自2009年进入全球行业前列以来,我国主要石油石化企业规模快速增长,企业总资产、销售收入、油气产量、原油加工能力等指标在国际石油公司排名中均已居领先位置,如中石化的销售收入和原油加工能力均居全球首位,中石油的油气产量居全球第五且远远超过主要国际石油公司。

  其次,油气资源储备充裕、研发投入巨大,企业发展后劲足。中石油2017年的石油储量位居全球第八,在国际石油公司中高居首位,油气储采比处于行业前列。研发投入方面,根据欧盟委员会《2018年欧盟产业研发投入排名》,中石油以120.4亿元的年度投入位居全球石油石化行业首位,中石化位居行业第三。

  第三,持续拓展海外业务,国际化经营水平不断提高,海外收入和海外资产大幅提升,成为全球竞争力提升的一个重要因素。21世纪以来,我国主要石油石化企业国际化程度持续升级,形成了全链条的国际化发展架构。

  第四,国内持续扩大的消费市场为石油石化企业竞争力提升奠定了坚实基础。我国是全球仅次于美国的石油消费国,2017年石油表观消费量5.88亿吨,占全球石油消费量的13.1%,目前仍以5%-7%的速度增长。同时,随着我国日益重视大气污染防治,近年来我国天然气需求量激增,年均增长16%左右,成为全球第三大天然气消费国,占全球天然气消费量的6.5%。国内油气消费市场的持续扩大为我国石油石化企业进一步扩大业务规模、深化国际合作创造了独一无二的条件。

  但我国石油石化企业“大而不强”的问题依然突出。石油石化企业竞争力提升主要来自“量”的扩大,并最终得益于国内市场快速增长,在企业效率、抗风险能力及综合国际化水平等“质”的方面与国际知名企业相比还有较大差距。

  首先,石油石化企业盈利能力相对较弱。一是利润水平较低。2017年,中石化销售收入是埃克森美孚的1.5倍,但利润不到1/4,中石油利润在全球主要石油石化企业中处于后位。二是利润结构不合理。石油石化企业利润主要来自下游炼化和销售,上游勘探开发利润严重不足。

  第二,石油石化企业经营效率远低于国际标杆企业。受过去几年国际油价下行趋势的影响,全球主要石油石化企业经营效率总体上都有所下降,石油石化企业在减员增效、瘦身健体及国内市场保持较快增长的推动下,经营效率稳中有升,如中石化人均销售收入从2012年的279万元提高到2017年的353万元,但与国际标杆企业相比仍差距悬殊。总资产收益率与销售利润率方面,除中海油与国际石油公司相当外,中石油和中石化都要低得多。

  第三,石油石化企业综合国际化水平远落后于国际标杆企业。国际主要石油企业按海外收入、海外资产、海外员工三项因素计算的综合国际化水平都在60%以上,而中石油、中石化和中海油仅在30%左右。

  第四,石油石化企业的抗风险能力较弱。国际油价波动是石油石化企业最主要的经营风险,国际标杆企业在长期市场化经营中都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应对举措,在过去几年油价下行的总体趋势下,这些企业纷纷通过内部减员、压缩成本、优化资产结构、缩减资本支出等手段,保持企业收入和盈利稳定,表现出了强大的抗风险能力。相对而言,我国石油石化企业应对油价下行的手段少、调控弱,更多依靠国内市场的支撑,表现出利润水平的大幅波动。

  “大而不强”的主要原因及面临的挑战

  分析石油石化企业“大而不强”的主要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传统老国企的弊端尚未完全消除。我国主要石油石化企业基本都是传统老国企,市场化经营机制尚不完善,企业活力有待增强。企业冗员严重,用工缺乏弹性。之所以冗员严重,与员工传统的国有身份、国有企业管理体制、企业内部三项制度改革不彻底、业务“大而全”“小而全”等都有关系。企业历史包袱重。长期以来,围绕着油气资源开采和炼化,形成了一个个企业社会,所涉及的企业办社会、“三供一业”、厂办大集体、职工社保、退休人员供养等历史包袱沉重。体制机制不灵活。相比国际标杆企业灵活应对市场的体制机制,我国石油石化企业过于行政化,比如在低油价时,埃克森美孚、壳牌等企业纷纷通过出售资产、及时调整投资方向、减员降本等手段抵御风险,而我国石油石化企业则少有这些手段,因而盈利恢复比这些企业滞后得多。

  二是油气资源质量不高,生产成本居高不下。经过几十年高强度开采,国内油气资源开采条件复杂化、勘探开发成本高企化,而国际优质油气资源又早已被国际石油公司占有,我国企业只能获取低品质资源。

  三是企业管理治理机制不健全,企业经营风险敞口大。我国主要石油石化企业现代企业制度建设已卓有成效,普遍按照《公司法》建立起了法人治理结构框架,但受国资管理体制和单一股权结构的影响,实际运行中仍存在治理不规范、管理不健全、权力不制衡等问题,下属股权多元化公司中,同样存在董事会职权不落实、激励约束机制不到位的问题,导致企业经营风险敞口大。

  四是保障油气供应安全的目标易影响企业理性发展。我国油气资源严重依赖进口,保障国内油气供应安全是我国能源行业发展的国家战略,但容易影响企业理性发展。一是企业对占领国际市场的投入显著不足,海外收入尽管占比较高,但收入实现基本都在国内;二是容易导致企业国际化发展的盲目性、逆向性。如在国际油价处于高位时,出于对能源安全的担忧,不惜成本收购众多低质油气资源,而油价低位时,安全担忧减弱,海外收购步伐也相应放缓。

  在当前形式下,石油石化企业迈向世界一流面临的主要挑战包括:

  第一,国内需求增长减缓及企业转型发展的挑战。石油石化行业经过多年高速增长以后,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特点是行业投资低速增长、石油需求增长放缓、行业效益显著下降。石油石化企业过去依靠规模扩张提升竞争力的因素由此大大减弱,收入增长基本与埃克森美孚、壳牌、BP等企业同步,如不能依靠技术、效率、国际化水平和产品品质等“质”的因素快速弥补,企业竞争力会降低。另一方面,随着国内一些传统大油田资源日益枯竭,油田企业转型发展将是一个非常严峻的挑战,过去依靠较好的规模效益存在大量冗员,而规模效益消失、企业效益显著下降以后,这一问题就会变得非常棘手,如何加快资源枯竭油田企业转型发展、如何有效安置大规模员工,是石油石化企业面临的一项艰巨任务。

  第二,国际油价长期保持低位及绿色能源革命的挑战。国际原油价格自2014年大幅下跌以来,总体上保持了长期低位态势。国际石油企业为应对低油价,积极减员增效、节支降本、调整投资方向,有效降低企业现金流平衡点,表现出了极强的低油价适应能力。我国石油石化企业长期依靠国内市场地位和规模效益,成本刚性大、投资调整慢,低油价适应能力弱。在国际油价长期低位的市场环境下,我国石油石化企业必须尽快提升适应能力,保持低油价下的可持续发展。此外,全球绿色能源革命对全球石油企业来说也都是一个重大挑战,国际石油公司纷纷加大了对天然气的投资,积极布局风电、光伏、燃料电池等新能源,向综合型能源企业转型。对我国石油石化企业来说,受人员、机制、效益等约束,整体转型的难度更大。

  第三,市场开放的挑战。随着我国加快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和持续优化营商环境,石油石化行业对内、对外开放的大门将越来越大,如2018年我国放开了外商投资加油站的股比限制,国内大型民营炼化项目不断“上马”,国内石油石化市场竞争加剧,这对石油石化企业来说必然是一个严峻挑战。

  推动石油石化企业迈向世界一流的建议

  要立足国内国际两种资源、两个市场,立足激发和增强微观企业活力,通过深化国资管理体制和国有企业内部改革,提升企业创新能力和国际化水平,推动我国石油石化企业成为具有全球资源和市场整合力、对国内石油石化产业发展具有重要引导力和带动力、在国际石油石化产业竞争中具有重要话语权的世界一流企业。

  首先要深化石油石化领域的国资国企改革。

  石油石化是关系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领域,石油石化领域深化国资国企改革,应在保障国有资本控制力的基础上,切实增强国有经济活力和创造力,推动微观企业成为真正的市场主体。一是改组组建聚焦以石油石化为主的综合能源国有资本投资公司。利用国有资本投资公司专业化的市场投资和资源整合能力,优化能源领域的国有资本布局,开展多元化投资,多途径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积极应对绿色能源革命。二是以整体上市为目标加大石油石化实体企业的混合所有制改革力度。在保持国有控股的基础上,引进战略投资者,优化上市企业股权结构。三是加大对主要石油石化企业的放权授权力度。作为世界一流示范企业加以培育,在企业投资、战略规划、工资总额、薪酬激励等方面给予企业更多自主权。四是将石油石化企业的商业目标与非商业目标隔离开来。所承担的非商业任务要清晰、透明,并采取政府购买或独立核算的实现方式。

  其次要持续推进石油石化企业的内部改革。

  相比竞争性领域的国企,石油石化企业的内部改革相对滞后,在迈向世界一流过程中,须加快补短板,加强内部的市场化机制建设。一是将三项制度改革落实到企业各个层级,真正做到“干部能上能下、员工能进能出、收入能增能减”。二是持续推进企业瘦身健体改革。有效处置“僵尸企业”,压减企业管理层级,大幅缩减管理人员。三是妥善解决历史遗留问题。积极利用国家政策,多渠道分流安置富余员工,加快厂办大集体企业改革,实现“三供一业”真实分离,有效推进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四是加快企业内部的职业经理人制度建设。建立并全面推广以聘任制、任期制和经营目标责任制为核心的职业经理人契约化管理制度,充分发挥企业家作用。五是强化企业内部的激励机制改革,充分利用各种激励手段,建立健全多层次的激励约束体系。六是加强地方合作,从人员分离、产业转型、资产处置等方面加强对资源枯竭油田企业的后续安排。

  第三要大力实施创新战略,逐步转向综合性能源企业。

  石油石化企业要确立创新提质增效的高质量发展道路,更多依靠效率、技术、品质等“质”的因素来提升企业竞争力,并紧密结合全球能源变革进程,逐步向综合性能源企业转变。一是建立以经济效益、满足国内需求、可持续发展等多目标为导向的企业经营机制,调整资源结构、提升资产质量、优化资本布局,有效增强企业应对油价变化的适应能力。二是加强科技创新引领。目前,我国主要石油石化企业的研发投入规模已非常大,但研发效率并不高,未来要在前沿技术研发、国际科技合作、创新人才引进培养、科技成果转化应用等方面多下功夫。三是紧跟全球绿色能源变革,加强新能源领域布局。全球能源变革具有渐变性,我国石油石化企业既要坚持油气业务不动摇,也要主动参与新能源,以多种投资形式有选择地布局新能源。

  第四要提升综合国际化水平,积极向全球型企业转变。

  石油石化企业迈向世界一流,需将眼光更多转向海外市场,率先成为以国内业务为中心,布局全球业务、整合全球资源、具有全球产业话语权的全球型企业。向全球型企业转变,关键是要提升企业的综合国际化水平。一是拓展海外发展目标,从保障和满足国内需求的单一目标,转变为既满足国内需求,又获取更多市场份额、市场利润的多重目标,更加注重海外资产的效益和质量;二是加强在海外的上下游一体化运作,积极开拓下游市场,提高企业收入的海外实现率;三是强化企业国际化发展的合规经营和内控体系建设,防止发生“黑天鹅”风险。

  最后要以更加开放的姿态适应行业的开放发展。

  石油石化行业正在加大对外资和民营企业的开放力度,市场竞争将日益激烈,有利于促进我国主要石油石化企业竞争力提升,也有利于多渠道保障我国石油安全。作为掌握着国内绝大部分行业资源的国有石油石化企业,应以更加开放的姿态适应行业发展趋势。一是专注优势核心领域,将诸多非核心业务及环节或分离或外包或混合,主动整合外部资源为己所用;二是加强与外资、民营企业的合作,在石油炼制、油品销售等下游环节和油气勘探开发、油气管道建设等上游领域开展全面合作,借外力提升企业综合竞争力;三是积极顺应行业开放政策,不设障碍不设关卡,与外资、民营企业共同推进行业发展。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