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当西电东送遇到高耗能产业转移

来源:
时间:2018-11-12 16:03:08
热度:

当西电东送遇到高耗能产业转移随着特高压输电线路建设的重启,“西电东送”这个贯穿中国电力发展史的名词再次出现在热门讨论榜上。西电东送还有多少增长空间?未来会有

  随着特高压输电线路建设的重启,“西电东送”这个贯穿中国电力发展史的名词再次出现在热门讨论榜上。

  西电东送还有多少增长空间?未来会有拐点吗?何时会出现拐点?

  eo此前了解到,多位院士专家讨论提出,西电东送近期还有增长空间,新能源基地外送和综合能源基地外送将成为主力。但远期(2030-2035年)能源-负荷的逆向分布有所缓解,西电东送,特别是水电外送将趋于饱和,增量安排需慎重考虑。

  21世纪初,西电东送为东部地区解决了机组容量不足,大幅度大范围缺电问题,为西部地区带去投资,发挥其资源优势,促进经济发展。如今西部能源送往东部的大方向已成定局,东部地区控煤压力日增,仍然是负荷中心,再次证明了保证西电东送畅通的必要和迫切。但值得注意的是,近两年来,西部电量保持高位增长,部分省份更是出现了“突发增量”,而东部迫于环境压力,高耗能产业向西移动的步伐也还在持续。

  东西部能源消费模式的变化或许会让西电东送的未来变得更加复杂。

  西南喜迎高载能

  “新增电量的规模和速度确实在意料之外。”电网企业的一位研究者曾感叹近期云南地区的负荷增长超出预期。

  日前,中铝集团总经理余德辉在接受财新专访时表示,中铝希望在云南扩大铝板块,一部分产能已经转过去了,将来要把京津冀周边地区的产能也转移过去。

  他指出,中国铝土矿资源非常匮乏,仅占全球总资源量的3%,氧化铝、电解铝的产量却超过全球50%,资源保障能力严重不足,铝土矿对外依存度超过60%。

  “现在河南、山东就开始没资源了,山西、贵州和广西这些地方还有一点。”

  中铝的策略是,不允许原地新增,要向具有清洁能源优势、有新能源优势及有煤炭优势的边远地区集中,并坚决淘汰落后产能,严控常规燃煤发电炼铝,最大限度实现节能减排

  西南和西北地区比东部和中原更能满足这样的生产环境要求。

  余德辉透露说,转移的前提是电价有竞争力,目前和云南虽还在博弈当中。

  越来越多的企业被比煤电便宜,又是清洁能源的云南水电所吸引。

  2018年4月,河南神火集团有限公司发布公告宣布与云南合作,通过企业内部产能转移的方式,设立云南神火铝业,在云南文山州分两期建设年产90万吨电解铝项目。如若顺利,在2-3年内神火集团将会关停在河南的全部电解铝厂。

  据eo了解,云南近年计划形成700万吨产能,2018年已投产90万吨,2019年计划60万吨,对应150亿度增量电量。

  与此同时,2017年底,云南省人民政府发布的《关于推动水电硅材加工一体化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下称《意见》)提出,到2020年,工业硅总产能控制在130万吨以内,力争建成7万吨多晶硅、8.8万吨单晶硅及“切片加工-15GW电池组装-太阳能发电”硅光伏产业链,初步形成硅半导体材料及硅电子元器件的硅电子产业链,全产业力争消纳水电300亿千瓦时。

  《意见》特别强调制定专项用电方案,千方百计降低电力发、输、供、用各环节成本,引导电力企业同硅材企业达成长期供电合同,积极推动建立硅材电价联动机制,鼓励采取参股等方式组成产业联盟。

  同样具备水电优势的四川,今年提出了开展水电消纳产业示范区试点。在甘孜、攀枝花、雅安、乐山等地,探索以“专线供电”方式较大幅度输配环节电价,实现示范区内整体电价水平明显下降,促进绿色高载能、特色产业发展。

  甘肃、新疆、宁夏等地作为西电东送大省,对高耗能产业的扶持力度也可以与云南、四川媲美。

  这些资源大省敞开胸怀迎接高载能产业,多年努力之下,终于稍见成效。高载能产业自东向西转移在一定程度上将提升资源大省就地消纳电力的能力。

  东部渴望清洁电

  在西南省区找到一点点“出路”时,东部省份过得并不轻松。“控煤”二字时刻牵动着神经。

  浙江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日前印发《浙江省进一步加强能源“双控”推动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2018-2020年)》,方案表明,到2020年浙江要建立能源“双控”倒逼转型升级体系。其中提到:全力争取省外来电,提高“外电入浙”比例。争取国家相关部委支持,深化省间电力合作,在确保电网安全运行的前提下,充分利用现有外来通道能力,增加皖电东送、宁东机组、福建核电等送电量,增加的购电成本纳入全省电价盘子统筹。

  广东环境保卫厅2018年5月7日对外发布《广东省打赢蓝天保卫战2018年工作方案》明确,到2020年,广东省煤炭消费总量控制在1.65亿吨左右。今年以来,主政者多次在公开场合明确,推动发展海上风电和气电。

  另两个电力消费大省山东和江苏,压力更加突出。

  《中国能源报》早前报道,2018年6月18日,重点地区2016年度煤炭消费减量替代目标完成情况显示,山东、江苏两省2016年的煤炭消费总量不降反增。

  这是山东继2015年后,煤炭消费量第二次不降反升。2016年,该省煤炭消费量占全省一次能源消费的近80%。厚重的经济产业结构,较快的增长速度,以及清洁能源的缺乏给山东带来了持续的控煤压力。如今,山东倚赖新的核电并网,同时将继续大力实施“外电入鲁”。

  江苏的全社会用电量和最高负荷近两年不断刷新纪录,而煤炭消费量也“蹭蹭”上升。近年来,该省从甘肃、四川等地引入清洁电,大力发展新能源和分布式。

  据eo了解,2018年,山东与四川,江苏与甘肃、四川通过发电合同转让交易实现了纯清洁能源置换。

  此外,高温和工业生产回暖让多地负荷飙升,加上发输电侧的一些不可控因素,比如因谈不拢电价而拒绝外送,线路突发性故障等,东部地区部分省份电力吃紧。

  有业内人士指出,对西电东送的预期和控煤要求,东部省份备用容量建设减少,一旦发生变故会使得本省电力紧张,增加负荷平衡的难度。

  从上述各地的能源发展策略不难看出,为了减小电能供给受制于人的风险,平衡电力紧张状况,同时带动新的产业增长点,东部地区对储能、分布式等具有补充性质的就地能源建设逐渐“上心”。

  大通道建设重启

  与上述东西部需求旺盛相对应的是清洁能源弃电率的下降。

  日前,国家能源局副司长梁志鹏介绍可再生能源并网运行情况时说,2018年前三季度弃风率平均7.7%,弃光率平均2.9%,弃风率超过5%的有内蒙古、吉林、甘肃、和新疆四省区,弃风率同比显著下降。弃光率超过5%的只有甘肃、新疆、陕西三个省区。

  梁志鹏强调,下一步,将继续完善清洁能源消纳的体系和工作机制,力争尽快缓解弃水弃风弃光状况。其中第一点就提到,加快西南水电外送通道建设,抓紧建设局部地区的风电光伏发电送出受限的电网“卡脖子”工程。

  青海-河南+-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近期正式获得国家发改委核准。为继续保持可再生能源消纳的良好势头,保障中东部地区的电力供应,还有11条特高压输电线路将在2020年前获批。

  相关测算显示,12条特高压项目如果全部核准,总投资规模约1600亿元,有望带动超过400亿的主设备需求,核心设备供应商有望获得数十亿的设备订单,并在2019-2020年集中交付。

  对于数年未能启动大建设,又受到输配电价成本管控的电网来说,这是个机遇,对正处于迷茫阶段的经济也是一剂强心针。

  与此同时,这也意味着数年内国内电网发展重心仍然在远距离电力调配上。

  有业内人士指出,大规模特高压线路的建设虽然有利于消纳,但是受到建设成本高企以及物价水平的影响,建成后的输配电价将远高于此前建设的同类工程,会降低西电的竞争力。不过,鉴于对终端电价水平的控制,新投建的线路价格核定可能面临一定程度地压减,通过拉长周期来保证成本收益。

  反观同样正在经历能源转型的美、欧、澳电力市场,近年来的精力则主要花在提升电力系统适应更分散的能源消费模式的能力。

  比如,为鼓励电动汽车等分布式需求响应资源参与电力市场,美国PJM电力市场修订需求响应资源准入规则,允许单位更小、更加分散的资源纳入调度、参与市场;澳洲市场近期计划把原本半小时的结算周期缩短到5分钟,为的是让反映速度极快的电池储能体现其价值等等。

  国内电网会否迎来战略转变的那天呢?(eo记者 姜黎)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