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造车新势力资金困局难破 “拼死交付”能有多大胜算?

来源:
时间:2019-04-08 08:59:14
热度:

造车新势力资金困局难破 “拼死交付”能有多大胜算?2018年,被业内称为“造车新势力交付元年”,此前蔚来汽车、威马汽车、小鹏汽车、前途汽车、奇点汽车等多家造

  2018年,被业内称为“造车新势力交付元年”,此前蔚来汽车、威马汽车、小鹏汽车、前途汽车、奇点汽车等多家造车新势力都计划在2018年完成首批交付工作。而现在造车新势力已经开始分化,一部分是已经开始交付,例如蔚来;还有一部分正在努力进行中,例如零跑、爱驰、拜腾等。可是,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造车新势力想要完成交付,需要解决的问题还有很多。

  拜腾:8.5亿元的债务,资金压力巨大

  拜腾的造车之路并不好走。据悉,拜腾首款量产车M-Byte预计将于2019年中正式亮相,并于2019年底实现正式量产,而这也意味着拜腾很难在2019年实现交付。

  首先,拜腾已经通过收购一汽华利获得了生产资质,但其在2018年5月却被工信部列入《特别公示车辆生产企业(第3批)》。根据要求,该名单的特别公示期限为2018年5月4日到2020年5月3日,在此期内,工信部不再受理该企业的新产品申报,而这也意味着拜腾的大规模交付可能要在2020年5月3日之后。

  之前,拜腾用1元的价格购买了天津一汽华利有限公司100%的股权。尽管此举意味着拜腾正式获得了汽车生产资质,但也意味着拜腾需要承担华利8.5亿元的债务,这笔钱对于正处于烧钱阶段的拜腾汽车而言并非一个小数目。截止到目前拜腾汽车经过A、B两轮融资后,获得的融资总金额为7.4亿美元(约为50.82亿元人民币),相比于蔚来融资已超40亿美元,小鹏汽车融资20亿美元来说,拜腾压力可想而知。

  除了生产资质外,拜腾汽车还有量产车下线,交付、新产品研发、融资、营销渠道建设、售后服务体系的建设、如何把自己的产品卖给更多消费者等难题都需要一一去解决。对于如今的拜腾汽车来说,今后的道路依然任重道远。

  车和家:增程式电动车处境尴尬,缺乏价格优势

  作为车和家旗下的首款车型,理想ONE采用增程式混合动力系统,“没有里程焦虑”是新车最大的亮点所在。然而,综合工况续航里程可达700km,市区工况续航里程可达1000km的理想背后,有很多问题需要解决。

  首先,在技术路线上,增程式电动车对于消费者而言依旧陌生,想要大众接受,非一日之功。再者, 从补贴角度来看,按照国家划分,增程式电动汽车属于纯电动汽车投资项目范围,但在补贴标准上和插电式混动处于同一范畴,且补贴水平低于纯电动汽车。这意味着在价格方面,理想智造ONE将很难具备优势。

  而且,理想智造同样面临资金的困扰。目前,车和家已经完成4轮融资,融资总额达57.55亿元,但抛除由于SEV项目失败的资金损失和收购造车资质的花费,其在资金储备方面的储备已显得捉襟见肘。

  零跑:补贴兜底,资金缺口较大

  2019年1月3日,零跑S01 正式上市。新车定位于双门四座纯电动轿跑,包含两种续航版本,官方指导售为18.99-22.99万元,补贴后售价10.99-14.99万元。不得不说,零跑将制造噱头做到了极致,给人以巨大的吸引力。同时,外界对零跑的造车实力仍持有怀疑的态度。

  零跑是由大华股份及其主要创始人投资创立,而大华股份是我国安防视频监控行业的龙头企业。正因为一群零基础的人聚在一起跨界造车,让零跑一度遭受怀疑。

  大华的公告显示,截至2018年9月底,零跑未经审计资产总额为11.62亿元,总负债5.63亿元,净利润-1.68亿元。而在之后的11月,零跑宣布完成A轮25亿元融资,但这一数据与大华的公告内容存在较大差异,而这也使得零跑陷入融资“注水”的质疑声中。

  与此同时,零跑2019年的销售目标为1万辆,而按照零跑公布的售价来看,每卖出一辆S01需补贴8万元,2019年补贴总计8亿元。还有更现实的,以往的财政补贴具有滞后性,你想要消费者以补贴后的售价提车,就先得实实在在地烧掉几亿元,这将对零跑的资金链来说是不小的冲击。

  爱驰:人才短缺,国内品牌塑造欠缺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爱驰这个名字比较陌生。的确,爱驰的宣传力度并不是很大,导致成立的三年以来过于低调。

  爱驰汽车是一家中国的智能电动车公司,由前沃尔沃汽车(中国)总裁兼CEO付强创立,总部及技术中心设立在 上海,在德国设有全资子公司爱驰恭博汽车有限公司,由Roland Gumpert任执行董事。同时,其还在美国底特律设有前瞻技术实验室,制造基地在江西上饶。

  在品牌塑造方面,爱驰走国际化路线。前不久,爱驰U5和燃料电池电动超跑Gumpert Nathalie亮相于2019年的日内瓦车展。官方透露,爱驰U5将于今年年底投放欧洲市场,Gumpert Nathalie也将在之后量产。

  值得肯定的是,爱驰进军欧洲市场,走国际化道路,这对于塑造品牌很有好处。但同时不可否认的是,爱驰在国内的根基并没有那么稳,相比于其在国际上的投入,其在国内的品牌化塑造则显得过于低调。

  在团队建设方面,根据爱驰公布的信息来看,其核心团队目前仅有5人,没有技术研发型人才,没有能拉近与投资圈关系的人才,以及没有专门负责公共关系的人才。而在资金方面,虽然爱驰已进行了3轮融资,融资金额总计为70亿元,但是距离其投资133亿自建整车生产基地的目标还有这不小的差距。尴尬的是,爱驰在资本圈知名度也不高。所以,如何吸引投资者的眼球,被更多人熟知,也成为爱驰接下来的必修课之一。

  总结:

  对造车新势力来说,实现量产交付并不容易,而往后的竞争会更加白热化,面对的困难也会越来越多,除了按时提供更具性价比的产品这条硬性准则外,仅靠PPT和营销很难在接下来的竞争中赢得长久的市场。另外,关于他们能否如期交付?能否长远发展?消费者是否会为此买单?我们还是等着看结果吧。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