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关于印发《2024—2025年节能降碳行动方案》的通知
“回马枪”杀出了哪些深层次问题?
“回马枪”杀出了哪些深层次问题?聚焦第一轮中央环保督察问题整改情况,“回头看”期间及近期通报了一系列情节严重、性质恶劣的典型案例。这些案例充分说明,督察整改
聚焦第一轮中央环保督察问题整改情况,“回头看”期间及近期通报了一系列情节严重、性质恶劣的典型案例。这些案例充分说明,督察整改不到位绝非个案,而“回头看”这记“回马枪”杀出了哪些深层次原因,也值得探讨。
“坚持”错误发展观是久拖不决的根本原因
广西玉林市对待中央环境保护督察整改态度消极;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市针对工业废渣随意倾倒问题一拖再拖;黑龙江省挠力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生态破坏问题旧账未还又欠新账……
梳理发现,“消极”“敷衍”和“久拖不决”等词在反馈报告和典型案例中出现的频率较高,这其中的根本原因依然是个别地方没有处理好发展和保护之间的关系,相关部门不能落实主体责任,致使问题长时间得不到妥善解决。
江西省武宁县政府有关负责人表示,政府想发展哪块区域城市建筑渣土就会往哪块去,对于倾倒渣土填湖行为政府是默许的。
河南省三门峡市将养殖群作为招商引资重点置于黄河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核心区和缓冲区,甚至还送上了“不明所以”的减免排污费等扶持政策。
内蒙古八五三农场自认为在保护区内开展旅游活动合法合理,不但未对违规建设瞭望塔问题进行整改,反而变本加厉。
个别地方党委政府为了一时经济增长将绿色发展理念“束之高阁”,更有个别部门将发展和保护关系对立起来,性质恶劣。
如宁夏回族自治区经信委就多次向自治区政府汇报称,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严重影响经济发展,将生态环境保护视作经济增长的负担,试图推卸责任甚至干扰决策。
一催再催,一督再督,却一拖再拖。正是“坚持”了错误的发展观,使“党政同责”和“一岗双责”成为空谈,个别党委政府和相关部门在面对重点难点问题时,才出现了“等一等,看一看,望一望”的心态,出现了“慢作为”和“不作为”的现象,甚至出现了主管部门“甩锅”的情况,使问题长时间搁置。
“拍脑袋”决策和“甩手掌柜”导致整改效果大打折扣
在整改方案的制定和问题的解决过程中,“拍脑袋”决策和“甩手掌柜”也有很多出现在典型案例中。
内蒙古自治区2016年审批通过的《乌梁素海综合治理规划》为2013年组织编制,但一些规划项目完成时限甚至比规划批复时间还早了一年。在规划推进中,既没有分解整改任务,也没有明确相关部门责任,“回头看”进驻前才匆匆下发工作分工方案。
江西省国土资源厅始终认为稀土开采生态保护综合治理不应由自己负责;石家庄市赞皇县商务、工商、公安、安监和交通运输部门未能履行职责,黑加油站屡禁不止;丽江市政府及其有关部门监管缺位,导致高尔夫球场长期侵占省级自然保护区实验区……
相比整改方案“拍脑袋”和个别部门做“甩手掌柜”,整改过程中“投机取巧”和“另辟蹊径”性质更加恶劣。
河北沧州市在水质改善的工作中通过在监测断面上游数百米范围内临时投加药剂掩盖河道污染问题;广东清远市为按时完成整改任务采取了水系连通的应急方式,为临时达标而调水稀释。
如上所述,没有任务分解,没有责任部门,甚至各项工程的具体时限和要求也没有具体明确,不通过充分调研和科学论证,只凭“拍脑袋”凭空想象出来的“整改方案”,没有任何操作性和可达性。所谓的牵头部门不能承担起整改工作的主体责任,更是使市县两级政府和相关部门在整改工作中无从发力。
“真、实”少助长了“虚、假”多
江西赣州市矿管局、林业局在规划编制过程中弄虚作假,水土保持局编造调查报告;河南省平顶山市鲁山县在水源保护区以疏浚之名行采砂之实;江苏省镇江长江豚类省级自然保护区内违法开发问题突出,整改要求沦为一纸空文……
“花样百出”导致整改方案落空的同时,对应的却是虚假整改工作均可以“层层过关”。
究其原因,是个别地区或相关部门在整改过程中存在官僚主义、形式主义等问题。
被通报的典型案件中,有不少地区存在同样问题:领导干部批示多,亲自抓的少;会议部署多,基层落实的少;治污热情“上热下冷”,治污压力“层层递减”。
2016年11月以来广东省累计召开省委常委会13次、省政府常务会20次、省政府专题会27次研究部署环境保护督察整改工作;广西壮族自治区领导先后80余次深入现场调研,推动解决一批突出生态环境问题。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却是: 2016年第一轮中央环保督察反馈以来至2018年3月底,广东省汕头市主要领导只在督察反馈后的第4天带队现场督导1次;广西玉林市委常委会2017年工作要点明确的32项重点工作均未涉及生态环保,督察整改任务更是只字未提。
另一方面,考核问责把关不严使压力不能真正传导到位,“销号”制度形同虚设,也是整改效果不好却能“层层过关”的原因之一。
宁夏石嘴山市及平罗县相关部门未严格履行监管职责,整改验收走过场,乃至假整改、真销号;国家电投集团对霍林河露天煤矿长期不落实生态环境恢复治理要求不过问、不考核、不问责……
没有考核问责,甚至没有检查督促,整改工作就不能落地。可以说,正是个别地区和相关部门不真抓实干,不实事求是,才变相助长了“歪风邪气”,才有地方、有部门或者有企业胆敢在整改工作上弄虚作假。
在处理发展和保护的关系上打“小算盘”,在遇到棘手问题时就选择“做鸵鸟”甚至“抄近道”,在具体工作中又只喊口号不去落实,“回头看”的一记“回马枪”,“杀”出了“表面整改”“敷衍整改”“假装整改”等问题,也“杀”出了更多深层次原因。
第二批中央环保督察“回头看”工作即将启动,还将发现哪些问题?我们拭目以待。