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关于印发《2024—2025年节能降碳行动方案》的通知
光伏为何难入金融圈?
光伏为何难入金融圈?在项目推进的过程中,我们和银行内的各个机构特别是风控部门进行反复沟通,核心就是现金流。进入十月,光伏“5·31”新政再迎补
在项目推进的过程中,我们和银行内的各个机构特别是风控部门进行反复沟通,核心就是现金流。
进入十月,光伏“5·31”新政再迎补充性说明、年度风能大会热议平价上网,随着平价脚步的临近,金融行业对可再生能源的关注再度升温。
现金流保障、电站资产评估标准等长期以来存在的问题能否得到有效解决?各地又有哪些创新尝试和突破?面对即将到来的“平价时代”,绿色金融能否迎来新的发展道路?
现金流问题有望获突破
“可再生能源资产单笔金额普遍较大,而且期限通常都在8—10年之间,这些特点都是金融机构或其他投资者不喜欢的。特别是现金流的稳定性问题一直存在风险。”华润租赁能源金融部总经理董峰谈及今年6月公司发行的约10亿元资产支持票据(ABN)产品,感触颇深,“虽然最终发行成功,但过程中遇到很多问题。”
董峰直言:“关于现金流问题,最主要的就是补贴。补贴发放不及时、不规律,这次到位了也不知道下次什么时候到位,具体能到账多少也不知道。这样的情况下很难对项目的现金流进行准确预算。”董峰透露,为成功发行ABN产品,公司在整体项目资产中匹配了约30%的医疗资产,光伏资产占比调整至约70%。“此外,华润租赁还在其中提供了回购承诺,才勉强成功发行,难度显而易见。”
董峰讲述的遭遇在绿色金融行业内存在已久。“对金融机构而言,可再生能源项目最大的问题就是现金流不可持续。”平安银行绿色金融中心总经理陶忠维坦言,“在项目推进的过程中,我们和银行内的各个机构特别是风控部门进行反复沟通,核心就是现金流。”
长期以来,现金流的诸多不确定性一直困扰着金融机构。随着补贴逐渐退坡,以光伏发电、风电为代表的可再生能源项目将逐步实现平价上网,现金流问题或迎来转机。
“对于不再需要国家补贴的新增光伏资产,电量正常卖给电网,电网按月结算,现金流就会逐步稳定。届时,绿色金融也将迎来一个黄金期,如果能够将电站资产证券化并开发出相应的金融产品卖给投资者,这样企业的融资成本就会进一步降低,企业可通过更多的低成本资金发展项目。形成良性循环。”对于存量资产,董峰也表示:“只要相应的补贴发放能够有规律可循,有相对稳定的时间节点,那么金融机构在计算现金流时就有章可依,就可以较为清晰地评估风险。”
资产评价仍待标准化
在补贴问题逐步解决的过程中,利用电站运行产生的现金流,或基于此打包形成金融产品也正在成为二级市场再融资的重要选项之一。
“但受制于新能源项目的自身特性,这样的融资模式依旧存在很多弊病。”广州碳排放权交易所总裁助理李原表示,可再生能源资产的计价、估值模型在不同企业各有不同,在光伏行业表现尤其突出。“这一原因导致企业对电站价格的接受程度有所不同,很多电站投资方抱怨价格过高,另一方面业主又觉得报价远低于心理预期,行业内普遍存在评价标准不统一问题,项目评估难度因此加大。”
此外,李原表示,在电站整体价值评估过程中,还涉及电站未来收益。“这其中又牵涉政策问题、设备问题、运维问题和其他影响电站收益模型的问题。现阶段,行业内还缺乏较为统一和相对公开的交易评价市场。”事实上,据李原透露,由于评价标准不一,很多项目的交易成本已经达到整个交易金额的3%—5%。“对于一些内部收益率只有8%—10%的电站而言,这样的交易成本是非常高的。”
对此,有光伏电站投资企业向记者表示:“如果光伏电站实现平价上网,那么无论是投资方还是业主对电站资产的价格预期都会发生变化,这时候就更加需要统一、透明的评价标准。”
地方政府已有探索尝试
面对绿色金融发展过程中的各类风险,目前已有地方政府尝试推出一些防范性的政策措施。
“对来花都区开设分支机构的各类金融机构,如果出现相应损失,我们会给予20%左右的补贴。”中国人民银行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广州花都区金融局副局长吴清源指出,对于花都区的新型绿色企业,还会给予一定的税收和信贷补贴。
“因为很多做法都还在尝试,必然会存在一些问题。首先便是绿色企业和项目的认证标准问题。目前,首批绿色认证项目已经公开,但相关绿色认证标准还没有公开,很多细节无法统一。此外,仅有线性的价格体系和财政补贴,所产生的经济效益还不足以吸引更多的金融机构和企业进入。当然,这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此外,吴清源也指出,对于绿色金融的相关政策,目前还缺少适应性较强的法律法规。“通行的法律法规有时不能完全解决绿色金融发展中遇到的问题,例如在绿色建筑领域,由于牵涉部门较多,急需在立法层面将参与部门统筹起来,既能够提高效率又能解决各方存在的问题。再如针对绿色信贷推出政府奖励,相应的检查和核实权限基本都在银监会、保监会和证监会,地方政府并没有太多的监管权限。这些问题都需要通过法律法规的完善来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